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迟到的文明
1983900000007

第7章 中国文化的现代困境(6)

但是政治上它只是学了一部分西方,政治体制改革不彻底,它在1889年通过了宪法,是有宪法没有宪政。问题在于天皇保留了很多特权,军部属于天皇直接领导,另外保留了元老院操纵政治,不是民选众议院彻底管理国家。后来日本军国主义化,有些军人冒险想征服世界,绑架了整个日本。所以日本是军国主义,不是法西斯主义,这两者有区别,我们不要随便讲日本法西斯。另外在思想文化上,为军国主义提供了支持的是儒家教条。这个我们要记住。日本19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教育方面有几个文件,有个教育敕语,基本内容是以儒家的道德观教育年轻人忠君,以忠为基本的教化根本,直截了当要以儒家作为道德修身的根本。另外还有一个对军人的最高指示,也是强调军人要绝对忠于皇上。民族主义再加上儒家的教化,日本就糟糕了,培养出来的是绝对服从的人,变为军国主义的思想制度,发动了侵华战争,发动了太平洋战争,中国为之死了两千多万人。

所以,假如要歌颂儒家伦理道德,就要记住,这些儒家道德曾使中国人死于国外的刀枪下。还要记住,19世纪中国非正常死亡的人数一亿多人。这一亿多,绝大部分是中国人自己相砍相杀,像太平天国,还有因为不学西方使得国家非常贫穷落后,导致大灾荒的非正常死亡。为什么对孔孟之道要那么警惕,对文化民族主义要那么警惕?因为它给中国带来的负担那么重,造成的恶果那么大。所以,我们讲传统继承,要很小心,特别在制度层面要很警惕。

问题6:刚才您讲到国学教育,我个人有这样的理想:我的孩子很难教,他有自己的天性,有独立性,做家长有时头疼,可能因为自己比较固化,我们希望管理孩子,可能因为自己没有到一定高度。但另一个角度,现在这种科技,让孩子过度地把精力放在网络电脑上,通过接触《弟子规》《论语》这些传统,孩子确实有些方面不一样,包括尊重、感恩、孝道,他会有比较大程度的让我们欣喜的变化,能够约束到他。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些儒学文化可能在目前的教育还是要做一些。怎么样平衡是另一个问题。对我们这一代成年人,所有关于做人的教育来自于家长,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都是做人的功利性教育,我们成年人如何宣扬这一份儒家文化去改变目前这样一种现状?

答:我是这样想的,任何文化都有感恩、守秩序这些内容。

对孩子,怎么既让他们保持童真和创造性,又让他们遵守起码的礼貌和秩序,我感觉是很重大的问题。就我的看法,我想,第一重要的,是让他们跟书籍交上朋友,让他们有一个追求知识的动力。我认为这是让孩子们成长的最基本途径。玩电脑他们会喜欢玩游戏,但引导他们知道电脑不光有游戏,还有各种用途,假如让孩子们有浓厚的追求知识的精神,他们对什么都很好奇,想要去求得解决,他们跟知识交上朋友了,我想这个孩子将来的发展会很正常。

从教育来讲,应该是要建设一个书香校园,我认为比你让他们读经好得多。因为读经,很多东西他们不懂的,那是古代的一种蒙学教材。那么为什么不拿他们能够理解的书籍给他们看?不管中外古今,他们能看懂,一看就兴致盎然,而且会受到教育,养成读书的习惯,追求知识的习惯,就很好了。你就要挑选积极的读物给他,包括有声读,让他听故事,看知识方面的东西,等等,活力就出来了。这个过程中,你要教他基本的礼貌,比如他帮你做了什么事,要说谢谢,对人也学会基本的礼节,他的感恩之心等习惯就出来了。就是说,要把他当成现代的自由的小公民,培养他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培养他的法治习惯和追求知识的习惯,他就成长起来了。我认为读《弟子规》不是好办法,我不赞成。假如让他自由地追求知识,可能成长更快。问题要有一群人就更好了。你选择一个学校,是能够按这样的方式教学的,我相信比读国学班更好。

香港最好的学校就是这样,要求学生一个礼拜读一部书,儿童读物,是双语教学的,有很完整的一套方法,那样出来的学生知识面很宽,性格很开朗,胸怀很广,比我们按部就班把他们变成小老头好得多。为什么把他们变成小老头?为什么让他的眼界变为只知道中国的一些圣人?我认为这个应该很清醒,不要很耽误孩子。

对成年人,我认为如果要了解中国,可以看看中国的传统经典,但是同时应该读世界读物。不要片面地去读传统经典,刚才我讲的古希腊的经典,近代的一些经典,要读。那样就不会成为一个片面的民族主义者。

问题7:老师好,我认为中国现代化的难点是八亿农民的现代化。您对这八亿农民和农村落后的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出路怎么看?

