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施于人而不忘,非天布也。商贾不齿,虽以事齿之,神者弗齿。
--《庄子·列御寇》
【译文】
施与别人恩惠却总忘不了让人给予回报,远远不是自然对普天之下广泛而无私的赐予。施恩图报的行为商人都瞧不起,即便有些事情必须与他交往。但内心仍是瞧不起的。
【解读】
庄子认为,一个人为别人做了好事就应当忘记,不要总是念念不忘,更不应希望别人回报。
“施恩慎勿念,受施慎勿忘”。先贤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施于人而不求回报”的典范。
晋人所撰《神仙传》上记载:三国时期,东吴有个人名字叫董仙,住在庐山,以行医糊口,他给人家治病,既不向患者要金钱报酬,也不问患者的名字,只求患者回去后栽种杏树。治好轻病的栽一棵,治好重病的栽五棵,若干年之后,共栽得杏树10万棵,绿树成林,造福子孙后代。所以被后人称为“董仙杏树”,并把它作为救死扶伤医治病人的美誉别称。董仙为他人做了好事,不是要受惠的人给自己以恩谢,而是要求他们为他人、为社会做好事,这种境界可以看作是庄子思想的最好诠释。
庄子说,施恩图报的行为商人都瞧不起,即使有什么事情必须与他交往,但内心仍是瞧不起的。清代人冯班说:“为惠而望报,不如勿为,此结怨之道也。”意思就是说:给予别人恩惠却又希望得到别人报答,还不如什么都不给,这样反而会因此与别人结下怨恨。
所以,施惠图报是人际交往中最大的忌讳。
要做到给予恩惠但不要念念不忘,还要培养“有德不必望感”。的思想品格。
清人宋纁在《古今药石·憬然录》中说:“我有德于人,不必望感。”意思就是说,我对别人有恩德,不应该希望别人对我感恩戴德。《菜根谭》中也讲:“为善而急人知,善处即是恶根”。其意是说,一个做了一点善事就急着让人知道的人,证明他做善事只是为了贪图虚名的赞誉的人,这种心怀个人目的才去做善事的人,在他做善事的同时就种下了伪善的祸根。要塑造自己有德不必望感的品格,塑造多行善事而不求回报的风格,这不仅是道义的要求,也是人类进步的标志。施惠勿念主要讲的是对人施恩后不要念念不忘,将这种施惠勿念精神扩展到社会就会升华成为一种无私奉献的境界。
我们应该把“施恩莫记”的古训,作为今天为人处事的座右铭。一个人能施惠于人,本来是件好事,但如贪念回报,不但原来的好意将灰飞烟灭,而且还表现了自己人格的低下。高尔基说得好:“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
所以,有高人总结出“施恩莫记”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舍不得。舍不得也要舍得。
第二阶段:舍得。人一舍得,就会越舍越得。宋江舍得财产性命帮助兄弟,自然就会收获多多,最后自然而然成为首领。你的付出与收获会成正比的,从来没有只种不收、只收不种的现象。
第三阶段:大舍得。这个是“自给”的阶段。施舍不求回报,帮助不求还恩。这种境界是只有圣人才能达到的。耶稣白给世人以道,老庄白给世人以道,都意在成全世人,那为什么要成全世人?因为爱!父母爱子女,与之略微相似。但父母还希望子女很有孝心,圣人却不作任何要求,你敢要,我就敢给。
除了施恩莫记,我们还要受恩莫忘。人不能够忘本,更不能够忘却自己何以生,何以乐,何以得福,饮水思源,才是做人的根本和正道。
基督教主张人们向上帝感恩,因为上帝创造了人类并拯救了在迷途中的人类。其实,在人的一生中,我们要时时刻刻都存有感恩的心。感恩是无处不在的,并不是谁帮助了你、关怀着你才要感恩。感恩是人生的一种心态,感恩也是一种境界。
我们要对恩人感恩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不仅是恩人才值得感恩,生活中一切事物和事情都存在着感恩的情结,父母的恩情、朋友的情谊、恋人的爱情、大自然的一花一木、生活中的挫折的境遇、自己的追求和信仰……这一切我们都需要用感恩的心态来感知和对待。
在人的一生中有众多情纠缠,比如爱情、亲情、友情、成功、得失、进退、荣辱……有一些带给你苦痛,有一些带给你欣喜,这样的苦乐酸甜才是人生。只有常常感恩,才能时时收获慰藉和幸福。
(1)感恩亲情。父母恩,似海深。有了时间,不要忘记带着妻儿一起去看望父母。不用带什么贵重的礼物,父母这个年纪,没有什么特别的需求了。他们能见到你们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生活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2)感恩爱情。至爱难得,彼此能走到一起,就是一种缘分,想想就让人怦然心动,久久不已。记得当初,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双方羞涩含情,脉脉流盼。后来,彼此进入内心的世界,相约相誓,共度一生,无论风雨坎坷,还是贫病交加,都风雨同舟,毫无后悔。
(3)感恩友情。友情跨越千山万水,把两颗思念的心系在一起,犹如一种心灵的碰撞,更像一个美丽的童话,优美、温暖、情深,有说不出的曼妙。友情没有隔膜的时候,纵使有瞬间的误会,也会消弭在时间的过滤中。友情如河,脉脉的流入,脉脉的流出。流入的是倾听不尽的交心话,流出的是绵绵不断的呵护和忠告。
