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庄子的智慧
1981000000024

第24章 以退为进(2)

但这并不代表领导者对一切都不管理、让下面的人放任自流,而是要领导者随时、随地的留心下属的动向。口出怨言、发牢骚、自叹倒霉的领导者是不称职的,因为无论工作是多么的辛苦,都是自己应负起的责任,所以表面不应显出痛苦的样子,而要以悠闲自在的精神状态来面对下属。

“有为而治”和“无为而治”都符合辩证法的原理。“有为”是手段,“无为”也是手段,“治”才是目的。表面上看来,“有为”和“无为”似乎是水火不相容的,但作为工作方法使用,目的是一样的,都是要达到“治”的目的。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部门层次的增多,一个身居高层的领导者即使再如何的精明干练,能力超群,也是无法做到事必躬亲,样样“有为”的。所以真正的领导者、成大器者,必须忽略掉可以忽略的东西,做到大事“有为”,小事“无为”。

那么,领导者如何做好“有为”和“无为”呢?

首先,领导者要在事情的开始阶段表现出“有为”。实践证明很多事情的成功不必领导者躬亲其过程,而只需要在开始的时候表示一个态度就可以了。这种表态称为“拍板”,也可叫做“决策”,算是“有为”的举动。高层领导者在工程之始参加的“奠基仪式”、“开工动员”等亦属于此类性质,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下属去完成,自己等待结果就可以了。

有一位老总,她是一个非常敬业的企业家。公司里的事情,无论大小,她都要亲自过问,她手下有五个副总级的干部,但她不放心,不放权,一个人忙得团团转,身体累垮了,企业还是不断的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做到什么都能得到而什么也不想失去。你必须学会选择,学会放弃,这就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此时的“有为”,是为了引导、完善后期的运作,促使高潮的到来。而当高潮形成后,领导者就应当奔向新的目标,在新的领域开始自己新的“有为”。

庄子的理论指出:有为之治会使天下人“淫其性”而“迁其德”,因此“君子不得已而临莅天下”就应当“莫若无为”。虽然庄子的“有所为,有所不为”只是针对统治者管理百姓来说的,但对我们平常人也有很现实的意义。在生活中,我们也经常面临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

比如选择弃官从商,这就意味着将要失去“当官”时的地位等;选择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就意味着将要放弃以前爱好的文学,甚至是不会再有时间看电视剧,以集中精力来学习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选择到沿海进行工作,就意味着失去与妻女、老母及家人的团聚,失去许多原来一起工作过的同事和朋友。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遇到许多的诱惑,也有很多的机会。只有那些敢于拒绝诱惑,善于放弃某些机会的人,才会取得最终的成功。

明朝吕坤在《呻吟语·人品》中说到“有所不为,为必成?”“为”与“不为”是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有可能“为必成”,有所“不为”是大有所为的必要前提。相反,如果不分主次、轻重、缓急,任何事情都“为”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无为”而又“无成”。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一种能力的体现,更是一种心灵的境界,一种大的智慧。与“舍得”有异曲同工之妙。“舍得”有舍才有得,不舍不得;小舍有小得,大舍有大得。

“有所为,有所不为”最难得是“有所不为”。“有所不为”,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做事情时要有所放弃,而放弃往往是一件让人非常痛苦的事情。因为放弃就意味着失去了某些既得的利益,如地位、名誉、福利、家庭等,而这些在某些人看来往往是趋之若鹜的东西,怎么能弃之不要呢?因此,“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求的是我们在权衡事物的轻重、利害、得失之后,做出正确的选择。

“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指导我们做人和做事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只有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你才会受益无穷。

顺其自然的法则

【原文】

无为为之之谓天,无为言之之谓德。

--《庄子·天地》

【译文】

用无为的态度去做事叫做符合天道,用无为的态度去说话叫做符合天德。

【解读】

人们做事应该保持一种自然的态度,一切都不必强求,无为的自然做事往往也会开花结果。如果你总是强行地控制他人的行动,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人们总是为了追求名、利而劳碌终生;对于爱情也是如此,总是想把对方牢牢的握住,生怕有一天对方会消失不见,可是越这样,事情就会变得越糟糕。

