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庄子的智慧
1981000000035

第35章 舍得人生(3)

见面打招呼、问好是人之常情,更是搞好人际关系的最基础部分。特别是对初次见面的人来说,通过向对方问好可以增加亲近感,拉近彼此的距离。双方相处有了融洽的氛围,才能进一步合作。

试想一下,每天听到亲切的称呼和问好,这个人一天都会感觉很快乐;如果别人对他总是板起面孔或者视而不见,那么他心里一定不会觉得舒服。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要主动和对方打招呼、问好,让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通过广结善缘,也许某一天就能在紧急时刻得到意外的帮助,从而做成大事。

(3)处事顾全对方面子

俗语说:“树要皮,人要脸。”与人交往,求人办事,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总要给点面子嘛!”“看在我的面子上……”中国人爱讲面子,其中包含了“情义”的分量。做人,要给他人面子;做事,要掌握给人“面子”的学问。

在商业谈判中,人们常把经济利益当作首要考虑因素,但是“面子”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如果说达成交易维护的是商业利益,那么实现预期的谈判目标,获得被尊重的感觉,则是在证实自身价值、维护自己的面子。在谈判中,如果我们做出伤害对方颜面的事情,就会影响到他的心态、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就算谈判条件优惠,对方也会失去兴趣。碰到那种气量狭小的人,甚至会找机会实施报复。

换个角度,在情感世界里,如果不注意给对方留面子,常常会让良好的关系慢慢恶化,甚至引发情感危机。一对热恋中的男女发生了点矛盾,他们都认为自己是对的,不肯向对方低头,最后闹起了冷战。女孩希望男方主动承认错误,哄哄自己;男孩想让女方先开口,给自己面子。结果两人僵持住了,都拉不下脸来。日久天长,情感日益淡漠,一对恋人因为这点面子问题而劳燕分飞了。

由此可见,“面子”心理在许多情况下会影响到人们的判断和决策。做人做事的时候,顾全对方的面子,才能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误会和矛盾,建立良好合作关系。

待人要真诚,虚伪是大忌

【原文】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

--《庄子·渔父》

【译文】

诚恳到了极点为真。不精不诚,无法感动人。所以,勉强落泪的人,虽然外表悲痛,其实内心并无半点悲伤;勉强发怒的人,虽然外表严厉,其实并不威严;勉强表示亲热的人,和你也只是面和心不和罢了。

【解读】

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往往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正因为这样,人们之间少了真诚、坦率,多了虚伪、矫情。在这一背景下,如果我们本着真诚的态度为人处事,就容易获得他人的信任和支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外部世界的伪善而主动放弃真诚对待他人的做法,反而要用自己的真诚去换取人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办事自然水到渠成。

“精诚所至”有两层涵义,一是诚心诚意,二是诚实。

西汉的时候,有一个著名将领叫李广,他精于骑马射箭,骁勇善战,被人们称为“飞将军”。

有一次,他去南山打猎,发现草丛中蹲着一只猛虎。李广急忙弯弓搭箭,全神贯注,用尽气力,一箭射去。李广箭法很好,他以为老虎一定中箭身亡,于是走近前去,仔细一看,不料被射中的竟是一块形状很像老虎的大石头。不仅箭头深深射人石头当中,而且箭尾也几乎全部射人石头中去了。李广很惊讶,他不相信自己能有这么大的力气,于是想再试一试,就往后退了几步,张弓搭箭,用力向石头射去。可是,一连几箭都没有射进去,有时候是箭头破碎了,有时候是箭杆折断了,但大石头却一点儿也没有受到损伤。

老百姓对这件事情感到很惊奇,他们疑惑不解,于是就去请教一位学者。学者回答说:“如果诚心实意,就算像金石那样坚硬的东西也会被感动的。”

实际的经验表明,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要想继续合作,诚意是建立信任的基础。所以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诚意感化对方。而在做事的过程中,要涉及到方方面面的细节问题,想要成为某一方面的专家,一定要当事人真诚恳切地做事。

1935年5月,刘伯承率领中国工农红军一方面军先遣部队到达冕宁,在谷麻子附近受阻。红军先遣队宣传队队长肖华与彝族武装接洽后,双方进行了真诚的沟通,最后彝族首领小叶丹提出愿与刘伯承结为兄弟。为了显示诚意,刘伯承入乡随俗,和小叶丹歃血为盟。这个举动帮助了红军大队和平通过彝区,也留下一段千古美谈。

三国时候,诸葛亮七擒孟获,最终以自己的真诚感化了对方,获得了稳定的大西南,这又怎能不说不是一种做事的智慧呢!以诚处世,以诚感人,是许多人走向成功的利器。

“精诚所至”,不单只做事有诚意,还包括做人要诚实。

立身处世,待人接物,“信用”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信守诺言的人“说到做到”,拥有良好的口碑,容易赢得他人支持与合作,所以能够办成事,成大事。反之,信口雌黄,口是心非,缺乏信誉度,别人就会对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想做成一件事无异于“水中捞月”。

怎样去做才算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呢?

