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1992500000027

第27章 监督(2)

杨坚是以外戚身份谋取帝位的,故对此非常敏感,认为高颖坚持让杨勇做皇帝并为其着想实是想步自己的后尘。后以王世积之事株连高颖,便罢免了他的左仆射职务和上柱国勋衔。

有人告高颖有谋反迹象,杨坚没做任何核实,就信以为真,只是不愿落个连续杀戮功臣的名声,才没有杀死高颖,而是剥夺了他的全部官职,贬为平民。

为树立自己的权威,杨坚在宫廷中长期放着杖棒,稍不如意,则当场施以杖刑,有时一天就要打好几个人。杨坚还常嫌持杖者下手过轻,怀疑他们手下留情,便要推出杀头。故宫廷中常有人死于杖下。

对于那些强权者来说,权势就意味着一切。在封建社会的权力斗争中,权欲与人性时时交锋,往往是权欲胜,人性败。

在现实生活中,广大党员领导干部为了不做那个权力斗争的牺牲品,一定要从中学会监督,控制好手中的权。

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碑·官箴》

【释义】当官的不是害怕我的威严而是害怕我的清廉,老百姓信服我的不是我的才能而是我的公正。如果为官公正,那么老百姓就不敢怠慢;如果廉洁,那么官吏就不会欺负百姓。公正就会更加透明,廉洁就会产生威信。

电视剧《天下粮仓》中有几个贪官,贪官们都借为子女来贪钱的。《金瓶梅》中“戒贫词”写得好,“钱帛进珠笼内收,若非出道少贪求。亲朋道义因财失,父子情怀为利休。急缩手,且抽头,免使身心昼心愁;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作远忧。”在中国历史上,仁人志士往往有清醒的认识。林则徐自撰一幅对联,联曰: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林公一身正气,验证了“大叫三声不要钱,鬼也怕”的俚话俗语。为官者要清醒地认识到,“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廉,政之本也。要想为好官,就必须认识钱的两面性,它是把双刃剑。我国现在的《宪法》明确地写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道上得来的钱,多多益善;邪道上飞来的钱,分文莫取。不管从事什么行业的人,都应该清醒以待,时刻警惕。

英国的思想家培根说得好,钱应当用正当的手段去谋求,应当谨慎地使用,应当慷慨地用以济世,而到临死应当无留恋地与之分手。这就是我们对待金钱的正确态度!

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俗语

我们在开展党风廉政建设的过程中,既要防止只讲德治忽视法治的偏向,又要防止只抓法治不抓德治的偏向,努力做到德治与法治同时并举,双管齐下,相互渗透,融而为一。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成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保一方净土,营造八方富足。

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商品琳琅满目,社会上的诱惑更是形形色色,各种花样的贿赂,各种样式的联络,各种各样的关系网络,如果我们稍有疏忽,那么法网恢恢,疏而不漏,等待你的将是你和你的家人不愿意看到的结果。面对如此多的诱惑,一旦我们丧失应有的警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就很容易犯下没齿难忘的错误,成为贪图享受,追求糜烂生活的人,成为大家反腐的对象。如果我们有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做自己之正当职业,强健自己的身体,创造自己之幸福,我们劳动一日,可得一夜安眠,我勤劳一生,可得幸福长眠,善莫大焉!我们卓尔不群,洁身自好,知足常乐,为的是两袖清风,为的是换来一方净土、为的是营造八方富足!

反腐最终目的是为了一个“廉”字,心“净”自然“廉”。在老子的一首《插秧诗》中体现了深刻的哲理,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颇受感动,特别是在如今物欲、金钱欲望无限膨胀的今天,更能体现了它的深刻内涵。

插秧诗

(老子)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手里拿着满把的稻苗,低头弯腰,倒退着身子,一根接着一根地把秧苗插插进水田里。“低头便见水中天”:当农夫低下头来看到的是倒映在水田里的一片天空。这片天空也许是蔚蓝的天空,也许是乌云密布的天空,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他都得坚持他自己的工作,把这一棵棵青秧插完。在此,党员领导干部只有虚怀若谷低下头来,不管工作中遇到什么难题或许是不管风云如何变换,都要认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都要拥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个人修养,真正地认识自己,认识世界。不要被外界的灯红酒绿的生活所诓骗,那么进入腐败行列的机会就会少了许多,那样也就为根治腐败根源奠定了基础。

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为了满足自己小家的那点蝇头小利,而以不正当的手段敛财作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体现是极端不可取的,有时候你就是走错了那么一小步,这一小步,两小步……最后把自己带到了铁门、铁窗的监狱里,你说值不值啊。那时再写下忏悔的泪,已经为时晚矣!诚然,你在满足私欲的同时,你要想想你身后的老百姓,他们为了能够求得生存的权利,是他们在卖命,是他们在流汗,甚至是在流血;当你在利用手中的权力为所欲为,假公济私的时候,你是否想过,你自己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那么你就要为人民的利益着想,这个时候,你为什么就不能退一步呢?

