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气度决定宽度
20322200000005

第5章 气度是高级的忍让术(4)

跟随公子一同出逃的大臣们原指望重耳能依靠齐国的力量达到复国的目的,可眼下齐国的情况也很混乱,自顾已是不暇,翊6有能力和精力帮助他们?眼看着公子重耳沉迷、陶醉在目前平静、安定的生活之中不能醒悟,终于忍不住纷纷劝说起公子重耳别忘了兴邦复国的大任。可惜此时的重耳却置若罔闻,难以自拔。

几位大臣为此忧虑不堪,聚集在一处僻静之地开始商讨对策。

终于,他们有了一个计画。一位叫狐偃的大臣说:“我们大家回去准备好各自的行装,相机邀公子出城狩猎,待出得城门便劫他上路离开齐国,让他想不走也不行了;”大家同意了这计画,相约严守秘密,不得走漏风声,暗自行动。

谁知这天大的秘密却被当时正在树上釆桑的重耳夫人齐姜的侍婢听了去,待几位大臣离开后,她也赶紧去向主人齐姜禀报。

齐姜听完禀告吓了一跳,侍婢便在训斥一顿之后将她关进了密室,半夜又找人悄悄地去灭了口。但深明大义的齐姜思考再三,终于还是亲自劝说丈夫要以国家为重,应该振作精神励精图治,也不要辜负了大臣们的一片忠心。可此时的重耳哪里听得进去,不愿再过颠沛流离东奔西走的流亡生活的他没有听从夫人的动告。次日又拒绝了大臣们的邀请。

众大臣无计可施,—筹莫展。齐姜经过一番痛苦的内心挣扎后,毅然与大臣狐偃议定:由自己借机会将重耳灌醉,再让大臣们连夜运载出城去。

当夜,在齐姜的帮助下,狐偃一行人带着喝得酩酊大醉的重耳踏上了复国之路,几经风雨磨难,完成了兴邦复国的大业,终成春秋五霸之一。有了齐姜的晓大义,明事理,牺牲小我和夫妻恩爱、家庭美满的安乐生活,以及和几位大臣们一样克制贪图享受、安于平淡快乐生活的心理,方才铸就了公子重耳成为春秋五霸之一,否则,历史只得改写。

流水,为了“不”腐,为了奔向大海,或者只是为了“流”这一信念,就能忍受高山的阻挡,深涧的恐吓,忍受万里险途的劳苦、寂寞,忍受浊沙的污染,忍受烈日的烘烤,忍受人畜的啜饮,随着地势的起伏时急时缓,时分时合,可它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哪怕是九转十八弯,也不放弃信念,一路高歌着向东流去,直至大海。

作为主宰着万物的人,更应该在不息的信念中学会忍耐忍让、忍受别人的诽谤,忍受命运的不公,忍受挫折的打击,忍受富贵权势的诱惑,忍受生与死的考验,方能铸就自己人生的辉煌。

忍,说时容易做时难。水,没有固定的形态,却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适应着这个世界,可圆可方,能强能弱。它是柔韧的,“抽刀断水水更流”;它是弱小的,任由别人取之;它是坚强的,“水滴石可穿”。

人要做到忍让,则需要有比别人高一步的追求,高一步的立身,才可以超越眼前一切事物的局限、束缚,不为一时一事之小利小害所迷惑,为之苦恼,争执不休,无法容忍。水,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其能载舟亦能覆舟,关键在于如何运用。

忍让,可以使一个人成就事业、施展抱负、陶冶德性,亦能使一个人碌碌无为、安于现状、无主见、无胆气豪情、猥猥琐琐,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如何认识。

4.急流勇退

一个人在获取成功时,鼓舞斗志,激励勇气并不困难,难的是当他功成名就,显赫一时之时,从意气风发中清醒、自愿地隐退下来,从辉煌趋于平淡的那股勇气。

能忍常人之所不能忍,不仅是指忍受磨难,忍受诽谤,忍受疲乏,更是指需能忍奢侈,能忍功名、权势的诱惑。

能功成名就者肯定都是聪明人,但能急流勇退者却不仅仅是人聪明就能做到的,因为“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急流勇退,放弃的只是一些名利等身外之物,于人于己皆无损,而得到的却是超然人品,自然之心,于人于己皆有益,何乐而不力。

