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IBM公司的首批PC机中,它最初选择的芯片供应商是摩托罗拉和AMD公司,英特尔则是作为备用芯片供应商。当然,与IBM的交易也让AMD公司获益匪浅,使得其也成为了芯片巨头。
竞争对手的失误也是英特尔公司胜出的原因。例如国家半导体公司在早期推出了一款昂贵的16位微处理器,结果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真是吃力不讨好。挺过了最为艰难的创业期,接下来的日子英特尔可谓是-帆风顺,相继推出的微处理器8086、286、386、486都大获成功。与此同时,英特尔的霸主定位开始凸显。
奔腾时代,“Intelinside”深入人心。1993年,英特尔第五代处理器的问世,标志着奔腾-英特尔时代的来临。为了与其他公司产品相区别,英特尔公司将第五代处理器命名为Pentium(奔腾)。
说来,Pentium这个名称的来历还颇有一番曲折。英特尔公司的286、386、486芯片产品由于其出色的性能颇得用户青睐,开始深入人心,于是AMD与Cyrix这些竞争对手钻了小空子:由于按照法律数字是不能用作商标名称的,这些处理器生产商也采用286、386、486为其处理器命名,对此英特尔大为愤怒,但是也无可奈何。
为此,在公布其第五代处理器之前,英特尔公司高层决定不在延续采用586这个名称,开始酝酿更名计划。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征名活动拉开序幕。最终英特尔高层敲定了三个候选名称是InteLigence、RADARl和Pentium,最后Pentium胜出。Pentium的含义:PENT在希腊文中表示“5”,而ium看上去是某化学元素的词尾,用在这里可以表示处理器的强大处理能力和高速性能。
在1992年10月20日,在纽约第十届PC用户大会上,当英特尔公司首席执行官葛洛夫正式宣布Intel第五代处理器命名为Pentium,而不是586,的确让许多人大吃一惊。
在这一时期,芯片市场由英特尔、AMD以及Cyrix三分天下。针对奔腾,AMD和Cyrix也分别推出了K5和6x86处理器。不过由于奔腾处理器性能出众,英特尔的市场份额越做越大,霸主地位日益巩固。
其后推出的几款芯片中,英特尔开始特别注重多媒体处理能力:在1997推出的奔腾Ⅱ处理器中,它加入了专门针对多媒体处理的MMX技术;1999年推出的奔腾Ⅲ处理器中,它带增加了SSE指令集,极大地提升了电脑在多媒体处理时的性能。市场认可了英特尔的这个举动,奔腾芯片再度大获全胜。随着2000年11月,容纳4200万个晶体管的奔腾4处理器问世,奔腾时代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不过在这段时期,英特尔已经遭受了来自AMD为代表的弱势芯片制造商的强有力挑战。
随着奔腾芯片的普及,“Intelinside”这个注册商标也开始遍布全球的各个角落。由于奔腾处理器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在加上英特尔公司极富创意的策略,“Intelinside”频频亮相于各种媒体,没多久它就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从这个注册商标上,不难看出英特尔的野心,它要一起都以其为中心,意图一统芯片市场。
芯梦如何延续?
英特尔创始人戈登?摩尔预言,每隔18个月芯片上集成的晶体管数将会翻番。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为此,英特尔乃至整个芯片业将其奉为金科玉律。但是如果芯片继续以摩尔定律的速度发展,那么再过十年,芯片频率将达到30Ghz,每秒可以进行一万亿次运行,其产生的热量相当于一个核电厂。
显然,摩尔定律已经不太适合于现代芯片工业。与其他芯片制造商一样,英特尔面临着挑战,其芯片设计策略必须寻求突破。英特尔微处理器研究实验室主任贾森?齐尔勒就称,现在是一个低功耗的年代,因而现有的芯片设计策略必须寻求改变。
然而,要限制芯片的功率并非易事,同时要集成更多更小的晶体管也变得越来越费劲。包括英特尔在内的芯片制造商必须寻求技术上的突破。芯片设计领域必须进行革新,包括采用双内核芯片设计、采用新型材料替代硅材料以降低功耗以及采用功耗的连线材料如光纤。
2001年全球低迷,半导体行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英特尔也未能幸免,其营收减少33%。为此,英特尔开始全方位进军芯片市场,包括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以及移动芯片市场(如PDA、手机)。
在台式机市场,英特尔虽然占据了大多数的份额,但是其市场正在被AMD公司所侵蚀。为此,英特尔公司不断推陈出新,但是AMD公司亦不示弱。1月7日,英特尔发表了22GHz的Pentiua芯片,但是AMD不久也将推出167GHz的AthlonXP2000+芯片。两者在性能上已经相当接近。
在服务器芯片领域,蓝色巨人IBM和英特尔一直在较劲。2001年,IBM在芯片设计上获得了巨大的突破,它已经成功地将两个处理器集成在其Power4芯片中。而英特尔只有到2003年采用了95纳米(=0095微米)工艺后,其第一块双内核芯片才可能问世。不过,耗时7年之久的64位处理器Itanium的问世也让英特尔聊以自慰了。同时,更先进的64位处理器McKinley也正在开发之中。这两款处理器均定位于服务器和工作站市场。同时,英特尔也准备采用多线程技术来提高服务器芯片性能。
在笔记本电脑市场,英特尔的日子也不好过。对于笔记本电脑芯片来说,必须尽可能降低其功耗以延长电池寿命。在这方面,后起之秀Transmeta公司做得非常出色,其开发的Crusoe芯片功耗相当低,赢得了许多笔记本电脑制造商青睐。当然,英特尔也在努力。据称,2003年英特尔将推出一款笔记本电脑芯片Banias,不仅其性能比英特尔现有芯片要高出25%,而且将电池寿命也提高了25%。
在移动芯片市场,英特尔绝对是一个迟到者,而且面临着众多的竞争对手,如德州仪器公司。但是,英特尔表示今后几年其收入的30%来自这一市场。目前。公司的移动芯片制造体系PCA已经得到了认可。日本最大的手机制造商NEC公司就选择了英特尔的移动处理器为DoCoMo公司制造3G手机。与此同时,英特尔还涉足无线局域网以及蓝牙市场。
英特尔的成功,难道不正是李嘉诚那句人生哲理的最好的注脚吗?
