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头痛偏头痛的自然疗法
1999200000002

第2章 头部结构与头痛(1)

头痛是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它是一种常见症状,几乎每个人一生中均会有头痛发生。主要是由于头部的血管、神经、脑膜等对疼痛敏感的组织受到刺激引起的,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那么头痛是怎样产生的呢?现在我们来看看头痛的致痛因子有哪些。

一、头部的结构

头部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头部由头颅和面部两部分组成。头颅内包含脑,是最大的神经中枢;面部有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和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嘴;喉属于头和颈的连接处。新生儿的头部约占其整个身长的四分之一,而成年人则约占八分之一。人类的头部结构组成都基本相同,但由于头部大小,形状以及面部器官形态的不同,使得人的面貌各不相同,表现出千差万别的面部特征。

一、头皮

(一)头皮组成

头皮是覆盖于颅骨之外的软组织,在解剖学上可分为五层:

皮肤层:较身体其他部位的厚而致密,含有大量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淋巴管,外伤时出血多,但愈后较快。

皮下组织层:由脂肪和粗大而垂直的纤维束构成,与皮肤层和帽状腱膜层均由短纤维紧密相连,是结合成头皮的关键,并富含血管神经。

帽状腱膜层:帽状腱膜层为覆盖于颅顶上部的大片腱膜结构,前连于额肌,后连于枕肌,且坚韧有张力。

腱膜下层:由纤细而疏松的结缔组织构成。

骨膜:紧贴颅骨外板,可自颅骨表面剥离。

(二)头皮的血管和神经及淋巴

血管:头皮的血供很丰富。供血来自颈内、外动脉系统。有额动脉、眶上动脉、颞浅动脉、耳后动脉以及枕动脉。与动脉伴行的静脉,其血液都流回至颅内静脉窦,仅有枕部和颞部的静脉血,部分回流至颈外静脉。头皮的静脉借导血管与板障静脉、静脉窦相交通。正常情况下,板障静脉和导血管内的血流很不活跃,当颅压增高时,颅内静脉血可经导血管流向颅外。

神经:除面神经分布于鹅肌、枕肌和周围肌外,颅顶部头皮的神经都是感觉神经。额部皮肤主要是三叉神经第一支眼神经的眶上神经和滑车上神经分布。颞部皮肤主要由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的耳颞神经分布。枕部皮肤由第二颈神经的枕大神经和颈丛的枕小神经分布。

淋巴:颅顶没有淋巴结,因此头部浅淋巴管均注入头颈交界处的淋巴结。各淋巴结最后注入颈浅、颈深淋巴结。

二、颅骨及附着器官、头发

(一)颅骨

通常将组成脑颅腔的骨骼称为颅骨,它位于头上部的颅骨就像一个由骨组成的“匣子”,它保护着脑、眼、鼻和耳等器官。除下额骨头和舌骨外,其他21块头骨都借缝或软骨结合或骨结合构成一个牢固的整体,称为颅(cranium)。颅骨可分为颅盖和颅底两部分:其分界线自枕外隆突沿着双侧上项线、乳突根部、外耳孔上缘、眶上缘而至鼻根的连线,线以上为颅盖;线以下为颅底。

(二)附着器官

1.脑

脑是人体的控制中枢,它占据着头的上部空间,颅骨包围着脑并起着保护作用。脑的主要部分称为大脑,它被分成两半,分别称为左、右大脑半球。思考、学习、感觉以及发指令的功能是在覆盖每一脑半球的一薄层灰质中完成的。内部的白质起联结脑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在脑的内部,约有1000亿个细胞。每个神经细胞与体内的1000-10000个其它的神经细胞交换着信息。每秒通过大脑的上百万个信号使得我们能够思考、感觉和运动,并能自动控制体内的所有进程。

