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庄子的智慧
1981000000001

第1章 不妨把眼光放远一点(1)

【原文】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庄子·逍遥游》

【译文】

天空中展现出来的那种青苍苍的样子,难道就是是它原本真正的颜色吗?亦或是因为它与我们的距离太过遥远,使我们不可以从根本上看清它的本来面目呢?即使是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往下面看去,它也会和我们从下往上看一样,失去对事物的本原的认知。

【解读】

在庄子的言论和思想中,其实有很多是带有非常浓厚的辩证色彩的。看天,人的定点在地上;看地,鹏的定点在天上。互为定点的两个观察者,所观察到的结果是一样的,那就是都无法看透对方所在的背景。庄子是一个谦卑的不可知论者。他的结论是:天地很大,我们根本就不可能知其所以然。当我们自认为明白一点道理就以为很了不起时,还有一个相对于我们的观察者在另外一个方向上,在更高的位置,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当然,他的视野与真理还是相距甚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可以简单的认定我们自己什么都知道了。

其实这些就印证了我们平时常说的一个道理: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是个听起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但总有一些人把自己圈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坐井观天。比如,一个一辈子研究蒲松龄的人,认为《聊斋志异》是天下最伟大的著作--可惜还不被人所了解;在一个老中医看来,中医都是“治根”的,是“釜底抽薪”,而西医都是“治标”的,是“扬汤止沸”;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要讲“绪论”,在讲解“绪论”的时候,每一个任课老师大都要把自己所讲述的课程说成是“最重要的”。

用禅理解释这种现象是最为贴切的。古时禅师说禅:“一个人觉得‘山即山,水即水’,但等他有所省悟,他就会觉得‘山非山,水非水’,待他终于彻底大悟,他又会觉得‘山即山,水即水’。”但这时,他的境界已经不同于以往。这时的山依旧是山,但已不复为以往之山;这时的水依然是水,但已不复为以往之水。如果一个人总是停留在第一个境界,那就是短视,也就是庄子所说的“天之苍苍”;如果进入第二层境界,那离真理的距离又近了一步,也就让庄子产生“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的怀疑;当然如果能够成功的到达第三层境界,那也就接近能够看到真理了。

其实在生活之中也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到达了第一层境界,但是却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什么都知道了,这就是短视。在一些国家的选举中能很清楚地看到这种问题的存在。有时候民众对参选者并不是非常了解,但是他们却往往把自己神圣的选票投给了那些有媒体肯定、还在大多数人中呼声最高的候选人。

然而,往往“短视”和“自大”却有如一对兄弟般同时出现。自大是什么?就是以为自己很了不起,总是带着有色眼镜,以偏概全,固执己见,以绝对的、片面的眼光看问题。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他视野狭窄,看不到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还有更多更有本事的人在其左右。但是往往真正有本事的人是躲在暗处观察事态的变化的,而且他们是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不会计较一时的得失。

因此,有人就会说:“其实世界上身无分文的人并不是最贫穷的,没有远见的人才是最穷困潦倒的。”要想做到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只有能够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情。

有一位哲学家来到一个建筑工地,他分别问三个正在砌墙的工人:“你在干什么?”第一个工人头也不抬地说:“我在砌砖。”第二个工人抬了抬头说:“我在砌一堵墙。”第三个工人则是热情洋溢、满怀憧憬地说:“我当然在建一座教堂!”

听完这样的回答,哲学家立刻就判断了这三个人的未来:第一个心中、眼中有砖,这点是值得肯定的,在他心中,一辈子能把砖砌好,就很不错了;第二个眼中有墙,心中有墙,好好干或许当一位工长、技术员;但是这第三位,一定会有大出息,因为他有“远见”,他心中有一座未来的殿堂。

只有有远见的人心中才会装着整个世界;相反,没有远见的人只看到眼前的、摸得着的东西,他们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的一点小小的好处,杀鸡取卵,结果不仅将原先得到的一点好处丧失掉,就算是自己的老本,也未必能全部的收回来。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非常穷困的穷人,一个富人见他可怜,就起了善心,想帮他致富。于是富人便送给他一头牛,并且嘱咐他一定要好好开荒,春天到来的时候撒上种子,等到了秋天就可以远离那个“穷”字了。

于是穷人便开始满怀希望的为摆脱穷困奋斗。可是没过几天,牛要吃草,人要吃饭,日子比过去还难。穷人就想,我不如把牛卖了,去买几只羊回来,先把一只杀掉吃了,剩下的还可以生小羊,等到长大了拿出去卖,这样可以赚更多的钱。

