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舟竞渡人数的多少是根据船的大小决定的。参加龙舟竞赛的人员都是经过精心选配的。一般是有桡手若干,指挥、舵手、击鼓鸣锣各1人。桡手:又称桨手,这是竞速龙舟的动力之源,这些人要求手力过人,讲究耐力、爆发力,所以多由青壮年担当。他们划船时可根据需要而统一采用站姿、坐姿或跪姿。比赛时,指挥者面对船员坐在船头,手拿着红旗不停地挥动,锣鼓手视指挥者的动作击鼓鸣锣,桡手听锣声划桨,舵手管船的方向,全船人员统一指挥,步调一致,齐心协力,奋勇前进。鼓手、锣手是全队的灵魂人物,咚咚的龙鼓声可以让全队上下士气大振,而锣声则起着统领全队划船节奏的作用。舵手的作用是控制龙舟的前进方向,防止龙舟偏离赛道,避免犯规。这种人选讲究的是经验,所以年纪大些也无所谓。标手则负责在终点时抢标旗,可由龙鼓手或桡手兼任。若是抢活标,则标手的水性要相当好才行。小龙舟没有锣鼓手,只有桡手和舵手;中龙舟配鼓手和锣手各一人;大龙舟则可配两个龙鼓手和两个锣手。
云阳龙舟造型大致相同,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用龙舟,其船底较尖,龙头龙身龙尾构成弧形,长长的龙颈和高高翘起的龙尾固定在船体上。另一种是兼用龙舟,平时则为渔船。
出于对龙的崇拜,云阳人民在龙舟的制作上都相当讲究。龙舟一般分为龙头、龙身、龙骨、龙尾四部分,外加桨和舵。龙舟制作要求很高,要请专门的木工师傅,择日开工,据传过去在动工前还须斋戒沐浴、焚香、拜神,一点也不能马虎。木料要选用上等的,且多采用大木料来制作,如龙头,一般须用整块的桧木来雕刻,以求灵气十足,至于船体,则多采用樟木来做,因为樟木能防虫防腐,经久耐用。制作讲究的还用整木将龙尾雕刻出许多鳞甲。制成的龙舟再配以各色浓妆,使之更加栩栩如生。
用传统材料和传统方法建造龙舟,其接榫处全用木针而不用钢钉,制作一艘龙舟要花费不少,这笔经费均是农民各家各户自愿集资。所以,从拥有的龙舟的档次就可看出当地人的经济实力。
明、清时期,云阳民间“端午赛龙舟”的活动,已颇为普遍。民国初年,龙舟竞渡在云阳更是兴旺一时。常由民间码头、帮会联合大商家举办,有红、白、黄、淡青等旗号的龙舟参赛,最多时仅城区就有12条龙舟参赛。甩鸭子由城区大商家集资筹办,少则几十只,多达几百只,热闹非凡。队员多是船工、居民,也有少数单位职工,划船者不要补助,还自带饭菜,只需组织者发一面奖旗就行。然而,为了争夺输赢,龙舟活动中常有械斗发生,而且在龙舟上供有“神位”,每年“起龙船”时的祭祀活动也带有迷信色彩。
解放后,随着现代体育项目的引进,云阳龙舟竞渡开始向体育化过渡,转为由政府主持比赛,龙舟赛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每年端午节,云阳县都要在县城举办龙舟赛,上起双江,下到新津口,沿江有关乡镇、单位常派出龙舟来县城参赛。大赛期间,大街小巷商贩日夜营业,喝酒、品茶、听曲、谈生意,通宵达旦。此时,赛龙舟已突破了纯娱乐的目的,成为进一步繁荣经济的推动力。
破“四旧”时,云阳龙舟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不仅龙舟竞渡被严加禁止,而且许多地方的龙头、龙尾也被烧掉,龙舟被劈烂,云阳龙舟竞渡曾一度消失。
改革开放之后,云阳龙舟竞渡重新兴起。1982年、1986年,云阳先后两次举办龙舟大赛。特别是1986年,云阳老城举办端午龙舟大赛,参赛龙舟7条,队员400多人,观众4万多人,气氛热烈,盛况重现。
近年来,云阳县委、县政府把赛龙舟作为三峡移民文化节中最大的群众性水上竞技运动隆重推出,广受群众喜爱和参与。2004年移民文化节期间举办的首届“河牛杯”龙舟大赛,吸引了8万多名群众驻足在沿江两岸观看。次年移民文化节的“交通杯”龙舟大赛更是盛况空前,参赛队伍达18支。每年一届的龙舟大赛已经成为三峡移民文化节的重头戏,划龙舟已成为了云阳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民间文化了。
龙舟比赛是云阳县一项传统民间体育活动,由于这一活动充分体现了参与人员的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坚韧不拔、争取胜利的精神,因此,千百年来一代代云阳儿女不仅将这一传统节日活动继承了下来,而且不断发扬光大。
京剧沧桑
云阳历史悠久,物华天宝,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云阳儿女孕育和传承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京剧就是云阳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高雅文化艺术。