(1)言必信,行必果

诸葛亮的成功也得益于“言必信,行必果”,从而赢得了下属的拥戴。

在第四次出兵祁山的时候,诸葛亮派人制造了木牛流马运输军粮。当时魏国派司马懿带兵迎战。面对来势汹汹的魏军,诸葛亮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占据险要地势,静观其变。

当时蜀军中有八万人服役期满,这些老兵已经整装待发、准备早日回家。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他们走了,本来就势单力薄的蜀军怎么能抵挡30多万敌军呢!一些将领向诸葛亮建议留下八万老兵,诸葛亮坚决反对:“带兵打仗一定要讲求信义,如果我这么做,将会失去军心。而且老兵们常年在外征战,思念家乡,归心似箭,我不可以阻挡他们回家啊。”

于是诸葛亮下令让老兵按时回家。忐忑不安的老兵们听到消息欣喜之余,感激得流下了眼泪,许多人纷纷提出留下来继续参战,而服役的士兵们也深受鼓舞,一时间军队士气高昂。诸葛亮信守诺言,收拢了军心,也加强了军队的战斗力。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乎!”(《论语·为政》)自古以来,“信义”是最重要的一条道德准则。信守诺言是为人处世的前提。生活中,一些人习惯背信弃义,甚至采取欺骗手段牟利。表面上他们一时得逞,风光无限。但是从长远来看,他们失去的是宝贵的信用,以后再想求人办事将会比登天还难。

(2)为他人的秘密守口如瓶

一个人想得到他人的信任,必须为他人保密,做到“守口如瓶”,这样才能够展开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否则,就不能建立广泛的人脉关系,还可能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伤害。所以,把“守口如瓶”作为一种义务和责任,是很有必要的。

工作中的事,属于内部信息的,自然不能随意散布;属于商业机密的,更不能向外泄露;至于揭露个人隐私,则是令人厌恶的。

人在工作、生活中,总会有一些私密性的东西。通常这些“隐私”只有少数人知道,因此就形成了一种“你知、我知”的微妙关系。这时候,努力做到守口如瓶,不泄露朋友、公司的秘密显得尤为重要。

一个人不能为朋友保密,就会失去朋友的信赖,最终成为孤家寡人;一个员工不善于为组织保密,就会泄露商业情报,危害企业安全。不能守口如瓶,随意泄露敏感信息,往往会“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旦消息不胫而走,将会恶化人际关系,因此多嘴的人难成大事。

(3)心怀忠诚

纵观上下五千年,人应该具备的品德,没有比忠诚更大的了。忠诚于妻子,忠诚于丈夫,忠诚于上司,忠诚于朋友,等等。忠诚,是站在中间立场,主持公道,没有私心。老天没有私心,所以四季运行;大地无私,所以万物繁衍;人没有私心,才能成就一番大业。

这个多变、善变的社会给了人们更多选择的机会,但是忠诚的价值没有降低,反而更高了。因为,当人们有了更多选择机会的时候,就会对自己的选择抱有试试看的心理,忠诚度大大降低。所以,忠诚地对待某个人、用心去做某件事,就更加显得珍贵了。

不要被当面的奉承迷惑了心智

【原文】

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庄子·盗跖》

【译文】

喜欢当面阿谀奉承的人,也必然会背地诋毁别人。

【解读】

有一种人被定义为两面三刀,说的就是当着人的面总是说好听,可是一转身,他的嘴就不是那张嘴了。多没谱的话,多难听的话,多伤人的话,他都能说得出口。这种人,正应了庄子的这句话:“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

这种人看起来没有什么脾气,你骂他、打他、羞辱他,他都笑眯眯的。就算心里再不高兴,他也压着,让你看不出来。这样的人也不见得是坏人,因为他的个性就是如此,成天笑眯眯,不得罪人。可是你就搞不清楚这种人心里在想些什么,也搞不清楚他的好恶及情绪波动,碰到这种人,真的让人无从应对。如果这样的人对你有不轨的企图,你是没有办法防备的。

这样当面阿谀奉承,背地诋毁的人大致有三种类型。

(1)两面三刀之人

这种人往往在你面前说得优美动听,让你听着好听的,飘飘欲仙。当面说的都是一些忠贞不二的话,表现出的是忠诚老实的模样,但背后说不定有更险恶的用心。

具有两面派性质的人善于搬弄是非,在你面前说他的坏话,在他面前说你的坏话,不闹出矛盾,绝不罢休。

就好像《红楼梦》里“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的王熙凤,她对尤二姐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耍尽了两面三刀的伎俩。她乘丈夫贾琏外出,先甜言蜜语地把尤二姐诓入荣国府,放在自己的身边,随后就开始施展报复的阴谋:

一方面她穿梭于贾母、王夫人之间,为尤二姐说好话,劝说她们答应迎取尤二姐,以表自己的“贤良”;一方面她令心腹奴才旺儿去收买尤二姐的未婚夫张华往衙门去告贾琏“国孝家孝的里头,背旨瞒亲,仗财依势,强逼退亲,停妻再娶”,向贾府施加压力,让贾府的主子们把怨愤集中在尤二姐身上。与此同时,又在暗地里教唆丫头善姐儿虐待尤二姐。

