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廉政箴言
1992500000028

第28章 监督(3)

19年前女邮递员经手一笔从武汉汇往郑州的1500元汇款,后来因为找不到收款人被退回,女邮递员按照汇款地址寻找汇款人,发现是一名入住汉口滨江饭店的军人,也已经无法找到。当时女邮递员一人拉扯着两个孩子,生活艰难,一念之差将这笔汇款截为己用。直到3年前,女邮递员已病入膏肓,才跟孩子讲了这件事”。女邮递员说,武汉这边的汇款人叫程斌,汇单留言是:“帮战友兰明汇给郑州的乔云霞”。乔云霞当时应是一名大学生,校名是“郑州教育学院”或“郑州师范学院”。后来经过媒体的多方查找,终于找到了汇款单上的当事人,弄清了事情的来来龙去脉。

原来汇款人兰明1985年10月入伍,而乔云霞的哥哥乔根法担任他们连队的指导员,因为乔根法家里兄弟姐妹较多家境比较困难,乔根法不抽烟、不喝酒,津贴都接济了老家。乔根法虽家境贫寒,但他“人很正直,对战友很照顾”,这一点让兰明对他无比敬重。1989年,已经转业的兰明得知乔根法家境仍然困难,他就委托战友程斌,寄了1500元给乔根法正在读书的妹妹乔云霞。打算用这笔钱资助乔云霞完成学业,减轻乔根法的负担,但兰明没想到等汇款寄到时,乔云霞已离校,致使汇款被打回武汉。

汇款寄出后,兰明又曾给乔云霞寄过一封信,委婉地提及汇款之事,但这封信乔云霞也没收到。1990年,当兰明再次去北京办事时,又见了乔根法一次。他很纳闷:“为什么指导员只字不提?”但又不好意思主动询问。“每次去北京,都会想起这件事,它困扰了我十几年。”兰明说,他当时猜测是不是程斌没有寄出这笔钱。后来兰明跟程斌和乔根法都先后失去联系,这1500元就在他心中成了一个谜团。直到看到新闻报道的战友打电话给他,他才明白事情的原委,并且原谅了女邮递员当年的行为。

女邮递员在临终前把事情和盘托出,可以说她是在良心上的回归。而她的孩子决定还款并把事情公之于众,并寻找汇款主人的过程,也是良心回归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不敬重他们。所以说良心像一面镜子,让每个人都可以比照自身的行为。这种道德彰显出的博大的宽容精神,有利于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

良心在工作岗位上的体现是一种责任,是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态度。而在生活中,良心体现是你的为人和道德水平的高低。或许在物欲横流今天,良心和道德已经是个人行为的高度要求了,有些事情你可以做不到;但是法律却是个人行为的最低标准,你还是必需要做到的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老子》

【释义】:能洞察他人品行与才能者,可称之为智慧。能觉悟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能知道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者,可称之为高明。

这句话出自《老子》第三十三章。是《老子》中极富人生哲理的一章,本章以精辟的辩证法观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奋斗和品德修养最上乘的人生哲学。这些千古名言,都成为了人们的座右铭。“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这句话说明了能够知己知彼的人,才能算是明智的,而且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为重要。

中国有一句俗话,叫做“人贵有自知之明”。最早说这句话的就是老子。“自知者明”,就是说能清醒地认识自己、对待自己,这才是最聪明的,最难能可贵的。在古希腊一座智慧神庙大门上,也写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古今中外的哲学都这样说,可见自知之明对人生乃至人类是何等的重要!

自知之明,就是自己能了解自己,自己能认识自己。有的人可能会说:“我就是自己,怎能说不认识、不了解自己呢?”其实不然,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谈论起来头头是道,可做起事来,却常常束手无策,力不从心。为什么会这样呢?所以有的人了解他人,了解社会,但是就是不会太了解自己。人总是免不了要将自己想象得更好一些,要做到有自知之明,事实上是很难的。要不,何以古今中外,都有“人贵有自知之明”之类的劝诫呢!