京剧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因形成于北京而得名,但它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几种古老的地方戏剧。它是在徽戏和汉戏的基础上,吸收了昆曲、秦腔等一些戏曲剧种的优点和特长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1790年安徽的四大地方戏班——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和春班先后进京献艺,获得空前成功。徽班常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演出,于是一种以徽调“二黄”和汉调“西皮”为主,兼收昆曲、秦腔、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这就是京剧。
京剧的正式形成大约是道光二十年以后,至今已有将近200年的历史。它根植于广袤的民间土壤,汲取着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营养,生成出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也因此散播到华夏大地的许多地方。
至于京剧什么时候开始传入云阳,什么时候开始有了正式的京剧演出?记载不多而且说法不同,就像民歌无作者一样,成了谁也说不清的谜。
据云阳县民间京剧艺人唐仰高介绍,京剧在云阳这个地方生根发芽很早,以前虽然没有正式的京剧团,但是还是有人唱京剧,喜爱京剧的人很多。
在云阳,京剧和川剧一样,主要演出于会馆、祠堂和庙宇的“万年台”上。清光绪年间,在云阳、云安等地,都有为演出京剧而开设的戏园子。
云阳没有专业的京剧演出团体,主要是外来戏班来县演出。特别是在20世纪30年代后期,先后有“福顺班”、“共和班”等多个专业京剧团体来云阳演出,由于它和川剧剧目相同,腔调近似,易于获得观众的接受,因而在很短的时间就在云阳迅速发展起来。
京剧音乐属于板腔体,不仅具有诗一般的语言艺术,几乎每一句念白都讲究抑扬顿挫,平仄分明,朗朗上口,主要唱腔有二黄、西皮两个系统,所以京剧也称“皮黄”。常用唱腔还有南梆子、四平调、高拔子和吹腔等。
京剧的乐台分为文场面和武场面,文场就是以弦乐,吹拉弹为主,主要乐器就是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后来发展为添低音弹拔,中阮、大阮、三弦,基本上都是以民乐为主。武场就是以锣鼓为主体,打鼓的被称为上手。戏剧当中的武场,打鼓匠是属于指挥性质,衬托演员的气氛,用戏曲的行话说是三分唱七分打。
京剧较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故事大多取自历史演义和小说话本。既有整本的大戏,也有大量的折子戏,此外还有一些连台本戏。京剧的传统剧目约在1000多个,常演的约有300多个。其中除来自徽戏、汉戏、昆曲与秦腔者外,也有相当数量是京剧艺人和民间作家陆续编写出来的。在云阳,为人们广为熟悉就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木兰从军》、《抗金兵》、《穆桂英挂帅》等经典剧目。
京剧角色的行当划分比较严格,早期分为生、旦、净、末、丑、武行、流行(龙套)七行,以后归为生、旦、净、丑四大行。“生”是男性正面角色,“旦”是女性正面角色,“净”是性格鲜明的男性配角,“丑”是幽默滑稽或反面角色。化妆、服装等舞台美术方面还要表现出人物的鲜明个性和身份;在运用眼神和面部表情方面也要做到“眉目传情”,每种角色的身份,只要演员一上场,一望便知。在过去的年代,京剧成为孩童无意中邂逅的一丝慰藉,那种因为舍去了人物粗糙的外形,而抽象出一个个美的轮廓,那些侠客们豪气干云的传奇,才子佳人们荡气回肠的爱情,无不让人流连。
虽然没有专业的演出团体,但京剧自传入云阳以来,便受到人们的极大喜爱。解放前,云阳城乡无论是豪门富户、书香门第,还是平民百姓,均附庸风雅,嗜戏如命,刻箱组班蔚然成风,不但涌现了大量的业余戏社,而且培育出不少自娱自乐的业余票友。他们往往不需化妆,不需服装道具,十来个京剧票友在广场的露天台上或者往茶馆、酒肆里一坐,就可以开始演出,人们称之为“坐唱”、“打围鼓”。
云阳的业余票友们不但会唱传统剧目,还结合本地戏曲特点,对京剧的唱腔、表演,以及剧目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为京剧在云阳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除了云阳、云安等大镇时常有专业的戏班前来演出外,在云阳县一些大的地主宅院,也养得有专门的戏班供富家公子小姐们娱乐。在云阳县彭氏宗祠古建筑内,至今还保留有比较完整的戏楼,据说,这样的戏楼在以前的大户人家随处可见,由此可见云阳人对京剧艺术的喜爱。
由于当年样板戏的演出,京剧在云阳县受到了更多人的喜爱,京剧一度在云阳进入一个发展的高潮。但京剧毕竟是一门高雅艺术,特别是在唱腔唱法上讲求京腔京韵,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人们休闲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学京剧、唱京剧的人愈加稀少,人们对京剧的热情大为减少,京剧正在逐渐被年轻一代所淡忘。