亲情,爱情,友情,都是同等重要的。人何以生,人何以不生,全在“亲、友、爱”上。人其实不过是一副空壳,有了这三种情感才丰富了血肉,变得饱满和充实起来,若没有,不过一副臭皮囊罢了。
放宽心胸,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原文】
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庄子·秋水》
【译文】
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像小石块、小树林存在于大山之中一样。
【解读】
庄子认为,与广阔的天地相比,人是那样的微不足道;与大道相比,人的智慧简直不值一提。一个人如果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那是因为他还没有看到外面更广大的世界。关于这个道理,《庄子·秋水》里有一段河神与海神对于大与小的认识描述,非常值得深思。文中记载:
秋天来了,按照时令是山洪暴发的时候。在这时候,众多大川的水流汇入黄河,河面宽阔,波涛汹涌,两岸和水中沙洲之间牛马都分辨不清。于是,河神欣然自喜,认为在这里可以看到天下一切美好的东西。
河神伴着水流呼啸向东方,来到出海口,它面朝东边,一眼望不到边际。这个时候,河神才改变先前洋洋自得的面孔。面对着海神它仰首慨叹道:“俗语说:‘闻知百条道理,就以为没有人能及得上自己’的人,说的就是我啊。而且,我还曾听说过孔丘懂得的东西太少、伯夷的大义不值得看重的说法,开始我并不相信。如今,我亲眼看到了大海是如此的无边无际,我要不是亲自看到这一切,那真的可就危险了,我一定会被众人耻笑。”
海神说:“因为空间的限制,井底之蛙,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海。因为生活时间的限制,也不可以跟夏天的虫子谈论冰冻。乡曲之土,不可能跟他们谈论大道,那是因为教养的束缚。现在,你从河岸边出来看到了大海,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鄙陋,你将可以参与大道的谈论了。天下的水面,没有比海洋更广阔的了,八方河流,终归于大海,但是,我从来不曾因为这点而自满,我认为从天地那里承受到形体以及从阴和阳那里秉承到元气,我存在于天地之间,就好比小石块、小树林存在于大山之中。我正认为自身的存在实在太渺小了,又哪里会因为满足而自负呢?想一想,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间,不就如同小小的石间孔隙存在于大泽之中吗?再想一想,城池与村庄存在于四海之内,与细碎的米粒存在于粮仓之中也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没有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之前,河神的小却自以为大,那时候,他还不知道外边还有比自己更博大的事物,所以也就不明白天外有天的道理。海神的大却自以为小,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站在更高的位置上清楚的认识了自己。
有人说,站在山顶和站在山脚的人看彼此同样渺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这样的蓬勃意境,恐怕绝对不是身在山脚下的人们所能体会到的!
我们很多时候会不自觉地感到自己的强大,这种信心是不可缺少的。但绝对不能发展为自负,否则就变得狂妄。就像天空中的星星,对细微尘埃来说它大如宇宙,但对于博大宇宙来说它小如芥豆。因此,自己认清自我是很重要的。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次,阳子居在去徐州路上恰巧碰到老子。在郊外相逢,阳子居自以为很有学问,态度傲慢,老子就深深为阳子居感到惋惜,当面批评阳子居:“以前,我还认为你是个可以成就大器的人,现在看来也不可教诲啦。”
阳子居听了老子的话,心里很不舒服,后悔自己当时为什么那样。老子也很失望。
阳子居回到旅店,思前想后,他觉得自己应当做得自然一些,起码必须敬重长者,敬重有道德学问的老子。于是,阳子居主动给老子拿梳洗的工具,他脱下鞋子放在门外,然后膝行到老子面前,谦虚地说道:“学生刚才想向老师请教,老师要行路没有空闲,因此不便说话。老师您现在有空了,请您指教我的过失。”
老子说:“想想看,你当时的态度那么傲慢,表情那样庄严,一举一动又是这个样的矜持做作,眼睛里什么都没有,像这样,将来有谁愿意和你相处呢?人,一旦没有人围绕着你,可以么?应该明白:最洁白的东西似乎总有些污秽的感觉,同样,德行最高尚的人总认为自己远不够十全十美,学问虽了解了,在更多方面他是不行的。知道自己不行,你才明白自己最正擅长,地方只有那么一点点然面,你的眼睛里只看到了自己行,事实上,你哪个地方都不知道。”
阳子居先是大吃一惊,渐渐地,他脸上浮现惭愧的神色,谦虚地说:“通过老师的教导,我明白了做人的真正道理。”
人生的丛林里,在芸芸众生中,你可能认为自己很是成功的,自以为了不起。但是,一旦走出去一看,才发现外面的世界更加广阔,外面的天空更加高远,周围的人群中更有奇人高手。面对如此的高人与强手,于是有些人不知该如何应对。怎么办呢?
