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滩上,突然有250条鲸鱼游入浅水中,当潮水退下时它们被搁浅在海滩上。鲸鱼缺水很快就会死掉。美国海岸警卫队员们带领数百名自愿救鲸者进入冰冷的海中,阻止那些鲸鱼自杀。有的人用消防水管向鲸鱼喷水,想依此延缓它们的生命,有的人则开来起重机,试图把鲸鱼拖回大海,不料鲸鱼太重,反而拖翻了起重机。
1989年10月,24头剑吻鲸冲上那利群岛沿岸的浅滩,当时该群岛附近正在进行军事演习。
海洋中除了鲸鱼与海豚之外,也有其他种类的动物会“自杀”。1976年10月,美国科得角海湾沿岸发生了一件奇事:辽阔的海滩上,突然接连不断地飞涌来数以万计的乌贼,它们不顾一切地跃上海岸“集体自杀”,死去的乌贼尸体很快就铺满了海湾的沙滩。11月份,乌贼登陆自杀事件又连续发生,在大西洋沿岸的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哈特勒斯角,在加拿大的拉布拉多半岛和纽芬兰岛,都发生了规模浩大的乌贼集体登陆自杀的事件。
有时,一天之内登陆的乌贼竟达10万只之多!这场乌贼大浩劫延续了两个多月,直到12月中旬才停止下来。
鲸鱼性格温顺,智力发达,是高度集体生活的哺乳动物。为什么它们会舍弃自己甚至同类的生命,不断上演搁浅自杀的悲剧呢?科学家对其原因有很多说法。其中主要的原因围绕着鲸类的回声定位系统出现了问题。
1.海岸地形干扰有学者认为,鲸搁浅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
当鲸向这里发射超声波信号时,其回声信号会失真,使它根本探测不出深水的位置,从而导致迷途。可是近年来研究证明,坡度平缓的海岸并不会引起回声信号的混乱。搁浅的鲸群多发生在坡度平缓的海岸处是因为在其他地形如海峡或悬崖峭壁等处不可能搁浅。
因此地形的影响缺乏说服力。
2.太阳活动干扰鲸鱼定位阿根廷学者对发生于1997年马尔维纳斯群岛海岸约300头鲸鱼集体自杀事件分析后认为,当时太阳黑子的强烈活动引起了地磁场异常,发生了“地磁暴”,这破坏了正在洄游的鲸鱼的回波定位系统,令其犯下“方向性”的错误。美国一位地质生物学家发现,鲸鱼自杀的地点大多在地磁场较弱的地区。他认为,鲸鱼通常是顺着地磁场的磁力线方向游动的,而进入地磁场异常区的鲸鱼,往往还未反应过来就搁浅到沙滩上。
3.人类活动影响有人认为鲸群集体自杀,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鲸鱼在自然界几乎没有天敌,但人类却可以伤害它们。日本学者岩田久人对搁浅致死的鲸鱼尸体进行过解剖与检测。他在样本中检测到了高浓度的三丁基锡、三苯基锡等有机锡毒物。这些毒物来自于航海公司每年在船底涂刷的涂料。他认为,鲸鱼或海豚喜欢沿着船舶航线游戏追闹,它们的神经系统和内脏首当其冲受到溶于水中的有机锡涂料的毒害,辨别方向的功能遭摧毁,从而搁浅身亡。
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达琳·凯顿也曾经对巴哈马群岛的自杀鲸鱼做过尸体解剖,她发现,这些鲸鱼的内耳普遍有出血现象。这极有可能是附近美国海军舰艇上使用的大功率声呐,造成了鲸群丧失辨别方向的能力。
4.错误向导导致鲸喜欢群聚,是集体生活的动物,群中常有某个成员充当领导,整个群会非常信任它,往往随其一起游泳,一起觅食,也一起逃跑。一些科学家通过对领头冲进海滩搁浅的自杀鲸鱼的解剖后发现,绝大多数死鲸的气腔两面红肿病变。如果领头的鲸鱼因为有病而冲进海滩搁浅,那么其余的鲸鱼就会奋不顾身地跟上去,以至接二连三地搁浅,形成集体自杀的惨剧。
除了上述四种,还有诸如返祖论,认为鲸的陆生祖先在水里遇到不利情况时,就逃上陆地,寻找安全之处躲避风险,久而久之便形成鲸的一种习性。此外,还有其他许多形形色色的解释。
鲸鱼的回声定位
鲸鱼体型巨大,但眼睛与它的身体极不相称,很小,而且视力极度退化。在黑暗深邃的大海里,鲸鱼的测物、觅食和导航依赖自身的回声定位功能。鲸鱼能发射出频率范围极广的超声波,这种超声波遇到障碍物即反射回来,形成回声。鲸鱼就根据这种超生波的往返时间来准确地判断自己与障碍物的距离,定位的误差一般很小。
中国营口“坠龙”之谜