待人处事要谦和大度保持“低格调”
有的人,本事大,脾气也大。这样的人,经常并不会有好的结果。有的人,有点儿钱就趾高气扬,吆五呵六。社会对于这样的人似乎有意设置了诸多障碍,他们不会有大的成功。李嘉诚并不是这样。在一般人的想象中,如此这般的一个“大人物”起码应该是高贵矜持、唯我独尊的;也许应该是大腹便便、后面跟着一大群“保镖”的;也许是浑身上下穿着超级的名牌货色;还有吃的,大概也非“满汉全席”不可了。其实,这些想象全都陷入世俗的“误区”了。
李嘉诚是一个“大人物”,但他从不以财欺人。他是一个谦逊和蔼的成功者。是一个懂得忍让与后退的成功者。初入和黄的李嘉诚只是执行董事,按常规,大股东完全可以凌驾于支薪性质的董事局主席之上,李嘉诚却从未在众人面前流露出这种态度。李嘉诚作为控股权最大的股东,完全可以行使自己所控的股权,为自己出任董事局主席出力。他没有这样做,他的谦让使众董事与管理层对他更尊重。他出任董事局主席,是股东大会上,由众股东推选产生的。“退一步海阔天空”——李嘉诚的退让术,与中国古代道家的“无为而治”、“无为而无不为”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决策会议上,李嘉诚总是以商议建议的口气发言,实际上,他的建议就是决策,众人都会自然而然地信服他,倾向他,李嘉诚出任主席兼总经理也就顺理成章。
一位接触过他的人回忆,“李嘉诚先生第一次莅临汕头市,和广东省、汕头市的领导人一起参加选择汕头大学的校址的时候,他穿着一套朴素、整洁、很得体的中山装。虽然那年他52岁了,但身材适中、矫健,嘴角常现着一丝舒心的微笑,文质彬彬,风度高雅,显得像一个风华正茂的书生或者学者,使人觉得他很斯文、随和,也很好亲近。”
李嘉诚先生第二次来汕头市,是1983年12月31日下午。他是来参加汕头大学的奠基典礼的庆祝大会和奠基仪式的。在嘉宾中,有许多国内外知名高等学府的校长、教授们,着名经济学家、汕头大学首任校长许涤新先生和广东省委书记、汕大筹委会主任吴南生等到机场迎接李嘉诚先生。当李嘉诚走下飞机舷梯时,一眼瞥见许涤新校长在迎接他,他欣然微笑着赶快趋上前去久久地和许涤新校长握着手。那谦恭的姿势,活像一个学成归国遇着久别重逢的老师那样的欣喜、挚诚。这情景与其说他是一位“叱咤风云”的大企业家,倒不如说他是一位温文尔雅、博学多才的学者更为合适。
在汕头经济特区龙湖宾馆大堂,汕头大学秘书组的工作人员向李嘉诚先生递上一本庆典的贵宾签名簿。人们想,作为汕头大学的创建人,当之无愧地应该在第一页上面写下他的名字。相反,李嘉诚犹豫了!他端着贵宾签名簿,从头到尾地翻看了三遍,他似乎在思考着什么,权衡着什么。他终于在第三页上面,审慎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当天夜晚,庆祝大会之后,李嘉诚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广东潮剧院的节目,和来自北京、广东省委、地委和市的领导人、汕大的校长们谈工作、谈汕大,恐怕少不了三四个钟头。第二天,他又早早地起了床,从特区的庆典到汕大的奠基典礼仪式到记者招待会,一直忙得不可开交。他的身躯内,蕴含着无穷无尽的精力,那种高节奏高效率,无不令人叹服。
一位工作人员后来回忆说:“当我捧着奠基仪式的剪刀礼盒待要上宾馆二楼呈送李嘉诚时,他站在梯边却温和地说:‘这,我就拿上楼吧,不再劳步了。’出于礼貌,他邀我进入他的住房里,头一次衷情地对我说:‘我对凡有事业心的人都表示尊敬,希望所有参加汕头大学创业的人,都把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汕头大学。’”
