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曾国藩传
2035900000007

第7章 开始军旅生涯(2)

4月10日,清政府以大学士赛尚阿为钦差大臣驰赴广西督师,乌兰泰、向荣帮办军务,征调重兵,向太平军进攻。从4月到9月,太平军转战武宣、象州、桂平、平南等地,屡挫清军,9月25日一举攻克永安州。太平军在此休整,进行军政建设,办了几件大事:制订《太平军目》,确立了“五人为伍,五伍为两,五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以军为单位的军事制度;设立“圣库”制度,太平军“人无私财”,一切所有缴纳圣库,衣食所需均由公款开支,一律平均;颁布《太平条规》,强化军事纪律;分封诸王,1851年12月17日举行封王大典,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得受东王节制。“永安建制”初步奠定了太平天国建国的规模,保证了太平军的胜利进军。

太平军在永安这座山城呆了半年,从容休整,而清军也从容调遣,完成了对永安的包围。永安弹丸之地,粮道又被切断,若不突出重围,有被聚歼的危险。1852年4月5日,洪秀全以罗大纲部为先锋,秦日纲部殿后,冒雨撤离永安,前锋直趋古苏冲,与乌兰泰所部相遇,因寡不敌众,太平军官兵2000余人阵亡。8日,太平军在龙寮口、大洞山设伏,重创乌兰泰等部,天津镇总兵长瑞、凉州镇总兵长寿、河北镇总兵董光甲、郧阳镇总兵邵鹤龄及兵勇5000余人被斩杀。太平军先败后胜,摆脱清军围困,乘胜向桂林方向进军。4月18日直抵桂林城下。19日乌兰泰率军反攻,中炮受伤,5月8日死于阳朔。桂林城坚兵众,太平军围攻一个多月不下,5月19日主动撤围北上,6月3日攻占全州。在攻打全州的战役中,南王冯云山不幸中炮受伤,死于蓑衣渡。冯云山是拜上帝会的实际组织者和奠基人,是太平天国军政制度的规划者,他的殉难,是太平天国的巨大损失。

6月5日太平军自全州进军湖南永州,中途遭到曾国藩好友江忠源楚军的伏击,损失惨重,11日撤离永州,12日攻克道州。太平天国势力由此深入到曾国藩的老家湖南。

在道州,一方面整顿思想,教育广西老兄弟丢弃打回家乡的“怀土重迁”的狭隘观念,提出“略城堡,舍要害,专意金陵”的战略方针,鼓励太平军老战士继续北上。另一方面则是扩军。太平军到达道州时,已由原来的5万余众,剩下不足万人,亟须扩充。为此,以真天命太平天国左辅正军师东王杨秀清、右弼又正军师西王萧朝贵的名义发布了三篇著名的檄文:《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历数清政府的腐败统治:“罄南山之竹简,写不尽满地淫污;决东海之波涛,洗不尽弥天罪孽”,号召人民“讨胡”、“诛妖”,推翻满清皇朝的统治,“廓清华夏”。湖南民众特别是会党纷纷响应,加入太平军,扩军数万。

太平军在道州休整两个月后,8月17日攻占郴州,接着连克永兴、安仁、攸县、茶陵、醴陵,9月10日师抵湖南省城长沙。

太平天国革命的烈火大有燃遍湖南之势,这使丁忧在家守制的曾国藩坐立不安,再也无法终制了。

壮志难酬而思田园之乐,同国方艰则有澄清之志。这原来就是中国儒生“出世”与“入世”的矛盾统一。国藩在京一筹未展,自然欲归田园,但作为一位实学家,他从未放弃自己的志向。在京期间,他曾赋诗言志,云:“群乌哑哑叫紫宸,惜哉翅短难长往!一朝孤凤鸣云中,震断九州无凡响。”“莫言儒生终龌龊,万一雉卵变蛟龙。”(《感春》诗,《全集·诗文》)情知“紫宸”被哑哑群乌权贵把持,自己无法施展经世大志,但他可以等待,而太平天国革命犹如惊涛骇浪,冲击着势之将倾的清帝国大厦,国藩屠鲸斫蛟喈凤变龙的机会终于来到了。

当太平军大军压境,纵横驰骋湖南时,湖南全省震动,湘乡也是人心浮动,老百姓四处乱逃,不知所措。国藩起而问事,作《保守平安歌》三首(《全集·诗文》),不啻为三项应变措施。

第一首《莫逃走》唱道:

众人谣言虽满口,我境切莫乱逃走。

我境僻处万山中,四方大路皆不通。

我走天下一大半,惟有此处可避乱。

走尽九州并四海,惟有此处最自在。

别处纷纷多扰动,此处却是桃源洞。

若嫌此地不安静,别处更难逃性命。

只怕你们太胆小,一闻谣言便慌了。

一人仓忙四山逃,一家大小泣嗷嗷。

男子纵然逃得脱,妇女难免受煎熬。

壮丁纵然逃得脱,老幼难免哭号咷。

文契纵然带着走,钱财不能带分毫。

衣服纵然带着走,猪牛难带一根毛。

走出门来无屋住,躲在山中北风号。

夜无被铺床板凳,日无锅甑切菜刀。

受尽辛苦破尽财,其实贼匪并未来。

只因谣言自惊慌,惹起土匪吵一场。

茶陵道州遭土匪,皆因惊慌先徙走。

其余各县逃走人,多因谣言吓断魂。

我境大家要保全,切记不可听谣言。

任凭谣言风浪起,我们稳坐钓鱼船。

一家安稳不吃惊,十家太平不躲兵。

一人当事不害怕,百人心中有柄把。

本乡本土总不离,立定主意不改移。

地方公事齐心办,大家吃碗安乐饭。

国藩以通俗易懂的歌谣,娓娓道来,劝说开导,果然奏效,一时人心安定。

《莫逃走》安定人心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国藩作《保守平安歌》第二首《要齐心》歌谣,唱道:

