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最命好的九种男人
20203400000005

第5章 形象好、口才好的男人最命好(4)

遇见一个知心的女人是一个男人最大的福气,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是一个男人最大的好命,而这一切离不开男人的好口才。

好口才是男人赢得事业的资本

好口才是社交的需要,是事业的需要,是生存的需要。它不仅是一门学问,还是男人赢得事业成功的资本。只要男人把握好说话的分寸,就能开启成功之门。

语言可以说是人类的武器,使用得当便可在生活中无往不胜,那么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适度、得当。我们都知道,能说话不等于会说话,会说话不等于懂得会把握说话的分寸。只有把握言谈的适度、把握说话的分寸,才能把话说到人的心坎儿上,才能达到“一语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而言词不当,则可能会带来更大的影响,甚至引来一些祸端,这就应了“祸从口出”这句古训。

交往过程中,有的男人善于用言词来表达情意,一席话就使人心情舒畅,甚至心服口服;有的男人不善于用言语来表达,开口讲话就被人误解,或者说话不懂分寸,从而引起纷争的人也比比皆是。为了避免这些问题的困扰,男人就要学习说话的艺术——言谈适度,把握分寸。

“分寸”本是长度单位,这里引申为说话的适当限度。分寸,就是我们常说的“度”,所谓言谈适度,就是掌握说话的分寸。从这一点我们就可以知道,一个男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在这个社会之中,他的为人处世就有一定界限,无论从哪个方向突破了它,事物的性质或形态都会变。因此,掌握好“度”,就成为做人与做事成败的关键。

做人、做事任性而为,不管不顾,这样的男人有,然而很少!生活中的大多数男人做事希冀恰如其分,只苦于“分寸”难把握。为何难以把握?难就难在分寸并非绝对不变之数,它因条件而异。比如说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同一件事,在相知的亲人、朋友间可以谈得深,而与一面之交的人就谈之甚浅。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相知深浅不同,言谈之分寸也就有所不同!

古语“勿知深言浅,勿知浅言深”,讲的正是这一道理。

一个男人在社会上若把握不好分寸,为人处世没有一点儿分寸感,不懂得说话的技巧,说出口的话不适度,这样就很难与人愉快地交往,就很难在这个社会中立足,更不可能步入成功之列。这一点由不得你不信,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就可以发现,社交中受人欢迎、具有魅力的男人,一定是言谈适度,能够很好地把握分寸的男人。

社会活动中,每个男人都免不了要与人交往,而言谈适度,分寸有度方可给别人留下好的印象;说话不懂分寸的男人,在社交场上该说时不说,不该说时又滔滔不绝,该止时不止,在别人悲伤忧愁时嘻嘻哈哈开玩笑;在长辈面前乐不可支地大谈“马路新闻”等等。这些都是言谈不适度的表现,不要说留下好印象了,反而会引起他人的反感。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假如你遇到了这样的男人,对他会有好印象吗?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打败项羽,平定天下之后,开始论功行赏。说起论功行赏,群臣们自然是当仁不让,彼此争功,吵了很长时间尚未有定论。汉高祖刘邦认为萧何功劳最大,便封其为侯,封地最多。但群臣心中不服,私底下议论纷纷,对席位的高低先后多有争议,许多人说:“平阳侯曹参身受七十处伤,而且率兵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功劳最多,应当他排第一。”刘邦在封赏时就已偏袒萧何,所以在席位上难以再坚持己见,但他还是想将萧何排在首位。就在此时,关内侯鄂君已揣测出刘邦的心意,于是就顺水推舟,自告奋勇地上前说道:“大家的评议都错了。曹参虽有战功,但都只是一时之功。皇上与楚霸王对抗五年,时常丢掉部队,四处逃避,萧何却常常从关中派员填补战线上的漏洞。楚、汉在荥阳对抗好几年,军中缺粮,也都是萧何辗转运送粮食到关中,粮饷才不至于匮乏。再说,皇上有好几次避走山东,都是靠萧何保全关中,才能顺利接济皇上的,这些才是万世之功。你们凭什么认为一时之功高过万世之功呢?所以,我主张萧何第一,曹参居次。”刘邦听了这番话,自然高兴无比,连连道好,于是下令萧何排在首位,而鄂君也因此被加封为“安平侯”,得到的封地多了近一倍。

鄂君为什么能够得到汉高祖的加赏?就是因为他懂得察言观色,而且能够掌握好说话的分寸。他凭着自己察言观色的本领,能言善道的不烂之舌,在该说的时候说了一些该说的话,因此为自己带来了一辈子的好命——荣华富贵。

同样,在我们的社会之中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相互沟通,懂得如何说话、说些什么话、怎么把话说到对方心坎里,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嘴上功夫看似雕虫小技,却是很多人都需要学习的一门技术,如果你能够掌握好这一门技术,能把这门技术运用得恰到好处,那么,就有可能因此扭转你的一生。

1988年美国总统竞选,民主党在选民中造成了布什是毫无独立主张的这一印象,他们甚至称“布什是里根的影子”。在交谈时,民主党人用挖苦的口气问:“布什在哪里?”像这样的问题,明显是在挖苦,如果你的回答不适度难免会更加尴尬,那么这个问题该如何回答才能做到恰到好处呢?布什的竞选顾问、老资格的政治公关专家艾尔斯,为布什设计了一个巧妙的答案:“布什在家里,同夫人巴巴拉在一起,这有错吗?”这样一回答,体现了强烈的针对性和恰如其分的分寸感,可以说有很高的艺术性。

