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胡雪岩的经商之道
2014800000040

第40章 要想成功,学会变通(5)

原来这位巡抚大人黄宗汉为人十分贪婪、刻毒,虽然王有龄办事得力,但想要外放州县,不给那位巡抚黄大人一点好处,这件事恐怕只能成为无果之花。

胡雪岩掌握了巡抚大人的这一嗜好,就对症下药,主动以王有龄的名义给黄宗汉家里送了2万两银子。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没几天王有龄便得以外放湖州知府,而且同时兼任原海运局坐办一职。

王有龄在四月下旬接到任官派令,身边左右人等无不劝他,速速赶在五月初一接任。之所以会有这等建议,理由很简单:尽早上任,可以恰好得到端午节的“节敬”。

那么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清代吏制昏暗,红包回扣、孝敬贿赂乃是公然为之,蔚然成风。风气所及,冬天有“炭敬”。夏天有“冰敬”,一年三节另外还有额外收入,称为:“节敬”。浙江省本来就是江南膏腴之地,而湖州府更是膏腴中的膏腴,各种孝敬自然不在少数,这就是王有龄手下的各路聪明才智之士无不劝他赶快上任的真正原因。

王有龄想听听胡雪岩对此有什么看法,胡雪岩说道:“银钱有用完的一天,朋友交情却是得罪了就没得救了!”他劝王有龄等到端午节之后,再走马上任。

胡雪岩之所以这样建议是有多方面考虑的,王有龄不是湖州第一任知府,在他之前还有前任,这些前任在湖州府知府衙门混了那么久,就指望着端午节敬了。王有龄虽可名正言顺地抢在前头接任,抢前任的节敬,可是,这么一来,无形中就和前任结下积怨,暂时可能会相安无事,但这个不稳定因素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发作。要是将来在关键时刻发作,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那可就划不来了。只要王有龄推迟一段时间上任,就相当于给自己的前任送了一顿“节敬”,前任自然感恩戴德,处处给予王有龄方便。从这一件事当中,就体现出了胡雪岩凡事都为别人着想的原则。

其实,除了此事之外,胡雪岩还做了一件让别人感动的事情:

王有龄做了湖州的知府,同时还兼管乌程县和海运局,纵使有三头六臂,也感觉力不从心。此时,胡雪岩想走捐官的路子,只弄到了身份,还没有具体的职务。王有龄想把杭州城里的海运局让出来,委任胡雪岩为海运局委员,相当于王有龄在海运局的代理人。

在一般人看来,这无疑是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胡雪岩却认为不可。他对王有龄说,海运局里有个周委员,资格老、辈分高,人家苦等这个职位已经很久了,原地踏步了多少年,终于有了升官的机会,我又怎么可以不顾周委员,去当这个代理呢?这从道义上根本说不过去。

果不其然,好心终有好报,周委员当代理后,凡事都与胡雪岩商量。这就等于还是胡雪岩做幕后代理,权力仍然掌握在他的手中。

正是因为胡雪岩有了这个仗义的举动,等于有王有龄、周委员两个人在海运局替他抬轿子,要是直接委以胡雪岩代理职务,那就等于为他树立了一个潜在的敌人。

胡雪岩的商德之所以为人称道,有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不仅不抢同行的饭碗,而且凡事以道为先,处处为别人着想。

现代商场上竞争相当激烈,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做一个项目,总是给人障碍重重的感觉,要想做成这个项目,似乎非得有“过五关斩六将”的魄力不可。那么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为什么现代商场之上竞争如此激烈,障碍如此之多?除了同行增多之外,是不是也与某些企业主不懂得为别人着想的举动有关联呢?然后我们再联想到胡雪岩,他所做的生意,自然也是同林立,高手如云。那么他为什么就能事事马到成功,轻而易举呢?这是不是和他深谙人情,懂得为别人着想有关呢?很显然,这是非常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不妨深入分析一下:

一、胡岩为什么认为王有龄的“节敬”不能拿?

正如案例中所言,“节敬”是当时官吏捞取外快的重要形式之一,如果王有龄在端午之前上任,无异于从前任知府口袋里拿钱,而眼看着到嘴的鸭子飞了,换谁谁都会含恨在心。从大的方面来说,王有龄不懂得官场潜规则;从小的方面来说,王有龄过于飞扬跋扈,不把对方看在眼里。那么一旦你的把柄落在别人手里,别人还能轻饶你?

做官和做生意是一样的,好比一个项目,本来你都谈定了,就等着签合同了。突然间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抢走了这笔生意,那么你会怎么想?对于这个半路杀出的程咬金,你会报以什么样的态度?如果这个程咬金某一天落在你手上了,你会怎么处置?这些问题不说已经很明白了。这就是人情、人性。作为一个要想在商场上混好的人来说,这一点不能不懂,不能不小心谨慎。一、胡雪岩为什么不同意做海运局的委员?

