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欢乐的,人们一定会为他的忧愁而忧愁;与人们一起分享自己安逸的,当他陷于危难时,人们一定会帮助他。
不下殿堂之上,而决胜于千里之外。(出自《三国志·魏书·钟繇传》)
【译文】人在殿堂上还没有下来,就能取得千里以外战场上的胜利。
兵者不可豫言,临难而制变者也。(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用兵打仗是不能预先设定的,只能是临阵随机应变。
冀以晨雾之微补益山海,荧烛末光增辉岁月。(出自《三国志·魏书·陈思王植传》)
【译文】希望用微博的尘雾补益山海,用微弱的烛光为日月增辉。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出自《三国志·魏书·王肃传》)
【译文】一本书读的次数多了,书中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动则三思,虑而后行。(出自《三国志·魏书·杨阜传》)
【译文】行动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考虑周全后才可以采取行动。
安民之术,在于丰财。丰财者,务本而节用也。(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译文】安定民心,在于增加国家的财富,如果想增加财富,应该主要致力于发展农业和节省开支。
当官不挠贵势,执平不阿所私。(出自《三国志·魏书·杜恕传》)
【译文】当官的不向那些有权势的人屈服,主持公道不偏袒那些与自己有私交的人。
才可以为善也,故大才成大善,小才成小善。(出自《三国志·魏书·卢毓传》
【译文】才干是用来做大事的,因此才干大的能做成大善事,才干小的能做成小善事。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出自《三国志·魏书·华歆传》)
【译文】掌握国家大权的帝王以百姓作为他的根基,而百姓又以衣食作为他们生活的根本。
天之所助者顺,人之所助者信。(出自《三国志·魏书·何夔传》)
【译文】上天佑助的,是顺应天时的人;人民佑助的,是守信于民的人。
龙骧虎步,高下在心。(出自《三国志·魏书·王粲传》)
【译文】如龙腾虎跃般威风,因时制宜。
万目不张举其纲,众毛不整振其领。(出自《三国志·魏书·崔林传》)
【译文】渔网张不开就提起网绳,裘毛不整齐就提起衣领。
救寒莫如重裘,止谤莫如自修。(出自《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
【译文】挽救受寒的人没有比贵重的皮衣更好的了,阻止诽谤之言不如自我完善。
将当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出自《三国志·魏书·夏侯渊传》)
【译文】将领要把勇敢作为根本,在行军打仗时配合智谋使用。
苟不能以善始,未有能令终也。(出自《三国志·魏书·后妃传》)
【译文】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开始的话,就不会有好的结局。
海以合流为大,君子以博识为弘。(出自《三国志·蜀书·秦宓传》)
【译文】海洋由于汇合河流而辽阔,君子通过具备广博的知识而弘大。
苟得其人,虽仇必举;苟其非人,虽亲不授。(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如果能得到人才,即使是仇人也一定推举他;如果他不是人才,即使是亲人也不任用。
爵高者忧深,禄厚者责重。(出自《三国志·蜀书·许靖传》)
【译文】爵位高的人其忧患也深,俸禄重的人其责任也重。
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出自《三国志·蜀书·姜维传》)
【译文】一般人在评价时,总是称赞成功的,诋毁失败的;抬高在上位的,贬低在下位的。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出自《三国志·蜀书·蒋琬传》)
【译文】人的想法不相同,好比各自的面孔一样。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求在诸侯之中闻达显贵。
识时务者在乎俊杰。(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能够认清当时形势的人才是俊杰之士。
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出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译文】只要犯了法,即使是家人亲友,也要处罚。
集众思,广忠益。(出自《三国志·蜀书·董和传》)
【译文】集中大家的智慧,广泛地吸取有益的建议。
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非怀细以害大。(出自《三国志·吴书·陆逊传》)
【译文】立志行万里的人,不会中途止步;想统一天下的人,不会对小事耿耿于怀而贻误大事。
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最怕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害处的。
一夫不耕,有受其饥,一妇不织,有受其寒。(出自《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
【译文】一个男人不耕地有人要因此挨饿;一个妇女不织布,有人要因此受冻。
人君不亲小事,百官有司各任其职。(出自《三国志·吴书·步骘传》)
