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20235600000039

第39章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的角色变迁(2)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仅仅被看成是劳动者,没有被看成是追求自我利益的经济人。生产资料仅仅被看成是生产工具,没有被看作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土地仅仅被看作劳动的对象,没有当做能产生地租的资本。由此我们才能清楚认识到,计划经济是一个没有虚拟经济与之配合的单纯的实体经济。毋庸置疑,这种带有自然经济色彩的计划经济是一种落后经济。

【知识链接】

经济主体

是指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能够自主设计行为目标、自由选择行为方式、独立负责行为后果并获得经济利益的能动的经济有机体。从宏观角度看,可以将千千万万个经济主体分为三大类:政府、企业、个人。

灯塔为什么只能由政府来兴建——公共物品

早期的英国,灯塔设施的建造与管理是由私人提供的。由于海上航行经常出事故,为了满足航海者对灯塔服务的需要,一些临海人家自己出钱建设了灯塔,然后根据过往船只的大小和次数向船只收费,以此作为维护灯塔日常开展的费用并获取一定的利润。

经营一段时间后,灯塔的建造者逐渐发现,过往的船只总是想方设法逃避缴费。他们或者绕过灯塔行驶,或者以自己熟悉海路为名干脆就拒绝缴费。建造者们只能增雇人手加强管理,但他们又没有执法权,就是真碰上不交费的人,他们也无可奈何。而且,增雇人手也加大了建造者们的成本,慢慢地他们就变得入不敷出了,于是,私人建造的灯塔慢慢的也就关闭了。

可是,海上航行必须需要灯塔的指引,那么灯塔就只能由政府出面来建设。过往的船只从此不用再向政府交费,他们将免费使用灯塔资源。

这个故事说明,并不是所有的产品和服务都可由私人提供。政府和其他公共组织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要向民众供给私人不愿意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公共物品。

经济学家认为公共物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所谓非排他性,是指某人在消费一种公共物品是,不能排除其他人消费这一物品,或者排除的成本很高。简言之,排他性是指一件商品我用了别人就不能再用。

所谓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对公共物品的消费并不会影响别人同时消费该产品及其从众获得的效用,即在给定的生产水平下,为另一个消费者提供这一物品所带来的边际成本为零。竞争性是指我用了一件商品别人就会少用一件,我吃了一个苹果其他人可以吃的苹果就少了一个。

比如,城市道路上的路灯照亮了我回家的路,并不妨碍照亮我邻居回家的路;我得到了路灯照亮道路的好处,也并没有减少我的邻居得到相同益处的机会。路灯便是由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可以试想一下,假如路灯有一天坏了,政府不去维修。你会去维修路灯吗?对大多数人来说答案是否定的。假如没有政府维修,我们的路灯多数会黑掉。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来探讨政府应该如何提供公共物品的问题。

美国一个小镇的居民喜欢在7月4日美国国庆日这天看烟火。这个小镇的企业家艾伦决定举行一场烟火表演,可以肯定艾伦会在卖出门票时遇到麻烦。因为所有潜在的顾客都能想到,他们即使不买票也能看烟火。烟火没有排他性,人人都可以看烟火。实际上,人人都可以搭便车,即得到看烟火的机会而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

尽管私人市场不能提供小镇居民需要的烟火表演,但还是有办法解决小镇的问题:当地政府可以赞助7月4日的庆祝活动。镇委员会可以向每个人增加2美元的税收,并用这一收入雇佣艾伦提供烟火表演。

因此,政府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政府确信,总利益大于成本,它就可以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为它支付,可以使每一个人获得观看烟火的权利。因此,这种公共物品理应由政府来提供。

【知识链接】

搭便车理论

搭便车理论首先由美国经济学家曼柯·奥尔逊于1965年发表的《集体行动的逻辑:公共利益和团体理论》一书中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不付成本而坐享他人之利。

公共引发的悲剧——哈定悲剧

刘伯温的《郁离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有一个官员瓠里子从吴地回故乡广东,可以乘坐官船。他到岸边后发现有一千多条船,不知哪条是官船。送行的人说,这太容易了。只要看船篷是旧的,船橹是断的,布帆是破的,那就是官船了。他照此话去找,果然很容易就找到了官船。他感叹地说:唉,现今的风气如此之坏,官府公家的东西竟遭到如此破坏。