追求功名也好,功成身退也罢,在别人眼中无非只是一种形式,对自己而言,一切外在的形式皆由心生,正如一个人有了肚饿的念头,才会去吃饭充饥,有了身冷的念头,才会去添衣御寒一样。急流勇退不是一时之冲动,更非沽名钓誉之举,它所依赖的是轻权势之念,淡利欲之。须知:一时一事易,时时事事难。更何况需在功成行满之时,得意正盛之机超然物外?

“鸿未至先援弓,免已亡再呼矢,总非当机作用;风息起休起浪,岸到处便离船,才是高手工夫。”古人早已将把握时机、当机立断之举讲得明明自白,聪明人何须重锤?

急流勇退不是要求你在人生的顺境,事业的巅峰之时抛弃一切,退隐山林,它所看重的只是一种心境,一种不为物欲蒙蔽,不为名利诱惑的淡泊jb境,它所震要的只是时时警惕,时时自省的清醒头脑而已。

急流勇退是一种观念,一种思想。“进步处便思退步,免触藩之祸。”此语出自《周易·大壮》,讲的是一只公羊因看见一道竹篱笆,就自恃自己有坚硬的椅角,便以角撞篱笆,想显示一番,可惜竹篱完好无损,公羊的椅角却被撞伤了,不服气的公羊仍不死心,又向篱笆撞去,这次的结果是被篱笆夹住了椅角,进退不得,只好无可奈何地在那里叫唤。

这虽是一则寓言,可现实之中的人的行为与其何等相似!

我们在笑那只羊愚蠢的伺时是否也应该回头想想自己,检视一下自己?

能做到急流勇退者确也不少,如范蠡(即后来有名的陶朱公、陶渊明、李费等并未因功成身退而湮没于历史的洪流中,他们凭着那一股野鹤轻风般的超然之气成为世代流传的美谈。

张良原是汉高祖刘邦手下的一名大臣,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他熟悉兵法,一生以谋略见长,是刘邦的主要谋士之一。若没有他,刘邦能否建立汉朝也得打上问号。是他设计攻占秦国首都咸阳;是他设计帮助刘邦逃脱鸿门宴上的杀身之祸;是他英明决断火烧栈道。及时阻止了刘邦准备封赏六国后代的计画;也是他力排众议,在楚汉议和后彻底清灭了项羽;还是他帮助刘邦在得天下后镇抚各将士,建都长安,稳固了汉朝的江山社稷。可就是这样一位开国功臣却没有居功自傲,不仅拒绝了封赏给他的三万户领地,还身体力行了老子所讲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的思想,不倚仗功劳让自己成为显赫家族,而是闭门不出,潜心学道,以引退的方式来表明了他的人生哲学。那么,张良此举是否就是在逃避人生呢?答案是否定的。从他晚年为使汉朝免于宫廷内战,为保持社会稳定而帮助太子刘盈请出“商山四皓”的事例中即可见其是以一种更超然的方式来参与朝中大事的。这位早年在下邳向黄石老人学习《太公兵法》的隐者,深深明了“达士知处阴叙翼,而巉岩亦是坦途”的道理,也懂得“谢事当谢于正盛之时才是“天之道”。

急流勇退不是离群索居,更不是逃避人生,逃避责任。在那个年代的官场中,如果不愿为五斗米向权势折腰,不愿屈身于“来而迎,去而送;出分金,摆酒席;出轴金,贺寿旦”的无聊应酬中,更不愿染上尔虞我诈,明争暗斗的恶习时,出路似乎就只有辞官隐逸一条。然而,千百年来,辞官隐逸总被视为人生的消极之举,为许多谋求功名者所不齿。然事实究竟如何?在今天,我们回顾历史发觉未必尽是如此。

