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三国演义语典
19640500000044

第44章 十画(2)

例句

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卷15:“故善用兵者,见敌之虚,乘而勿假也,追而勿舍也,迫而勿去也,击其犹犹,陵其与与,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晋·傅玄《傅子·阙题》:“我欲战而彼不欲战者,我鼓而进之若山崩河溢,当其冲者摧,值其锋者破,所谓疾雷不暇掩耳,则又谁御之。”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1:“吾顺言许之,所以从其意,使自安而不为备,因畜士卒之力,一旦击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兵之变化,固非一道也。”唐·房玄龄等《晋书·苻坚载记上》卷113:“今授卿精兵,委以重任,便可从壶关、上党出潞川,此捷济之机,所谓捷雷不及掩耳。”唐·姚思廉《梁书·侯景传》卷56:“慕容绍宗乘胜席卷涡阳,诸镇靡不弃甲,疾雷不及掩耳,散地不可固全。”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李靖传》卷67:“兵贵神速,机不可失。今兵始集,(萧)铣尚未知,若乘水涨之势,倏忽至城下,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此兵家上策。”宋·卢多逊《伐交址事奏》:“交址内忧,此天亡之时也,朝廷出其不意,用兵袭击,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宋·袁枢《通鉴纪事本末》卷25:“王所部将吏,家属尽在关西,若用此等,则宜长驱深入,直据京都,所谓疾雷不及掩耳。”元·无名氏《新编五代史平话·晋史平话》卷下:“今延光反形已露,大梁去魏不过十驿田地,彼若有变,大军寻至,所谓迅雷不及掩耳也。”元·无名氏《连环计》第4折:“老太尉当与司徒作速定计,如迅雷一发不及掩耳,方能成事。”明·李日华《南西厢记》第15出:“所谓义兵神策,迅速闻雷,掩耳无及,就此起兵前去!”明·沈采《千金记》第29出:“你晓得什么?明修栈道者,使各各伺候在彼备战;暗度陈仓者,将燕齐赵魏掠兵战将一鼓而下。正所谓:疾雷不及掩耳。”明·徐复祚《投梭记》第16出:“我劝他只做好意请酒,就席擒之,使其疾雷不及掩耳。”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6回:“一军攻麦城,一军攻纪南城,大王率大军直捣郢都,彼疾雷不及掩耳,顾此失彼,二城若破,郢不守矣。”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21:“彼既无羽翼,惟吾所制。然后遣将代领其兵,厚加恩劳,使倒戈以袭杭州。疾雷不及掩耳,董昌可克矣。”明·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卷31:“赛儿领着这三百人,真个是疾雷不及掩耳,杀入府里来。知府还不晓得,坐在堂上等徐典史。”明·无名氏《梼杌闲评》第35回:“这机密事,我们如何得知?你们既奉旨拿人,就该星夜而来,迅雷不及掩耳才是。”明·无名氏《弁而钗·情侠记》第1回:“此兵行诡道:‘知彼知己、迅雷不及掩耳’之说也。若是他那里人才强胜,作索按兵息甲,积草屯粮,买马招军,待时而动,倘必勉强动兵,恐非万全之策。”清·俞万春《荡寇志》第110回:“现在我们兵马、衣甲、糇粮,无不悉备,今日得胜,便算吉日,就此起兵直捣兖州,使其迅雷不及掩耳,此议未知可否,请令定夺。”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20回:“万一走露风声,反为不美;不如到定更时,先将城门关闭,然后点齐军役,与他个迅雷不及掩耳,方为稳妥。”清·吕熊《女仙外史》第25回:“俗语云:迅雷不及掩耳。我们星夜进兵,扫清山寨,奏闻朝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但得个机会,正用着那守如处女,出如脱兔的两句话,要作得迅雷不及掩耳,其间间不容发;否则机会一失,此生还怎生补行得来?”清·陆士谔《十尾龟》第12回:“这一来真是迅雷不及掩耳,弄的众亲友都莫名其妙,到底是乃兄娶亲,还是乃弟娶亲。”清·李宝嘉《活地狱》第22回:“单太爷发过公事之后,却暗地里派人去打听这些人的名字住处,以便做一个迅雷不及掩耳目的办法。”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7回:“他们或者未必起身,给他们个疾雷不及掩耳,拿了就走,必不使一名漏网。”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依我的意思,单叫人去上控还是便易他,最好弄个人从里头参出来,给他一个迅雷不及掩耳。”清·薛福成《庸盦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惟车驾至京而即日下诏,办理神速,为中外人情所不料,尤有疾雷不及掩耳之势云。”清·无名氏《醒名花》第14回:“所以必要秘密谨慎,悄然下手,使人不及防,尤如迅雷不及掩耳,这是有谋略的所为。”清·无名氏《五凤吟》第4回:“正是一桩计生,忽然点头道:‘必须如此如此,使他迅雷不及掩耳,万无不妥。’”民国·蔡东藩《前汉通俗演义》第69回:“俗语有言:迅雷不及掩耳。这真好算似青天霹雳,令人不防。”民国·蔡东藩《南北史演义》第34回:“常氏或自诣宫中,或遣婢入宫,与相报答。偏迅雷不及掩耳,那高菩萨、双蒙等,已被魏主讯得确供,水落石出。”民国·蔡东藩《唐史演义》第86回:“迅雷不及掩耳,非但德裕所不料,就是中外吏民,亦觉是意外奇闻。”民国·蔡东藩《五代史通俗演义》第4回:“梁军毫不设备,刘知俊尚高卧未起,陡闻晋兵杀到,好似迅雷不及掩耳,慌忙披衣趿履,整甲上马,召集将士等出寨抵御。”民国·蔡东藩《宋史通俗演义》第27回:“这数语似天上迅雷,不及掩耳,惊得夷简似醉似痴,不知为何事忤旨,致遭此谴?”民国·蔡东藩《元史演义》第11回:“那时完颜纠坚,尚眼巴巴待着明安回信,不防蒙古兵已经杀到,迅雷不及掩耳,凭你带着四十万大兵,简直是没人中用。”