2.眼

眼睛是人体上一个非常精密的器官,它位于我们颅骨内的眼眶(一个由骨形成的陷窝)之中。眼主要由虹膜、结膜、眼球、巩膜等部分组成。

虹膜:是环绕在瞳孔四周有色彩的部分。它的颜色完全由父母遗传而来,因人而异。

结膜:覆盖眼球的一层薄的,清晰的物质。

玻璃体:充满晶状体后部空间的清洁液体,呈果冻状。

眼球:是一个充满液体的球状物,它有一层坚韧的外表,称为巩膜。角膜是一层透明的薄膜,位于巩膜前方,允许光线进入眼球。在角膜之后是虹膜,其中央有一开口,称为瞳孔。光线通过瞳孔及晶状体到达眼球后部的视网膜,使其上的光敏细胞产生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再沿视神经传导到我们的脑部。

房水:位于眼球前部的液体。

视神经:将眼与脑相连。

巩膜:眼睛的表面仅有六分之一是可见的,眼球的其余部分被眼睑、眼外部肌肉、脂肪层以及坚硬的眼眶骨所遮盖面看不见,我们所能看见的眼睛的白色部分被称为巩膜。

眼睑:被皮肤覆盖的组织,将液体在眼球上铺展开,以防眼睛过于干燥。

脂肪:形成海绵状的,保护着眼睛的衬垫。

眼眶:环绕着眼窝的骨。

3.耳

耳是一个感觉器官。它使人们能够听到声音以及保持平衡。耳分为三个部分:外耳,中耳及内耳。外耳位于头部的两侧,从外可观测到;中耳及内耳则被保护于颅骨内。耳内包含着精密的听力与平衡装置。

4.鼻

鼻是呼吸系统的入口,它由突出于脸部的鼻外部和内部的鼻腔组成。鼻腔把鼻孔和咽喉连接起来,其顶部由颅骨的一部分形成,底部则由分隔口腔与鼻腔的腭形成。鼻腔的入口处有许多起保护作用的鼻毛,它们能粘附住我们所吸入空气中的大颗粒物质。

5.口、唇和牙

口亦称口腔,是消化系统的起始部分。上下两唇守卫着口腔的入口,它们由肌肉构成,这些肌肉在我们进食时使食物保持在口腔内,并且帮助我们说话及发音。两唇的周围的其它肌肉,使我们能够产生一定的表情,如微笑、露齿一笑或者显得愁容满面。唇的后方是牙齿,它们将食物咀嚼成细小的碎片。

在口腔内有舌头、牙齿、牙龈以及唾液腺的开口等。

(三)头发

正常人头上都长有头发,它是从头皮中称为毛囊的小坑中生长出来的。头发除了使人增加美感之外,主要是保护头脑。夏天可防烈日,冬天可御寒冷。细软蓬松的头发具有弹性,可以抵挡较轻的碰撞,还可以帮助头部汗液的蒸发。一般人的头发约有10万根左右。在所有毛发中,头发的长度最长,尤其是女子留长发者,有的可长到90~100cm,甚至150cm。在正常情况下,头发每日生长约0.3毫米,3天长1毫米左右。阳光照射能加速头发生长。每根头发的寿命一般为2至4年,最长的可达6年。假如连续50年不理发的话,可长至6米以上。据说,印度有一个僧侣院院长史华美,他的头发竟长至7.9米,是世界上头发最长的人。

二、头痛的形成及致病因素

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迫使人们投入紧张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头痛,已成为一种发病率极高的病症。睡眠不足,精神疲劳情绪激动、不规则的生活、来自学习、经济、家庭的压力都可诱发头痛。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头痛的形成及引起头痛的因素有哪些。

一、头痛产生的原因

头痛与机体其他部位疼痛的发生过程一样,多数都是由于致痛因子(物理性或化学性的)作用于头部疼痛敏感组织内的感受器,经痛觉传导通路至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分析、整合而产生痛觉。当然,心因性精神因素所致头痛纯属于患者的主观体验。

头部对疼痛敏感的组织有以下几部分:

(一)颅外部分

颅外的各种结构如头皮、皮下组织、肌肉、帽状腱膜、骨膜以及血管、肌肉和末梢神经等对疼痛均较敏感。其中主要结构有:

