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注重落实,真抓落实——领导干部从政必读
2026000000011

第11章 凝心聚力抓落实——领导干部提高凝聚力的执政艺术(3)

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关键在于落实。要把“奋发”的精神转化成“有为”的行动,就要在强化落实上下工夫。抓好落实,就必须保持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无限的活力和干事的激情。精神萎靡不振,整天浑浑噩噩的人是不能抓落实,也抓不好落实的。首先要抓“早”:各项工作都要抢先发之机、谋先发效应,早安排,早计划,早落实,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其次要抓“紧”:工作只有一环扣一环,风风火火,雷厉风行,才能有序、快速、高效推进。三是要抓“细”:落实要抓好,目标要明确,措施要细化,一细化就具体,一具体就容易落实。要根据中心工作,合理安排自己的计划,把任务措施精细化、具体化、阶段化。

敢于负责是抓落实的前提

在抓落实中领导干部一定要敢于负责,否则就是失职。领导干部要有责任意识,能够为组织分忧,为百姓谋福。领导干部要有大局意识、全局观念,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自觉承担并做好分内的工作。与此同时,单位之间要加强协调,碰到问题不推诿扯皮,遇到困难合力攻坚,齐心协力保证落实到位。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要积极做表率,努力做抓落实的模范。凡重大工作,领导干部都要亲自指挥、亲自参与、亲自操作。要深入基层,以身作则,一级带一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在抓落实中显身手,在抓落实中出成绩。领导干部还要善动员。很多工作涉及方方面面,需要上下左右的共同配合、协同作战,一个合格的、聪明的、有能力的领导,要善于宣传和动员广泛的力量抓落实。要通过各种机制、模式来激励和调动大家的积极性,齐心协力抓落实。

锲而不舍的精神是抓落实的重要条件

抓落实就要抓全程。不能容易的就抓,难抓的就放,碰到“硬骨头”就绕。抓落实一定要有以一贯之的精神,对上级决策部署的落实要体现在全年工作的每一个阶段和环节,做到年末年初一个样、困难容易一个样,始终保持旺盛的抓落实的精神。抓落实就要抓全面。典型引路是抓落实的有效方法,但有的人往往只抓点、不抓面,以点代面、以点掩面,这是抓落实的大忌。应该以点带面,切实把主要精力放在全面落实上。抓落实要对照上级的决策部署,自觉认领任务,确保上级决策的每一件事都有人问、有人管、有人抓。要把群众关注的热点、社会生活的难点、实际工作的薄弱点作为抓落实的重点,不留死角。抓落实还要抓到底。只有一抓到底,把简单的事情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做好,才能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把复杂的事情办好,把难办的事情办成。

无私无畏的勇气是抓落实的关键

如果一个领导干部这也怕,那也怕,畏首畏尾,是抓不好落实的。这就要敢碰硬,领导干部必须认真理解领会上级的意图,摸清具体实际,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因地制宜,创新发展,才能有所突破。要敢于牺牲个人利益,不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每一个干部都要懂得:怕麻烦者,不抓事,最终误了事,领导批评,群众不满,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者,不揽事,结果是事事干不成,事事碰钉子;怕吃亏者,不干事,结果是一事无成吃大亏;怕得罪人者,讨好少数人,结果是得罪了多数人;怕丢选票者,不敢得罪少数人,结果工作没有成绩,不但丢了选票还丢了位子。要建立、完善并实行严格的工作责任制,把责任、标准、进度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健全并严格执行督促检查制度、奖惩激励制度、责任追究制度。

说话算数的风气是抓落实的核心

说话不算数,承诺不兑现,既背离了初衷,也会失信于民,影响党和政府的形象。因此,要督促有关部门做承诺,以利用舆论的压力来抓落实,让大家有压力、有动力。要善督查,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督查,不但要在办公室听,还要到一线查,到群众中访。要办实事,做到办事不拖,限定时限,强化责任,对定下的事、看准的事、形成共识的事马上办,决不拖泥带水、推推拖拖。要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必须善于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只有这样,落实才能到位,才能取得实效。

增强单位凝聚力的方法与途径

单位的凝聚力是衡量单位成员为实现单位目标而相互影响的程度。单位凝聚力的大小反映了单位成员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凝聚力越强,单位成员之间的关系越融洽,单位的整体目标和成员的个体目标越容易实现。如何增强单位凝聚力,主要方法和途径如下:

