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统一之路与分裂之痛
2042900000017

第17章 国家的统一与分裂初探(16)

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和扩大,殖民主义在民族解放运动的不断打击下瓦解,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人阶级和各种进步力量争取权利的斗争不断高涨。在新的形势下、新的历史条件下,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国务卿杜勒斯认为:“只要法国人仍然控制西贡政权,反共努力就无法在争夺人心的竞争中取胜,越南全境就会迟早落于共产党之手。”所以,美国采用新殖民主义的办法在南越进行统治。它企图利用新的手段掩盖其剥削和奴役的目的,如在形式上给予殖民地独立,用经济援助、技术援助和不公开买卖的形式达到控制南越的目的。正如法国将军纳瓦尔所说:“这一政权虽然没有美国的全权代表——公使和高级专员,但有一个美国大使。如果他不开口的话,什么事都做不了。”

美国在南越建立亲美反共政权傀儡政府,与建立南越反共政权密切相关,美国力图取消法国在那里的控制。1954年6月,美国把长期“圈养”的吴庭艳送回南越,7月7日出任保大政权的内阁总理,排斥亲法派,夺取军政大权。1955年10月23日,他采用“公民投票”的手段废除了保大的“国家元首”地位。三天后,吴庭艳宣布建立“越南共和国,组成政府”,自封为“总统兼总理和国防部长”。1956年3月4日,又在南越举行单方面选举,成立伪议会,制定伪宪法,企图使南方变成一个独立的国家。1956年4月,法军全部撤出南越,随之法国驻印支军队总司令部也宣布解散。从此,美国在南越完全取代法国,成为吴庭艳的太上皇。

与建立南越反共政权有关的另一个步骤是缔结一项多边的共同防御条约,即1954一年9月8日,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泰国和巴基斯坦在马尼拉缔结的反共军事条约及会议议定书。议定书将南越、老挝和柬埔寨划人其保护范围。该条约主要目的之一是赋予南越独立国家的合法性;二是使美国及其若干盟国正式承担某种保护义务,以阻遏北越“侵略”和“内部颠覆”,便于美国在必要时进行干涉。

为什么美国选择吴庭艳充当自己的傀儡?吴庭艳1901年1月3日生于越南中部广平省一个虔诚天主教的封建大官僚家庭,其父吴庭国任职于法国保护制度下的成泰帝宫廷,官至礼部尚书兼内廷总管。吴庭艳起初就读于顺化国学,接着在法国人主办的河内法政学院深造。1921年毕业后,他即进入官场,先后任过县长、知府、省长,直至出任保大王朝宫廷内阁的内政部长,因未得到实权,他不久就以法国和保大的条约没有扩大朝廷的权限为借口而辞职。以后十余年过着在野政客的生活。二战期问,日军侵入印度支那,越南民族运动高涨。这时,吴庭艳开始以民族主义者面目参与“反法”活动,与日本人勾搭,但未受重用。1945年8月革命后被越盟地方组织逮捕。翌年3月被释放,他前往法军控制区,于1947年参与保大复辟活动。1950—1951年先后两次前往美国游说。在此期间,他到处发表演讲,鼓吹“只有依靠力求摆脱法国控制的越南‘民族主义’才能战胜共产党人”。吴庭艳的反共反法言论赢得了美国一些政界要人的赏识和支持,其中有最高法院法官威廉·道格拉斯,他的一句话表达了这些人的共同看法:他就是“我们能够与之同舟共济的那种亚洲人”。1954年6月在美国大力支持下,从保大那里接管军政大权,.并组成新政府。

在军事方面,美国为吴庭艳政权建立了一支军队。可以说这支军队是维持新殖民政权的保障,也是实行美国政策主张的工具。实质上那是在“国家军队”招牌下的美国雇佣军。美国包办一切,从武器装备、训练、组织到发工资,提供随军顾问,实际上是指挥官。美国对西贡政权的军事援助20年间(1954—1974年)达到180亿美元。随着军援的增加,美国的军事物资与装备不断运进南越,陆续修建了几十处军事基地和战略公路。南越的空军机场从1954年的六个增至1960年的五十七个。岘港、芽庄、归仁和金兰湾等海港扩建为海上空军基地。用美式武器装备和军事顾问训练的南越伪军到1957年达15万人,“自卫队”3万人。美国驻南越军事顾问到1957年已达。736人。

在经济方面,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改变南越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结构,作为其推行新殖民主义的稳定支撑点。美国以商品形式进行的经济援助,其意图是在南越造成一种繁荣的假象,刺激人们竞争消费,将那里变成一面“美国生活方式的镜子”。美国通过不断增加经济、军事援助,修建军事设施和设立银行分行等,促进了南越资本主义发展的进程。到1975年之前,越南南方已有2万个资本家,拥有1.2万个企业,而1954年北方只有大约两千个资本家。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南越工业就有了发展。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殖民主义在南越统治的20年中,重工业没有发展,轻工业则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美国和其他资本主义商品的涌人,使南越一些民族工业和民族手工业产品失去了销售市场,被迫停产或近于停产。