答:所谓农民的现代化关键就是市场化。让这八亿农民成为城市人,一定是通过市场方式,留在农村的,把农村的传统农业变为市场农业,一家一户也可以成为市场农业。我去看过西方的一些农场,就是一家人经营一个农场,完全市场化,一方面可以改进自己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他的眼光又是现代商业的眼光。我认为现在建设新农村,好像没有抓住这个要点。就是要市场化,搞市场农业,让大批农民进入城市,当然还要改善农村的基本建设和基本条件,政府当然要支持。但基本一条,农业市场化。

问题8:中国有个大难题是人口特别多,而且小农生产方式几千年以来都没变化。但西方历史上通过海外掠夺和殖民活动,实现了这种工业化的原始积累,但现在中国已经完全不能走那种海外掠夺的积累的道路,我们整个生产条件又没能提高……答:我知道你要讲什么,不用说下去。中国是个大市场,只要路线对了,以内需为主,它是无穷无尽的市场。关键不是人口多少,而是是不是让市场充分发展。因为市场是会自己扩张的,不用殖民地,本身就能不断扩大。市场经济的特点就是要面向大众。

人口那么多,关键就是过去没有好好发展市场经济,特别没有发展民营企业。让大批民营企业发展起来,多少人口都能吸收进去。问题是这个过程,因为人口多会慢,可能需要二三十年,但无论多少年都要走这条路。现在我们选择了市场道路,是对的,但是有一条还不够聪明:没有把资金充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我认为这点值得担忧。比如广州最近招商引资说,“十二五”期间有一万亿的投资来自民营企业。但不知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前一两个月,中央企业说要在广东投资两万个亿。我说民营企业才投资一万亿,中央企业要投资两万亿,那还不是国进民退?其实央企我想它不是用自己的利润投资,还是用银行的资金。那么银行资金为什么不交给民营企业去办?把支持央企的两万亿拿一半出来给民企,或者两万亿交给民企发展,央企几千亿就够了,顶多一万亿,那样面貌就不同了,就业局面就大大不同。所以,要坚定不移地发展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市场经济。广东省前两年有个文件,民营企业应该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我说这个认识很重要,也很正确。

问题9:我想说一个现象,也提个问题。我是做幼儿教育的,现在幼儿园基本都会教国学,我们发现其实国学没有那么恐怖,孩子背完很快就忘记,基本每个孩子都会背几句,但传统文化对他们并没有产生足够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国学教育关键是教师,教师怎么对待传统去演绎。老师为教而教,上课背,下课一样乱七八糟,什么都不记得,这是现象。那么,如果我们真要把国学教下去,那孩子该在什么时候学?学些什么?哪些经典可以让他们学,哪些不应该学?如果都不学的话国学会不会失传?如果真要把国学传下去应该选哪些?或者在什么年龄段学?

答:我同意你这个观察。小孩有他的是非观,他认为对才接受。但是用了那么多时间收到那么点效果,为什么不用这点时间让他接触人类文化最容易接受的好的东西,或者说精华?让他们养成追求知识的习惯?就好像西方办得好的学校一样,教他们怎么观察客观事物。不久前有个介绍,德国幼儿园教什么,就带孩子到超级市场,教他怎么买东西,带到邮局告诉他邮局怎么运作,带他到野外让他观察自然。那就应该养成一个追求知识的习惯,另外养成读书的习惯,拿到好书怎么读,怎么观察世界怎么了解,怎么分析问题,那样培养出来的公民就很有创造性。我认为应该这样来培养孩子。

对中国的传统经典,我认为应该放到中学,或者大学一二年级语文。具体应该选哪些,应该通过有关专家讨论,就会比较恰当。

不要简单化。对传统不应该排斥,应该学,但要等他有分辨能力的时候再好好教。因为基本是文言文,到中学或小学高年级,一些浅显的文言文可以学,让他可以理解。如果小学要读的话,可以挑一些浅显的诗词,就很好了。

问题10:我有个问题,关于这个民族性和主体性的问题,因为您倡导自由主义,不主张太强调民族性和主体性。但我想这是不是一种期待和理想,你不讲民族不讲主体,但别的民族,西方的文化他要讲他们的主体性,他会利用自己经济和文化的优势来强调他们的民族性和主体性。有个典型例子,当年以色列建国的时候有很多争论,要不要建立自己的国家?我们完全可以不讲犹太民族性,到西方国家一样可以生存。但就遭到很多犹太人的反对,我们为什么要消解到别的民族里去?今天我们中国面临同样的问题,如果我们没有自己的民族性,没有这种主体和根的话,我们只是把西方的东西都搬过来,那我们只是长得像中国人,但我们的心灵和文化都完全被别人消解了。会不会有这样的风险?

