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腰的哲学
孟买佛学院是印度最著名的佛学院之一,这所佛学院之所以著名,除了它建院历史的久远,它辉煌的建筑和它培养出了许多著名的学者以外,还有一个特点是其他佛学院所没有的。这是一个极其微小的细节,但是,所有进入过这里的人,当他再出来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承认,正是这个细节使他们顿悟,正是这个细节让他们受益无穷。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细节,只是我们都没有在意:孟买佛学院在它的正门一侧,又开了一个小门,这个小门只有一米五高、四十厘米宽,一个成年人要想过去必须学会弯腰侧身,不然就只能碰壁了。
这正是孟买佛学院给它的学生上的第一堂课。所有新来的人,教师都会引导他到这个小门旁,让他进出一次。很显然,所有的人都是弯腰侧身进出的,尽管有失礼仪和风度,但是却达到了目的。教师说,大门当然出入方便,而且能够让一个人很体面很有风度地出入。但是,有很多时候,我们要出入的地方并不都是有着壮观的大门的,或者,有大门也不是随便可以出入的。这个时候,只有学会了弯腰和侧身的人,只有暂时放下尊贵和体面的人,才能够出人。否则,有很多时候,你就只能被挡在院墙之外了。
佛学院的教师告诉他们的学生,佛家的哲学就在这个小门里,人生的哲学也在这个小门里。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的大门的,所有的门都是需要弯腰侧身才可以进去。
越成熟的麦穗,头低得越厉害。正如别林斯基告诉我们的:一切真正和伟大的东西,都是纯朴而谦逊的。人生之路,尤其是通向成功的路上,几乎是没有宽阔大门的,所有的门都需要弯腰侧身才可进入。
装满石头的篓子
一个人觉得生活很沉重,便去见哲人,寻求解脱之法。
哲人给他一个篓子让他背在肩上,指着一条沙石路说:“你每走一步就捡一块石头放进去,看看有什么感觉。”那人开始遵照哲人所说的去做,哲人则快步走到路的另一头。
过了一会儿,那人走到了头,哲人问他有什么感觉。那人说:“越来越觉得沉重。”
“这就是你为什么感觉生活越来越沉重的原因。”哲人说:“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都背着一个空篓子,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每走一步,都要从这个世界上捡一样东西放进去,所以就会有越走越累的感觉。”
那人问:“有什么办法可以减轻这种沉重吗?”
哲人问他:“那么你愿意把工作、爱情、家庭、友谊哪一样拿出来呢?”那人沉默不语。哲人说:“我们每个人的篓子里装的不仅仅是精心从这个世界上寻找来的东西,还有责任。当你感到沉重时,也许你应该庆幸自己不是另外一个人,因为他的篓子可能比你的大多了,也沉多了。”
既然都难以割舍,那就不要想背负的沉重,而去想拥有的欢乐。
我们一生追求,一生复杂,觉得幸福遥不可及,没有一个人,包括我在内,能把成长的每一段细节,每一段委婉的心事都重新雕刻出来,但只要我们心存感激,我们就会快乐,就会幸福。
我们只是生活剧场的戏子,演着别人的故事,流自己的泪,我们唯一可以做的就是让自己心灵的戈壁滩上开满鲜花,让感激的心情在霞光里沐浴,让生命溢彩流虹。
捷径
我的老家在偏远的山村,因盛产板栗而闻名。每到深秋,漫山遍野的板栗挂满枝头。山民最忙碌的日子也随之到来。
因为新鲜的板栗最为抢手,所以谁都希望自家的板栗能够先人一步运到城里,卖上个好价钱,竞争自然十分激烈。大家争先恐后地从山上采摘果实,然后运回家里,将刚刚收获的板栗悉数倒出,全家老小围成一圈,依其个头大小进行遴选、分级,再马不停蹄地沿着新修的乡村公路运到城里向外批售,就像是在和时间进行一次赛跑。
可尽管每个人都在分秒必争,但他们发现自己始终要比村里的石根慢半拍。每次当他们心急火燎地赶到果品批发市场时,石根却已喜滋滋地开着空车往回返。几年下来,都是如此。人们不禁疑窦顿生:“咦,这小子难道有啥捷径?”
