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人不意其所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德充符》
【译文】
所以,在德行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即使他在形体方面有缺陷,别人也会把缺陷遗忘。人们假如不忘记所应当忘记的形体缺陷,而是忘记了所不应当忘记的德行,就成了真正的遗忘。
【解读】
在《庄子·内篇》里面,很少有地方明确的提到“忘”字。我们在这里列举如下:在《大宗师》中,有“古之真人……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啕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综上不难看出庄子的思想是一分为二的、辩证的。庄子提倡的是有所忘、有所不忘。庄子认为:人生在世,不应该遗忘的东西就不能遗忘,而不应该记住的东西一定要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那么,究竟什么该忘,什么不该忘呢?
第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能忘;反之,别人倘若有愧对我们的地方,应该选择忘记。
阿拉伯有个名作家叫阿里。有一次他和吉伯、马沙两位朋友一起旅行。三人行至一个山谷时,马沙失足滑落,幸好吉伯拼命拉他,救了他一命。
于是马沙在附近的大石头上刻下了一行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马沙一命。”三人继续走了几天,来到一处河边,吉伯与马沙为了一件小事吵起来,吉伯一气之下打了马沙一耳光,马沙就在沙滩上写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马沙一耳光。”
后来阿里好奇地问马沙,为什么要把吉伯救他的事刻在石上,而把吉伯打他的事写在沙上?马沙回答:“我永远都感激吉伯救我。至于他打我的事,随着沙滩上字迹被风吹得没有了,我也会把它忘得一干二净。”
阿拉伯著名诗人萨迪说过一句话:“谁想在困厄中得到援助,就应在平日待人以宽。”记住别人对我们的恩惠,忘记我们对别人的怨恨,这样,的人生总是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之下的。
一位朋友说:“我只记着别人对我的好处,忘记了别人对我的坏处。”正因为这样这位朋友才深受大家的欢迎,拥有很多至交。
乐于忘记可以让心理更加平衡。有一句名言说:“生气是用别人的过错来惩罚自己。”老是“念念不忘”别人的“坏处”,实际上最受其害的就是自己的心灵,搞得自己痛苦不堪,何必呢?这种人,轻则自我折磨,重则就可能导致疯狂的报复。乐于忘记是成大事的人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往不咎的人,才可甩掉沉重的包袱,大踏步地前进。乐于忘记,也可理解为“不念旧恶”。人要有点“不念旧恶”的精神,何况在许多情况下,人们误以为“恶”的,又未必就真的是“恶”。退一步说,就是“恶”,对方心存歉意,诚惶诚恐,而你不念他的恶,礼义相待,对他格外地表示亲近,也会让“恶”作的人感念其诚,改“恶”从善。
其实,最难做的事情是将心比心。谁没犯过错误呢?当我们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时,是多么渴望得到对方的谅解!是多么希望对方把这段不愉快的往事忘记!我们为什么不能用宽厚的理解去开脱他人呢?
古往今来,本来敌对的双方不计前嫌、化敌为友的佳话不胜枚举。以古为鉴,可以让我们明白事理,明辨是非,进而把握前途。
第二,生活中,我们往往会想去抓住一些我们无法挽回的不幸的事情。其实这些东西对我们来讲都是包袱,它们对我们是非常不利的,我们应该甩掉它们,应该把它们打入历史的深渊,遗忘它。
在庄子看来,当虚空的记忆占据人的心灵之后,心灵之外的形体躯壳只不过是一种尚可与人群居的标志。虚空记忆本身无任何感情色彩,人原有的是非感情不再能侵蚀它。一个人是渺小形体和伟大德心的结合体。外表的形体不管是全还是残(只是形残常被人误解,以为其德必残),都只是伟大的“德心”的外包装罢了。
因此每个人对生活的态度主要取决于他的选择和追求。对于生活,我们要抱着发现和欣赏的心态;对于包袱,我们要抱着坚决抛弃的心态。我们要经常学着去反省:我曾经的那些坚持不忘的执著,到底是值还是不值?
一个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选择快乐。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对自己微笑呢?丢掉人生旅途上的那些包袱。轻松一些,对自己微笑,也对别人微笑,不管理由是否充足,只要发自内心。经常试一试,你会慢慢地开心起来。
不要因为担心重复过去的伤悲而错过了未来更好的机会。为什么让那过失、羞耻和错误继续缠绕着你呢?难道它不是已经很大程度上加深了你的皱纹、压歪了你的肩膀吗?它已经带走了你的欢笑,带走了你生活中的乐趣。所以我们要把它从你的生活中赶走,把它从你记忆的石板上抹去,学着彻底忘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甩掉包袱,去享受快乐。
你只要把自己的生活拉回到事情发生之前的状态就会发现,其实忘记没有想像中的那么难。
一个漂亮女孩投河自尽,被正在河中划船的老艄公救上了船。
艄公问:“你年纪轻轻的,为什么要寻短见?”
