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爱钱财娘爱俏
原著
《水浒传》第20回:“花娘有意随流水,义士无心恋落花。婆爱钱财娘爱俏,一般行货两家茶。”
释义
妓院老鸨喜欢的是钱财货,青楼娼妓贪恋的是美男子。
例句
元·关汉卿《金线池》第1折:“小娘爱的俏,老鸨爱的钞。则除非弄冷他心上人,方才是我家里钱龙到。”元·贾仲明《对玉梳》第4折:“天下老鸨,那一个不爱钱的?只是这所在留不得你。”明·徐霖《绣襦记》第14出:“自古道:小娘爱俏,妈妈爱钞。你比魏官人加倍些,管你去不成?”明·顾大典《青衫记》第17出:“自古道:小娘儿爱俏,老鸨儿爱钞。员外,你这般打扮,也不像个阚客。”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2:“自古道:小娘爱俏,鸨儿爱钞。黄秀才虽然儒雅,怎比得刘二员外有钱有钞。”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24:“常言:姐爱俏,鸨爱钞。你多拿些银子出来打动他,不愁他不用心。他是使大钱的人,若少了,他不放在眼里。”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常言道:妓爱俏,妈爱钞。所以子弟行中,有了潘安般貌,邓通般钱,自然上和下睦,做得烟花寨内的大王,鸳鸯会上的主盟。”明·无名氏《别有香》第4回:“那妇人原是打和尚做衣食饭的,见了空又标致,心下爱他,就如俗语说得好:老鸨儿爱钞,小娘儿爱俏。”清·魏秀仁《花月痕》第12回:“鸨儿爱钞,姐儿爱俏。所以藕断丝连,每瞒他妈妈给他许多好处。”清·张春帆《九尾龟》第65回:“从来鸨儿爱钞,姐儿爱俏。金寓自从做了这姓陈的客人,不多几天,已经有了相好,要好异常。”清·丁耀亢《续金瓶梅》第25回:“常言道:佳人有意郎君俏,红粉无情子弟村。这子弟行中,鸨儿爱的是钞,粉头爱的是俏。”清·四桥居士《隔帘花影》第13回:“常言道:佳人有意郎君俏,红粉无情子弟村。这子弟行中,鸨儿爱的是钞,粉头爱的是俏。”清·无名氏《照世杯》卷1:“两个在被窝之中,订了百年厮守的姻缘,相亲相爱,起坐不离,但小娘爱俏,老鸨爱钞,是千百年铁板铸定的旧话。”清·余怀《板桥杂记》卷上:“从良落籍,属于祠部,亲母则取费不多,假母则勒索高价,谚所谓娘儿爱俏,鸨儿爱钞者,盖为假母言之也。”民国·梦笔生《金屋梦》第23回:“常言道:佳人有意郎君俏,红粉无情子弟村。这子弟行中,鸨儿爱的是钞,粉头爱的是俏。”
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
原著
《水浒传》第116回:“臣闻古人有言:得之易,失之易;得之难,失之难。今陛下东南之境,开基以来,席卷长驱,得了许多州郡。”
释义
人们对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加珍惜,也就容易失去;人们对不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倍加爱惜,所以也就不容易失去。所谓来得容易,去得容易。来之不易,倍加珍惜。
例句
唐·元稹《出门难》诗:“易得则易失,难同亦难离。”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9回:“圣人云:得之易,失之亦易。只三十年,必为之周之续矣。”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你们内官家财,无可稽考,得之易,失之易。既是花费无存,批仰清河县,委官将花太监住宅二所、庄田一处,估价变卖,分给花子由等三人回缴。”清·无名氏《豆棚闲话》第9则:“不意那些班军听见錾银的声,爬起屋檐,望见大锭,众人就起心拥将进去,一罟而去,不知去向。刘豹也只得叹几口气,正所谓得之易,失之易也。”清·无名氏《蝴蝶媒》第16回:“得之易,失之亦易,自古皆然。只可恨我们一时失脚,堕入污泥之中,悔无及矣!”