官船是最破烂的,国营企业是亏损最严重的,城市公用设备是最容易破损的,公共场所的卫生是最令人头疼的……理性的经济人都知道,对公共物品而言,你不从中获得收益,他人也会从中获得收益,最后损失的是大家的利益。所以人们只期望从公共物品中捞取收益,但是没有人关心公共物品本身的结果。正因为如此,才最终酿成“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最初由英国留学生哈定于1968年提出,因此“公地悲剧”也被称为哈定悲剧。哈定说:“在共享公有物的社会中,每个人,也就是所有人都追求各自的最大利益。因为在信奉公有物自由的社会当中,每个人均追求自己的最大利益。公有物自由给所有人带来了毁灭。” 他提出了一个“公地悲剧”的模型。

一群牧民在共同的一块公共草场放牧。其中,有一个牧民想多养一头牛,因为多养一头牛增加的收益大于其成本,是有利润的。虽然他明知草场上牛的数量已经太多了,再增加牛的数目,将使草场的质量下降。但对他自己来说,增加一头牛是有利的,因为草场退化的代价可以由大家负担。于是他增加了一头牛。

聪明人并不止这一个牧民,其他的牧民都认识到了这一点,都增加了一头牛。人人都增加了一头牛,整个牧场多了n头牛,结果草地被过度放牧,导致草场退化。牧场再也承受不了牛群,于是,牛群数目开始大量减少。所有聪明牧民的如意算盘都落空了,大家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失。

草地属于公有产权,零成本使用,而且排斥他人使用的成本很高,这样就导致了牧民的过度放牧。我们当然不能再采用简单的“圈地运动”来解决“公地悲剧”,我们可以将“公地”作为公共财产保留,但准许进入,这种准许可以以多种方式来进行。

有人可能说,避免“公地悲剧”的发生,就必须不断减少“公地”。但是,让“公地”完全消失是不可能的。“公地”依然存在,这就要求政府制定严格的制度约束,将管理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这样,在“公地”里过度“放牧”的人才会收敛自己的行为,才会在政府干预下合理“放牧”。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更好的解决经济发展中的“公地悲剧”问题。

【知识链接】

反公地悲剧

1998年,美国黑勒教授提出“反公地悲剧”理论模型。他认为“公地悲剧”说明了人们过度利用公共资源的恶果,但他却忽视了资源未被充分利用的可能性。

在公地内存在着很多权利所有者,为了达到某种目的,每个当事人都有权阻止其他人使用该资源或相互设置使用障碍,而没有人拥有有效的使用权,导致资源的闲置和使用不足,造成浪费,于是就发生了“反公地悲剧”。

砸玻璃为什么会促进经济发展——乘数效应

一场暴风雨过后,一家百货公司的玻璃被刮破了。百货公司拿出5000元将玻璃修好。装修公司把玻璃重新装好后,得到了5000元,拿出了4000元为公司添置了一台电脑,其余1000元作为流动资金存入了银行。电脑公司卖出这台电脑后得到4000元,他们用3200元买了一辆摩托车,剩下800元存入银行。摩托车行的老板得到3200元后,用2650元买了一套时装,将640元存入银行。最后,各个公司得到的收入之和远远超出5000元这个数字。百货公司玻璃被刮坏而引发的一系列投资增长就是乘数效应。

在经济学中,乘数效应更完整地说是支出/收入乘数效应,是指一个变量的变化以乘数加速度方式引起最终量的增加。在宏观经济学中,指的是支出的变化导致经济总需求与其不成比例的变化,意指最初投资的增加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带来国民收入的数倍增加。所谓乘数是指这样一个系数,用这个系数乘以投资的变动量,就可得到此投资变动量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变动量。假设投资增加了100亿元,若这个增加导致国民收入增加3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3,如果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量是400亿元,那么乘数就是4。

为什么乘数会大于1呢?比如某政府增加100亿元用来购买投资品,那么此100亿元就会以工资、利润、利息等形式流入此投资品的生产者手中,国民收入从而增加了100亿元,这100亿元就是投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的第一轮增加。这100亿元转化为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的形式,流入了为制造此投资品的所有生产要素所有者的口袋,因此,投资增加100亿元,第一轮就会使国民收入增加100亿元。随着得到这些资本的人将开始第二轮投资、第三轮投资,经济的增长就会以大于1的乘数增长。