女孩子哭诉道:“我结婚两年了,我爱自己的丈夫,他却遗弃了我。你想,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
艄公又问:“两年前你是怎么过的?”
女孩子说:“那时候我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那个时候你有丈夫吗?”“没有。”
“那么,你现在不过是被命运之船送回到了两年前。现在你又像以前一样自由自在,无忧无虑了。”女孩子听了艄公的话,心里顿时豁然开朗了。她告别艄公,轻轻松松地上了岸。
真正的大道不是个人一时的兴致和作为,而是要能真正符合道的理想。只有在大道的理想下,才能可大可久、相安相忘,这就是所谓的“不如相忘于江湖”也。
学会忘记,欢乐就会常伴左右。快乐是人生永恒的主题。在你背负沉重的负担的时候,你一定要想法快乐。只有卸下了那些包袱,轻装上阵,从容地等待生活的转机,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踏过人生的风风雨雨,才能拥有一份成熟,才能活得更加充实、坦然和轻松。
顺其自然,适者生存
【原文】
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知天之所为者,天而生也;知人之所为者,以其知之所知、以养其知之所不知;终其天年而不中道夭者,是知之盛也。
--《庄子·大宗师》
【译文】
能够认识自然规律,并且了解人的作为,就能达到认识的极点。认识自然的规律,是懂得事物出于自然;了解人的作为,是用他目前掌握的知识,去哺育、熏陶他现在不熟悉的知识;活到老,学到老,这恐怕就是认识的最高境界了。
【解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是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从对自然和谐的认识出发,提出的理论。它揭示了一种应该遵循的规律,人应该效法地,地应该效法天,天应该效法“道”,“道”的特性是自然而然的。也就是说归根结底人应该顺应“天”的规律,来适应自然的要求。
庄子认为,一切都不可强求,应该顺应自然。就算出于好的心愿,但破坏了其自然本性,也会反受其害,这是庄子的忧虑。照庄子看,人往往喜欢追求那些外在的东西,从而“劳心苦形,以危其真”,这样就会远离“道”,而陷入痛苦之中。所以庄子说:“吾生于陵而安于陵,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庄子·达生》)。”
在庄子看来,远古时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那时人类社会是“莫之为而常自然”,不做什么破坏自然的事,而是顺应自然的。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来解释顺应自然就是“适者生存”。有时候,我们没有能力改变环境,就去适应它。这一点,连小虫子都明白。比如在绿叶中生存的一种毛毛虫,它的全身都是绿色的,这在生物学上叫保护色。其实这就是毛毛虫适应周围环境的最聪明的做法。毛毛虫因此躲过了很多天敌的袭击。我们相信,开始时也有很多毛毛虫倔强,不肯把自己变成绿色。最后都被天敌吃掉了,而留下来的都是尽其所能去适应环境的,这就是所谓的适者生存。
作为人类,我们更应该懂得适者生存的道理。
在鞋子还没有被发明出来以前,人们不得不忍受着脚被扎被磨的痛苦,赤脚走路。某个国家,有位大臣为了取悦国王,把国王所有的房间都铺上了牛皮。国王踩在牛皮地毯上,觉得两只脚舒服极了。
为了让自己不管走到哪里双脚都感到舒服,国王下令把全国各地的路都铺上牛皮。众大臣听了国王的话都一筹莫展,知道这实在比登天还难。就算杀尽国内所有的牛,也凑不到足够的牛皮来铺路,而且由此花费的金钱、动用的人力更不知有多少。正在大臣们绞尽脑汁想如何劝说国王改变主意时,一个聪明的大臣建议说大王:可以试着用牛皮把脚包起来,再拴上一条绳子捆紧,大王的脚就不用再忍受痛苦了。国王听了感觉很有道理,于是采纳了建议,收回命令。鞋子就这样被发明了出来。
把全国的所有道路上统统铺上牛皮,这办法固然能让国王的脚舒服,但毕竟是一个劳民伤财的笨办法。那个大臣是聪明的,改变自己的脚下一点点地方,比用牛皮把全国的道路都铺上要容易得多。按照第二种办法,只要一小块牛皮,就能做到把整个世界都用牛皮铺垫起来一样的效果了。
所以,许多时候我们应该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因为周围环境感到不如意:自然条件的恶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倾轧,工作压力太大,报酬太低……面对这种种烦恼,不少人整天抱怨生活待自己太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就会明白:就算是皇帝,也没有能力让周围的一切如他所愿。对周围的环境,我们可以想办法来改变它,把现实中不令人满意的成分降低到最低限度。但改变环境是很困难的,这时候我们应该通过改变自己来适应环境。山不过来,我就过去。路还是原来的路,境遇还是原来的境遇,而我们灵活进行了选择,路和境遇所给予我们的感受也就截然不同了。
一味的盼着环境改变,还不如首先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换一个角度看问题,会让你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任他风起云涌,我自波澜不惊
【原文】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悬解。
--《庄子·养生主》
【译文】
安分守己,顺从自然的变化,哀伤和欢乐便都不能进入心怀,古时候人们称这为自然的解脱,好像解除倒悬之苦一样。
