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灵的智慧
2044800000032

第32章 人生的风景线(5)

“做事最怕认真二字”,认真,是一种一丝不苟的办事态度,也是一种美德。它能提高你的可信度,也能感染别人。相反,办事马马虎虎的人不仅自己办不成事,也让别人感到不放心,甚至产生厌恶的情绪。

大富豪与一毛钱

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是美国19世纪的三大富翁之一。

洛克菲勒享有98岁高寿,他一生至少赚进了十亿美元,捐出的就有七亿五千万。

他平时花钱却十分节俭。有一次,他下班想搭公车回家,缺一毛零钱,就向他秘书借,并说:“你一定要提醒我还,免得我忘了。”

秘书说:“请别介意,一毛钱算不了什么。”洛克菲勒听了正色说:“你怎能说算不了什么,把一块钱存在银行里,要整整两年才有一毛钱的利息啊!”

还有一件事,洛克菲勒习惯到一家熟识的餐厅用餐合餐后,给服务生一毛五分钱的小费。有一天,不知何故,他只给了五分。

服务生不禁埋怨说:“如果我像你那么有钱的话,我绝不吝惜那一毛钱。”

洛克菲勒笑了笑说:“这就是你为何一辈子当服务生的缘故。”

这位亿万富翁对金钱的看法是:我非但不做钱财的奴隶,而且要把钱财当作奴隶来使用。

人们都知道“积少成多,万涓成流”的道理,可是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但约翰·洛克菲勒做到了,所以他成功了。不要忽视一毛钱——这是一个人良好品质的表现。

铁罐的悲剧

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另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

“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不敢,铁罐兄弟。”谦虚的陶罐回答说。

“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着,现出了更加轻蔑的神气。

“我确实不敢碰你,但不能叫做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的任务就是盛东西,并不是来互相撞碰的。在完成我们的本职任务方面,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住嘴!”铁罐愤怒地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消灭了,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何必这样说呢,”陶罐说,“我们还是和睦相处的好,吵什么昵!”

“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我们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碰成碎片!”

陶罐不再理。

时间过去了,世界上发生了许多事情,王朝覆灭了,宫殿倒塌了。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历史在它们的上面积满了渣滓和尘土,一个世纪连着一个世纪。

许多年以后的一天,人们来到这里,掘开厚厚的堆积,发现了那只陶罐。

“哟,这里头有一只罐子!”一个人惊讶地说。

“真的,一只陶罐!”其他的人说,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大家把陶罐捧起,把它身上的泥土刷掉,擦洗干净,和当年在御橱的时候完全一样,朴素,美观,华光可鉴。

“一只多美的陶罐!”一个人说,“小心点,千万别把它弄破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谢谢你们!”陶罐兴奋地说,“我的兄弟铁罐就在我的旁边,请你们把它掘出来吧,它一定闷得够受的了。”

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一点铁罐的影子也没有。它,不知道什么年代,已经完全氧化,早就无影无踪了。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但人贵有自知之明。“铁罐”的悲剧,正在于它的盲目性;而“陶罐”的不朽,就在于它清楚自己的实力。

这是你的选择

一位美国小伙子看中了一位中国姑娘,便一直追着不放。最后,中国姑娘辞掉了令人羡慕的工作,跟美国小伙子结了婚,飞到大洋彼岸去了。

“我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远离父母跟你到美国来,这可是我为你做出的牺牲呀。”中国姑娘说。她以为这样说能把他感动的,没想到他只是说:“不,不,我不认为这是什么牺牲,在我看来,这只是你的一种选择。”她后来才认识到,美国人在人际交往中,只会尊重你的选择,而不会承认你的牺牲。这就意味着:你做出的所有决定,都必须符合你自己的心愿,符合自己的心愿才能成为自己的真正选择。这样与人打交道,才会拥有真正的平等,同时也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那位美国小伙子是一位通晓六国语言的医生,在美国很容易赚钱的,他工作一个小时就有100美元的收入。但是她却跟国内的朋友说:“我必须工作,必须学会自己赚钱。如果没有经济上的独立,就不可能做出真正符合自己心愿的选择,也就不可能赢得他长久的尊重。”

她故出了自己的选择。

不可能让别人为你的选择负责,而且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权利和自由。

龙卷风

在一个偏远、封闭的小镇只能听到两个电台:第一电台专门广播名人消息、call in节目,或是热门歌曲排行榜,它的收听率相当高;第二电台则是气象专业电台,它的听众只有一小群人。一天晚上,气象电台发出紧急警告:一个威力惊人的“龙卷风”将在午夜来袭本镇,电台呼吁镇民立即疏散他处。这一小群听众立刻组织起来,有的去找镇长,有的到街上敲锣打鼓,有的打电话给第一电台,请求播出龙卷风消息,好保存身家性命。