鲍叔牙是春秋时齐国政治家,他以善于知人而出名。鲍叔牙少年时与管仲友善,相互十分了解。齐桓公即位后,要任命鲍叔牙为相,叔牙辞谢并力举管仲。他说:“您只要治理齐国的话,我是可以胜任的;你若是想称霸诸侯的话,非管仲不可。”齐桓公采纳了他的建议。后来齐国经过管仲的改革,日渐富强并且称霸诸侯。管仲相齐时,鲍叔牙甘居其下,协助他治理国政。

有趣的是管仲病重时,齐桓公与他探讨下任国相的问题。齐桓公问:“假如你死了,谁接任你的国相为好呢?”管仲说:“宁戚是最好的国相,可惜他死得太早了。”齐桓公又问:“那么第二人选呢?”管仲说:“隰朋可以。”接着感叹说:“可惜他的生命也不会太长了。”这时齐桓公奇怪的问:“鲍叔牙不是很好吗?他还是你的好朋友呢,对你那么好,你怎么不推荐他呢?”管仲说:“我们现在谈论的是谁做下任国相最合适的问题,虽然我跟鲍叔牙的私交很好,但国家更重要呀!叔牙性子太直、疾恶如仇,不适合当国相呀。”后来有人把这事告诉鲍叔牙,说管仲太没有朋友之义了,鲍叔牙却说:“我这个人疾恶如仇,当丞相会误事,管仲了解我啊!”

这就是鲍叔牙与管仲的故事。这个动人的故事说明了鲍叔牙的广阔博大的胸怀与自知之明的智慧。在齐恒公要任命自己为相时,他清楚的知道自己的不足,并推荐比自己更合适的管仲。这不仅是知人之智,更是有自知之明,才能做得出来的事情。后来管仲不在齐恒公面前推荐他,他知道后也不气恼。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像鲍叔牙一样看清自我,摆正位置,不要做那些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傻事、蠢事、错事。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都要保持心中平衡的砝码。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激发虚心学习和奋发向上的精神。

人要有自知之明,就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没能力办到的事情,就承认自己没能力。不然的话苦头就有的吃了,弄不好就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人们常说自以为是的人最容易犯错误,因为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说:“最聪明的人是知道自己无知的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呀!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两个合起来就是“明智”!真正聪明智慧的人,应该既能正确认识别人,也能正确认识自己。一个人要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而要真正付诸行动,还需要更大的勇气和毅力。

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孟子·尽心上》

【释义】: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

《孟子·尽心上》中记载:孟子说:“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认为人生的乐趣首先是自己的父母健在,兄弟也都平平安安;其次是为人处世做到了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最后是能够有机会教育天下的英才。统治天下这种事,算不上什么,所以并不在其中。“君子”是儒家的理想人格,君子和常人不同的地方,在于把道德良知时刻不忘放在自己心里,而这是常人难以做到的。孟子的“君子三乐”就是某种道德感在人内心中体验,而这种体验就是君子获得的快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一个人只要能够做到诚实无欺,就能问心无愧,从而获得心灵的安宁,这便是一大快乐。

孟子告诉我们,仰起头来看看觉得自己对天无愧,低下头去想想觉得自己不愧于别人。这正是为人处事要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因为可以问心无愧,所以君子坦荡荡,没有什么好怕的。《资治通鉴》的作者,北宋著名政治家司马光说:“吾无过人者,但平生所为,未尝有不可对人言者耳。”一生的所作所为,没有什么不可以对人说的,不客气地说,古往今来,能坦然说出这句话的人可不多。以后做人要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小时候大人经常这样教育我们。慢慢长大后,发现大人们自己也只是说说,很少有人能做的。于是我们很多的人,再也不能洁身自好,难免就流入世俗了。于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也就是一句话了。但是不管怎样,做人还是要有原则,还是要讲道德。这其中的诚实守信、与人为善、不做昧良心之事,是做一个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这也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道德的底线。其实,我们现在读书,也是为了学着做人。

