书城文学水浒传语典
19621000000050

第50章

释义

又作“说时迟,那时疾”。还来不及说话,事情已经发生了。意指行动迅速,出乎预料。这是宋元时代说书人常用的套话。

例句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9:“说时迟,那时快,李奶奶打起精神,双眼定睛,看着这恶物,喝道:‘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1:“说时迟,那时快,钱镠拔出佩剑,沈苛不曾防备,一刀剁下头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1:“说时迟,那时快!那马惊骇,望前一跳,这里棒势去得重,打折了马的一只前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35:“说时迟,那时快,只就这点念头起处,仇人相见,分外眼睁。提起解手刀,望得贵当头就劈。”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3:“说时迟,那时快,潘道士一棍打着二郎神后腿,却打落一件物事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7:“说时迟,那时快,过善赶上一步,不由分说,在地下拾起一块大石块,口里恨着一声,照过迁顶门擘将去,咶刺一声响,只道这畜生今番性命休矣。”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18:“说时迟,那时快,才下铺走不上三四步,只听得一声响亮,如山崩地裂,不知甚东西打在铺上,把施复吓得半步也不动。”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2:“说时迟,那时快,只叫得一声:‘阿呀!’但见舟逐顺流下水,去若飞电,若现若隐,瞬息之间,不知几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4:“说时迟,那时快,拦篙的人一等赵家男子妇人上齐船时,急掉转篙,望岸上用力一点,那船如箭一般,向河心中直荡开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6:“说时迟,那时快,叫声未绝,顶门上已遭一斧,翻身跌倒。那些家人,一个个都抖衣而战,那里动弹得。被众强盗刀砍斧切,连排价杀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6:“说时迟,那时快,这贼徒奔近前,左手托起头儿,右手就将索子套上。”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说时迟,那时快,那举子的马,在火光里看见了死虎,惊跳不住起来。”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6:“说时迟,那时快,滕生便移了己坐,挨到狄氏身边,双手抱住。”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2:“只见水乱滚进来,船已沉了。船中碎板,片片而浮,睡的婢仆,尽没于水。说时迟,那时快,艄公慌了手脚,喊将起来。”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24:“说时迟,那时快,飞近夜珠身边来,各将翅攒定夜珠两腋,就如两个大箬笠一般,扶挟夜珠从空而起。”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1:“说时迟,那时快,元椿却好抬头看时,当面门上中一箭,从脑后穿出来,翻身遗失下马来。”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众人也大家忙了手脚,你挨我挤,吆吆喝喝,磕磕撞撞,那里捞得着!说时迟,那时快,被风一卷,早卷起在空中。”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10:“说时迟,那时快,见了人来,腾身一跳,望门外乱窜出来。”

明·凌蒙初《二刻拍案惊奇》卷31:“说时迟,那时快,王俊倒在地下挣扎,世名按倒,枭下首级,脱件衣服下来,包裹停当,带回家中。”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2回:“大盘小碗拿上来,众人坐下,说了一声动箸吃时,说时迟,那时快。”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7回:“一面用手去摊开他胸脯,说时迟,那时快,把刀子去妇人白馥馥心窝内只一剜,剜了个血窟窿,那鲜血就冒出来。”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9回:“一面撇下铃,走到前边班房内,取了把解腕钢刀,说时迟,那时快,在石上磨了两磨,走入书院中来。”明·无名氏《欢喜冤家》第3回:“说时慢,正时快,即时二人竟到牢中。”清·陈飞霞《阴阳斗》第15回:“说时迟,来时快,彭剪在大门上等得久了,心里发急,好不忧疑之际,一刻闻得一阵香风扑鼻吹来,心中大喜。”清·徐述夔《快士传》卷3:“说时迟,那时快,董闻扑翻身,仰卧在马上,把右手探下去,只一抄,将兔儿连箭拔在手中,仍纵马冲出圈子外,才收缰立住。”清·徐述夔《快士传》卷3:“说时迟,那时快,这胡子真个手脚便利,甚有急智。”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1回:“说时迟,那时快,那女子拳头还未曾落去的时节,观里早跑出一个道士来,把那女子拦腰抱住,一手夺住拳头,虽道:‘不要无礼,这是高衙内!’”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3回:“说时迟,那时快,两个亲随早明晃晃的点起两枝臂膊大的蜡烛,插在那带来的台儿上,捧上画桌来摆着。”