观点:发生在70多年前的营口“坠龙”事件,并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和所谓的“科学结论”而划上句号,对它了解越多,其神秘与离奇程度越大。
“龙”,对于中国人来讲有着特殊的意义。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龙”的形象贯穿了整个中国的历史。中国古籍中关于龙的记载很多,各朝代正史中与各地地方县志中,龙的出现被视为大事,经常被记录于史册之中。
《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记载着东汉建安二十四年,有黄龙出现在武阳赤水,逗留九天后离去的事例。《晋书·载记第九》讲述:时有黑龙、白龙各一,见于龙山,皝亲率群僚观之,去龙二百余步,祭以太宰。
二龙交首嬉翔,解角而去。大悦,还宫,赦其境内,号新宫曰和龙,立龙翔佛寺于山上。作为祥瑞之兆,龙的出现一般被视为大吉。当时的前燕皇帝慕容亲自观看后,随即实施大赦。“大赦”这种国家大事应该不是草率或贸然决定的事,因此这个记载应该有相当的可信度。
唐代《宣室志》龙庙记载:“汾水贯太原而南注,水有二桥,其南桥下尝有龙见,由是架龙庙于桥下。
故相国令狐楚居守北都时,有一龙自庙中出,倾都士女皆纵观,近食顷,方奋而去,旋有震雷暴雨焉。……时唐太和初也。”《宣室志》的记载说明了唐代一次龙现人间的事件,有大规模的人群同时亲眼目睹龙的出现。另外,龙与天气变化有很大的关系,龙经过之处往往会带来雨水。这也符合神话传说故事中龙王负责降雨的说法。
直到明清两朝,史书中仍然可见关于龙的记载。
清代《嘉兴府志,祥异志》:“平湖县有白化腾海上,红光半天。修撰沈懋孝,兄龙首半垂,两角闻有金冠紫衣之神,仗剑而立,长尺余。龙吐颔下珠光,团罔大如斗。”
上述记载,虽然也出自于史书之中,有些还是严肃的正史,但很多人只是把它视为当时的粉饰太平之举。上世纪30年代,却有一件关于“龙”的事件在当时震惊了世人,并且留下了大量的文字记录和目击人证,还有相关的照片留存。也许,这个世界真有“龙”这种生物存在。这就是1934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营口坠龙”事件。
据《营口市志》第一卷中记述:“1934年8月8日午后,辽河北岸东小街一农民在附近苇塘发现一巨型动物白骨,长约10米,头部左右各有一角,长约1米余,脊骨共29节。伪营口第六警署将其运至西海关码头附近空地陈列数日,前去参观的人络绎不绝。”
当时的《盛京时报》于1934年8月14日以《蛟类涸毙》为标题,报道了当时的情景。“本埠河北苇塘内日前发现龙骨,旋经第六警察分署,载供天,头部左右各生三支甲,脊骨宽三寸余,附于脊骨两侧为肋骨,每根约五六寸长,尾部为立板形白骨尾,全体共二十八段,每段约尺余,全体共三丈余,原龙处,有被爪挖之宽二丈长五丈之土坑一,坑沿爪印清晰存在,至该龙骨尚存有筋条,至皮肉已不可见矣。”
除了当时的县志与报纸报道,还有一些至今健在的人证证实了这次事件。他们回忆说,这个怪物曾经两次出现,第一次在距离入海口20公里处。当时很多人都说在田庄台上游发现一条“活龙”,“龙”方头方脑,眼睛很大,还一眨一眨的。龙的身体为灰白色,弯曲着蜷伏在地上,尾巴卷起来,腹部处有两个爪子伸着,感觉有气无力,眼半睁半闭,再加上眼睛有些发红,很多人都说是天气太热的缘故,于是在龙的上面搭了个棚子为它避暑,还有人抬水往它身上浇,让它得以“解暑”。据说,人们都非常积极,即便是平日里比较懒惰的人也都纷纷去挑水、浇水。在寺庙里许多百姓、僧侣每天都要为其作法、超度。
后来,下了大雨,这条“龙”就不见了。
然而,连续20多天大雨后,这个怪物又第二次奇异地出现了,这次出现是在距辽河入海口10公里处的芦苇丛中,此时它已是一具奇臭难闻的尸骸。当时西海关附近的一家防疫医院人员穿着白大褂,给已经生蛆的动物尸体喷射了消毒水。“龙”骨被抬出来后,有人用4个船锚系上绳子将骸骨围成一圈,供大家参观。营口伪第六警察分署组织人力,将其尸骨分解后运到南岸,在西海关前空场上按原状摆放,任人参观。当时的《盛京时报》派人采访,也称之为“龙”、“天降龙”、“营川坠龙”、“巨龙”等,同时还配以照片,图文并茂。营口市民争相观看,附近城市专程来参观者也络绎不绝。后又有报道说,营口水产高级中学校渔捞科张老师判定“确系蛟类”。当时的营口美大照相馆和英明照相馆洗印了大量“龙”骨展览的照片,在二本町胡同附近沿街贩卖,一些从外地来营口参观“龙”骨的人,争先恐后购买“龙”骨照片带回去给家人欣赏。