事实上,庄子早就为我们指出了方向:“吾在于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所以,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的了不起,要对人谦虚和煦。
对于比自己强的人,要谦虚地和他相处;对于比自己弱的人,也谦虚地同他相处;我们要把功利放在一边,把评价放在一边,更何况功利与评价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呢!总而言之,应心怀一种自然的态度与之相处。
谦虚自然地与他人相处,让别人舒服,让自己也舒服,这样多好啊!谦虚并不是抬高别人,也不是贬低自己。谦虚恰恰是一种能容忍他人的能力,是一种成功者的宽广胸怀。
在屈伸的转化中凝聚奋起的力量
【原文】
知道者必达于理,达于理者必明于权,明于权者不以物害己。
--《庄子·秋水》
【译文】
懂得“道”的人必然能够通达事理,通达事理的人必然能够通达权变,通达权变的人不会因为外物变化而给自己带来伤害。
【解读】
庄子认为:那些得“道”的人,烈焰不能烧灼到他们,洪水不能淹死他们,严寒酷暑也不能把他们如何,飞禽走兽也同样无法伤害到他们。但这并不是说,水火、寒暑的侵扰和禽兽不能对他们形成伤害,而是说他们可以明察安危,安于祸福,谨慎的处理离弃与追求,所以,他们不能被这些东西所伤害。
所以庄子说,懂得人的行止,立足于自然规律,居于自得的环境,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可以说是较高层的境界了。
庄子思想中“明白应变,屈伸自如”的观点实际上就是水的智慧。
老子说:天下没有比水柔弱的东西了。水没有一种固定的形状,因而能因物赋予不同的形态。无论缝隙多小,水都能钻过去;无论遇到的石头多么不规则,水都能绕过去,无论多么混浊或清澈,水都能够照样生存。
那些深通权谋的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俊杰,就是因为像水一样,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采用不同的生存方式,能屈则屈,能伸则伸,如同《鬼谷子》中所说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明白应变,屈伸自如”,就是在时机不到的时候伺机待时,不贸然行动;等自己有足够的力量时,才会把握时机猛然出击,一战而胜;能屈能伸是判断形势和力量,以便能够找到弃弱取强的关键。
“明白应变,屈伸自如”,是在相对狭小的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屈下身来进行自我保护;当发展的机会来临、前景广阔的时候,又可以使自己的智能与才干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
楚汉相争的时候,刘邦和项羽争天下。刘邦仅是布衣出身,项羽却是楚国贵族,当两个人旗鼓相当的时候,他们都想把军事奇才的韩信争取到自己的阵营,谁要是能把韩信拉到自己一边,势均力敌的战况将立刻发生倾斜,优势将倒向韩信所属的一方。
最后,刘邦派人成功地说服了韩信,在韩信的帮助下,刘邦成功地将项羽困在垓下,项羽四面楚歌,走投无路,最终刎颈自杀。刘邦借助韩信的才华一统天下,韩信也因此封王封侯,位极人臣。
然而,这个封王封侯的韩信却曾忍受过胯下之辱。
当初在老家的时候,韩信遇到了一个“下三烂”的挑衅--要么从他胯下钻过,要么就把他杀了。韩信听了这话很生气,也很无奈。然而,他遏制了怒火,一头从那人的裆下钻过。结果,轻,则避免几年的牢狱之苦;重,则免得赔上自己的一条命。
历史中的智慧是值得我们深入思索的。大丈夫要能屈能伸,能刚能柔,就是源于韩信的典故。胯下之辱在常人看来是绝对不堪忍受的,然而韩信却爬过去了,而且爬过去以后,拍拍身上的尘土扬长而去,这是何等宽阔的胸襟和气魄啊!与之相比,《水浒》中的“青面兽”杨志就远没有韩信的大度了。他一时冲动,受不了泼皮牛二的胡搅蛮缠,一刀把他剁杀了。当时杨志是很痛快和解恨,可是不久之后官府便找他的麻烦了,他不得不为此坐牢。
这样说来,遇到了失利的时候,在小事上要能忍让,要尽量大度些。就像水一样,遇到了小石头,就先绕过去。这样,可以避免那些不必要的麻烦或纠缠,甚至是牺牲,才能继续在曲折中前行。留得青山在,怎怕没柴烧呢?
而这种能屈能伸一般在两种境遇出现。
一是逆境。在逆境中,身心被困难和压力逼迫着,这时应懂得一个“屈”字,要委曲求全,保存实力,借以等待转机的降临。
二是顺境。在顺境中,幸运和环境皆对我都是有利的,这时应懂得一个“伸”字,乘风万里,扶摇直上,能够以顺势应时更上一层楼。
A先生和B先生都是初出茅庐,涉世尚浅,他们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便遇到了一系列不适:待遇差,受排挤……
A先生在一次次挫折和不公面前怨气冲天,抑郁成病,最终结果只能是于事无补,无甚成就,一晃青春不再,悔恨已经来不及了。
B先生则大度为怀,含蓄忍让,见怪不怪,极力适应环境,加强自身修养,积累经验,以待时机,逆境反而让他变得更坚强、更成熟,他充分扬长避短,屡出成就,积小胜为大胜,终于功成名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