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6回:“说时迟,那时快,希真父女在此商量,那邝金龙、沙摩海已逼近了一段,就在那山光里摆开杀上来。”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5回:“说时迟,那时快,希真右手持矛,忙将左手结个真武诀,向那金绳一指,那拘魄金绳倒飞了回去,把高封捆下马来。”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7回:“说时迟,那时快,一面说,一面飕的抽出那口红镠剑,往喉咙上就勒。”清·俞万春《荡寇志》第88回:“说时迟,那时快,那枝箭方掉转头落得没多少,丽卿早搭上第二枝箭,飕的又射上去。”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0回:“鲁达大吼一声,轮起禅杖一格,禅杖环上飞刀正着,火光四迸。说时迟,那时快,召忻早已一镋卷到鲁达胁下。”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2回:“不提防吃那穿珠婆顺势用两指额上一点,成英也险些一个躘踵。说时迟,那时快,成英方凝定了脚,那穿珠婆一脚,又飞到成英面前。”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02回:“说时迟,那时快,二百名挠钩手到时,成英早已撇了软索,一马飞过吊桥,扑到城门,守城贼兵关门不迭。”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5回:“说时迟,那时快,花荣箭到,丽卿一箭也到,两箭相遇,当的一声,箭镞和箭镞射个正着,将那花荣的箭射开数丈,两枝箭都滴溜溜的斜插在衰草地上。”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27回:“说时迟,那时快,史进早已手提流星锤,换了一匹高头大马,赶到阵前。”清·陈忱《水浒后传》第1回:“说时迟,那时快,阮小七轻轻挺着柳叶枪,从张干办左胁下用力一搠,那张干办大叫一声,早颠下马来,血流满地。”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说时迟,那时快,顺手一掠,将那棍也就逼住,拢过来往怀里一带,又向外一推,真成了屎蛋咧,叽哩咕噜滚在一边。”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3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噗哧一声,吴道成腹上已着了钢刺,小水淋淋漓漓。”

清·吴璇《飞龙全传》第10回:“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得叭的一声,董达措手不及,早已头顶喷红,脚底向上,抛刀落马,了命归阴。”清·江洪《草木春秋》第19回:“说时慢,那时快,木兰又用婆婆针袋把葫芦也收去了。”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3回:“说时迟,那时快,他一面嚷着,早一头撞到鸨妇怀里去。”清·无名氏《续济公传》第122回:“说时迟,来得快,皇上此时也就走进大殿,太子同济公等亦并鱼贯而入。”清·无名氏《八仙全传》第17回:“罗圆看看被它追上,那妖举鞭向罗圆顶上打下,说时本迟,那时却快,一面妖人的钢鞭才下,一面早有救助罗圆的海中神将闻讯赶来。”清·无名氏《春秋配》第6回:“说时迟,那时疾,手起刀落,正中奶娘喉咙。听得扑通一声倒在尘埃,登时气绝,魂灵已归阴曹地府去了。”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5回:“说时迟,那时快,左右将佐一时拔刀,割下两首级,拴在马项下。”清·无名氏《武则天外史》第20回:“说时迟,那时快,怀义纵到东宫,不觉吃了一惊,险些自墙上跌将下来。”清·无名氏《武则天外史》第27回:“怀义正待开口要问情由,说时迟,那时快,早有一名刀斧手走上一枪,刺中怀义咽喉,登时一命呜呼,到鄷都城抢物去了。”清·无名氏《醉春风》第2回:“虽犯咸池,却是吉星多,不怕。说时迟,那时快。张家送了催亲各色礼物。”清·无名氏《吴江雪》第5回:“说时迟,那时快,江潮这乘轿子在沿河这一边,只恐挤在河里,向里边一侧。”清·无名氏《蝴蝶媒》第3回:“说时迟,走时快,那轿子早已到下处了。张澄江和顾跃仙一齐接住,问他访亲的事如何。”清·无名氏《岭南逸史》第17回:“说时迟,那时快,一箭射去,把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君化作南柯一梦。”清·无名氏《万年清奇才新传》第5回:“说时迟,来时快,早见一声响,左腿上被世玉打了一九环剑花,鲜血淋漓。”清·无名氏《巫山艳史》第1回:“说时迟,那时快,左手弯弓,右手搭箭,叫声:‘着!’”民国·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38回:“说时迟,那时快。法珍等知有变祸,飞马奔还,先至禁中,闭门上仗,禁止出入。”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