《老子·第二十八章》写道:“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思是说:深知雄强的道理,却进行雌柔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溪涧;做天下的溪涧,永恒的德性就不会消失,回到孩童时代那种单纯的状态。深知什么是明亮,却安守昏暗的本分,甘愿做天下的模式;甘愿做天下的模式,永恒的德行才没有过失,恢复到不可穷极的态势。深知什么是荣耀,却安守卑下的本分,甘愿当天下的川谷;只有甘愿当天下的川谷,永恒的德性才能得到充足,回复到开端时的朴素和纯真的状态之中。”一个人越是有私心,就越难以做个真正的自己;越想有所为,就越难以有所为。如果你与万民去争国家,与天下人去争天下,与各自领域中的人去争成败,结果必然是一无所获。

如果不和他人相争,恬淡的无为,或许还会有所得,“不争之争,天下反莫能与之争。”

在《天地》一章里,庄子还说:“知其不可得而强之,为惑也。”也就是说,明知目标不可能达到却还要勉强的去做,这是一次大的迷惑。庄子认为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而为之,结果只能是徒劳的。

有位女士的生活让人羡慕,他的先生是企业家,对她也是百依百顺,以世俗人的眼光看起来,她是很幸福的,可以说是幸福中的幸福人。但她仍觉得自己很辛苦,每当遇到一个自己的朋友时,她都哭得很伤心。

朋友问她:“你对现在的生活还有什么不满意呢?”

她说:“你是不知道啊,他对我感情付出得太少,使我感到痛苦、不安。”

朋友劝她说:“到底你要追求多少的感情才能得到满意呢?”

她问:“我也说不清楚,就是感觉他在感情方面给予我的太少了。”

朋友说道:“放宽心中的尺度吧,你爱的范围太狭窄了,就好像把感情当成了一根绳索,缚得他对你产生了敬而远之的心理,才使你感觉那么的痛苦不堪。你应该以柔和的态度来宽容他所做的事情,不要把占有欲和威力施加在感情上面,否则他表面上对你又顺又爱,但内心里却是又烦又畏,也难怪你产生一种被欺骗的感觉。你若能把感情扩展到去爱他所爱的人,他一定会非常的感谢你,同时也会更加的珍惜你的这份感情,因为你给予他的爱是那么的自在。”

人的感情如同一个皮球,愈硬碰,它跳得愈高愈远。感情又像是一座火炉,只要你给他宽大的爱,满足他的感情,再冷再硬的心也会被融化。这位为情所困的太太,按照朋友的说法去做,果真心情舒畅,得到了心理上最大的满足。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婚姻是一种“缘”,能因缘聚而相知相惜,实在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在通过共同生活的过程中,彼此能互相的包容,互相欣赏对方的优点,方能圆融一生。在人生的旅途上,彼此相互扶持、相互勉励,放宽彼此对爱的尺度,不强求于对方,也不强求于自己,在知足中找寻到属于感情的快乐。

谁都想吃到又甜又大的西瓜,不愿意去品尝那未成熟的西瓜,就和谁也不愿意吃夹生饭一样,但在社交场合中,常会遇到欲罢不能,只能勉强应付的尴尬境地,与其强扭在一起,不如放开、退却来得海阔天空。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对于那些性格孤僻、行为怪异的人,你即使是施展浑身的解数,也无法和他们接近,或者因为性格合不来,或者猜不透他们的脾气,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冒犯了他们,和这种人进行交往,与其勉强不如放弃。

人的精力和能量是有限的,不论你的智商有多高,力气有多大,都有你达不到的境地,所以做事要量力而行,不可强求。

别给自己设计圈套

【原文】

将为胠箧、探囊、发匮之盗而为守备,则必摄缄滕、固肩鐍,此世俗之所谓知也。然而巨盗至,则负匮、揭箧、担囊而趋:恐缄滕,肩鐍之不固也。然则乡之所谓知者,不乃为大盗积者也?