1.颅外动脉:颅外动脉对各种理化因子的刺激而产生的疼痛为最常见。头面部动脉分布非常丰富,前额部有来源于颈内动脉的额动脉和眶上动脉;颞部和枕部有来源于颈外动脉的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及枕动脉。各种原因致使血管内腔扩张、管壁牵拉、扭转等都产生明显头痛。其中颞浅动脉、耳后动脉及枕动脉最为敏感。

颅外静脉与同名动脉伴行,但对痛觉较迟钝。

2.颅外肌肉:颅外的头颈部肌肉持续性地收缩和血流受阻,引起各种代谢产物堆积、释放出“致痛因子”而产生头痛,如紧张性头痛。

经常造成头痛的肌肉有:位于头部两侧颞窝内的颞肌,位于颈部深层的头半棘肌、头最长肌、颈最长肌、颈髂肋肌及枕下肌群,其次还有颈部中层的头夹肌和颈夹肌,浅层的斜方肌、肩胛提肌和菱形肌等。

3.颅外末梢神经:分布于颅外的末梢神经对疼痛也十分敏感。若受到刺激可产生深部放射痛,常被患者诉为头痛。临床上造成头痛的神经有:额部的滑车上神经的眶上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第一支的分支;颞部的耳颞神经,属于三叉神经的第三支;顶枕部的枕大神经、枕小神经和耳大神经都属于脊神经颈丛的分支。

4.头颅骨膜:头颅骨膜所造成的疼痛程度因部位而异。如头顶部的骨膜几乎无痛感,而颅底部骨膜对疼痛敏感。

头骨、板障静脉及导水管无痛觉。

(二)颅内部分

颅内结构对疼痛敏感的主要是硬脑膜、血管和颅神经。

1.硬脑膜:硬脑膜对疼痛的敏感程度各部位是不同的。

颅顶部的硬脑膜只有硬脑膜动脉两旁5毫米以内的部分和静脉窦边缘部分对疼痛敏感,其余的硬脑膜对痛觉均较迟钝。颅顶硬脑膜的形成物——上矢状窦,其前1/3对痛觉迟钝,越向后对痛觉越敏感。

颅底的硬脑膜对疼痛均较敏感。

前颅凹底部的硬脑膜以嗅球窝处痛觉最敏感。

中颅凹底部的硬脑膜对疼痛感觉迟钝。

后颅凹底部沿核窦、乙状窦两边的硬脑膜痛觉比较敏感。

2.颅内血管:硬脑膜动脉比硬脑膜对疼痛更为敏感,其中以硬脑膜中动脉对疼痛最为敏感。

脑动脉中,颈内动脉有痛感;大脑前动脉从起始部到折向内侧面的膝部有痛感,其余部分则痛感极迟钝或无痛感;大脑中动脉从起始部起1~2厘米以内有痛感;脑底的椎-基底动脉主干有痛感,其他部位痛感如何,目前尚不清楚。

大脑静脉多无痛感,仅在它们与静脉窦相接处数毫米以内的部分可有痛感。

3.颅神经根:神经根如三叉神经、面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在颅内的根丝受到刺激或牵拉时会出现疼痛。

4.蛛网膜:除在脑底的大血管周围部分的蛛网膜有痛感之外,几乎均无痛感。

脑实质、室管膜、脉络丛无痛感组织。

二、头痛的分类

头痛的原因和表现错综复杂,为了对头痛有个简明扼要的了解,有必要将头痛归归类。但国际上的分类是为专业人员而设的,我们了解一些简单的分类就行了。根据头痛的部位及病因,我们将头痛分为三大类:头部病变引起的头痛、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和心因性头痛。

(一)头部病变引起的头痛

头部病变引起的头痛可分为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和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

1.颅内疾病引起的头痛

(1)偏头痛:表现为自发的、反复发作的头痛,每次发作持续4-72小时,以一侧搏动性头痛为主,属中度或重度头痛,发作时常伴有恶心、呕吐、怕光和怕声音。跟遗传有关系。

(2)颅内损伤头痛:属外伤后引起。

(3)颅内感染头痛:发热能产生毒素引起脑血管扩张而产生头痛。

(4)颅内占位病变和颅内压改变:人的头颅是一个密闭的容器,不论是东西增加还是减少都可引起头痛。比如脑里长瘤子,或者头颅中的压力增高或减低等。

(5)颅内神经病变引起的头痛:如三叉神经痛等。

(6)颅内血管病引起的头痛:如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2.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

