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哈佛教授讲述的300个经济学故事(超值金版)
20235600000040

第40章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的角色变迁(3)

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素质、构成、就业等方面。

经济条件: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科技教育等情况。

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有社会经济成分、管理体制、政治制度等状况。

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给未来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据此估价和调整其他领域的发展政策。

2客观规律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实践经验,从经济实践中找出经济发展的规律性,作出科学的决策。

3国际环境

国际政治和经济的形势及条件,对国内经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经济发展战略要从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解决,从而实现经济、资源和生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链接】

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运用起来的。美国发展经济学家A.O.赫希曼(1915~)较先使用这一概念,1958年他出版了《经济发展战略》一书。60年代,不少国家总结工业化的经验,提出“进口替代的发展战略”“出口替代的发展战略”等经济发展的不同形式。同时,联合国先后制定了60年代、70年代、80年代三个十年的国际发展战略,使发展战略概念在国际上更为流行。

稳定物价是头等大事——物价政策

2010年1月28日,湖北省省物价局公布2010年春运期间客运价格政策,要求农村道路、城区有线路编号的“城乡一体化”客运班车,城市公交车、中巴车、客运出租车、轮渡等,春运期间票价一律不得上涨。

湖北省物价局要求铁路旅客票价严格按国家规定执行,铁路售票窗口及客票销售代理人要执行国家规定的送票费和铁路客票销售服务费,并实行明码标价。

水路旅客运输票价已经实行市场调节,各级价格、交通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水路旅客运输市场的监测和引导,保持运输票价平稳。

湖北省物价局稳定交通运输价格就是运用物价政策的体现。不同的社会制度有不同的价格政策。资本主义国家的价格,是自发地由价值规律和市场供求决定的。但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国家也制订价格政策,对某些商品价格进行干预,以此参与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社会主义国家的价格政策,是国家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对国民收入进行有计划地分配和再分配的经济手段。国家利用价格调节各个社会集团之间的经济利益,体现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在根本利益上相一致的社会主义关系。

当前物价上涨是全球性现象,原因错综复杂。各国为稳定物价,都采取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措施。

日本一直是世界上零售物价最稳定的国家之一,其稳定物价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供给的稳定。

(2)政府紧握流通的批发环节,调控生产和市场,稳定物价。

(3)建立、健全有效的统计和信息系统,及时公开经济信息,引导消费,稳定物价。

2007年10月消费品价格指数同比增幅达10.8%,年内通货膨胀率超过11%。因此,俄罗斯采取多管齐下政策,抑制物价上涨。

一是利用提高贷款或再贷款利率、增加黄金储备等金融手段缓解通胀压力。提高贷款或再贷款利率,减少流通中的货币流通量,是遏制物价上涨的重要措施。

二是通过进出口调节,提高或降低部分产品税率,增加本国市场供应。

三是实施直接的价格干预。

四是对低收入弱势群体发放食品补贴。

五是加大了对价格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在中国,价格政策是根据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规律和价值规律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建设各个历史时期的具体情况及路线、方针制定的。

【知识链接】

计算物价指数应注意的问题

计算物价指数除了要选择好基期和计算期外,还要选择好提供价格资料的典型地区,因为无法编制所有商品、所有市县的物价指数;要注意商品的可比性;要注意商品的代表性;要注意商品规格、等级、质量的一致性;要注意计算方法的科学性。

谁能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粮食安全

我国每年要消耗粮食10600亿斤,这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世界消费总量的1/4,目前世界粮食总贸易量不到我国消费量的2/5。有人说,只要中国经济发展好了,可以从国外买粮食。但是世界上能有哪个国家能提供如此多的粮食?如果中国的粮食出现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拯救中国。

200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10570亿斤,是40年来第一次实现粮食总产连续5年增加。连续5年增产,似乎使国人有理由对应对全球粮食危机,有个乐观而明朗的态度。但是,应该看到,危机的引发因素都还存在,潜在的粮食生产危机是我们面临的重大危机。吃饭是人的第一需要,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境下,更应该注意粮食安全问题。

“国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农业和粮食的经济地位可想而知,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必须建立在人们不饿肚子的前提下。尽管粮食危机不被人关注,然而全球粮食危机依然存在。我国对粮食生产的高度重视,促使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都未出现危机迹象。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农产品价格有可能进一步下跌,这也成为我国爆发粮食危机的不确定因素。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个体制的好处是大大激发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弱点就是抗风险能力差。农民所拥有的生产规模通常非常小,我们通常说的“一亩三分田”,其实随着人口的增长,很多地方的人均耕地已经不足一亩。在资本面前,农民根本没有发言权,甚至没有发言的机会。

相比城市和工业,农村同样没有发言权。在缺乏保护、组织的情况下,农民们面临着比制造业和服务业更大的市场风险,而且他们还承担着二、三产业部门极少具有的自然风险。因此,在双重风险袭击下的农业,就变成了一个弱质部门。因此,存在隐性的粮食生产危机。

?? 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主要商品价格都出现了下跌趋势,农产品价格更是首当其冲。这样,农民种粮的收益势必会进一步降低,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将继续遭到打击,职业农民不断流失,土地撂荒严重。在多数农产品处于供求平衡状态下,外部不确定因素对农产品价格的影响作用大,市场波动使从事农业生产的风险明显增加。部分农产品价格暴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可能更加突出。

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保障粮食安全,主要的思路是不断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因此,国家出台了免征农业税、最低收购价政策、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建立粮食储备体系、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等一系列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