--《庄子·胠箧》

【译文】

为了防备那些撬箱子、摸人口袋、开柜子的小偷,势必要拉紧绳结、加固插闩和锁钥,这都是常人所说的聪明做法。如果是大强盗来了,就会扛着箱子、挑着口袋、背着柜子,快步的离去,还惟恐你的绳结、插闩与锁钥不够牢固。这种所谓的聪明做法,不就是给他们带来了作案时的方便吗?

【解读】

庄子认为,很多人往往一味的追求欲念而迷失了本性,热衷于研究各种的计谋,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庄子·山木》中有这样一则寓言:

有一天,庄子在雕陵栗树林里游玩,一只奇异的怪鹊从南方飞来,它的翅膀宽达七尺,眼睛直径若一寸,挨着庄子的额头而停歇在栗树林里。

庄子说:“这是什么鸟呀?翅膀大而不能远飞,眼睛大而目光迟钝。”于是撩起衣裳,快步走过去,拿着弹弓窥伺它的动静。

一只蝉儿正得着美叶的荫蔽,完全忘记了自身的危险;这时,有只螳螂借着树叶的掩蔽,伸出臂来一举而捕住蝉儿,螳螂见有所得而显露出自己的形迹。恰巧这只怪鹊乘他捕蝉的时候,攫食螳螂,而怪鹊见利而不觉察自己性命的危险。

见到这个场面,庄子不觉心惊,感叹道:“唉!物与物互相的牵累,这是由于他们之间互相招引贪图所导致的啊!”想到这里他赶紧扔下弹弓,回头就跑。恰在此时,看守园林的人以为他要偷栗子,便追逐着痛骂他。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成语就是出自这则寓言。由这则寓言引申出一个结论:成心谋算他物,自以为很聪明,结果却招来别物谋害自己。因而,惟有消除自己的心计,不耍小的聪明,才能免于被卷入循环争斗之中。人若是精明,有时确实是能占得不少的便宜。但太过于精明,情况就会变得复杂了,因为在了解了你以后,别人必定会更加精明的防范你,而精明的人往往看不到这一点。精明的人,可以精明一次、精明两次,但很少有人能精明一辈子的。因为一次的精明是启发,二次的精明是教训,三次的精明就变成了他人的警惕!

曾经有人将世间各种人的精明程度分为了四个等级:

第一个等级的人是外相敦厚型,为人处世不以精明自居,甚至给人一种傻乎乎的感觉,但骨子里却是个十分精明者。这种人往往让别人产生一种高度的信任感。这种精明也是最高层次的精明,所谓“精明不外露、大智若愚”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个等级的人是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他浑身透着精明,而内在也确实是相当精明的人。但“精明外露”并非上品,不免让人处处对他防范,其“精明”的效果也就表现的有限,充其量也只能算是二等人。

第三个等级的人是本身既没有多大的能耐,看上去也是傻帽一个,正因其内外的表现都“傻”,本人既无“自作聪明”之举,他人对其也全无防范,进而又不忍心欺之,尚可安居第三等。第四个等级的人是看表面上去一脸的“精乖”相,也往往自认为自己精明过人,但骨子里却愚不可及。此等角色,人见人厌,属于“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是为末等。

以上四色人等,又并非一成不变的,如第二等一旦“精明”过头,聪明反被聪明误,往往会陷入末等而不复;而第三等者如能在世事磨炼中逐渐悟出人生的真谛,则会摇身一变而跻身头等行列者亦不乏其人。

当你进入到一个新的单位进行工作时,一切都是崭新而又陌生的,那么,在这一阶段你最关键的任务并不是要创造出多大的成绩来,而是要实现与领导、同事之间的人际磨合,被其所容纳。千万不要把力气用错了地方,只有先站住脚以后,你才能够谈得上继续开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