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则有下列几种:

(1)头皮及颅骨疾病引起的头痛。

(2)颅外神经引起的头痛:如枕神经痛等。

(3)眼、鼻、耳、口腔等疾病引起的头痛。

(4)肌痉挛性头痛:表现为压迫感或紧箍样疼痛,位于两侧,轻度或中度疼痛。

(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头痛

头痛作为一个临床十分常见的症状,普遍存在于各种疾病中,颅内或颅外的器质性和功能性病变可以引发头痛,一些全身性的疾病也能出现头痛:

1.全身各系统的感染性疾病:几乎所有的伴有发热的全身各系统感染性疾病都能引起头痛。发热使脑部血流及代谢增进;毒索也是促进头部血管扩张的一个原因。

2.呼吸系统疾病: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的感冒头痛。其次较为多见的是肺气肿或支气管扩张、肺功能不全而引起的头痛。产生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潴留和缺氧,由于高碳酸血症引起一系列血液化学改变,导致脑血管扩张而产生头痛。

3.循环系统病变:如高血压、低血压和心功能不全。血压的变化是引起头痛的重要原因,主要是由于压差变化而引起血管舒缩功能障碍所致。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引起头痛,是因为循环障碍导致颅内静脉淤血和缺氧所致。另外,在临床上也可以见到以头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

4.消化系统的疾病:消化不良、顽固性便秘、肠道寄生虫、急慢性胃肠炎以及肝功能不全、溃疡性结肠炎等疾病均可产生头痛症状。主要原因是肠道积蓄有过多的有害物质被吸收(如细菌和寄生虫的代谢产物,食人有毒物质),不能充分解毒处理,于是产生自体中毒所致。

5.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慢性肾炎、尿毒症、肾功能不全以及肾性高血压等均可引起头痛。主要是由于体内有毒的代谢产物不能及时从肾脏排出,在体内积蓄过多而引起全身血管、组织的代谢紊乱而产生头痛。另外,老年人的前列腺癌、膀肮癌极易大脑转移而产生脑瘤性头痛。

(三)心因性头痛

不良的精神刺激使人产生忧虑、焦急等情绪反应时,出现的头痛称为心因性头痛,如神经衰弱、癔病及抑郁症等。其头痛可能与病人对疼痛的耐受阈降低有关,但也有的病人因血管功能失调或精神紧张,其头痛具有血管性头痛或肌收缩性头痛的特点。

三、头痛的致病因素

头痛的分类已经谈到颅内外疾病引起的头痛的表现形式,这里在重点谈谈头痛的致病因素。根据医学专业上的表述:物理因素、内分泌因素、神经精神因素、生化因素均可导致头痛。

(一)物理因素

颅内外疼痛敏感组织受到炎症,损伤或肿物的压迫均可引起头痛。常见的情况有以下几种:一是血管被牵引、伸展、移位。如脑肿瘤、血肿等的压迫。二是血管扩张。如一氧化碳中毒、酒精中毒、癫痫、脑外伤等皆因颅内、外血管扩张而致头痛。三是头颈部肌肉收缩。如打字员、缝纫工等经常用一种固定的姿势工作的,很容易使头颈部肌肉紧张和收缩,从而引起头痛。这是造成紧张性头痛的主要原因。四是神经的刺激或病损。如三叉神经炎。第五是牵涉性头痛。眼、耳、鼻、牙等处的病变,可扩散或反射到头面部,产生牵涉性头痛。

(二)内分泌因素

从很多的病人身上可以看到头痛的缓解与发作与内分泌密切相关。如偏头痛,多见于妇女,初次发作常在青春期,而有在月经期好发、妊娠期缓解、更年期停止的倾向。紧张性头痛在月经期、更年期往往加重。更年期头痛,使用雄激素、雌二醇后可以使发作停止。若在静脉内注射前列腺素时,也可引起剧烈头痛。这些充分说明头痛与内分泌是密切相关的。

(三)神经精神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