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云阳风情录
19644100000013

第13章 民风民俗(3)

川剧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的乐器共有20多种,常用的有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锣鼓曲牌有300支左右。“装龙像龙,装虎像虎”,这一句形容和要求川剧表演的话,在川剧行中代代相传。川剧表演具有深厚的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又运用大量的艺术夸张手法,表演真实、细腻、优美动人。川剧的行当分生、旦、净、末、丑、杂等六大类。主要从演员的服饰和脸谱来分辨,只要演员一上场,观众一望便知。

川剧的脸谱里面的奥妙很多,比如曹操就是白脸奸雄,关公是红脸刚正不阿,一般山寨的人或占山为王的满脸是红的或者半截是红的,还有就是花脸穿插的红黄蓝白黑的各种颜色都在里面。

川剧的服饰和脸谱继承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规制,又有鲜明的剧种特色,人物脸谱多随性格发展而有变异,许多人物造型乍看似乎有违常规,细想却又合乎情理,新颖别致,堪称中国戏曲画廊中的精品。这些艺术创造洋溢着巴蜀文化品性中的山野俚俗之趣,有一种平中见奇、俗中含雅的艺术魅力。

川剧表演既规范又灵活,各行当均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式,但在运用上又常有出奇制胜之举,绝不囿于一格。川剧艺人在艺术创造过程中,往往不满足于习惯的表演技巧,总是要精心设计独特的特技绝招,以构成表演中的闪光点,它们有如一颗颗珍珠闪亮于川剧舞台,构成了川剧表演艺术的一大特色。

变脸是川剧表演艺术的特殊技巧之一,观众非常感兴趣,看过之后,无不惊叹。它是揭示剧中人物内心思想感情的一种浪漫主义手法。把不可见、不可感的抽象东西变成可见可感的具体东西。

川剧的剧目十分丰富,云阳县川剧团从1952~1984年共上演剧目150多个,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数不完的三列国”之说。属于高腔系统的有“五袍”、“四柱”、“江湖十八本”,还有川剧界公认的“四大本头”,其中高腔部分的遗产最为丰富,艺术特色也最为显著。

改革开放后,川剧曾一度在城乡活跃起来。但没过多久,由于受到了电视和现代舞台艺术的无情冲击,这一古老的剧种没有了往日的红火。不过,是金子总是会发光的,川剧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必将长久传唱。

亚亚戏与彩龙船

云阳是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县,历史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厚,民间文化更是异彩纷呈,斑斓多姿。亚亚戏、车车灯、彩龙船、连宵等民间文化艺术在云阳传唱不衰,被称为云阳民间文化的“瑰宝”。

亚亚戏是云阳花灯中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原是祭祀舞蹈,传说起于唐代,根据川戏《玉堂春》发展演变而来的,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优美的舞蹈形式,近似于舞剧。亚亚戏何时传入云阳,至今已无法考证,但它在云阳兴起至少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特别是在民国后期,亚亚戏成为风行于云阳农村的一种民间活动形式。

亚亚戏一般在农历正月闹花灯期间活动,也时常演出于农村红白喜事场合。其表演形式简便,风格别致,一般由三四人集体表演,表演者装扮成男女角色,随着音乐伴奏边舞边唱。跑动时,以走场为主;表演时,伴奏乐器大多使用锣、鼓、镲等打击乐器。

亚亚戏没有固定的唱词唱腔,唱腔以云阳县江南流传的民间号子和小调演变而成,以领腔和帮腔为主要唱法,唱词主要以传统戏剧段子和人文景观为主,每一板有四句,上下各有两句,带有叙事性和故事性。一些有着深厚功底的民间艺人,还可从现场观感中自编自唱,体现出了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亚亚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花灯表演形式,因其“舞之于街巷,歌之于乡间”的特点,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解放后,因为历史的原因,亚亚戏曾一度被人们冷落,现仅在云阳县的盘石、凤鸣等地偶有表演。

为抢救和保护这一珍贵的民间文化遗产,云阳县将亚亚戏申报为重庆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项目。亚亚戏再一次受到各级各部门的高度重视,经常活跃于云阳县各种大型文化活动,得到有效的传承和发扬。

彩龙船是一种模拟水中行船的民间舞蹈,也是云阳民间花灯的主要表演艺术形式之一,解放后始传入云阳县。它就是北方的走旱船。

每当逢年过节或者有重大活动时,人们就用竹篾、彩纸扎成龙船,一女子立于船内,老者五六人,边舞边歌,相互庆贺,生动而风趣。

彩龙船是依照船的外观形状制成的竹木架子。在这种船形木架周围,围缀上绘有水纹的棉布裙或是海蓝色的棉布裙。在船的上面,装饰以红绸、纸花,有的地方还装有彩灯、明镜和其他装饰物,把船只装饰得艳丽不凡。划彩龙船时,表演者中有一名“艄公”划桨引船,在前头带路,做出各种各样的划船动作。而乘船者在表演中,往往是走快速碎步,这样能使船身保持平稳的状态前进,犹如在水面上漂动的船那样,颇为形象地塑造出水面行船的情景。乘船者与“艄公”默契配合,时起时伏,随着“波浪”旋转、颠簸,犹如水上行船时的生动画卷。

同其他民间艺术一样,彩龙船的说唱词中,有许多固定成分,经过文人的加工,更加有利于它的流传;而其余许多临场发挥的成分,则需要演绎者的随机应变。那时候,因为缺少文化生活,彩龙船成了人们为数不多的娱乐活动。每年的正月初三到十五,彩龙船一个院坝一个院坝地唱,也把欢乐一个院坝一个院坝地传送。