1987年2月10日,他到汕头参加汕头大学校董事会的成立及第一届第一次会议。是日中午,他乘飞机到达机场后,和他握过手的几个新闻界同行,都敏感地发现,李嘉诚先生的手心有些发烫,说话的鼻音浑重了。李嘉诚显然是感冒了,发烧还没退。那一年,香港的股市正面临着严重困难。为了汕大,他仍然抱病坚持着前来参加会议,而且还坚持着研究工作到深夜。休息没几个钟头,第二天上午又继续坚持开会。太劳累了,感冒又加上胃痛。但他仍然不动声色地打起精神坚持着。只是到了会议中间,他才走近一位工作人员的身边悄然地说:“我要吃胃药,需要几块饼干送药,能找到几块饼干吗?”那时,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校园内的商店,很快地买到了惟一能买到的肇庆产的“菜汁饼干”来应急。只见李嘉诚先生离开了会议桌的名誉主席位子,在会议室的一边椅子上坐下,一口白开水送上一块“菜汁饼干”,一连送下了四、五块,又送下了胃药。慢慢地,他刚才还紧皱着的眉心开始舒展了,苍白的脸色恢复过来了。他打起精神又走回自己的座位,继续坚持着……事后,他又悄悄地告诉接待人员说:“饼干,我的秘书从香港有带来的,可是一忙,放在宾馆里就忘了带来。”他还非要交还买饼干的钱。李嘉诚越聚精会神于事业,越致力于对香港对祖国对桑梓的“无私奉献”,就越追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生活,以“求得内心的平和与快乐”,待人处事,都显现出他的谦和大度和“低格调”。
李嘉诚在香港,经常以“一个普通的平民身份”出现。他不喜欢出名,不喜欢出风头,不喜欢哗众取宠,不愿意出席剪彩仪式,不喜欢“曝光”。他懂得谦逊之道,一贯采取“低格调”处理法。
但也别以为李嘉诚是个“悭吝人”、“刻薄鬼”。“俭以养廉”、“俭以养德”、“俭以养身”。至今,李嘉诚先生还保有一个很好的身体素质和体魄,他的精力很充沛,开会、讨论、巡视、考察,一个节目连着一个节目,他应付自如。他有惊人的记忆力,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文章什么问题,他都有清晰地记忆,连在他身边工作的主席秘书、高级秘书都笑着说:“我们都要和李先生斗记忆斗学习呢!不然工作就跟不上啦!”他经常上午还在香港的公司开会,处理公务,中午就乘飞机来到汕头,吃过午饭,休息一个钟头,就到汕大医学院附属一医院去巡视,他从一楼走到六楼,走得很快,连年纪比他轻好些的人都感到有些吃不消,他却感到很平常似的。他还有很高的工作效率,牵涉到亿元以上的问题最迟三天内解决,一般问题往往在半天到一天内得到答复。他对世界的信息也保持着高敏度的灵通与反应。难怪他走上社会奋斗拼搏了半个多世纪,却“创造出80年的工作效率和效益”来。
李嘉诚先生是努力实践并臻于“宁静、简朴、平和、快乐”这么一个道德修养境界的。说实在的,李嘉诚也有很疲累很困倦的时候,他有时也会对老朋友或者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心境很疲劳,十分渴望休息!”“我好像我的身体似乎不属于我自己一样。”有时他也会笑语“随时就可退休”,“1997年之后,对于公司的事,头痛的人将不再是我。”
英国路透社记者这么写道:
“自上世纪英国商人驻香港后,今天华人巨子逐渐起来取代英资地位。英资集团式微之际,华商却取得惊人成绩。其中佼佼者李嘉诚也。”
美国的《时代周刊》,曾形容李嘉诚是“天之骄子”。
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曾称道李嘉诚为“大智大勇”,“艰辛创业,富贵不淫”。
美国《幸福》杂志评价李嘉诚是“最为俭朴的亿万富翁”。该杂志在一篇题为《海外华人喜欢挣钱而不喜欢花钱》的文章中说:“……亚洲除日本以外的财富大部分掌握在海外华人手中,这批人既有特殊的才能,又富有创造精神”,“(他们)工作刻苦努力,不断进行再投资,并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他们憎恶摆阔性的消费,特别喜欢多挣少花。他们把挣到钱看作是极大的乐事,是生活中最激动人心的事情。他们热心于慈善事业,慷慨捐助,但是,在个人消费方面,他们很可能是世界上最为俭朴的亿万富翁。在香港从事房地产交易的李嘉诚已获得25亿美元的资财,但他对简朴的生活更有兴趣。他在国外没有任何房产,赴约都是乘公共汽车前往。”
美国《财富》杂志(1988年)这样评价道:在全世界的超级富豪中,“有的挥霍无度,也有的不忘节俭”,而“最节俭的是香港大亨李嘉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