紧行无好步

原著

《三国演义》第74回:“(庞)德曰:‘若不收军,吾已斩了此人也。’禁曰:‘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

释义

走得太急了,就迈不好步子。喻指急于求成,将办不好事情。

出典

晋·葛洪《西京杂记》卷3:“枚皋文章敏疾,长卿制作淹迟,皆尽一时之誉。而长卿首尾温丽,枚皋时有累句,故知急行无善迹矣。”

例句

五代·后晋·刘昫等《旧唐书·朱敬则传》卷90:“然而急趋无善迹,促柱少和声,拯溺不规行,疗饥非鼎食。即向时之妙策,乃当今之刍狗也。”元·无名氏《小尉迟》第1折:“你这一去少主吉,多主凶,则宜止不宜动。可不道箭安弦上慢张弓,方信道紧行无善踪。”明·方汝浩《禅真后史》第17回:“姆姆一时急躁,怎能成事!俗言说:急行无好步。凡事只因忙里错。姆姆休得赶紧做事。”清·张南庄《何典》第3回:“只得喊个练熟鬼吊了,也不顾快行无好步,乱跌乱撞的巴到坟上,跑得膀酸脚软,坐着喘息。”清·钱大昕《恒言录》卷6:“大昕案,俗语出于唐宋诗者,尚不止此。如……速行无好步,亦宋时俗谚。”

致之死地而后生

原著

《三国演义》第71回:“(王)平曰:‘军若渡水,倘要急退,如之奈何?’晃曰:‘昔韩信背水为阵,所谓致之死地而后生也。’”《三国演义》第95回:“孙子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若魏兵绝我汲水之道,蜀兵岂不死战?以一可当百也。”

释义

又作“置之死地而后生”。处在生死攸关的境地,只有奋起拼搏,才能找到生存的希望和出路。意指在绝境中奋起,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出典