如今,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各社区的民间彩龙船活动得到蓬勃发展,其表演形式也得到进一步创新,彩龙船再次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无论是在广场院坝,还是在街头巷尾,彩龙船正在一天天、一年年,演绎着、流传着。

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彩龙船、亚亚戏等民间文化艺术都深受云阳人民的喜爱,成为许多人心里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人们相信,在广大专业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的努力下,亚亚戏、彩龙船这些雅俗共赏的民间文化艺术将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车车灯与连宵

车车灯又名小车舞,在解放前是广泛流传于云阳县的一种民间舞蹈艺术形式,一般在旧历正月闹“花灯”时表演,也有在其他时序节令中表演的。

车车灯是用竹竿、彩绸、纸花制作装饰成的一辆独轮车,小车周围,用布围裹,车的两侧绘制有车轮图案,在表演时架在演员身上。前面有拉车的人,后面有推车的人,两旁有帮助车子前进的人,由数人共同组成舞蹈活动,反映民间一定的生活情趣,表现一定的故事情节。它的引进来源是河南河北。那时河南河北遭了灾害,黄河水泛滥,又受了蝗灾。一些灾民流落四川重庆一带,来这一带到各家拜年,讨取一点生活,说些恭喜发财呀什么的。他是为了养家糊口,才要去拜年。从河南河北传过来了本地人才学会的。

车车灯的表演者一般四五名,可以扮演古代的人物和故事,也可以扮演现代的人物和故事,但是,乘车的人,必须是姑娘、媳妇的打扮,如果是男扮女装,也须装扮成姑娘和媳妇,而不能装扮成老太婆。

表演中,乘车人走“十字步”,推车人走“行进步”,帮车人走“大十字步”,丑角表演者没有固定步式,跑来窜去,扭前扭后与乘车的人嬉逗调笑。几个人互相配合,表现出上山、下坡、拐弯、抹角、陷入泥沼、抬车出坑等等情节,把各个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心理状态表演出来,而且要把性格特征反映得活灵活现。

在表演中,车车灯前面一般还要挂上灯笼,推车的人不能让灯笼内的蜡烛熄灭,更不能让灯笼燃起来,技术要求十分高。

解放前,车车灯在全县十分流行,特别是在云阳、云安等镇表演者甚多,其表演的风格,表演的情节,表演中的服饰在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各地有各地的特色,各地有各地的独特之处。

由于历史的原因,云阳车车灯曾一度沉寂过。改革开放以后,各种思想上的禁锢开始解放,车车灯又再次回到了街头院坝。

云阳连宵,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间文艺形式,它集舞蹈、武术、体育于一身,以节奏明快,粗犷豪放,铿锵有力,欢乐祥和的独特风格,深受云阳人民的喜爱。云阳连宵的起源,众说纷纭。相传,秦末楚汉相争,项羽与刘邦击掌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后来项羽一路过关斩将,所向披靡。每攻下一座城池,项王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舞至酣时,命士卒折木为鞭再舞,共同欢庆胜利。其恢弘之状,动魄之情,吸引和感染了当地百姓,百姓纷纷效仿之。于是这种欢庆胜利的即兴舞蹈形式,就由军营传播到民间,逐渐演变为一种传统舞蹈节目。

连宵的道具是用长约l米的木棍或竹竿制成,棍竿两端系上铜铃,并系上红绸布条或者金色穗条。这样,舞动起来,叮当作响,彩绸飞转飘扬,格外醒目好看。连宵使用的伴奏乐器经常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唢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和民族色彩。

连宵的基本技巧是用棍端磕打四肢为其基本动作。传统的打法为“八点法”。它具有明显的群众体育特点,当一对对男女表演起连宵时,全身各个肢体部位都在运动,自然而然地起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

近年来,云阳县文艺工作者对连宵又作了进一步的艺术加工和改造,磕打的位置不只限于四肢,还可磕打手腕、腰、腿外侧、后肩等部位,进一步丰富了表演队伍的造型变化,使连宵的形式与内容更加协调、融合,并配以创作的音乐,使它既具有浓郁的乡土韵味,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这种方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它可以一个人玩,也可以成百人上千人一起玩,所以说在群众中的普及面比较广。云阳连宵体现了节奏明快、粗犷豪放、喜庆欢乐为主调的风格。整个舞蹈快慢结合,轻重有致,高低错落,刚柔兼备,富于变化,表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呈现出一种欢庆、热烈、祥和的基调,抒发出一种浓厚的三峡文化气息,反映出云阳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风貌。

观看云阳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是一种独特的享受,我们能从中感受到其悠久的历史,体味到其兴旺的今天。然而,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艺术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发展,是与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民间艺人所作的努力分不开的。我们衷心地希望这些雅俗共赏的民间艺术,能够在他们的努力下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

云阳茶叶史话

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云阳茶文化历史悠久,绵延数千年,不论是文人雅士,还是平民百姓,都在各自不同的生活层面上有滋有味地喝茶品茗,又各自以不同的文学艺术手段记录或表述万千茶事。

云阳盛产茶叶,每年清明节前后,一片茶园连着一片茶园,远看就像一团团绿色的云朵在山间飘荡。一群群健美活泼的采茶村姑,或拎竹篮,或背背篓,两手翻飞于丛丛绿叶之上。姑娘们边采茶边唱歌,茶歌阵阵,清脆悦耳,这情景融合了天籁、地籁、人籁,宛如一幅幅优美的巴山图画。

陆羽《茶经》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在传说中,神农氏被尊为“茶王”,《神农百草》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通假,茶)而解之”,说的是神农试尝金绿色的滚山珠中毒,为茶树上滴下的水所救,于是人间也便有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