—、加强单位成员之间的沟通。

单位成员的沟通包括信息沟通与情感沟通。通过沟通,可以促使信息在成员之间的流动,使成员之间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促进成员之间的相互接纳,提高单位成员之间的相容性。成员之间沟通的方式很多,既可以通过公开的方式,如召开座谈会,也可以通过一些非公开的方式,如谈心等。

在目前形势下,单位成员之间尤其要加强沟通。这是因为,随着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和更新,要想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单位就必须进行创新、改革。实行“干部竞争上岗、事业单位改革”,就是为了通过建立这种激励机制,增强单位的凝聚力。这样,势必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产生抵触情绪。如果单位领导者不注意搞好与这些人的思想交流与沟通,这些人就有可能对单位的凝聚力产生消蚀作用。应当指出的是,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很重要。方式得当,相互之间可以比较容易地建立起理解与信任,否则就会适得其反。

二、及时了解单位成员的需要,并尽可能给予满足。

根据单位成员的生理需要,如对薪金、福利、良好工作环境的需要等,应结合单位的情况,适当增加成员收入、缩短工作时间、定期进行体检等。

根据单位成员的安全需要,如防止意外事故发生、职位保障等需要,应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本单位医疗保险制度、离退休制度、用工制度等。

根据单位成员的社交需要,应开展经常性的各种娱乐活动,建立单位互助金制度等。

根据单位成员的尊重需要,如对职称、地位、权力的需要,应建立健全人事考核制度、晋升制度、奖励制度等。

根据企业成员的自我实现需要,应努力为其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以及继续学习的机会,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吸收其参加单位发展研究、制定规划等。

要增强单位凝聚力,单位领导就要在增强单位成员的归属感上下功夫。建立单位内部人才流动机制,做到人尽其才,充分调动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的局面。

三、正确行使领导职能。

领导是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是一种借助他人完成目标的过程。领导者要在不断增强自身素质、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善于运用民主的方式、恰当的授权方式,给单位成员和各级管理者以参与单位管理、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了解被领导者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以避其所短、扬其所长,从而调动下属的积极性,达到增强单位凝聚力的目的。

四、加强单位规范建设。

健全完善的单位规范,如考勤制度、奖惩制度、检查制度、财务制度等,是鼓励先进、约束落后,增强单位凝聚力的重要保证。如果先进的得不到鼓励,落后的受不到触动,就会人心涣散,使单位的凝聚力大打折扣。此外,加强单位规范建设,还有利于培养健康向上的机关文化,倡导“比、学、赶、帮、超”的精神。

五、充分发挥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建设“凝聚力工程”,就是建立党组织关心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机制,使党组织在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进而推进党建工作,增强单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党组织必须始终把提高党员素质作为一项大事来抓,通过党校、“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开展党员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的思想理论和业务素质。同时,切实开展党员责任区活动,让每个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区,凡涉及责任区内的职工学习、思想、工作、生活等,党员都必须承担必要的区域责任和义务,使党员的目标责任区域化、具体化、看得见、摸得着、好考核,也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实实在在的体现。

同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一样,领导干部本身的素质和精神状态,亦将对“凝聚力工程”建设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领导干部应成为“凝聚力工程”建设的积极倡导者和模范实践者。古人言:“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领导干部的模范行为,可以使他们所进行的工作和人们内在的真、善、美的素质相融合,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反之,如果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不仅会伤害被教育者的思想感情,严重损害自己的形象,同时也会极大地削弱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权威,降低“凝聚力工程”的效力。

“凝聚力工程”单靠少数专职政工干部是建不成的,必须依靠广大党员一起来建,要努力改变许多党员不做群众工作的状况,真正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以广大党员为骨干,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凝聚力工程”的良好氛围。唯有如此,党建才能生机勃勃,卓有成效,党组织也才能真正地筑牢“堡垒”,夯实“基础”、架好“桥梁”,凝聚人心。

加强建设领导班子凝聚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不断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从近两年来巡视工作的实践中可以感受到,领导班子缺乏凝聚力,就难有创造力和战斗力。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党的建设中一个值得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