在古代官场之上,升官晋爵有点“论资排辈”的潜规则,但并不完全是如此。对于胡雪岩来说,有了王有龄做自己的靠山,完全有资格当好海运局的委员,但是如果胡雪岩这么做了,就得罪了诸如周委员一类“排队”排了很长时间的人。自然而然,这些人也就不服胡雪岩,甚至会拆胡雪岩的台。也就是说,即便胡雪岩坐上了委员的位置,工作也不会好展开,更不用说做好生意了。

虽然说在商场之上讲究公平竞争,但是也不能不顾商场潜规则去拆别人的台,抢夺别人已经快要到手的生意,这么做虽然出尽风头,但是也有可能会吃尽苦头。无论如何,还是胡雪岩那句话:商场之上,多个朋友多条路,多个敌人则多堵墙。

胡雪岩商道箴言

在商场上,胡雪岩有句名言说,做生意的人要学会“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前半夜想想自己”是指反省自己有没有对不起别人的地方,而“后半夜想想别人”是站在别人的立场上替对方考虑。简简单单的两句话,便折射出了胡雪岩做生意、为人处世的原则。

为人不可太绝

胡雪岩有一点很难得,那就是,即使在完全有理由打击生意对手,且完全有条件将对手置于死地的时候,他也不肯存了害人之心放出“黑”手。

胡雪岩到苏州,到永兴盛钱庄兑换二十个元宝急用,这家钱庄不但不给他及时兑换,而且还凭白诬指阜康银票没有信用,使他很受了一点气。

这永兴盛钱庄原来就来路不正。原来的老板节俭起家,干了半辈子才创下这份家业,但四十出头就病死了,留下一妻一女。现在钱庄的档手是事实上的老板,他在东家死后骗取那寡妇孤女的信任,人财两得,事实上已经霸占了这家钱庄。永兴盛的经营也有问题,他们贪图重利,只有十万银子的本钱,却放出二十几万的银票,已经岌岌可危了。

胡雪岩在这家钱庄无端受气,当然要狠狠整它一下,起先他想借用京中“四大恒”排挤义源票号的方法。京中票号,最大的有四家,招牌都有一个“恒”字,称为“四大恒”。行大欺客,也欺同行。义源本来后起,但由于生意迁就随和,信用又好,并且专跟市井细民打交道,名声一下子做得很盛,连官场中都知道了它的信誉,所以能生意蒸蒸日上。“四大恒”同行相妒,想打击义源,于是出了一手“黑”招,他们暗中收存义源开出的银票,又放出谣言说是义源面临倒闭,终于造成挤兑风潮。

胡雪岩仿照这种办法,实际上能够比当年“四大恒”排挤义源时做起来更方便也更狠。浙江与江苏有公款往来,胡雪岩能够凭自己的影响,把海运局分摊的公款、湖州联防的军需款项、浙江解缴江苏的协饷几笔款子合起来,换成永兴盛的银票,直接交江苏藩司和粮台,由官府直接找永兴盛兑现,这样一来,永兴盛不倒也得倒了,并且这一招借刀杀人,一点痕迹都不留。

只不过,胡雪岩最终还是放了永兴盛一马,没有去实施他的报复计划。他放弃计划,有两个考虑:一个考虑是这一手实在太辣太狠,一招既出,永兴盛绝对没有一点生路;另一个的考虑则是这样做,非常可能只是徒然搞垮永兴盛,自己却劳而无功。这样一种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胡雪岩也不愿意做。

从这件事情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胡雪岩为人宽仁的一面。说起来这永兴盛既来路不正又经营不善,事实是一个强撑住门面唬人的烂摊子,就算把它一击倒地,大约也不会有多少人同情,可能还为钱庄同业清除了一匹害群之马。即使是这样,胡雪岩还是下不得手去,足见他所说的“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并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确确实实足这样去做的,这其实可以看作是胡雪岩的一条为人准则。

这期间自然有胡雪岩出于自我利益的考虑在起作用,所谓将来总有见面的机会,事情做得留有余地,也就为将来见面留有了余地。实际上,对于生意人来说,这样考虑也是十分必要的。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不管多么激烈的对手,竞争过后都会有联合的可能,所以,竞争总是存在,而“见面”的机会也总是存在的。生意场上有一句话,叫做“留人一条活路,等于留给自己一条财路”,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有道理的。

胡雪岩商道箴言

将来总有见面的日子,要留下余地,为人不可太绝。人不能有害人之心,同时还应该注意,待人做事,都要想着留有余地,无理要让人,得理也不能不让人,这就是所谓“为人不可太绝”。

放下成见,把敌人变成朋友

如果你大度,容忍别人的一次小过失,别人就会以他的一技之长来回报你。如果你宽宏大量地消除别人与你之间的恩怨,别人就会拼了死命来报答你。

相比之下,那些爱挑毛病,爱记仇的人,岂不是十二分的愚蠢吗?

对于别人的过失是给予宽容,还是穷追不舍?这不只是一个人的品德问题。对于一个领导人来说,更是一个如何做领导工作的“权术”问题。如果你能够常常抱有一颗宽容之心,宽容别人对你犯下的过失,其获得的收益往往比放高利贷还合算。对方冒犯了你,而你大度给以宽容,对方于是欠了你的人情高利贷,但凡有机会,他将以十倍百倍的回报来偿还你的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