像前面所说的张良,若与韩信一样贪恋权势,则很可能与之落得同样的下场。如果陶渊明舍不得荣华富贵,亦可能会在官场中消耗掉精力,滑磨掉志气与才情,无法为我们后人留下那一篇篇文风清新、意境悠远而又具有丰富哲理的诗文,无法成为后世的“隐逸诗人之宗”。

明代李贽曾官至知府,对于一位年已53岁的人来说,舍却荣华归于平淡是需要极大勇气的。他若不能从官场中脱身出来,辞官归隐。还自己一个自由身,那他也不可能走遍天涯海角寻求知己,著书立说,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也不可能成为一代进步思想家为后世传颂。

作为现代人积极进取,完善人生无可厚非,但真正能在某一领域中脱颖而出,出类拔萃者,则总会失去很多方可有成。如果多了一分应酬的时间,则少了一分潜心向学的时间;如果少了一分阿谀,则多了一分正直。

现代社会已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宽松的涉世环境,引退隐逸均不必效法古人拘泥其形迹,而应重在取其意。只要葬们明白:引退隐逸并不是让当事人遁入不食人间烟火的寂寞孤独中去,正如南宋诗人杨万里曾说“袈裟未着言多事,着了袈裟事更多”一样,逃避现实并非明智之举。而只是要当事人以一种适合自己的处世方式,用宁静的心境去待人处世,看世间万物。

急流勇退只是一种形式,真正能做到者才是智者。

在我们这个拥有几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里,不能从历史的积淀中吸取精髓实在是现代人的悲哀。

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当我们被物欲蒙蔽了心智的时候,回头读读古人的明训,终是好的。

5.忍让之度

我们知道,有句话叫做“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忍让也同样如此,若是没有了一定的度,则只是怯懦、软弱的表现,只会使骄傲的人更骄傲,嚣张的人更嚣张。

忍,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人在一生中,总会有不如意的事发生,当我们遇到不顺心、不合意的事时,应该有忍的精神,即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需要我们忍的时候很多很多,如困难、贫苦、误解、诘责、嫉妒、打击、挫折、荣耀、富贵、欲望、诱惑、金钱、名誉、权势、诽谤浮躁、美色等等。

《孟子·告子下》中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几千年前即有贤圣如是告白于天下众生,现代社会虽在调整发展,但作为一名现代人,若想成就一番大事业立于天地之间,是否更需要忍常人所无法忍受的一些艰辛与磨难?人立身处世的优秀品质并非天生而成,这些品质只有靠后天不断地培养与修炼方能拥有。

学会忍耐、忍让固然重要,但更要分靖可忍与不可忍之事。不问缘由的一忍了之,无原则的一忍再忍,不是智者之举,只能表现出你的懦弱与愚蠢,有时更会害人害己。

忍,有一定的限度。当生存受到威胁时,势必不能坐以待毙;当生命受到威胁时,你亦不能让自己也让别人一味地忍,不然不仅是让敌人的气焰更嚣张,更是一种助纣为虐的行为和思想。

忍让有度。忍有大小之分。一己之私利与尸国之存亡,孰大孰小应分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苦读圣贤书”的十年寒窗之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光宗耀祖,扬名天下,是为小忍。

勾践三年卧薪尝胆,像奴隶一样打柴、养猪为的是有朝一日复兴吴国,重振国威,当为大忍。忍有轻重之分。声名与气节,其别形同泾渭分明。昔日韩信蒙受胯下之辱,忍受别人的讥笑与侮辱,只为了他日得一功名,拜将封侯,就是忍的真谛。

西汉苏武忠贞不屈,忍受十数年的塞外流放,不为荣华富贵、威胁利诱所动,只为了不辱使命,不失气节,方能名传千古,这是忍的境界。

忍亦有可忍与不可忍之分。权势之争者可忍,祸国殃民者不可忍。

战国时,陈轸与张仪同时效力于秦国,张仪嫉妒陈轸被秦王重用,便编造谗言毁坏陈轸的声誉,为的是排挤陈轸,自己得到皇帝的宠幸,而陈轸却能机智巧妙地击破谗言,保全性命,同时亦未以牙还牙的对付张仪,稳定了秦国社会的安定祥和,这是因为陈轸深明权势之争难免,是可忍之事,故能忍。