像这样巧妙的回答一般人是想不到的,假如艾尔斯不是这么回答,肯定就没有这么好的效果,也势必会带来不良的影响。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看,如果你在社交场上遭到别人挖苦,如果你马上抓住对方弱点,给以迎头痛击,那样对方可能会很难堪,那时也许你自认为是胜利者,可在别人眼里,你却是一个心胸狭窄不善言辞的人。而艾尔斯为布什设计的回答,却为布什的政治家风度增添了不少光彩。

说话不但要有尺度,而且尺度一定要拿捏到位,这样看似很普通的一句话,也会平添几许分量,话少又精到,给人感觉你已深思熟虑。而说话的尺度要符合与你谈话的对象、话题和语境等诸多因素的需要。换句话说,要言之有度。有度的反面则是“失度”,对人出言不逊,或当着众人之面揭人短处,或该说的没说,不该说的却都说了,这些都是“失度”的表现。

因此,在社会交往中,男人要把握好说话的分寸,懂得什么时候说什么话。当然,说出来的话一定要有尺度,尺度要拿捏到位。可以说只要一个男人把这些说话技巧把握好,并加以运用,那么,这个男人便能在生活中无往而不胜。

有福之人动动嘴,没福之人跑断腿

同样的一句话,却有不同的说法。有的男人说话火药味十足,直来直去,能够把人噎死;有的男人说话像吃了蜜,甜言蜜语,让人听了倍感舒服中听。前一种男人肯定会把事办砸,后一种男人肯定会把事办成。同样一句话,却有不同的说法,如何选择最精明的说话方式则是男人要思考的。

李先生曾经接待了这样两位推销员,他们都是来推销油刷的。一个进门后说:“我们是生产刷子的,我们那儿受了灾,来看看你们能买几把吗?”

作为一个无线电厂,用油刷的量是甚微的。李先生摇摇头。他又说:“我们的产品是省优质产品,实行三包。”李先生详细地跟他解释了不需要的原因,他再没说什么只好走了。

另一个就不同了。他坐下后,用试探的口气问:“无线电厂用刷子不多吧?”李先生告诉他:“太少了。”他掏出一封证明信深情地说:“我们地区受了灾,政府给拨了救济款,但也要求生产自救。我们根据本地条件,组织大家生产猪毛刷子,看您能用点不?”李先生也和他讲了实际情况,但他又进一步说:“我想你们的用量也不会大,可是,老少一百多口人不能光靠吃国家救济,我们也有两只手啊!用自己的劳动增加点收入,也能给国家减轻些负担,您说对吗?您哪怕就买一把,也是对我们的支援,对灾区的心意,我们从心里感谢您呀!”李先生被他感动了。在洽谈价格时,他又说:“我们知道现在东西要结实、好用、便宜……大家说,要想找碗饭吃,刷子做得不能太差。价钱嘛,只要有一分利,我们也干。”最后,这位推销员成功地说服了李先生,拿到了单子,赚到了钱。

同样推销一种东西,一个有所收获,另一个却两手空空。原因何在呢?

就在说话技巧上。第一个只是泛泛一说,平平淡淡,不明不白,给人们以产品卖出去与否无所谓的感觉,他只能空手而回。而第二个,他先以询问的方式试探买方的底细,同时用弦外之音表明自己业务的熟练,引起买方对他的重视。在得知“用量很少”之后,他并不灰心丧气,紧跟着讲了自己的困难状况,以唤起对方的同情。其目的就是要买方给予协助,这也为以后的谈话打下基础,铺平道路。当他知道对方不想订货时,还不甘心,进一步摆明给予自己的工厂一定支持后,对国家、对集体的好处和意义。这样,他以负责的态度、诚恳的语言、深切的感情去感染对方,使对方从内心愿意帮他一把。在协商质量和价格时,他避开容易产生争议的直接交涉方式,用大家的话“刷子做得不能太差了”和“有一分利我们也干”的迂回方式,使买主感到放心。这样一来,他这次的收获虽然不大,但毕竟还是有的,照此下去,积少成多,获益也就大了。

能人动动嘴,就能办成事。而普通的人跑来跑去,却总跑不到点子上,结果白出力流汗,事情也没成功。俗语“好钢用在刀刃上”,就是这个意思。

有时候,人在最软弱、最需要安慰时,几句贴心的话,会使彼此的感情融洽,日后请人帮忙时,可以少些曲折。

刘森在学校和教务处主任关系不太好。有一次主任由于胃出血住院急诊,刘森听到后便买了一些营养品,去医院看望主任。看着病床上躺着的主任,刘森诚恳地对其夫人说:“您的孩子在外地上大学不能回来,而您又这么大年纪,像这样日夜照看,身体怕支持不下来。我年轻力壮,身体又好。如果您需要我来替您照看一下主任的话,您尽管说,不要太客气了,再说现在也不是讲客气话的时候。”几句掏心窝的话一说,立即把他和主任的关系拉近了许多。这以后,主任对刘森的态度特别亲热,老远见到刘森就打招呼,工作上也特照顾。而事情也巧,主任出院后的一周,由于学校里要选一个年轻点的人出国深造,然后回校再执教挑起学校的重担。经过千挑万选,最后确定在刘森和李平之间产生,而大权却握在主任手里。李明平时和主任关系没多深,此刻为了能得到这次机会,对主任的态度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平时端茶送水,休息时便拎着礼物去和主任沟通一下感情。真是“平时不烧香,用时猛上香”。可结果却是学校派了刘森出国深造,李明失去了机会。刘森学成回校后,大胆革新,一路平步青云。

这就是口才的功效。一副好口才,只是让说话的人张一下嘴,便取得成功。相反,没有它,你就是跑断双腿,也不会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