穷人照自己的计划实施了起来。不过当他吃了一只羊之后,小羊迟迟没有生下来,日子又艰难了,于是他忍不住又吃了一只。穷人想,这样下去可不得了,不如把羊卖了,买一些鸡回来,鸡生蛋的速度应该会快一些,而且鸡蛋可以立即就赚到钱,日子立刻可以好转。

穷人又开始按这样的计划实行。可是日子还是并没有任何改变,又变得艰难了,又忍不住杀鸡。当杀到只剩一只鸡时,穷人的理想彻底崩溃了。他想,看来致富是无望了,那我还不如把鸡卖了,打一壶酒,三杯下肚,万事不愁。

春天很快就来了,之前发善心的富人兴致勃勃地送来种子,赫然发现穷人正就着咸菜喝酒,牛早就没有了,剩下的就只是那一贫如洗的房子。

富人转身走了。当然只剩下穷人还一直穷着。

从上面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我们要尽量让自己看得全面些,看得长远些。识时务的人善于择势而为,因而能在社会中游刃有余。无论是从事政治、下海经商,亦或是在普普通通的家庭生活中,都是如此。

另外,在商业活动中,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庸者赚今天,智者赚明天”。也就是说如果希望有大的发展,一定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不能只盯着眼前的蝇头小利。清朝商人胡雪岩有这样一个信条:“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么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只要把眼光放长远,眼界放准确,就一定能把握机遇,在经营中不走或少走弯路;把眼界放宽,就能在现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中以小见大,把问题看得全面透彻;把眼界放高,就会永无止境的去追求,使你的事业更辉煌。

人生其实就如同下棋一样,平庸之辈往往只能看到自己眼前的一两步,而高明的棋手却往往能看出后五六步甚至更多。只有遇事处处留心,比别人看得更远、更准的人,才能战无不胜,决胜千里。

做人不可以过于贪婪

【原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庄子·养生主》

【译文】

有限的是人的生命,无穷尽的是知识,如果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尽的知识,那就会把自己搞得精疲力竭;既然如此,还一直去追求知识的人,就只能把自己弄得疲困了。

【解读】

庄子的这句话我们从小就听老师讲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老师也总是教导我们:“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所以你们一定要好好读书。”那时候以为,庄子在勉励大家“学海无涯苦作舟”。可庄子接着又说了,“以有涯随无涯,殆矣”,意思是说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穷的知识,就会搞得精疲力竭。很多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用前半句来激励自己,让自己在茫茫大海中以桨划行而不知畏惧,为自己平添一股蛮劲。可是到后来才慢慢悟出,原来这真理却是在后半句。由此看来,庄子在勉励我们大家好好读书的同时,却又隐含了另外的更深层次的含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所以,我们要多读书。

然而,每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自己在学习上总该做出自己的选择,对知识的渴求要有所侧重,决不能什么都想学,这样贪婪不已往往让自己得不偿失。“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的话,不是反对读书,不是反对求知,而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就是书富如海,知识与智慧是无止无尽的,我们无法穷尽,最多也就只能掌握冰山一角。而人的精力有限,所以读书要善于选择,要明确该学什么,不该学什么;该先学什么,后学什么。倘若是什么都想学,任何方面都想涉猎,那么到最后只会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

有这样一个人,他正在布置自己的新书房。书房很大,三面都是书架,书架上全都摆满了书。看到这样的场景,知道情况的明白这是书房,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书店呢。而且,据主人自己说,这些书在打了四五折之后还要五六万。

每每他的朋友到家里做客,看到了都会说:“这些书可真是够你这辈子读了!”

可是这位书房的主人指着墙上装裱得相当精致的一幅字对朋友们说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知识的海洋是了无边际的啊,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还要买更多的书来读呢!”

固然,书房主人的这种学习的精神可嘉。只是不知道他整天不停地奔忙,他自己这一宏伟的读书工程是否真的能得到实施?