在思想方面,二战后,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美国打着“反共”的旗号推行其新殖民主义政策。1954年关于印度支那问题的《日内瓦协定》签订后,为遏制苏联、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影响,美国“以共产主义威胁”为借口,竭力通过各种渠道传播反共思想,引诱人们为美国称霸世界的战略意图而战。例如,罗伯逊1956年6月1日在阐述美国对越南南方政策时说:“美国将尽它的努力援助越南政府(即吴庭艳政权),以便减少并且在必要时最后根除共产党的颠覆活动和影响。”

在越南南方推行的新殖民主义侵略政策,是美国全球战略的一部分。这场侵略战争的失败对世界反侵略与侵略之间的力量对比,对美国的地位及其威信有着直接影响。因此,一连更换的美国几任总统,不断改变侵越战略战术,但是,最后均遭到惨败。

三、南方革命力量从政治斗争到武装斗争

越南劳动党转变南方的斗争主张。日内瓦会议结束后,越南被暂时分割为南北两方。南方的抗战骨干大都随人民军北撤,但仍留有1万人左右。根据南方敌我双方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越南劳动党及时改变了战略,其目的在于:一是要求西贡政权必须履行日内瓦协定;二是保存南方革命力量。195,:1.年9月,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开会,就新形势下全国的革命任务和方向作出重要决议。关于南方革命,政治局指出,“当前我们必须正确地执行停战协定,同时坚决斗争,要求对方必须彻底执行协定,实现自由民主,改善民生,反对报复、逮捕前抗战人员的行动,反对实行恐怖和破坏我们的基层组织,维护我们的群众在抗战时期已经取得的权利。另一方面,必须关注工作方向的转变,重新组织安排基层单位干部、党员和革命群众,明确斗争任务和方针。”政治局再次强调,“必须透彻领会斗争的长期、艰苦和复杂性质,提高警惕,坚决克服和平、安逸、享乐思想,避免革命精神消沉、斗争意志涣散;必须加强组织和纪律意识”。

为了贯彻《日内瓦协定》,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统一,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1955年2月4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宣布随时准备按照1954年日内瓦协议的规定恢复南北方之间的关系。同年6月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发表随时准备举行协商会议的声明。1956年7月6日,胡志明主席发表《致全国同胞书》,建议:“一要恢复南北两方的正常关系和自由来往;为北方和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团体间的互相联系创造条件。二要召开有南北两方政权代表参加的协商会议,讨论在日内瓦协议的基础上举行自由普选和统一祖国的问题。”从1955年初,越南北方各地人民经常举行集会和游行示威,发起签名运动,要求举行南北协商和全国普选,并支持南方同胞为祖国和平统一进行的斗争。

南方人民开展政治斗争和武装自卫。面对美、吴政权竭力歪曲和破坏《日内瓦协定》,暴露了他们长期分割越南和加紧准备再次制造战争的野心,越南南方人民掀起了广泛的群众政治斗争,其目的就是要求吴庭艳政权严正履行《日内瓦协定》的各项条款,不能逮捕、报复前抗战人员,必须同北方协商普选,通过和平方式统一国家,同时要求自由、’民主和改善生活。

《日内瓦协定》签订后仅几天的时间,在越南南方一个名为“西贡一嘉定保卫和平运动”的组织就成立了。该组织的头面人物大部分是一些进步和有威信的爱国知识分子。许多街区、企业、学校都成立了自己的保卫和平委员会。运动得到各阶层人民的热烈响应,并迅速地发展到其他城市和一些省。各委员会都进行公开活动,同国际监察、监督《日内瓦协定》执行委员会建立关系,推举代表访问政治犯,要求南方当局释放他们,并按照《日内瓦协定》精神恢复他们的自由民主权利。这一行动尽管遭到吴庭艳政权的迫害,保卫和平运动的许多领导人被捕、被关押,但“保卫和平运动”的各基层委员会仍然继续活动。

继“西贡一堤岸和平运动”之后是要求协商普选的斗争运动。1955年6月6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发表随时准备举行协商会议的声明。同年7月19日,越南民主共和国政府照会南方政府,建议派代表团出席7月20日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讨论通过普选实现国家统一问题。但是,吴庭艳政权十分害怕普选,所以不愿答复,并且还公开否认《日内瓦协定》,拒绝协商。接着,南部越联阵线号召南方人民起来斗争,要求召开协商会议。为了响应这一号召,西贡一堤岸‘70%的民众停工、罢市,显示了全民的统一意志。这座城市在一天之内几乎完全停止了活动。这个运动从西贡逐渐扩大到南部和中部各省、县,时间达两个多月。许多地方还掀起了要求在协商建议上签名的运动,并派代表团把其递交给国际组织。