我境本是安乐乡,只要齐心不可当。

一人不敌二人智,一家不及十家强。

你家有事我助你,我家有事你来帮。

若是人人来帮助,扶起篱笆便是墙。

只怕私心各不同,你向西来我向东。

富者但愿自己好,贫者却愿大家穷。

富者狠心不怜贫,不肯周济半毫分。

贫者居心更难说,但愿世界遭抢劫。

各怀私心说长短,彼此有事不相管。

纵然亲戚与本家,也是丢开不管他。

这等风俗实不好,城隍土地都烦恼。

万一邻境土匪来,不分好歹一笔扫。

富者钱米被人抢,贫者饭碗也难保。

我们如今定主意,大家齐心共努力。

一家有事闻锣声,家家向前作救兵。

你救我来我救你,各种人情各还礼。

纵然平日有仇隙,此时也要解开结。

纵然平日打官方,此时也要和一场。

大家吃杯团圆酒,都是亲戚与朋友。

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合做一双手。

贫家饥寒实可怜,富家量力略周旋。

邻境土匪不怕他,恶龙难斗地头蛇。

个个齐心约伙伴,关帝庙前立誓愿。

若有一人心不诚,举头三尺有神明。

国藩苦口婆心,反反复复开导为“富者”惜贫怜贫,不要像平日那样对于贫者“不肯周济半毫分”,“贫家饥寒实可怜,富家量力略周旋”,无非要缓和贫富对立,团结起来,“百家合成一条心,千人合做一双手”。大敌当前,争取民众,这样就不至于把“贫者”推到太平天国一方。这对“富者”绝对没有好处的。

光缓和阶级矛盾还不够,万一太平军攻进湘乡将如何是好?因此还必须采取必要的应变措施,于是国藩又编了第三首歌谣《操武艺》:

要保一方好土地,大家学些好武艺。

武艺果然学得精,纵然有事不受惊。

石头要打二十丈,石灰罐子也一样。

木板只要五寸宽,箭箭要中靶子上。

石头灰罐破得阵,叉钯锚子一齐进。

靶子也立一块板,板上先凿四个眼。

眼内安个小木球,戮在锚子尖上留。

只要枝枝戳得准,保守地方总安稳。

火器虽然是个宝,鸟铳却要铸得好。

火药也要办得真,不然炸裂反伤人。

铳手若是不到家,不如操演不用他。

惟有一种竹将军,装得火药大半斤。

三股麻绳紧紧缠,一炮响动半边天。

件件武艺皆无损,石头锚子更要紧。

石头不花一文钱,锚子耍出一道圈。

若是两个习得久,打尽天下无敌手。

读书子弟莫骄奢,学习武艺也保家。

耕田人家图安静,学习武艺也不差。

匠人若能武艺全,出门也有防身计。

商贾若能学武艺,店中大胆做生意。

雇工若能武艺全,又有声名又赚钱。

白日无闲不能学,夜里学习也快乐。

临到场上看大操,个个显出手段高。

各有义胆与忠肝,家家户户保平安。

国藩利用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歌谣形式,号召士、农、工、商各个阶层起来拿起“家伙”,操练武艺,自卫身家,抵抗太平军,“保一方好土地”。这比政府颁发的各类充满“之乎者也”的文告,更容易深入人心。国藩以为《保守平安歌》三首既能收效于湘乡,也“可以劝通省之人”,要求湖南地方当局广为散发。

长沙围城之战仍在进行中。在9月12日的战斗中,萧朝贵中炮殉国,这是太平天国又一重大损失。11月30日,长沙围两个多月不克,加上清军云集,太平军撤围而去。12月3日克益阳,民船数千投入太平军,水陆顺江而下,13日攻克“两湖咽喉”、“最为要害”的岳州(岳阳)城。在岳州,太平军又得民船5000余条,从而建立了水营,同时得旧藏吴三桂大批军械炮位,改善了装备,声威大震。朝廷急令两江总督陆建瀛为钦差大臣,与江西巡抚张芾、安徽巡抚蒋文庆沿江设防,令向荣尾追太平军,以收夹击之效。16日,15万太平军水陆并进,千舡健将,两岸雄兵,鞭敲金镫响,沿路凯歌声,浩浩荡荡,披荆斩棘,所向无敌。12月22日克汉阳,29日下汉口,1853年1月12日占领武昌。武汉为南北枢纽,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如曾国藩所说:“论天下之大局,则武昌为必争之地,何也?能保武昌,则能扼金陵之上游,能围荆、襄之门户,能通两广、四川之饷道,若武昌不保,则势成割据之势。”武汉的失守对清政府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因此,清廷一方面调整军事部署,以琦善为钦差大臣防守河南南阳,调察哈尔都统西凌阿、陕甘总督舒兴阿、山东巡抚李僡以及副都统明庆、德崇额、忠泰等,进剿太平军;另一方面号召各地团练乡勇,保卫桑梓。1月8日,咸丰皇帝颁给湖南巡抚张亮基一道上谕,说:“前任丁忧侍郎曾国藩籍隶湘乡,闻其在籍。其于湖南地方人情,自必熟悉。著该抚传旨,令其帮同办理本省团练乡民,搜查土匪诸事务,伊必尽力不负委任。”

1月21日,曾国藩接到帮办湖南团练的谕旨,初尚迟疑,准备上疏陈情,恳乞终制。好友吴敏树致书力劝,郭嵩焘则专程赶往白杨坪,“以力保桑梓之谊”为言,敦促他应召出山,国藩遂焚毁疏稿,遵从墨绖从戎的古制,接受团练大臣的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