镇长说:“本镇从未有过龙卷风,龙卷风的消息是气象电台误报或捏造,为的是提高收听率。”敲锣打鼓的人则被视为疯子。而第一电台则以现场正在访问名人为由,不予插播这一条“生死存亡”的消息。

午夜来临,小镇被夷为平地,后来者没有人知道这块地曾经是一个小镇。

每一个日子都可能是最后的日子,我们要以敏锐的心过每一天,更要用心看看这个世界,用心看看自己,不要把每一件事都视为是理所当然,因为所有的事情都会改变,且看你如何去衡量它了。

不要悔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了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他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到中年,有了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正确地进行思考

爱因斯坦的成功,首先应归功于他正确的思考和创造力。

有一次大发明家爱迪生满腹怨气地对爱因斯坦说:“每天上我这儿来的年轻人真不少,可没有一个我看得上的。”“您断定应征者合格或不合格的标准是什么?”爱因斯坦问道。爱迪生一面把一张写满各种问题的纸条递给爱因斯坦,一面说:“谁能回答出这些问题,他才有资格当我的助手。”

“从纽约到芝加哥有多少英里?”爱因斯坦读了一个问题,并且回答说:“这需要查一下铁路指南。”“不锈钢是用什么做成的?”爱因斯坦读完第二个问题又回答说:“这得翻一翻金属学手册。”“您说什么,博士?”爱迪生打断了爱因斯坦的话问道。“看来我不用等您拒绝,”爱因斯坦幽默地说。“就自我宣布落选啦!”爱因斯坦从自己的切身体验出发,强调不能死记住一大堆东西,而是要能灵活地进行思考。爱因斯坦认为,正确地进行思考,是追求机会至关重要的条件。小时候的爱因斯坦一点也看不出来有什么大分,到3岁的时候还不会讲话。6岁上学,在学校里成绩非常差,一上课就是被批评的对象,老师还说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出息。大家一致认为他是一个天生的笨蛋。但爱因斯坦在12岁的时候,就已经决定献身于解决“那广袤无际的宇宙”之谜。

15岁那一年,由于历史、地理和语言等都没有考及格,也因为他的无礼态度破坏了秩序和纪律,他被学校开除。爱因斯坦非常重视思考和想像。他说:“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包含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16岁时,他喜欢做白日梦,幻想着自己正骑在一束光上,做着太空旅行,然后思考:如果这时在出发地有一座钟,从我坐的位置看,它的时间会怎样流逝呢?从此,他开始了他的科学远征。他设计了大量理想实验,提出了“光量子”等模型,为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灵活地进行思考对一个人的成功是非常必要的。保持“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的思想,才能不断地提出问题,并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逐渐登上一个个人生的高峰。

要学会察言观色

德国贵族奥斯廷公爵有匹宝马。令人感到惊奇的是,这匹宝马之所以被称为宝马,不在于它能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而在于它会做加法题。这引起了许多人的兴趣,有的人想让它出丑,可是失败了。动物学家们对它进行了一番研究,最后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这匹马会察言观色。它靠着这本领,才得出了正确的答案。举个例子说,当你问它“5加5等于几?”时,它会一边敲蹄一边观察你的反应。当它敲到第10下时,你面部的表情发生了变化,你露出了赞许的目光,你颔首微笑,它就知道,这就是答案。它明白了你的意思。

有些人不管在什么样的人群当中,不管与什么样的人交往,都能表现得游刃有余,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能从他人的言行举止当中捕捉到他们内心的变化。做到这一切对你而言,也许不那么容易,但是不必着急,慢慢地积累经验,你就会修成正果的。

茶溢了

有一位大学生自以为学问很深,甚至在德高望重的教授面前也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卖弄他读过的书。

教授不吭声,一面默默地听他天南地北的胡侃,一面替他斟水,眼看茶水就要满溢出来了,可教授还是不停手地斟着。

大学生连忙说:“哎呀!教授呀,茶都满溢出来了。”

“不错,你就像这只杯子一样。”教授说。

“哦!”大学生心里有点不高兴。

“你脑子里尽装满了哲学、科学、经济、政治常识,我要是再跟你说,你也装不进的呀!”教授说。

后来,大学生才弄明白了教授的良苦用心,感慨地说:“啊!原来茶杯的价值,不在于它烧的瓷釉有多、描的图案有多美,而在于它是空心的,才可以装得下茶水。”

我们应当谦虚,生命太短促,不能老谈自己微小的成绩叫人厌烦,让我们共勉“满招损,谦受益”吧!