然而,值得欣慰的是,至今,在云阳县还有一群孜孜不倦喜爱京剧的“票友”,他们经常自发地聚在一起,唱、念、做、打自娱自乐,吸引了不少京剧爱好者的目光。围坐在古老的四合院内,一个神奇的天地便展现在眼前,这是引领千军万马、纵横驰骋的广袤疆场,也是京剧“票友”弹拉说唱的一方舞台。台上的“票友”们一边文作武打,一边道白唱词,台下的看客眼观出神入化的演奏,耳听如诉如泣的唱念,品味一节节剧情起伏,比照一段段人生兴衰。
京剧传入云阳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云阳人民颇为喜爱的特殊戏剧形式。然而,戏曲历来是伴同岁月的推移而衍变。面对着崭新的21世纪,京剧如何适应时代和人民的需要,云阳京剧如何传承和发扬?这就有待于我们去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了。
寂寞的川剧
川剧是云阳人民熟知的一个古老剧种,是云阳县文化的一大特色。川剧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充满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川剧的起源要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时期,据《太平广记》及《稗史汇编》等文献记载,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斗牛》之戏。三国时期,更是出现了四川第一部讽刺喜剧《忿争》,可谓川剧喜剧的鼻祖。
川剧为什么会传入云阳县呢?据史料记载,这与云阳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由于长江贯穿云阳县,以前川剧艺人多从水路到当地演出,常在云阳县停留,加上云阳县特殊的人文景观,全国各地文人骚客多汇于此,为川剧植根于云阳,并传承、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但川剧什么朝代传入并无文字记载,人们只知道川剧在云阳县的历史悠久。
解放前,在豪门富户的宅院里都设有戏台,县城的主要场镇常有川剧演出,人们俗称“唱大戏”。在那个年代,云阳涌现了许多川剧爱好者,在城关、云安、江口、鱼泉等地,他们常聚集于茶舍、酒肆表演,不需要化妆,也没有动作眉眼等表演,听众或坐或站来去自便。人们称之为“坐唱”、“打围鼓”。
解放后,云阳县在1952年3月成立了川剧团。这年年末上演了《丁佑君》、《刘胡兰》等现代戏。同时整理了传统剧目,查封了一批坏戏,净化了舞台。1957年云阳县川剧团第一次出县参加万县专署川剧汇演,演出的《踏沙帽》、《二进宫》、《耍水》等剧目分别获老艺人奖和鼓励奖。后来云阳县川剧团还根据云阳县的历史、文化,创作了许多深受群众喜爱的作品,并多次到外地演出。
川剧的表演艺术有深厚的生活基础,剧本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表演真实细腻,幽默风趣,生活气息浓郁。特别是川剧剧目连戏,融宗教祭祀、民俗事象、戏剧演出于一体,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与民众的精神生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从清代开始至20世纪中叶,川剧一直保持着一统全县戏剧舞台的局面,几乎是云阳民众最喜爱的娱乐形式。为什么川剧具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川剧分为五大唱腔,高、昆、胡、弹、灯,高腔是川剧最大的特色,很逗人喜爱。
高腔,在川剧中居主要地位。明末清初流入四川,楚、蜀之间称为“清戏”。在保持“以一人唱而众和之,亦有紧板、慢板”的传统基础上,又大量从秧歌、号子、神曲、连霄中汲取营养,丰富和发展了“帮、打、唱”紧密结合的特点,在我国众多声腔音乐中独树一帜。
胡琴腔,又称“丝弦子”,源于徽调和汉调,也吸收了陕西“汉中二黄”的成分,先后通过“坐唱胡琴”和舞台演出与四川方言及川剧锣鼓相结合,在腔调与音乐的过门上有了不少变化,形成具有四川风味的胡琴腔。弹戏,即乱弹,又称“盖板子”、“川梆子”,因用盖板胡琴为主奏乐器和以梆子击节而得名,其源出于陕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后,与川北的灯戏、高腔长期共处,互相融会,又采用四川语言,便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四川梆子——弹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