【译文】君主不亲自处理小事,百官和主管部门各自承担他们的职责。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出自《三国志·吴书·周瑜传》)
【译文】蛟龙一旦得到云雨,必定腾飞上天,终究不是池中之物。
良药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达者能受之。(出自《三国志·吴书·吴主五子传》)
【译文】良药苦口,只有生病的人才能品出甜味;忠言逆耳,只有通达的人才能接受规劝。
有道之君,以乐乐民,无道之君,以乐乐身。乐民者,其乐弥长,乐身者,不乐而亡。(出自《三国志·吴书·陆凯传》)
【译文】有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百姓欢乐;无道的君主,是用康乐使自己快乐。使百姓欢乐的君主,他自己的欢乐更长久;使自己快乐的君主,得不到欢乐就会灭亡。
福来有由,祸来有渐。(出自《三国志·吴书·孙奋传》)
【译文】福事的到来是有原因的,灾祸的到来是渐渐积累的。
非成业难,得贤难;非得贤难,用之难;非用之难,任之难。(出自《三国志·吴书·钟离牧传》)
【译文】成就大的事业并不难,难的是得到有才能的贤人;得到贤人并不难,难的是使用他们;使用他们并不难,难的是恰当地任用他们。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所主编的一本长篇编年体史书,共294卷,耗时19年而编成。《资治通鉴》记载的历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纪元前403年)写起,一直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纪元959年)征淮南,计跨16个朝代,共1363年的详细历史。《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极重要的地位。
《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目的是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关于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有德之人以自己的才智做好事,无德之人以自己的才能去干坏事。
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别之,然后上下粲然有伦,此礼之大经也。名器既亡,则礼安得独在哉!(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礼存在的意义在于分辨贵贱、区分亲疏、裁决万物,处理日常事情。如果没有名位约定,就不能相应地显扬;不享有标志名位、爵号的器物,就不该树立相应的形象。只有用名位来分别称呼,用器物来分别标致,这样,上上下下才能井然有序,分明不乱。这就是礼的精华所在。如果名位、器物都没有了,那礼又怎么能单独存在呢!
夫事未有不生于微而成于著,圣人之虑远,故能谨其微而治之,众人之识近,故必待其著而后救之;治其微则用力寡而功多,就其著则竭力而不能及也。(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
【译文】没有一件事情不是从微小之处产生而逐渐发展明显的,圣贤深思远虑,所以能够谨慎地对待微小的变故,及时予以处理;一般人见识短浅,只能等到弊端发展为大的灾害才设法挽救。矫正处于萌芽阶段的小错,用的力气小,收到的功效大;挽救已经发展为十分明显的大害,常常是竭尽全力也不能成功。
夫不察事之是非而悦人赞己,暗莫甚焉;不度理之所在而阿谀求容,谄莫甚焉。君暗臣谄,以居百姓之上,民不与也。若此不已,国无类矣!(出自《资治通鉴·周安王二十五年》)
【译文】不考察事情的是非而沉溺于别人的赞扬声中,十分的糊涂;不判断事情是否有道理而一味地阿谀奉承,是无比的谄媚;君主糊涂而臣下谄媚,以这样的方式来统治百姓,百姓是不会与君臣同心同德的。长期这样发展下去,国家离灭亡的那一天就不远了。
夫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
【译文】和普通百姓不能谋划事业,但是可以与他们一起分享事业的成功。讲求高尚道德的人总是与世俗格格不入,想要建立大功业的人不能和普通人谋划大事。因此,贤明的人治国只要可以使国家强大起来,不会拘泥于过去的老做法。
智者作法,愚者制焉,贤者更礼,不肖者拘焉。(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十年》)
【译文】智者创制法规,愚笨的人墨守成规;贤明的圣人变更礼法,无能的人因循守旧。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出自《资治通鉴·周威列王二十三年》)
【译文】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制,维护礼制最重要的是界定地位。界定地位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夫为国家者,任官以才,立政以礼,怀民以仁,交邻以信;是以官得其人,政得其节,百姓怀其德,四邻亲其义。夫如是,则国家安如磐石,炽如焱火,触之者碎,犯之者焦,虽有强暴之国,尚何足畏哉!(出自《资治通鉴·秦始皇帝二十五年》)
【译文】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来说,任命有才能的人为官,按照礼制确立法律政策,以仁爱之心安抚百姓,凭借信义结交邻邦。因此官员由有才干的人担任,政事得到礼教的节制,百姓人心归向他的德行,四邻亲附他的恪守信义。这样,国家则会安如磐石,炽如火焰,触犯它的一定会被撞得粉碎,冒犯它的一定会被烧得焦头烂额。即便是有强暴的敌国存在,又有什么值得畏惧的呢!