努力做一个卓越的人

一位面临毕业的学生向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现代工商业社会是标准的学历社会,一个人往往会因为自己所读的大学不怎么样,而整个将来也就这样被决定了。”

因为,先人为主的观念已深植在一般人的脑海之中。这实在是件无可奈何的事,常令人感到忿忿不平。老师,我该怎么办呢?

老师答道:“如果你真的相信是这样的话,你很可能就会变成那样。你如果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三流大学的毕业生,你就注定要一辈子过着三流的人生。相反地,如果你心中认为:我虽然只是一个三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可是我才不甘愿成为一个三流的人,更不愿意一辈子过着三流的生活。果真能这么想,你就可以过着一流的生活了。”

这位学生歪斜着脑袋,显然不太理解老师话中的意思,老师也仿佛看到他的脸上写着:“真的是这样简单吗?老师您的想法未免太天真了吧!”于是,老师接着说:“社会并不是如想像中的那么简单。不见得一流大学的第一名毕业生,就一定有光明璀璨的前途在等待着他。在人生的旅途上,也绝不会有特快车可将你尽早送达目的地;同样反过来说,也不会有特慢车的存在。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来说,常有著名的明星火学毕业的人,一辈子庸庸碌碌,过着平淡的人生;也有小学毕业的人,虽然只是个小工厂的老板,却也能做一个成功的经营者,每天过着充实而富有活力的生活。这些例子,不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事实吗?”

可是,这位学生还不是非常地心悦诚服,他说:“我常常听到人家都这么劝我、勉励我。可是,我觉得这些都是十分例外的例子。像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他不是大学毕业,可是仍然当上了首相,甚至还被称为庶民宰相。可是,在你说话的口气中,不是也暗示着,大部分的首相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大部分工厂的经营者,也还是一流大学毕业的。不是吗?”老师点点头说:“对,你说的没错,问题也就在这里。”的确,在我们的社会中,名牌大学毕业的学生的确都很活跃,也很吃香,原因在哪里?差别又在哪里呢?在参加大学考试时,往往只是一分之差的成绩,便被分配到二流学校的人很多,然而这并不能证明他们之间能力的差别就会很大。有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曾经说过:普通大学毕业的人,是很好管理的人。言下之意,仿佛对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大有敬而远之之意。老实说,关键就在于此。

“一流大学的毕业生很早就在无意中研究过思考的方法,他们都拥有‘天真的想法’,也就是认为‘自己是一流大学毕业的,所以将来一定会有光辉的前途’。正因为有这种意识的存在,反而可以使自己成为真正活跃、有能力的人。”

学生又问:“什么是思考方法?”

“就是相信自己必定会成功。也就是说即使是没有学历的人,只要学会了这种思考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果。一流大学毕业的人,在社会上如此活跃,可以证明这种思想是正确的。”

这种“思考方法”,实际上就是一种自信心。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做事的各种能力上,自信心都占据着基石般的支持地位。一个人如果缺乏自信心,就会缺乏搜索事物的主动性、积极性,其能力自然要得到约束。

自信自己是宝石,你才会成为宝石。

使你自己成为珍珠

有一个自以为是全才的年轻人,毕业以后屡次碰壁,一直找不到理想的工作,他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对社会感到非常失望。多次的碰壁,让他伤心而绝望,他感到没有伯乐来赏识他这匹“千里马”。

痛苦绝望之下,有一天,他来到大海边,打算就此结束自己的生命。在他正要自杀的时候,正好有一位老人从附近走过,看见了他,并且救了他。老人问他为什么要走绝路,他说自己得不到别人和社会的承认,没有人欣赏并且重用他……

老人从脚下的沙滩上捡起一粒沙子,让年轻人看了看,然后就随便地扔在了地上,对年轻人说:“请你把我刚才扔在地上的那粒沙子捡起来。”

“这根本不可能!”年轻人说。

老人没有说话,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也是随便地扔在了地上,然后对年轻人说:“你能不能把这颗珍珠捡起来呢?”

“当然可以!”“那你就应该明白是为什么了吧?你应该知道,现在你自己还不是一颗珍珠,所以你不能苛求别人立即承认你。如果要别人承认,那你就要想办法使自己成为一颗珍珠才行。”年轻人蹙眉低首,一时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