得便宜处休欢喜,远在儿孙近在身
原著
《水浒传》第7回:“在世为人保七旬,何劳日夜费精神。世事到头终有尽,浮华过眼总非真。贫穷富贵天之命,事业功成隙里尘。得便宜处休欢喜,远在儿孙近在身。”《水浒传》第34回:“生事事生君莫怨,害人人害汝休嗔。得便宜处休欢喜,远在儿孙近在身。”
释义
暂时得到了好处也不要欣喜若狂,应当顾及从眼前到子孙后代的事情。劝诫人们切莫只看重眼前得失,应当考虑长远利益。
出典
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四》:“此其近者祸及身,远者及其子孙。”
例句
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1折:“却不道远在儿孙近在身!哎,你个贼也波臣,和赵盾,岂可二十载同僚没些儿义分?”元·孔文卿《东窗事犯》第4折:“当初祸临岳飞,今日灾临己,抵多少远在儿孙近在身。”元·杨梓《豫让吞炭》第1折:“我立下些基业,贻厥孙谋也。[正末唱]我则怕远在儿孙近在身。”明·李梅实《精忠旗》第16折:“身在南朝作大臣,反教北将害南人。到头一报还一报,远在儿孙近在身。”明·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冥冥之中,积了阴骘,远在儿孙近在身,他两个冤魂也须放你不过。”清·曹去晶《姑妄言》第24回:“古语说:世间坏人,远报儿孙,近报自己。”
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
原著
《水浒传》第112回:“高、张二统制正是:得胜狸猫强似虎,及时鸦鹊便欺雕。统着一千军马,靠城排开。”
释义
狸猫获胜后显得比老虎还威猛精神,鸦鹊得势时竟敢欺辱高飞的雕鹰。喻指人们暂时得势后,便自以为是,沾沾自喜,仗势欺人。强似,胜过。
出典
明·冯梦龙《古今谭概》卷29:“蜀人杜渭江令麻城,居官执法,不敢干以私。一日,宴乡绅,梅西野倡令,要折字入俗语二句。梅云:‘单奚也是溪,加点也是溪,除却溪边点,加鸟却为鸡。俗语云:得志猫儿雄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
例句
明·张凤翼《红拂记》第32出:“英雄失志受人欺,白刃无光战马疲。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明·邵璨《香囊记》第20出:“英雄失志受人欺,白刃无光战马疲。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明·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得志犬猫强似虎,失时鸾凤不如鸡。我虽是个挂印总兵,这一时不见有什么八面威风,且不如个府经历如此轩昂哩!”清·袁于令《隋史遗文》第7回:“常言道得好:人当贫贱语声低,马瘦毛长不显肥。得食猫儿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清·刘璋《斩鬼传》第2回:“两个小童,高呼大喝,一匹瘦马,慢步缓行。正是:猫儿得意欢如虎,蜥蜴装腔胜似龙。”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回:“常言道得好:人当贫贱语声低,马瘦毛长不显肥。得食猫儿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清·陆应旸《樵史演义》第6回:“许显纯恨恨的叫把各犯还监。正所谓:得意狐狸强似虎,败翎鹦鹉不如鸡。”清·无名氏《梧桐影》第9回:“老和尚又慌慌张张跟着送他,他头也不回上轿去了。正是:败翎鹦鹉不如鸡,得志狐狸强似虎。”
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原著
《水浒传》第36回:“当年却笑郑元和,只向青楼买笑歌。惯使不论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
释义
为人慷慨大方,并不在于他的家境富裕还是贫穷;行为举止潇洒,并不在于他的服饰华丽还是朴素。
例句
宋·普济《五灯会元》卷20:“正当十五日,又且如何?呵,呵,呵!风流不在着衣多。”元·石君宝《紫云亭》第3折:“你则是风流不在着衣多,你这般浪子何须自开呵?”元·无名氏《宦门子弟错立身》第12出:“姐姐,使钱不问家豪富,风流不在着衣多。”明·李开先《宝剑记》第45出:“短寿命,你怎么晓的?我爱穿寻常粗布衣,最嫌脂粉污颜色。风流不在着衣多,有情那管人憔悴!”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7:“出落唇红齿白,生成眼秀眉清。风流不在着衣新,俊俏行中首领。”明·无名氏《春灯迷史》第1回:“出落唇红齿白,生成眼秀眉清;风流不用着衣新,俊俏行中首领。”
推金山,倒玉柱
原著
《水浒传》第24回:“武松当下推金山、倒玉柱,纳头便拜。那妇人向前扶住武松道:‘叔叔,折杀奴家!’”《水浒传》第35回:“那两个壮士听罢,扎住了戟,便下马,推金山,倒玉柱,都拜道:‘闻名久矣!’”《水浒传》第44回:“当下石秀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四拜。那妇人还了两礼。”《水浒传》第81回:“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那八拜,是拜住那妇人一点邪心,中间里好干大事。”
释义
弯曲身体,俯身跪拜。表示对人谦恭,真诚敬仰。金山,指人的头颅。玉柱,指人的身体四肢。这是中国古代江湖中人最庄重的礼节。
例句
金·无名氏《刘知远诸宫调》:“走向前,喜满腮,接待不着且休怪,倒玉柱,金山纳头拜。”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1回:“员外推金山、倒玉柱,叩齿磕头,妈妈亦然,插烛也似拜了几拜。”明·周楫《西湖二集》卷11:“到于家间,琼琼不敢穿其华丽衣服,只穿青衣参见柳夫人,当下推金山,倒玉柱,拜毕起来。”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晚生辈不远千里而来,无以为敬,惟有一拜。推金山,倒玉柱,一群虎豹,罗拜于阶下。”清·无名氏《吴三桂演义》第4回:“李闯正防周清迟延反悔,立即摧金山,倒玉杵,拜了几拜,叩了几个响头,就认起爹娘来。”清·无名氏《九云记》第6回:“少游连忙抢步进前,颓金山、倒玉柱的拜了再拜,侧立傍边,请了安,复要磕头。”
救生民于涂炭,保社稷以无疆
原著
《水浒传》第101回:“乞陛下速诛蔡京等误国贼臣,选将发兵,速行征剿,救生民于涂炭,保社稷以无疆,臣民幸甚,天下幸甚!”