东周末年,卫庄公对其小儿子州吁喜爱有加,以至溺爱得任其胡作非为,无法五天。大夫石历亦有一子石厚,其性情酷似州吁,两人图谋弑了卫桓公。石厚虽为己之子,州吁虽贵为皇子,但深晓大义的石厝不能忍受此等祸国殃民之辈横行一世,遂设计诛杀了两人。石厝能大义灭亲,果断做出处置忤臣逆子的决定,即因此事乃不可忍之事,故行之。

忍让之度,即在于道义、伦理、法律之规是否能容。

有度之忍,是因其心无私无畏,其忍方可强而有力。用忍让的精神去面对世界,自然能心胸开阔,豁达开朗;忍让有度,方为智者本色。

不可不知的忍让技巧

忍让也是一种人生艺术,是有其技巧存在的。达到一定境界的人不仅能够圆融地处世,更能成功地达到事业的峰顶。

1.外柔内刚

能忍与否常常只是一念之间的事,因而忍一般是指每个人的精神心理承受程度,让则是将这种忍的精神在个人的行为之中表现出来。换言之,忍是让的内在思想根本,让是忍的外在具体表现。

当我们已开始拥有忍让心境后,就应该注重忍让的技巧了。

例如:微笑的面庞、文雅得体的举止、言语等可以使人如沐春风,不觉间受到感染,或者改正自己的粗暴、无礼,或者以礼还礼,礼尚往来,让这种美德不断影响周围的人,逐渐形成一个祥和、安宁、谦逊、识礼的氛围。

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法,即使是懂得“忍让”之人,其技巧的高低,也会导致结局的好坏差异。

《菜根谭》中说:“舌存常见齿亡,刚强终不胜柔弱;户朽未闻枢蠹,偏执岂能及圆融。”

牙齿较之于舌头,自然是坚硬刚强的,可是它们却经不起虫蛀菌噬,常被腐蚀得不堪入目,直至完全脱落,而柔软的舌头虽经酸甜苦辣,却毫发无损,安然无恙。战国时的晋国,其大权被智怕瑶l魏桓子、赵襄子和韩康子四位大夫掌握着,后来,四位大夫间发生了矛盾,势力最大的智伯瑶便依仗自己的势力胁迫其余三家将各自方圆100里的土地交给他。韩、魏两家自知财势逊于智家’,无奈之下只有勉强答应,不得不忍气吞声地交了出来,唯有赵襄子不愿受其胁迫,便以维护祖先的基业为借口,拒绝了智伯瑶的无理要求,没有交出属于自己的这一部分势力范围。

智伯瑶为此勃然大怒,于是联合起交出了土地的韩、魏两家共同发兵攻打赵家。赵家也不示弱,由赵襄子亲自率领自己的兵马坚守在晋阳城内与之抗衡。

晋阳城中有充足的粮草,百姓们十分痛恨智伯瑶的强取豪夺行径,为了捍卫自己的领土,几乎是全城皆兵,支持赵襄子。面对城外围困着自己的智伯瑶与韩、魏三家的兵马,军民们同心协力抵抗,斗志高昂、众志成城,一直坚持了两年多。

晋阳城久攻不下,令智伯瑶头疼不已,狡诈的他又想出另一个办法:命士兵们将晋河改道,让河水直冲晋阳城,准备水淹晋阳城。此计实施后,晋水淹没了大半个晋阳城,满ib欢喜的智伯瑶以为这次一定能让赵襄子投降,攻下晋阳城,并将之据为已有已是指日可待。可惜的是,面对如此险境,晋阳城中的军民依然没有一人肯出城投降,使他的如意算盘落了空。

虽然城中军民们仍威风不减,可却已是危城二座,破城在即,危在旦夕了。

智伯瑶眼见破城有望,不免得意忘形起来,肆无忌惮的他无意中便说出了在日后必要时,将用同样的方法消灭韩康子和魏桓子两家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