这起弄得沸沸扬扬的“坠龙”事件,最近几年又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目前相关部门根据当时的记录,最终得出了鲸鱼搁浅,然后骨骼被人为拼错的结论。但这解释显然不圆满:鲸鱼不会有角和四爪,根据刚腐烂活体拼装的骨头不太存在长度体形和特征严重摆放错误的可能。
此外,照片中可以清晰看见有分叉的“龙角”,但所有鲸鱼的骨骼都不具备这个特征。这样看来,营口坠龙仍然是难以解开的历史之谜。
瑞龙寺龙标本
日本大阪的瑞龙寺至今还保存着一个小型的干制龙标本,这个龙标本据说是明朝时由渔夫在海边捕获,后由中国商人出口到日本,被日本著名收藏家万代藤兵卫买下。此后万代藤兵卫又将标本捐给了瑞龙寺,一直保存至今。标本为一条幼龙,仅有一公尺长,经过防腐处理,外面涂满金粉,龙头上有角,嘴边有长须,眼形巨大,有三只爪,全身覆盖鳞片。
海豚救人与导航之谜
观点:可爱的海豚不仅仅是人类海洋馆里会表演节目的“杂技明星”,在自然界中,野生的海豚对人类充满了善意,经常会有感人之举—拯救危险的落水者,围攻袭击人类的大白鲨,为人类的航船在危险水域领航……
海豚是体型较小的鲸类,分布于世界各大洋,是一种本领超群、聪明伶俐的海中哺乳动物。海豚十分惹人喜爱,人们也常用它来象征永恒的友谊。海豚确实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它的大脑体积、质量也是动物界中数一数二的。
目前,科学家对动物的智力有两种不同的见解:
一种认为黑猩猩是一切动物中最进化、最能干的;另一种却认为海豚的智力和学习能力与猿差不多,甚至还要高一些。因而有人称海豚为“海中智者”。
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海豚具有与众不同的智力,其行为模式也非常令人震惊,因为海豚对人类非常友善。野生海豚通常一开始都不愿意靠近人,似乎意识到陌生物体的存在。但当它们察觉人类并无敌意后,海豚的戒备之心逐渐下降,甚至可近到伸手可及的距离,它们会一边摇动头部,一边观察人。只要其中的一条不经意地逐渐靠近人,其他的海豚也会慢慢地游过来。
除了与人亲近以外,海豚还会主动保护和拯救人类。
1949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一位女士在一个海滨浴场游泳时,突然陷入了一个水下暗流中,一排排汹涌的海浪向她袭来。女士竭力挣扎,但浪实在太大。就在她筋疲力尽即将昏迷的时候,一条海豚飞快地游来,用尖尖的喙部猛地推了她一下,接着又是几下,一直把她推到浅水中为止。这位女子清醒过来后举目四望,想看看是谁救了自己。然而海滩上空无一人,只有一只海豚在离岸不远的水中嬉戏。海豚不但会把溺水者推到岸边,而且在遇上鲨鱼吃人时,它们也会见义勇为,挺身相救。1959年夏天,“里奥·阿泰罗”号客轮在加勒比海因爆炸失事,许多乘客都在汹涌的海水中挣扎。不料祸不单行,大群鲨鱼云集周围,眼看众人就要葬身鱼腹。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成群的海豚犹如“天兵神将”
突然出现,他们集体向贪婪的鲨鱼猛扑,赶走了张着血盆大口的鲨鱼,使遇难的乘客转危为安。
动物学家发现,海豚营救的对象不只限于人类。它们也会搭救体弱有病的同伴。1959年,美国动物学家德·希别纳勒等人在海中航行时,看到两条海豚游向一条被炸药炸伤的海豚,努力搭救着自己的同伴。1994年6月,研究人员在太平洋进行海豚生态调查时,曾观察到一条不幸被鱼叉击中而呈昏迷状态的海豚,在其附近,游来了另一条海豚,并不断地把受伤的同类推向水面,它发出的声音,仿佛在唤醒处于昏迷状态的受伤海豚。
195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海洋水族馆里,有一条海豚为搭救它的宿敌—一条长1.5米的年幼虎鲨,竟然连续8天把它托出水面。
海豚具有超强的记忆能力,其游泳的速度也很快。有些海豚利用自身的这些特点,甚至主动为人类当起了“导航员”。
在历史上,就曾经有这样的海豚为人类服务了40年,并被人们塑造铜像以志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