【解读】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世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香车美女、别墅洋楼、鱼翅燕窝、鲍鱼熊掌……在这样一个充满诱惑的时代,面对这充满诱惑的一切,人们不由自主地浮躁起来。好像我们什么都想得到,似乎这些在我们心中是最美的。我们应该让我们的心灵安静下来,还它一份美丽。
可以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夏日炎炎,禅院的草地被晒得枯黄了一大片。“快撒些草籽吧,好难看啊!”徒弟说。“等天凉了,”师傅挥挥手,“随时。”
中秋的时候师傅买了一大包草籽,让徒弟去草地播种。秋风突起,草籽飘舞,“不好,许多草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没关系,被吹走的多半中空,落下来也不会发芽,”师傅说,“随性。”
撒完草籽,有几只小鸟飞过来啄食,小和尚又急了。“没关系,草籽本来就多买了很多,它吃不完,”师傅继续翻着经书,“随遇。”
半夜下了一场大雨,徒弟冲进禅房:“这下完了,草籽被冲走了。”“没关系,草籽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傅正在打坐,眼皮抬都没抬,“随缘。”
半个多月过去了,光秃秃的禅院里,地上长出了青苗。一些没有播种的院角也泛出绿意,徒弟高兴得直拍手。师傅站在禅房门前,点点头:“随喜。”
在这个故事里,可以看出徒弟的心态是浮躁的,常常被事物的表面所左右,而师傅的平常心看似随意,其实却是洞察了世间万事玄机后的豁然开朗。
其实,真正能够影响我们的不是事物自身,而是我们对待事物的态度。我们抱着“平和沉静,脚踏实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正确态度对待事物。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曾经写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优,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欤?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已成历代仁人志士崇高忧乐观的精辟概括。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一句,顺其自然的来处理忧喜这对矛盾关系,达到了“难得糊涂”的境界。
范仲淹做《岳阳楼记》,一是为纪念重修岳阳楼,更为劝老朋友滕子京。滕子京当年作为改革派人物受诬被贬到岳州,心中愤愤不平。范仲淹便借记岳阳楼,而把规劝之词和自己的处世态度自然艺术地表达出来。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就是说人的忧喜情绪不因客观景物美好而高兴,也不因个人境遇不佳而感到忧伤,应该顺其自然,豁然、超然的面对。
一般人很难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因为人总是有情有欲、不可能受客观外界干扰而无动于衷,也不可能因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麻木不仁。只是要在客观外界向自己压迫而来的时候,能够坦然相对,洒脱些,想开点,就能看得更远。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是随心所欲,跟着感觉走,不是想怎样就怎样,无拘无束没有节制,而是要懂得掌握一个“度”。凡事都要有个限度和分寸,过了那个“度”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追求自由人性和放纵自我之间只是一步之隔、一念之差。忧忿过度会导致对现实不满,进而伤害他人,损害社会公德;乐极生悲,无限制地“享受生活”,就会堕落;就算不会堕落,也不是好的养生之道,过于悲伤和欢喜都有害于人的身心健康。
喜也好,忧也罢,有时在客观环境不发生变化,或在变化比较小的情况下,就得靠主观来进行调节。努力减少忧虑,多寻找一点快乐,把目光放远些,不要为眼前的境遇所困扰所压倒;不要被蝇头小利所诱惑、所腐蚀,做一股“浅浅水”,让它“长长流,来无尽,去无休”。
人生短暂,和浩瀚的历史长河相比,尘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功名利禄皆为短暂的一瞬。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大可不必太在意人生历程的潮涨潮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要悟透了这里面的道理,就会豁然开朗。
让我们正视富贵与贫贱
【原文】
不为轩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
--《庄子·缮性》
【译文】
不要因为富贵荣华而放纵心志,不能因为穷困贫乏而趋同于世俗,富贵也好,穷困也罢,人要在荣辱面前一样豁达,这样就能无忧虑了。
【解读】
“官贵民贱”,官本位者自古以为如此;富阶级认为,“富者贵,贫者贱”,这更是古之常理,千百年来,这种观念在人们脑子里根深蒂固。以至于,天下之人均将金榜题名、衣锦还乡看作最大荣耀。独有庄子,是个特例。
庄子认为,不能因为富贵荣华而恣意放纵自己,不要因为穷困贫乏而趋附世俗。富与贵,就像浮云。
《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