协商运动发展到1956年,并没有因吴庭艳发动十分恶劣的“控共战役”而停下来或者减弱,相反更加高涨。尤其是接近7月20日,利用吴庭艳的“将遵循通过和平方法,包括民主和真正自由的普选方法在内的统一领土事业”的欺骗声明,在1956年4—5月又爆发一次公开要求通过和平统一的斗争运动。值1956年“五一节”,仅西贡就有20万人喊着“通过和平方法统_国家”、“越南独立和统一万岁”的口号上街游行示威。,

在堵塞了和平统一国家的道路之后,从1957~1959年,吴庭艳政权对越南南方人民的爱国合法斗争进行血腥镇压,使其处境极为困难。越南南方人民从斗争实践中、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必须拿起武器,没有别的道路可走。1956年6月8~9日,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作出《关于南方革命形势和任务》的64号决议。决议指出:“必须巩固现有武装力量和半武装力量,建设根据地,以便作为立足之地。同时建立稳固的群众基础,为维持和发展武装力量创造基本条件。在群众中组织自卫队,以便保护群众斗争和必要时掩护干部。”1956年12月,越南劳动党南部地区党委召开会议,决定:“由于南方革命运动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必须有自卫和武装宣传的力量以配合政治斗争,并进而用武装力量发动革命,推翻美吴集团。”

在上述决议指导下,南方农村的爱国斗争运动,虽然遇到很大困难,但仍在不断发展,而且斗争非常激烈。南方广大农民继续通过多种形式把反对吴庭艳政权推行的反共、控共等恐怖活动同反对把农民送进“稠密区”、“营田区”的斗争结合起来。

总之,从1954年7月到1959年,经历了一系列的政治斗争,尽管美吴政权进行疯狂地破坏,给南方人民造成重大牺牲,但是革命的基层组织仍然保存了下来,并取得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胜利。

1959年1月12~21日,召开了越南劳动党二届十五中全会,确定了南方革命路线。越南劳动党中央指出:“越南革命在南方的基本发展道路是起义夺取政权……根据革命的具体情况和当前的要求,应依靠群众的政治力量,根据情况适当地结合武装斗争……当使用自己的武装力量和宣传时,应牢牢掌握为政治斗争服务和服从于政治斗争需要的原则……要十分巧妙地隐蔽自己和保存力量……但由于美帝是最好战的帝国主义,所以在某种条件下,南方人民的起义也可能转为长期的武装斗争。”会议决议顺应南方人民的迫切愿望,为南方解放事业的根本转变创造了条件。这次会议的决议被1960年越南劳动党“三大”通过,变成大会的一个决议。

为了贯彻越南劳动党二届十五中全会决议,1959年2月底,南方步兵338师进行集结,北方部分步兵团改编为训练团,为向南方派遣部队做准备,同年5月5日,越南中央军委决定正式开辟一条向南方运输的道路,即“胡志明小道”,简称“559道路”。5月19日成立“559部队”,负责向南方运输军事物资,组织接送南下和北上的部队及人员。7月,海上运输603营成立,主要担负向南方运送武器的任务。

越南劳动党二届十五中全会决议传达到南方,如同火种点干柴,迅速成为燎原之势。南方人民迅速实施这一决议,革命形势发生了极大变化,其标志是南方人民的斗争运动开始了。

广义省茶蓬县和西部山区人民的奋起斗争。1959年8月28日,广义省茶蓬县一万六千名各族人民,在“339单位”(即两排武装力量)的有力配合下揭竿而起,除恶棍、反控制,迫使敌人撤离据点7座,歼敌161人,惩治恶棍61人,把吴庭艳操纵的伪国会选举日变成起义的日子。9月1日,整个茶蓬县(除县城之外)完全由人民控制。广义省西部地区人民也奋起斗争,推翻伪政权乡村统治机梅,对敌人据点形成包围之势。仅在一周内,山河县山区和巴德、明龙两县二十多个乡的人民当家作主。广义省茶蓬县和西部山区人民奋起斗争的胜利,推动了第五联区乃至南方革命运动的向前发展。其后,槟知、美秋、新安、茶荣、薄辽、迪石、朱笃、西宁等各省人民,在武装力量的带动下,也奋起斗争。其运动如同决堤之水,迅速蔓延到南部各省的许多地方。经过?共同奋起斗争”风暴,敌人在乡村的统治土崩瓦解。解放区在大范围内建立。

从1959~1960年,“共同奋起斗争”运动所取得的胜利,标志着越南南方革命从政治斗争转向了武装斗争,南方人民在敌人乡村政权大范围瓦解的基础上建立的解放区,为后来接连取得的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