得人者兴,失人者崩。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一年》)
【译文】得人心者兴盛,失人心者灭亡。倚仗仁德者昌盛,凭借暴力者灭亡。
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治理国家的君主如果提倡礼仪,就可以称王,树立信誉就可以称霸,玩弄权术则必然灭亡。
国者,天下之利势也。得道以持之,则大安也,大荣也,积美之源也。不得道以持之,则大危也,大累也,有之不如无之;及其綦也,索为匹夫,不可得也。(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国家集中了天下的利益和权势,有道的人主持,可以得到大的安乐、大的荣耀,成为幸福的源泉。无道的人主持,却会招致大的危险、大的拖累,有君王的地位还不如没有;等到形势极度恶化,君主即使想当一个普通的老百姓,也做不到了。
修礼者王,为政者强,取民者安,聚敛者亡。(出自《资治通鉴·周赧王三十一年》)
【译文】倡导礼仪的人才能称王,政治清明的人可以使国家富强,招揽民心的人可以使国家安定,而聚敛财富的人只会灭亡。
夫不忧百里之患而重千里之外,计无过于此者。(出自《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
【译文】您不担忧近在百里之内的祸患,反倒看重远在千里之外的威胁,谋划事情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
夫立策决胜之术,其要有三:一曰形,二曰势,三曰情。形者,言其大体得失之数也;势者,言其临时之宜、进退之机也;情者,言其心志可否之实也。故策同、事等而功殊者,三术不同也。(出自《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译文】确立决定胜负策略的方法,要点有三:一是形,二是势,三是情。所谓形,说的是整体来看得与失的趋向;所谓势,说的是对临时情况灵活应付和对进与退随机应变的形势;所谓情,指的是意志坚定还是懈怠的实际心理。所以采用的策略相同,所遇的事情性质也相同,而取得的功效却不一样,即是由于这三个方法运用的不同的缘故。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出自《资治通鉴·汉高帝三年》)
【译文】国君把百姓当作天,而百姓则把粮食当作天。
法者天下之公器,惟善持法者,亲疏如一。无所不行,则人莫敢有所恃而犯之也。(出自《资治通鉴·汉文帝前十年》)
【译文】法律是天下共同遵守的准绳,只有善于运用法律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严格执法,无所回避,这样才能使所有的人都不敢依仗权势而触犯法律。
继治世者其道同,继乱世者其道变。(出自《资治通鉴·汉武帝建元元年》)
【译文】继承一个大治的朝代,就实行与原来相同的治国之道;继承一个政治昏乱的朝代,就一定要改变治国之道。
“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亡战必危。”夫怒者逆德也,兵者凶器也,争者未节也。夫务战胜,穷武事者,未有不悔者也。(出自《资治通鉴·汉武帝元朔元年》)
【译文】“国家虽大,喜好战争必定灭亡;天下虽然太平,忘掉战争必定危险。”愤怒是悖逆之德,兵器是不祥之物,争斗是细枝末节。那些致力于战伐争胜、穷兵黩武的人,最后没有不悔恨的。
孔子曰:“智者见变思形,愚者睹怪讳名。”天道无亲,可为祗畏。(出自《资治通鉴·孝顺皇帝下阳嘉三年》)
【译文】孔子说:“聪明的人,见到灾变,应该考虑它形成的原因;愚蠢的人,见到怪异,却假装没有看见。”正因为天道不论亲疏,所以,才可敬可畏。
天下有道,君子扬于王庭以正小人之罪,而莫敢不服。天下无道,君子襄包不言以避小人之祸,而犹或不免。(出自《资治通鉴·汉灵帝建宁二年》)
【译文】国家政治清明,君子在大庭广众之中义正词严地指责小人,而没有不服的。国家政治腐败,君子闭口不言,以此躲避奸臣的谗言之祸,但往往避免不了。
《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威自我民明威。”言天之赏罚,随民言,顺民心也。(出自《资治通鉴·魏明帝青龙四年》)
【译文】《尚书》说:“上天聪敏明察,实际上是人民聪敏明察,上天显赫威灵,实际上是人民显赫威灵。”这是说上天的奖赏和惩罚随从民意,顺应民心。
自古帝王未有好奢侈而能长久者。(出自《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二十年》)
【译文】自古以来帝王无一贪好奢侈而能长久立国的。
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出自《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元年》)
【译文】大丈夫答应他人一句话,再给千金也不能有所改变。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年》)
【译文】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听信一方面的意见,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
取法于上,仅得其中;取法于中,不免为下。(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
【译文】效法上等的,仅得其中,效法中等的,不免只得其下。
周得天下,增修仁义;秦得天下,益尚诈力;此修短之所以殊也。盖取之或可以逆得,守之不可以不顺故也。(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译文】周朝取得天下,更加修行仁义;秦朝得到天下,一味崇尚暴力,这就是长短得失的不同。所以说打天下可以通过战争,守成则不可以不顺应民心。
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
【译文】人们要想看到自己的形象,必须用明镜来自照;君王要想知道自己的过失,一定要听取忠臣的进谏。
有教无类。(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
【译文】对于教育对象不应该区分亲疏贵贱。
自古上书不激切,不能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焉,惟陛下裁察!(出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八年》)
【译文】自古以来上书言辞不激烈,则不能打动君主的心,这就是所谓的狂夫之言,圣人从中加以择纳,希望陛下明察裁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