春秋·孙武《孙子·九地篇》:“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

例句

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卷92:“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汉·班固《汉书·韩信传》卷34:“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后生,投之亡地而后存乎?’”唐·李延寿《北史·赫连昌传》卷93:“所以然者,军士去家二千里,后有黄河之难,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也。以是决战则有余,攻城则不足。”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39:“人皆言刘锜善战,朕谓顺昌之胜,所谓置之死地然后生,未为善战也。”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甲编卷6:“若论兵法,则置之死地而后生矣,岂预留后门哉?留后门,则士不死战矣。”明·沈采《千金记》第30出:“岂不闻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明·陆人龙《辽海丹忠录》第21回:“昔韩信背水之阵,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盖丈夫不持必死之心,也做不得无前之业。”清·李渔《觉世十二楼·鹤归楼》第4回:“古人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我顿挫他的去处,正为要全活他。”

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原著

《三国演义》第50回:“(曹)操大怒,叱曰:‘军旅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岂有泥泞不堪行之理!’”《三国演义》第116回:“(钟)会曰:‘必须一大将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谁敢当之?’”《三国演义》第116回:“汝为先锋,理合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专一修理桥梁道路,以便行军。”

释义

适逢高山阻挡就开凿道路前行,遭遇河水阻隔便架设桥梁通过。意指排除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障碍,确保顺利进行。这是古代社会军在旅途、人在旅程时,表明不惧艰险,排除困难的经典语辞。

例句

元·关汉卿《哭存孝》第2折:“三千鸦兵为先锋,逢山开道,遇水叠桥。”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3折:“倒做了逢山开道。[鲁智深云]山儿,我还要你遇水搭桥哩!”元·尚仲贤《三夺槊》第2折:“往常则许咱遇水叠桥,除了咱逢山开道。嗨,如今央别人跨海征辽,壮怀怎消!”元·无名氏《衣袄车》第2折:“也不用排军校,你端的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元·无名氏《飞刀对箭》楔子:“逢山须开道,遇水要叠桥。人人施勇猛,个个显英豪。”明·单本《蕉帕记》第18出:

“将校们传令,此去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星夜趱到河北,毋得速慢,如误事者,军法从事。”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27:“军容整肃,器仗鲜明,一路上逢山开径,遇水叠桥,不则一日,已至陕西地面。”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9回:“前军点五员先锋:花荣、秦明、林冲、杨志、呼延灼,引领一千甲马,二千步军,先行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7回:“你两个小心在意,与吾引一万军兵,作前部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吾引大军,随后便到。”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07回:“再说卢俊义这支兵马,望西京进发,逢山开路,遇水填桥。所过地方,宝丰等处贼将武顺等,香花灯烛,献纳城池,归顺天朝。”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8回:“部领帮源洞大内护驾御林军一万五千,战将三十余员前进。逢山开路,遇水叠桥,招军征进。”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9回:“贫僧有两个徒弟,善能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贫僧到此。”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7回:“老施主见得最是。但我还有三个小徒,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护贫僧,方得到此。”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院主也见得是。贫僧一人,岂能到此?我有三个徒弟,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保我弟子,所以到得上刹。”明·无名氏《隋炀帝艳史》第36回:“以殷开山为先锋,逢山开路,遇水叠桥;以长孙顺德为骁卫,攻城略地,剿杀成功。”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一来要守十三妹姑娘的规矩,二则要保山寨的脸面,讲不得辛苦。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叠桥,甚至打店看车,都是你二位的事。”

釜中之鱼,阱中之虎

原著

《三国演义》第42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释义

在铁锅里的鱼儿,在陷阱中的老虎。喻指处境危险,不能自己做主。

例句

唐·韩翃《寄雍丘窦明府》诗:“机尽独亲沙上鸟,家贫唯问釜中鱼。”明·朱鼎《玉镜台记》第31出:“你今是釜里之鱼,怎禁得百般熬炼?”明·许自昌《水浒记》第17出:“那人呵,好似笼中穷鸟,釜底枯鱼。”明·宋濂等《元史·****祖传》卷149:“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18:“杨八老和一群百姓们,都被倭奴擒了,好似瓮中之鳖,釜中之鱼,没处躲闪,只得随顺,以图苟活。”清·洪楝园《惊黄钟·宫叹》曲:“他扼住东山不放松,和战都无用。好似釜底游鱼,日暮途穷。”清·无名氏《山水情》第1回:“真个反锁他在内,自己转身进去,暗想道:‘如今是我几上肉,釜中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