释义
拯救黎民百姓使其远离危难,保卫江山社稷使其万代永固。涂炭,指泥潭和火坑。社稷,社为土地神,稷为粮食神,古代帝王必须祭祀社稷神,故借指国家。
出典
《尚书·仲虺之诰》:“有夏昏德,民坠涂炭,天乃锡王勇智,表正万邦,缵禹旧服,兹率厥典,奉若天命。”
例句
唐·李渊《曲降十二军界诏》:“承凋弊之余俗,拯黎元于涂炭,夕惕思乂,日旰忘劳。”唐·罗隐《英雄之言》:“视玉帛而取者,则曰牵于寒饿;视家国而取者,则曰救彼涂炭。”元·郑光祖《三战吕布》第4折:“谁想三位将军到于虎牢关,汗马之劳,战退了吕布,以解圣主之忧,救苍生涂炭之苦。”元·施惠《幽闺记》第4出:“况彼人强马壮,本国将寡兵疲,难以当敌。不若迁都汴梁,上保社稷无危,下免生民涂炭。”清·无名氏《九云记》第14回:“倭酋洛正、吉乎飞,俱有万夫不当的勇,智略巧谲,人莫不堕其谲中。伏乞圣上亟遣大兵,以救生灵于涂炭之中。”
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
原著
《水浒传》第6回:“二人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俺二人只好撒开。’二人厮赶着行了一夜。”《水浒传》第31回:“这口鸟气,今日方才出得松臊。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只可撒开。”
释义
他乡虽好,不宜久留,应尽快离开。西汉时,汉文帝之子梁孝王刘武,在宋州(今河南商邱)修建了一座豪华花园梁苑。梁孝王好宴客,经常邀约司马相如、枚乘等人居留园中,相聚欢乐。据汉·司马迁《史记·梁孝王世家》卷58记载:“于是孝王筑东苑,方三百余里,广睢阳城七十里。大治宫室,为复道,自宫连属于平台三十余里……招延四方豪杰,自山以东游说之士。”晋·葛洪《西京杂记》记载:“梁孝王苑中有落猿岩、栖龙岫、雁池、鹤洲、凫岛。诸宫观相连,奇果佳树,瑰禽异兽,靡不毕备。俗人言梁孝王竹园也。”虽然住在梁园中感到非常舒适,但宾客们总是怀念自己的故乡。人们用作对家乡的眷恋之辞。
例句
元·无名氏《张协状元》第33出:“唯,梁园虽好,非汝久恋之乡。”明·杨慎《洞天玄记》第1折:“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臭肉脓胎,不免将来败坏。”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36:“宋四公思量道:‘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连更彻夜,走归郑州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33:“却不道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明·杨尔曾《韩湘子全传》第26回:“母亲、嫂嫂,凡事须要从长计较。古语说: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明·无名氏《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却不道是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5回:“多谢奶奶美意,叫做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乡。我就去也去不远,异日再来服侍。”清·吴璇《飞龙全传》第5回:“我闻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乡。这山寨之中,我怎的可以久住?”清·吴璇《飞龙全传》第6回:“梁园虽好,终非久恋之乡。况且你二嫂已亡,愚兄在此徒然无益。”清·无名氏《蜃楼志》第5回:“梁园虽好,非久恋之乡。你须要睡在炕上,天明方好遮人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