当贾琏从平安州回来以后,贾赦为奖励贾琏在外办事有功,把房中的丫鬟秋桐赏他为妾的时候,王熙凤尽管对秋桐很是反感,但她却暂时压下心头怒火,对尤二姐又使出了“借刀杀人”之计,挑拨秋桐给尤二姐以种种难堪,最后逼得尤二姐吞金自杀。

这个可怜、善良的尤二姐到死都没有识破王熙凤两面三刀的诡计,甚至对她的“一片诚意”从不怀疑。就是贾府的主子们也都始终被蒙在鼓里,错认为王熙凤在处理这件事上很是“贤惠”。王熙凤这种奸猾的两面派作风实在是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生活中经常会有两面三刀的人,他们喜欢采取各种欺骗方法,去迷惑对方,让人落入陷阱,达到自己的目的。很多人表面上交好,骨子里却埋着刀剑,防范一不周密,必定要受大害。

(2)阳奉阴违之人

这样的人表面上讨好你,暗地里做损害你的事情。他们嘴上说的是一套,行动上做的又是另一套,让人防不胜防。

阳奉阴违的人为人处事胆大心黑,什么话都敢说,什么事都敢做。他们敢于推翻自己,出卖朋友,做起这样的事情来脸不变色心不跳。他们生就一副黑心肝,练就多副面孔,随时随地根据需要变换手法花样。他们更时常说假话,可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可以信誓旦旦,再矢口否认;真真假假,假假真真,使最值不得人左右为难,为识别真相常常付出沉痛的代价。阳奉阴违的人是最没有信用最值不得相信的人。

(3)翻脸无情的人

这类型的人最大的特征就是翻脸比翻书还快,而且说翻就翻,一翻就是好几面。在他翻脸时,你不要问他理由,你不必述说从前对他的恩情和助益,他一个字都听不进去。翻脸无情的人,他似乎是得了一种“忘恩记仇病”。你对他的百般呵护,只要小事一桩不顺他的心,就全盘翻覆。这犹如狼子野心,你姑息的越久,对自己的危险就愈大。

应付翻脸无情的人,应该留一手。

(4)正反都是他的“两面人”

这种人论东说西,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让你捉摸不定;他论长道短,所说全都言不由衷。他当面称赞你以后,转身就骂你了;你把他当成好人,实际上他是害你的,这就是两面人。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在人面前说人话、在鬼面前说鬼话的人,我们称之为“两面人”。很多时候,这些人的说话、做事常常会令人哭笑不得哩!

比如说,某一个漂亮的女白领升了职。

他对这个美女说:“你真有本事啊!人长得漂亮,又有学识,真是美貌与智慧并重!”

然后他在背后对其他人又会说:“她有什么真本事啊!还不是靠踩着别人高升,我看她大多是和某某有特殊关系!”

这种两面派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乏其人。所以对于他们的胡乱评语,我们根本不必在意,如果我们苦苦执着于那些流言蜚语,岂不会让这些人活活气死!

《庄子·渔父》中有一句话,叫“不择是非而言,谓之谀”。也就是说,不分是非一律说好,叫做“阿谀”。当面奉承你的人多属“阿谀”之类,你要特别小心。一旦被这样的人盯上,就很可能会危及你的威信甚至是你的地位。

为了避免出现这种情况,以下三个方面是你需要做的:

(1)他笑你不笑

喜欢当面奉承、背地诋毁别人的人是“笑面虎”,“明里一盆火,暗里一把刀”。

如果不小心碰到这样的人,最好的应付方式是远离他,能避就避,能躲就躲。在办公室里他要亲近你,找一个理由立即离开,做事不要和他搭伴儿。实在分不开,每天记下工作日记,日后碰到事情好有一个说法。

另外,你应当尽量不让他有机会接近你的顶头上司,和他共事要有气派,不苟言笑,严肃认真。

(2)冷静“接受”恭维

唐朝的时候,有一个奸臣叫李林甫,他对人总是恭维话不绝于口,其实暗地里却尽做些害人的勾当,“口蜜腹剑”的成语说的就是他。在生活中,像李林甫这样的当面说好话、背后踹你一脚的人不多,但也有。如果遇上了,也不要害怕,而要认真识别,严加防范。如何识别这类不怀好意的恭维呢?其实并不难,因为砒霜要抹上蜜糖才能迷惑人们,越假的恭维话就越觉得滑稽肉麻。所以,越是说得动听、柔媚的恭维话,越不难发现其伪诈之处和真实的用意。只要细心的加以识别,妥善的去进行处理,一定可以防患于未然。

如果你是领导,只有去锻炼自己既听得起真诚好意的赞扬,经得住别有所求、溜须拍马的讨好,又顶得住心怀叵测的恭维,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游刃有余,无往而不胜。这是成熟的管理者拥有的一个重要标志。

(3)敬而远之

你不光要避免流露出内心的秘密,更是不要跟他谈论私人的事情。他不见得一定会害你,但仍存在这种可能性。所以不如保持礼貌性的交往,他打哈哈,你也打哈哈。同时也要避免做出得罪他的事。这样的人,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他生气也就算了,他不生气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