原著

《水浒传》第23回:“武松挽住宋江说道:‘尊兄不必远送。常言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水浒传》第32回:“自古道: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兄弟,你只顾自己前程万里,早早的到了彼处。入伙之后,少戒酒性。’”《水浒传》第90回:“燕青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远劳,后图再会。’”

释义

又作“送君千里,终有一别”。送行再远,终将分手告别。这是古人送别朋友时远行者的劝慰之语。

例句

宋·李昉等《太平广记》卷169:“(李)勣将入朝,一人赠以佩刀,一人赠以玉带。文瓘独无所及,因送行二十余里。勣曰:‘谚云:千里相送,归于一别。稚珪何行之远也,可以还矣。’”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生与莺难别。夫人劝曰:‘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元·无名氏《马陵道》楔子:“哥哥,送君千里,终有一别。哥哥你回去,你兄弟若得官呵,必然保举哥哥,同享富贵。”明·杨柔胜《玉环记》第8出:“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大姐回去罢。”明·徐田臣(★请将二字按左右结构组字)《杀狗记》第27出:“兄弟,送君千里,终有一别。请回了罢。”明·沈受先《三元记》第7出:“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别,西出阳关无故人。列位请回。”明·朱鼎《玉镜台记》第27出:“妹丈,你挥戈早着回天力,委曲绥邦国。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方事之内,一以委托妹丈,登舟去了罢。”明·冯惟敏《不伏老》第4折:“常言: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少得留恋。”明·西湖浪子《三刻拍案惊奇》第16回:“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也便省了罢!”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7回:“兄弟们回去罢,送君千里终须别。只是兄弟们前程万里,须各努力保重要紧。”明·无名氏《英烈传》第7则:“我欲往武当进香,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列位且各回家,待我转来,再作区处。”清·李玉《清忠谱》第5折:“小弟既奉圣旨,理合慷慨就道。相送千里,终须一别。亲翁,小弟言尽于此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0回:“你我话尽于此,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也不往下送了,你老少四位夫妻前途保重,我们就此作别。”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2回:“常言道得好:送君千里终须别。到了你我的交情,大概还见得过这三位尊神,咱们就在这神圣面前一别。”清·王浚卿《冷眼观》第25回:“一直送那人出了大门,站下来拱拱手道:‘千里送君终一别啊!’”清·俞万春《荡寇志》第77回:“古人说得好:送君千里终须别。前途路远,请贤侄就此止步罢。后会不远,愚伯告辞。”清·无名氏《春秋配》第4回:“这路旁非久谈之所,古人云: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愚兄就此告辞。”清·无名氏《飞花咏》第2回:“送君千里终言别。如此同行,转使我心不安。”清·无名氏《施公案》第198回:“兄弟请留贵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我等后会非遥,何用如此?”清·无名氏《海公大红袍全传》第4回:“吾固知送君千里,终当一别,但情不能已,殊属恋恋。”清·无名氏《带印奇冤郭公传》第5回:“语云:送人千里,终有一别。况弟的行期尚无时日,大哥又有地方之责,久候也不成话。”清·无名氏《金云翘传》第7回:“爹妈回去罢,送行千里,终须一别。王员外没奈何,方止了泪,安慰分手而别。”清·无名氏《锦香亭》第6回:“自古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后会有期,不须眷恋,郎君就此请回!”清·无名氏《吴三桂演义》第4回:“古人说:千里送君,终须一别。请再饮此一杯,为君一壮行色。”清·无名氏《侠义奇女传》第15回:“公子几次催回,小姐只是不依,不觉又是七八里之遥。众丫鬟也劝小姐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