“乘数效应”也叫“凯恩斯乘数”,事实上,在凯恩斯之前,就有人提出过乘数原理的思想和概念,但是凯恩斯进一步完善了这个理论。凯恩斯的乘数理论为西方国家从“大萧条”中走出来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甚至有人将其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相提并论,认为20世纪两个最伟大的公式就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基本公式和凯恩斯乘数理论的基本公式。凯恩斯乘数理论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在1929~192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后得到重视,一度成为美国大萧条后“经济拉动”的原动力。

【知识链接】

管理中的乘数效应

管理者都希望管理能达到乘数效应。比如一个促进销售计划的实施,管理者希望这个计划的效果可以成倍地增加,但是如果没有其他的策略配套实施,乘数效应很难实现。

4万亿投资的巨大作用——宏观调控

迈克尔·乔丹是一个优秀的运动员,是NBA中最优秀的篮球运动员之一,他能跳得比其他大多数人高,投篮也比其他大多数人准。很可能的是,他在其他活动中也出类拔萃。例如,乔丹修剪自己的草坪大概比其他任何人都快。但是仅仅因为他能迅速地修剪草坪,就意味着他应该自己修剪草坪吗?

如果乔丹能用2个小时修剪完草坪,那么在这同样的2个小时中,他能拍一部运动鞋的电视商业广告,并赚到1万美元。与他相比,住在乔丹隔壁的小姑娘珍妮弗能用4个小时修剪完乔丹家的草坪。在这同样的4个小时中,她可以在麦当劳店工作赚20美元。

那么,该让谁来修剪草坪呢?如果让乔丹来修剪草坪,他付出的机会成本是1万美元,而珍妮弗的机会成本是20美元。乔丹在修剪草坪上有绝对优势,因为他可以用更少的时间干完这个活。但珍妮弗在修剪草坪上有比较优势,因为她的机会成本低。

乔丹不应该修剪草坪,而应该去拍广告,他应该雇佣珍妮弗去修剪草坪。只要他支付给珍妮弗的钱大于20美元而低于1万美元,双方的状况都会更好。

宏观调控就是国家运用计划、法规、政策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干预和调整,把微观经济活动纳入国民经济宏观发展轨道,及时纠正经济运行中的偏离宏观目标的倾向,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经济学认为,宏观调控的手段和作用是通过制订计划(经济手段),指明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重点;通过制定法规(法律手段),规范经济活动参加者的行为;通过采取命令、指示、规定等行政措施(行政手段),直接、迅速地调整和管理经济活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补救“看不见的手”在调节微观经济运行中的失效。如果政府的作用发挥不当,不遵循市场的规律,也会产生消极的后果。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市场是“看不见的手”,而政府的引导被称为“看不见的手”。为了克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人们普遍寄希望于“两只手”的配合运用,以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的转变。

事实上,经济学家把“宏观调控”这个词就理解为宏观经济政策。在实际应用上,宏观调控的含义正在慢慢改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长期引领西方经济的自由经济主义观念对政府的宏观调控不甚赞同。

20世纪80年代,经济研究部门叫宏观调节部,表明在当时的经济形势下对宏观调节还有一点敬畏,后来慢慢改称为“宏观调控”,这是因为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有所加强。宏观调控由此演变为一个长期的宏观经济政策概念,在任何时候都要存在。

【知识链接】

政府监管

政府监管指的是政府对市场与社会的监管,即政府的外部监管,也就是广义上的政府监管,而不包括政府对于自身的监管,它的手段包括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

为经济发展指明方向——经济发展战略

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以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战略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即更加注意在经济增长基础上逐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强调以高效益为中心任务;主要依靠对现有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从事内含扩大再生产;开发物力资源和开发人力特别是智力资源并重;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实行对外开放。中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发展定下一个长期规划。对于国家而言,这种规划表现为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战略是关于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总的构想,在一定时期内,国家关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思想及其为此而实施的总体规划和方针政策。

中国过去虽长时期没有使用经济发展战略概念,但在不同的时期提出的总路线、总任务和总方针、总政策等,实际上含有经济发展战略的意义。中国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从中国的特殊国情出发,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它既不同于“传统的发展战略”,也不同于“变通的发展战略”。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一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国情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内容包括:

自然资源条件:主要有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及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