凝聚力建设是各级党委的重要课题

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内涵非常丰富,理论性很强。笔者认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班子内部的合力;二是在干部群众中的向心力、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凝聚优势、凝聚才干、凝聚人心的能力。

之所以提出班子的凝聚力问题,与我们的干部管理体制有关。从目前我们党选拔干部制度情况看,党政领导干部都是经过选举和任命产生的。党政领导班子的产生是经过组织推荐、考察、研究、任命和履行相关法律程序或通过选举产生的。在班子组成之初,每个成员之间都不是很了解,需要有一个相互熟悉的过程,这个时期是班子凝聚力逐步形成的时期。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大家彼此熟悉彼此了解,尤其是对一把手驾驭全局的能力以及每位领导成员存在素质、能力、经历、特长、性格、知识、年龄甚至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对产生领导班子凝聚力都会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因此,领导班子“凝聚力”会有一个逐步发展变化的过程。一方面可能向好的方向发展,一方面可能向不利的方向发展。如果一把手素质好,领导经验丰富,驾驭全局能力强,核心作用突出,副职也全力支持和配合“班长”的工作,班子就能比较快地形成凝聚力,并不断增强。反之,班子就会缺少凝聚力和向心力。

增强班子凝聚力问题,不仅带有必然性,而且带有普遍性。从实际情况看,哪个班子凝聚力强,哪个班子就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在群众中的威信就高,工作就有成就,事业就会发展。因此,增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就是提高党执政能力的前提和基础。

认识和把握各级领导班子凝聚力的现状和规律,是各级党委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的关键

从目前河北省各级领导班子的现状看,凝聚力普遍比较好,但也有强弱之别,对凝聚力强的领导班子我们不能盲目乐观,对凝聚力不太强的领导班子要及时跟上做好工作。而且,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也都处在发展变化之中,因此要及时掌握变动的情况,超前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凝聚力建设不仅要综合治理,更要有针对性。笔者认为,影响领导班子凝聚力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第一,领导班子成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如果说一个班子内所有成员素质都比较高,都能识大体、顾大局、自觉维护班子团结,那么这个班子整体功能发挥的就好,凝聚力就强。实践证明,一个凝聚力强的班子成员尤其是一把手必须具备五种素质(政治素质、理论素质、业务素质、领导素质和人格风范)和五种能力(统揽全局能力、宏观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知人善任能力、处理复杂问题能力)。

第二,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好坏。

从实际情况看,凡是一把手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好的,班子就团结,凝聚力就强;否则,班子就缺少凝聚力。班子的凝聚力既要看个人素质和能力,更要看制度,各种制度中最重要的是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情况。而其中的关键,又是一把手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情况。

第三,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是否严格。

从实际情况中可以了解到,影响领导班子凝聚力的主要因素在于选人用人。一、二把手之间乃至一把手与其他班子成员之间容易发生矛盾或产生看法的主要在用人方面。如果一个地方或单位的一把手在选拔任用干部时,能够出于公心,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条例》,严格按程序办事,这个班子在选拔任用干部时就不会发生偏差,就不会在班子成员中引发矛盾,同时,就不会影响班子凝聚力。反之,用人不公就会引发班子成员对一把手有看法,会影响班子团结,影响凝聚力。

第四,上级党委对下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了解、指导、监督、帮助是否有力。

如果上级党委、政府的主要负责同志对下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存在了解不深,监督、指导、帮助不及时的问题,也会影响下级班子的凝聚力。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凝聚力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学习和培训,提高领导干部的综合素质,是提高班子凝聚力的前提和基础。

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归根结底要靠提高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和水平,而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的基础是提高领导干部的能力和水平。只有不断加强领导干部的学习、教育和培训,使其更加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掌握更多的做好本职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提高实际工作水平,才能为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打好基础。

第二,健全民主集中制,实施科学决策。

靠制度使领导班子工作运转实现规范化、民主化、科学化。科学、民主、规范的领导体制和决策机制是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高领导班子凝聚力的保证。只有不断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建立和完善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协调等各项工作制度,不断总结、完善和探索各项制度有效落实的长效机制,才能提高领导班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能力,从而提高领导班子的凝聚力。

第三,唱响“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主旋律,开创干事业的浓厚氛围,使班子更加团结协调,增强班子在干部群众中的感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