终于有一天,几个饱尝压价之苦的山民,将笑逐颜开的石根“劫”进了饭馆,向他探询总是抢先一步的捷径。
石根惬意地呷着酒,两眼眯成了一条缝,不以为然地说:“咳,俺哪有啥捷径?只不过每次摘完板栗,俺就直接装进麻袋里,撂上车,专拣坎坷不平的山路走,一路颠簸下来,小的就漏到下面,大的便留在上面。这样就……”
一语道破迷津,众人愕然。
一帆风顺的旅途只能酿就墨守成规的思维,而人生中的捷径从来都是历经颠簸与坎坷之后才赫然闪现的。
当你为生活的哲理折腾得日不能行夜不能寐时,未曾想到它竟在你为之颠簸后自然显露,竟非想象中那株神秘诱人的灵芝,那颗璀璨奥妙的夜明珠。是的,小小的真理常躲藏在角落里,只要你小心翼翼地去挖掘它,它自然会充溢光彩。到那时,你恍然大悟,生活竟如此炫丽美妙。去吧!去做第一个发现真理的人!
一加一大于二
在奥斯维辛集中营,一个犹太人对他的儿子说:“现在我们唯一的财富就是智慧,当别人说1加1等于2的时候,你应该想到大于2。”纳粹在奥斯维辛毒死536 724人,父子俩却活了下来。
1946年,他们来到美国,在休斯敦做铜器生意。一天,父亲问儿子1磅铜的价格是多少?儿子答35美分。父亲说:“对,整个得克萨斯州都知道每磅铜的价格是35美分,但作为犹太人的儿子,你应该说3.5美元。你试着把1磅铜做成门把看看。”
20年后,父亲死了,儿子独自经营铜器店。他做过铜鼓、做过瑞土钟表上的簧片、做过奥运会的奖牌。他曾把1磅铜卖到3500美元,这时他已是麦考尔公司的董事长。
然而,真正使他扬名的,是纽约州的一堆垃圾。
1974年,美国政府为清理给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废料,向社会广泛招标。但好几个月过去了,没人应标。正在法国旅行的他听说后,立即飞往纽约,看过自由女神像下堆积如山的铜块、螺丝和木料,未提任何条件,当即就签了字。
纽约许多运输公司对他的这一愚蠢举动暗自发笑。因为在纽约州,垃圾处理有严格规定,弄不好会受到环保组织的起诉。就在一些人要看这个得克萨斯人的笑话时,他开始组织工人对废料进行分类。他让人把废铜熔化,铸成小自由女神像;他把木头等加工成底座;废铅、废铝做成纽约广场的钥匙。最后,他甚至把从自由女神像身上扫下的灰尘都包装起来,出售给花店。不到3个月的时间,他让这堆废料变成了350万美元现金,每磅铜的价格整整翻了1万倍。
在商业化社会里,是没有等式可言的。当你抱怨生意难做时,也许有人正因点钞票而累得气喘吁吁。这里面的差别可能就在于:你认为1加1应该等于2,而他认为1加1永远大于2。
每一种行业中,都有人赚大钱,有人赚小钱,有人赔钱。其实大家的脑子都差不多,只不过有人用得多,有的人整天都让大脑休息。勤于思考的人,从废墟中寻得财富的同时,也让自己愈加聪明起来;懒于思考的人,在宝藏从指缝间流失的过程中,一天天变得愚钝。
贪婪的人失去的更多
小时候,有一次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野鸡。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野鸡受到我撒下的玉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野鸡,共有9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野鸡走进了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想,那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3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接着,又有2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我连一只野鸡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人的欲望是无法满足的,而机会却稍纵即逝;贪欲不仅让我难以得到更多,甚至连原本可以得到的也将失去。
给你9只野鸡,难道你不想全都拥有?正因为有想得到且多多益善的心理,才使得贪婪的人失去了更多。
这则小故事还给人以启迪:活在当下,抓住机遇,方能最大限度地取得成功。过去的辉煌已不在,未来的事难以预料,只有现在是实实在在的,任你在有限的时间内自如支配。活在当下,才能留下永久的无憾的美丽。活在当下,是智者的处世哲学。
蚂蚁的智慧
2000年,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货运业务遇到了麻烦。尽管飞机平均只用了7%的货舱空间,但有些机场却没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计划装载的货物,这成了西南航空公司货运航线和搬运系统的瓶颈。当时,员工们尽力把货物装到开往目标方向的第一架飞机上,表面看来这是种合理的策略。不过,正是由于这种策略,工人们白白浪费了大量时间把货物搬来搬去,有时候还在目的地机场已不能容纳更多货物的情况下,不必要地把货物塞进飞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西南航空公司拜蚂蚁为师。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具体地说,研究人员观察了蚂蚁觅食的方法,发现蚂蚁凭借一些简单的规则,总能找到效率更高的食物搬运路线。研究人员把这一发现应用于西南航空公司,结果得出了令人惊讶的结论:把货物留在起初并非开往目标方向的飞机上效果可能更好。举个例子来说,如果要把一批货物从芝加哥运往波士顿,实际上可以把这批货物留在先开往亚特兰大然后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这要比把货物从飞机上卸下来再装到下一班飞往波士顿的飞机上效率更高。