答:这是一个想象出来的问题。主体性最强的是朝鲜,那个主体性你要吗?第二,你想象人家都在文化上侵略你,威胁你。好莱坞有没有接受美国政府的指令,制造一些东西来侵略你,它有没有搞这样的策略?如果穿牛仔裤、T恤和衬衣是侵略别国的基本策略,那为什么你会穿?都是西化的东西呀。它没有这样的国家政策。你想象那是文化侵略;反过来看,是文化侵略吗?所谓心灵的西化是现代化还是西化?人类发展到这个阶段就接受这些东西,我们为什么不行?

同样,讲提倡中国文化,问题是,你提倡的中国文化跟独立精神自由思想符不符合?进一步追问,自由精神、独立精神对不对?什么都可以问的,什么都可以讨论。除非不希望国家发展,要国家发展,发展市场经济,前提就是公民要有自主权利。没有自主权,一笔交易都做不成,所以一定要有独立的权利。自由思想独立精神,这是现代公民、现代制度的基础。很不幸它先在西方发展出来。你怎么办?坚决抵抗它?这是你的自由。不过,这个抵抗对整个国家发展很不利。所以,我认为不应该抵抗,而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更大创造力,出比爱因斯坦更伟大的科学家,出更伟大的思想家,影响世界,为此要有很自由的环境。大艺术家、大思想家是不需要指导的。

现代社会与前现代社会不同之处,最重要的是个人就是主体。

个人会自由选择的;心灵要怎样铸造,要保留传统的什么东西,我自己会选择。比如我很喜欢龙舟竞赛,喜欢中国的传统音乐和绘画,各种各样都是个人喜欢,不要干预。在一个群体中,人们可以自由提出各种主张,个人觉得好就接受,不好就不接受,不应该用大帽子吓唬人,说不接受这套就不是中国人。为什么你要穿T恤、西服?你喜欢穿汉服就穿,我穿T恤就不是中国人了?汉服是不是好看,实用,是个人的感受和选择,后面还有利益问题。所以我觉得应该保持一个自由心态,让大家自由选择。

中国人将来会发展成什么样?不知道。假如你有民族责任感,就创造一个自由环境,支持更伟大的创造,而不要迷恋过去那么一点点东西。那些需要人研究和宣扬,但不要受它限制,胸怀要很宽。

问题11:现在民营企业有个问题,它根本没什么管理,面对外部的变化和成本的增加,很多搞不下去,做几个月就关门了。民营企业是国家经济的一部分,他们出路在哪里?

答:我不是研究管理的,实在没有办法答复。我现在也不研究经济学,民营企业应该怎么改善客观环境,问题应该不断提出来,外部环境有什么问题,政府的支持怎样,金融怎样,怎样改善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等等。怎么管理,找管理学书籍来读,但不要光看黎红雷的什么中国传统管理哲学,那只是一个道理,你还要研究所有世界上的管理学,感觉哪个对你有用,就去学。而且竞争会教会你选择,用什么办法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下去。我感觉还是有很宽广的胸怀,吸收各种各样好的经验,至于外部条件,就要不断提出来,政府哪里做得不对,支持民营企业哪方面做得不够。

问题12:我非常赞同你对用《弟子规》教育孩子的反对。以我三个孩子来说,第一个用比较传统的儒学来教育的,第二个很宽容,我从来没管他的教育,第三个的教育比较中庸,半管半不管。

我感觉三个孩子,传统教育那个成绩非常好,听话,但要办个事,出去吃饭订位都没有主张;第二个,不用跟他说什么安排,他组织能力很强,但成绩很差,要他办什么事,他根本不用你说,自己会想办法,很有能力;第三个,要他自己做什么,他总要求别人给意见。你认为哪种方式最好?

答:可能你第二个做得不够,你没有引导他跟知识交上朋友。

放任不能完全不负责,要让他跟知识交朋友,不断追求新知识。光是有活动能力不行,还要能接受人类积累下来的传统。第二个要是加上这条,成绩提高了,就很好了。

自由和产权差异决定中西不同命运

古今无法割断环境决定命运

胡:众口一词,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古代中国成就辉煌,你却一再找碴。为什么要说这些不合时宜的话呢?

袁:我也赞赏中国古代文化的成就。但作为历史研究者,只能一是一,二是二。知其一,不知其二,片面,危险。你要回答近代中国转型为什么那么艰辛,不能不追问祖宗的基因有什么缺陷。

胡:清算祖宗三代,你这个思维方法就值得质疑。

袁:一人做事一人当,个人言行不能祸延祖宗和家人,这是现代法治的常识。但是,就一个国家或民族共同体说来,它的制度和文化连续性带来什么后果,可不能不认真考察。

制度无非是成文或不成文的规则和相应的观念。这就是通常说的社会环境。它与地理环境相纠结,决定了共同体的历史命运。研究历史怎能不追根溯源呢?

言行应该审时度势。应该清醒地看到肆意摧残传统文化的年代已经过去,中国人处在还历史旧债的年代,必须针对已有的缺陷下功夫。

自由和产权差异决定中西社会不同命运胡:老兄喜欢挑毛病,你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有什么缺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