反腐换来一方净土,倡廉营造八方富足。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时刻不忘自己的人生理想,不断加强人生观改造,不断提高思想修养。要时刻提醒自己,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我想这才是老百姓所赋予你的希望,这才是人民对你的重托。

自律要严格恶小不可为警钟长鸣反腐保廉

——俗语

律,本意是法则、规章,引申为约束。自律就是凭自己的品德情操、坚强意志、党性原则进行自我约束,是基础,是内因。他律就是通过法律、制度,纪律、社会舆论等外因条件发生作用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是手段,是外力。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自律要严格恶小不可为、警钟长鸣、反腐保廉。

程维高、王怀忠等腐败分子,虽身居高位,却毫不自律、无视他律,没有过好名、权、财、色四关,最终不仅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重大损失,自己也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有的甚至走上了断头台。无数案例警示我们:领导干部如果缺乏自律,再加上他律不严,结局是非常可怕的!

培根说:“保持了自制力,就保持了自己的优势。”儒家向来提倡以修身为本,能否自律,被看作是君子与小人的一个分水岭。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说,注重自律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是由党的性质、任务和执政地位所决定的。每个共产党员只有为党增光添彩的责任,而没有玷污她的权利。

领导干部要做到自律,首先要注重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武装自己,坚定理想信念。只有在思想上筑起一道牢固的防线,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才能自觉抵御自私自利、以权谋私等错误思想意识的侵蚀,当好人民公仆。其次,要注重做到“三慎”,坚持防微杜渐。一是要慎初。“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控制住自己的初次,从一点一滴入手防范错误,自觉管住自己的嘴、手、脚,不该说的不说,不该拿的不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时时处处做一个政治上的“明白人”,经济上的“清醒人”,作风上的“正派人”。二是要慎独。这就要求每个领导干部在独自一人没有监督的情况下,挡得住诱惑,始终不为钱色所动,恪守原则,坚持做到谈钱不乱心、见钱不贪婪、有钱不奢侈,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三是要慎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坚持“公”字为先,使权力用得公、用得正、用得实,体现公平正义,努力让人民群众感受到“权为民所用”的成果。

当然,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注重自律的同时,还必须勇于律他。必须承认,每个领导干部在党和人民任命你职务、赋予你权力的那一刻,就把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利剑交给了你,能不能正确运用权力,是检验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也是区别领导干部和一般干部的重要标准。如果不敢律他,而只是管住自己,那充其量只是个好人而绝不是个好干部,尤其不是一个好的领导干部。党员领导干部对腐败现象和各种不正之风,必须敢抓敢管,该出手时就出手。自律是基础,他律是条件,律他是职责,只有三者统一于一身,才是称职的领导干部。

天地生人,都有一个良心。苟丧此良心,则其去禽兽不远矣

——《围炉夜话》

【释义】:人生活在天地之间,为人做事都应该有一个天赋的良心,如果失去了良心,那么这个人就和禽兽差不多了。

这句话出自《围炉夜话》。“良心”是指人们对自己言行的是、非,善、恶和应该负有的道德责任的一种稳定的自觉意识。“良心”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告子上》,是仁义之心的意思,包含有恻隐之心、善恶之心、恭敬之心和是非之心等情感。是人们在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过程中,形成的道德责任感和自我评价能力。对于人们的行为具有判断、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围炉夜话》的作者在这里强调了“良心”在为人做事中的重要性。

法国著名的启蒙哲学家卢梭说:“在我们的灵魂深处,生来就有一种正义和道德的原则,我们在判断我们和他人的行为是好还是坏的时候,都要以这个原则为依据。我把这个原则称之为良心”。良心是道德情感的基本形式,作为人心中的最内在法则,它不仅给人以自己内在的权威和标准来裁决自身的对错,从而阻止有人有意做恶或劝导人们积极行善,并且促使人对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进一步深刻反省、从而强化了自己的责任意识。虽然大多数人的所谓的良心,并不是要求自己做道德上要求很高的英雄行为,那些在人格修养达到了一定境界的人,其良心的自觉范围也可以达到较高的水平。

有这样一个故事,孔子的学生宰我,向孔子请教说:“我们现在的礼法是,一个人的父亲或者母亲死了,他要守孝三年,有这个必要吗?不能改为三个月吗?”孔子回答说:“父母亲要辛辛苦苦三年,才能让一个小孩脱离父母亲的怀抱,所以守孝以三年为期。如果改为三个月,你心安吗?如果你心安,那就实行好了。”孔子的话很朴素也很有意义:凡事但求心安。这个“心安”指的就是做人的最起码的良心。

一段时间来,一则“19年前的良心债寻找主人”的故事牵动了无数人的心。19年前(1989年6月),一笔寄往郑州的1500元汇款被退回武汉,生活艰难的女邮递员一念之差私自截留,从此心中烙下挥之不去的负罪情结。3年前,女邮递员临终托付子女:一定要还上这笔良心债。2008年2月,女邮递员的孩子将1500元汇款寄给媒体,在忏悔声中,寻找19年前汇款的主人,替过世的母亲还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