其实他真的不一定会把这些书全都读了。倘若他能够随手从书架上的诸子百家中抽出一本书,刚好抽到了《庄子》,而他又刚好看到了庄子所说的这句话的全文,他也许才会明白这话的真正意思,这样的话,那他一屋子书也算是值了。

很多时候我们确实是很贪婪,正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想想看蛇吞象的样子,会是一种什么感受--咽不进,吐不出,要多难受有多难受。有一篇报道说:有一位销售经理,不到40岁,却猝死在去与客户谈判的路上。医生检查的结果是亚健康。亚健康是怎么出现的?如果按庄子的说法,那就应该是“以有涯随无涯”,也就是说用有限的精力去做那些没完没了的事情,结果只能是“殆已”,也就是精疲力竭。

由此看来,我们不可以太贪心,知识无穷、智慧无穷、财富无穷。不能苛求自己要穷其所有,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人生之路。如果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就会使自己的才智过早地耗尽,当你需要发力的时候,自己却没有力气了,那样就会连自己的健康的身体都保不住,更不要说成功了。比如,在长跑比赛的赛场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还领先;有的人先保持中游,最后领先;有的人一路领先,最后却没有取得名次。所有有经验的教练员都会告诉自己的运动员,如何根据自身的特点和路程的长短来安排跑步的速度。就像这种,未到终点就跑不动了,抑或是到了终点还余勇可嘉的安排都是不科学的,在所有的力量即将要用完的时候人也到了终点才是真正科学的安排。

与此同时,庄子也认同生命有限而知识无际的道理。所以面对浩瀚的知识,处于知识激增的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要独立思考。如果一切都是别人给你现成的答案,久而久之,我们就会慢慢地养成思维懒惰的习惯。对于书本知识,对于他人的经验切不可囫囵吞枣,不可全盘吸收,不可生搬硬套。那样做只能把自己淹没在知识的海洋里不可自拔,这样的话,知识就不是知识而是垃圾了。

孔子说:“学如不及,犹恐失之。”意思是说恨不得把全天下的知识全部都收归囊中,在这一点上,孔子就明显不如庄子明智。庄子明白了知识的无限性,能够抓主要矛盾,教大家在学习上不要“学海无涯苦作舟”,而是要在快乐中学,自己要学习该学的,对于不该学的一概不学,因为他清楚地知道知识是永远也学不完的。

这里还有一个更厉害的,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忘知第四十八》)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我们学习很多知识的时候,往往在开始的时候发现知识特别多,就比如项目管理,分为九个知识领域,还有无穷无尽的名词解释,不头晕才怪。但是等到你学完的时候,才发现也不过如此,只要顺着项目操作的流程看下来就简单了,一旦到这个地步那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没什么好学的了。而在这个时候你对项目管理的把握也就已经“无不为”了,就如同武林高手的“无招胜有招”。

由于拼命的学、无休止的学会摧毁人的健康,影响人的情绪,所以庄子并不主张这样学习。满肚子学问,一大笔的财富,让人仰慕的地位,到头来却精疲力竭,未老先衰,那这些对我们又有什么用呢?大概我们从小都是在一种“积极”的思想中“茁壮”成长起来的,所有的人都说“要努力,要上进”,“有志者,事竞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付出就会有收获”。我们为金钱、地位拼命奋斗,没有人会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饭睡觉,只要快活就好。在这种背景下,能够放下心中的重负,休息一下的人越来越少,即使是一些人生的最基本的要求,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也是奢侈而遥不可及的。

一个人成长最基本的东西是自然

【原文】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庄子·养生主》

【译文】

养生的人不会去做好事以追求名声,也不会去做坏事而触犯刑律,他们只是顺着自然规律去做,这样就可以保护生命。只有保全了天性,才可以养护精神,享尽天年。

【解读】

郭沫若先生对这段话的解释为:外象美不要贪名声,外象丑不要拘形迹,守中以为常,那就可以平安长寿了。

其实这就是中国人经常说的中庸之道了。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很坏,受到社会惩罚,显然不是全生的方法。但是一个人的行为若是太好,获得美名,这也不是全生的方法。只有做到自然一体,在生活工作中低调做人,人的精神和形体才可以得到最好的养护,这样也就能使人长命百岁。

中庸之道在庄子的这一番话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但崇尚中庸的国人对这句话并不认同,我们历代的教育家说不出口,认为它非常消极,也很逃避,这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为善无近名”,做善事应该的,做到了没有名气可给你,别人更不知晓你在做善事;“为恶无近刑”,每一个人内在的私生活上总有不对的地方,但是做这些不好的事情不会达到犯法的边缘,也就不会达到受打击痛苦失败到极点的边缘。这句话就是说善恶之间要做得恰到好处。通常大家问起来,你说这人好吗?答案是好不到哪里去;那坏吗?也不坏。至少这两句话从表面上看起来是这样的。所以当有人研究了《庄子》之后,认为道家追求的就是逃避的、消极的生活态度。

其实不然,只要我们深入地对这句话进行分析,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庄子的本意也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