电视连续剧《包青天》你一定看过吧,人们叫包拯为“包青天”、“青天大老爷”,就是充分肯定了他清白高尚的人格,公正刚直的作风。《宋史卷三一六·包拯传》中记载:包拯的性格严厉正直,他对官场苛刻之风十分厌恶,主张要有敦厚宽容政治风气。虽然平时他嫉恶如仇,推行政务时却总是以忠厚宽恕之道,他不随意附和别人,也从不装模作样地取悦别人,处处以身作则,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对上不搞两面三刀,阳奉阴违;对下不搞欺瞒哄骗,玩弄权术。包拯曾经在端州(今广东肇庆)任知州。端州出产一种十分有名的砚台——端砚。作为必须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由于过去官吏们大量贪污,要求百姓每年进贡的端砚数量不断增加,百姓们不堪负担。包拯上任后,下令只按国家规定数量进贡,任何官员不得加码、贪污,从而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而包拯自己后来在离任时,连一方端砚也没有带走。

一个人的历史,是他自己的行动来谱写。一旦他的行为被实践证明对社会、对百姓有利,那么历史就会给他以恰当的评价。名垂青史的包青天为人民所歌颂与怀念,正是由于包拯一生的实践,有利于社会与人民。不仅是由于他为当时的百姓做了好事,而且也由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确实有常人难以企及的地方。包拯的“赤子之心”,就像山中的泉水,不受环境污染,清澈见底。虽然也跟各种不同的人发生接触,建立联系,但是他总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人们常说“洁身自好”,就是这个意思。“洁身自好”也就有了“堂堂正正做人”的良好基础,俗话说的好,“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于心”,做人讲究的就是要问心无愧。

道德高尚者胸襟开阔、心地善良、光明磊落、问心无愧。党员领导干部如果连起码的道德感都丧失了,那么这个人一定就会为世人所不齿。平时我们要自觉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处处对自己有一个基本的要求,表里如一、不坑人、不骗人,要知道人世间还有羞耻。

知识链接:天下之事,制之在始

明代的张瀚在《松窗梦语》中有这样一段记录:张瀚初任御史的时候,有一次,他去参见都台长官王廷相,王廷相给张瀚讲了一个乘轿见闻。说他某一天乘轿进城办事时,不巧遇上了雨。而其中有一个轿夫刚好穿了双新鞋,他开始时小心翼翼地循着干净的路面走,后来轿夫一不小心,踩进泥水坑里,此后他就再也不顾惜自己的鞋了。王廷相最后总结说:“处身立世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啊。只要你一不小心,犯了错误,那么以后你就再也不会有所顾忌了。”张瀚听了这些话,十分佩服王廷相的高论,终身不敢忘记。

“不慎而始,而祸其终”,这道理谁都明白,但要做到“慎始”似乎也很难。生活中,一些人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会设置种种陷阱,包括利用“糖衣炮弹”来百般诱惑,让你“湿鞋”。在莫泊桑的小说《小酒桶》中就有这样的事例。女主人公马格格瓦,将其田庄以每月250金法郎至她寿终的价格卖给一个叫汲可的老板。汲可为了让她早死,想出一条诡计:办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拿出“十足的陈酒”白兰地,请马格格瓦做客。原本滴酒不沾的马格格瓦,在汲可连劝带哄下终于连饮三杯。此后,汲可又常给她送酒,使她染上了酒瘾。终于在一天晚上,马格格瓦醉倒在雪地里,冻死了。

这不仅是小说中的故事,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人。有的人以“就干这一次”为托词原谅自己;还有一些人,开始时并不认为事情程严重,觉得占点小便宜,捞点小外快,乃小事一桩,不足挂齿。殊不知,如此慢慢地放松了警惕,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以致不能自拔。

古人常说要“慎始”,事情的开始对它以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那些不好的事情,一旦做过了第一次,就可能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如果任其发展下去,那么后果就难以预料了。因此,我们必须要“慎始”,杜绝坏事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