采用这种思路之后,在最繁忙的货运站,货物转运率降低了80%之多,搬运工人的工作量减少了20%,并且连夜搬运的数量也大大减少。这样做使西南航空公司得以减少货物储存设施,降低工资开支。此外,满载飞行的飞机减少了,从而使公司有机会开展新的业务。由于这项改进,西南航空公司估计每年能从中获利一千多万美元。
对群居昆虫的行为进行的类似研究已经帮助包括联合利华消费品公司和第一资本金融公司在内的好几家公司开发出了更有效的方法来合理调配工厂设备,划分工人的工作任务,组织员工制订战略。
过去20年来,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严密的数学模型来描述群居昆虫的行为,现在他们又把这些技术运用于解决企业问题。正如西南航空公司和其他早期运用者所证明的那样,初步结果显示该领域大有发展前景。
一只蚂蚁虽看起来力量微薄、弱不禁风,而它们一旦组成了群体,凭借一些简单的法则,就能巧妙地寻觅食物,搭建堪称世界奇观的巢穴,在生物圈中顽强地生存。小个体一旦聚集成群也能拥有大智慧。
其实自然界中还有很多类似的“群集智能”,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如果能够恰当地加以运用,会解决许多大问题,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岸上的青蛙
岸上有5只青蛙,它们面对的池塘很美、很诱人,绿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飘香的莲子。这时,其中有4只青蛙准备跳进池塘美美地畅游一番。请问,岸上还有几只青蛙?
这是我读小学时,老师给学生出的一道题。
“1只。”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真的是1只吗?”老师问。
“1只!”我们再次肯定地回答。
“可大家的答案是错的。”老师说,“岸上仍有5只青蛙。”
还有5只青蛙?我们不解。
老师说,那4只青蛙只是准备跳进池塘,那只是它们的一个美丽的想法,并没有真正付诸行动。没有行动,再美的想法也等于零。
没有行动的理想永远是空想,永远等于零,永远只能是岸上的青蛙,在坐等观望中白白消耗生命的时光。
应听乌龟的意见
格洛丽亚·斯坦姆,是女权主义运动的一位领导者兼作家。学生时代,在一次地理考察中,她上了人生中重要的一课。在史密斯大学演讲时,斯坦姆和听众分享了这次经历:“在考察中,在蜿蜒的康涅狄格河畔,我发现了一只巨大的乌龟,它趴在一段路的护堤上。它显然是从河里爬出来的,经过一段土路才到了现在这个地方。它还在继续前进,随时有被汽车轧死的危险。”
“同是地球上的生物,我觉得帮助它是责无旁贷的。于是我走上前,连拉带拽,最后总算把这只大乌龟从路障上带回岸边。这期间,它不断愤怒地想咬我一口。”
“当我正要把乌龟推回河里时,地理学教授走了过来,并对我说:‘你知道,为了在路边的泥里产卵,那只乌龟可能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才爬上公路,结果你要把它推回河里!’”
“哎,我当时懊恼极了。不过,在后来的岁月里,我发现那次经历是我人生中最生动的一课。它时刻提醒我不要犯主观臆断的错误。不管你是激进的还是保守的,在做事关乌龟的决断时,都不要忘记先听听乌龟自己的意见。”
在希望别人接受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尊重别人的观点,及时审视自己的观点,并善待批评,以获得更正确的观点。
熊猫与北极熊
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快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他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各种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一部分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我们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一部分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还不如去找一个温暖的地方好好生存,可供我们吃的食物也很多,我们也会很容易生存下来。”争论了半天,谁也说服不了谁。结果,一部分熊去了北极边缘生活,另一部分则去了一个四季温暖、草木繁茂的盆地居住下来。
到了北极边缘的熊,由于气候寒冷,他们逐渐学会了在冰冷的海水中游泳,还学会了潜入水下,到海水中捕食鱼虾,甚至敢于与比自己体积还大的海豹搏斗……长期下来,他们的身体比以前更大更重、更凶猛。这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北极熊。
另一部分熊到了盆地之后才发现:这里的肉食动物太多了,自己身体笨重,根本无法和别的肉食动物竞争,便决定不吃肉了,改为吃草。没想到这里的食草动物更多,竞争更激烈。草也吃不成了,只好改吃别的动物都不吃的东西——竹子,这才得以生存下来。渐渐地,他们把竹子作为自己唯一的食物来源。由于没有其他动物和他们争抢食物,他们变得好吃懒动,体态臃肿不堪,就演化成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大熊猫。但后来竹林越来越少,大熊猫的数量也越来越少,几乎濒临灭绝,现在只能被关在动物园里,靠人类的帮助才能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