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侨,有华侨的地方就有客家人。”客家人可谓遍布天下。
据有关专家考证,第一个走出国门的客家人,是南宋末年来自广东梅县松口的卓谋。
宋朝末年,元兵进占中原地区,并南下赣、闽、粤等地,祖籍江西的宋右丞相文天祥,曾先后在赣州和梅州等地征集义军,起兵勤王。而梅州地区仅松口卓姓就有卓谋等800余人从军。1279年,义军兵败于崖山,卓谋得以幸免。为避追捕,他召集幸存者,乘船漂流至婆罗洲(今印尼西加里曼岛)定居。在那里,他们开垦荒地,创家立业,今仍有中国城址作为历史见证。卓谋及其伙伴也成为有史可查的最早出国的客家人,距今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
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多地少所带来的生存资源的短缺等多种原因,到了清代中叶,特别是清末沿海对外开放之后,大量的客家人都选择背井离乡,漂洋过海来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南洋地区以及美洲、欧洲等地谋求生计,他们的足迹遍及五大洲共计8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客家华人华侨则以梅州居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海外定居的梅州籍客家人大概有300万,赣南、闽西则大概有50万。
同国内移民有所不同的是,前往南洋,路途要遥远的多,并且人地生疏,需要在海上飘泊长达数月之久。因此,更需要具有无比的勇气、魄力以及团结奋斗的精神。到南洋之后,主要生计不再是传统的务农,而是以开矿、做工以及经商为主,特别是到人烟罕至之地“开埠”,所需要付出的艰辛更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俗话所说的“客家人开埠”,指的就是客家人在南洋白手起家,将人烟罕至或渺无人烟之地,开发成为城镇甚至是大城市的代名词。这也是客家人迁徙至南洋之后的一项重大功绩,其功厥伟。
最先在南洋“开埠”的客家人,是乾隆初年祖籍广东大埔的张理、丘兆和以及祖籍福建永定的马春福等人。他们都是从潮州搭船准备前往印尼巴达维亚谋生,不料却漂流到了马来西亚的海珠屿。张理是这群人中唯一的一名知识分子,他教这些同伴伐木筑屋,一片片开垦荒地,并种植粮食,同当地人一起将海珠屿建设成为非常富庶的岛屿。他造福于当地人民,被当地人称之为“大伯公”。华侨与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对大家做出的功绩,在岛上建造了“大伯公庙”,碑文上曰:“五属之侨,凡有功绩,不自以为功,而归功于大伯公。”
此外,在南洋开埠比较著名的人物,还有马来西亚婆罗洲坤甸的罗芳伯、怡保埠的姚德胜、吉隆坡的叶亚莱和泰国合艾的谢枢泗等人。
数百年来,居于海外的客家人,将自己刻苦耐劳,艰苦拼搏,团结互助的精神发扬光大,也将客家人的优良传统与精神品质进一步传播到世界的各个角落。他们和侨居地人民和睦相处,胼手胝足,共同建造自己的家园,也为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同时,对生养他们的祖国,始终心系一脉中华,与祖国的脉搏跳动在一处,同呼吸,共忧患,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