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形成之谜
观点:太湖的形成和演化一直是中外学者关注和争论的焦点,湖成因说、陨石冲击坑说成为目前主流观点。
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位于长江下游南部,横贯江浙两省,湖泊面积为2427.8平方公里。与其他湖面不同的是,太湖的湖底像个平底锅,海拔3米,平均水深约2米。古有太湖“包孕吴越”、“东南财富甲天下而薮在太湖”之说,因此太湖与苏州的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然而,关于太湖这样一块巨大水域是怎么形成的,众说纷纭,使太湖的成因显得扑朔迷离。
其中“湖说”长期以来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质科学的创始人之一丁文江提出,约在600万年前后,太湖、阳澄湖、淀山湖等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湖群原先是与海相通的大海湾。后来由于扬子江与钱塘江两大沙嘴不断向东延伸与反曲,导致部分海面被环抱于内而形成内海,经过山水长期的注入,使内海的水被冲淡了从而成为淡水湖,即后来广为流传的太湖经“海湾——潟湖——湖泊水网平原”的演变模式而成。
1979年版的《辞海》对于“太湖”是这样解释的:“太湖,故称震泽、笠泽,在江苏省南部,为长江和钱塘江下游泥沙堰塞古海湾而成。”此后,太湖成因似乎有了权威性的定论。
但是这一观点并不是令所有人信服,1983年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专家对此提出质疑。他们认为,若是形成于潟湖,那么为什么在太湖底部没有发现海相化石及海相沉积物,相反却发现大量的古代人类生活的文化遗址,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古井、石斧、黑陶等,这些都证明了这片区域以前是有人类活动的陆地,后来由于发生洪水,将陆地淹没。这便是“洼地积水成湖说”
后来,又有人提出陨石冲击说。首先,从太湖外部轮廓看,像一个平滑的圆弧,与国外一些大陆上的陨石坑外形相似。
其次,太湖西南部岩层多为挤压而成,而东北部的岩层则是被拉开的断裂,这种情况通常会在受到一种来自东北方向的巨大冲击力才会出现。再次,在太湖附近发现了一些只有在陨石冲击下才会出现的物质,如宇宙尘、熔融玻璃。因此,持这种观点的人推测,距今5000万年前,一颗巨大的陨石从东北方向撞击地面,其威力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爆炸,因此留下了2400多平方公里的陨石坑。
2003年10月,苏州陨石爱好者在太湖周边的湖泊中发现了大量含铁质石棍和一些奇怪的石头。随后,苏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多位专家组成研究团队,对太湖及其周边地区进行实地考察。
2009年7月,苏州地学专家又在太湖三山岛发现大量“铁疙瘩”。
经过两年不懈的努力,专家组最终证实了太湖属于陨石冲击坑的形成原因,那些铁棍和奇怪的石头均是太湖冲击坑的溅射物。
然而,关于太湖成因的争论并没有因此画上句号,因为还有几个关键问题仍需进一步核实。第一,形成湖泊需要具备盆地、水、湖面的进水量大于或等于出水量这三个基本条件,缺一不可,但现在的“陨石冲击说”只制造出了盆地,那么其他两个条件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第二,若太湖是被陨石冲击而成,那么要形成2400平方公里的大坑,就需要一颗撞击地球会产生相当于1000万颗广岛原子弹威力的小行星,那么如此大的威力必将给江浙、中国甚至全世界带来难以想象的灾难,并且留下大范围的痕迹,但是至今并未找到相关的证据。
太湖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王母娘娘大寿,玉皇大帝派人送去一个漂亮的大银盘,里面装满了各种珠宝,以及各种玉石雕凿的飞禽走兽。
在蟠桃寿会上,王母娘娘本来想让各路神仙来开开眼,谁知弼马温孙悟空大闹天宫,并将玉帝送的这只大银盘一棒打下了凡间。银盘落入凡间的那一刻便化为三万六千顷湖面,玉石雕刻的飞禽走兽则变成了鱼、虾、螃蟹、野鸭、天鹅等。由于此湖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所以“天”
字上面的一横就落在下面变成了一点,也就是“太”字,由此此湖泊得名“太湖”。
台湾最大的潟湖——七股潟湖
潟湖,俗称“内海仔”,是由沿海沙洲以及凹入的海岸所围成的地区。潟湖内海的水为海水,内外的水藉着沙洲的缺口相互流通。七股潟湖位于台南县七股乡,总面积达1600公顷,是台湾最大、最完整的湿地。在这片区域有125种鱼、73种贝类,动植物生态环境相当优越。
海洋的无底洞之谜
观点:目前已知海洋黑洞有两处,分别在印度洋和地中海,科学家多次考察仍未找出漏进“无底洞”的海水去了哪里,或许这是自然界留给我们的千古之谜。
《列子·汤问》记载:“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而无增无减焉。”诸如此类的记载,在我国的古籍中还多次出现。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之为“海洋黑洞”或“死海”。
在“无底洞”附近,通常存在着异常的电磁波动,且周边地区很容易发生不明原因的海难。目前已经探明的海洋“无底洞”有两处,一处在印度洋,还有一处在地中海。
在印度洋北纬5°13′,东经69°27′,半径约5公里处,有一片被称之为“无底洞”的海域。这里的洋流属于典型的季风洋流,受热带季风影响,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海水由西向东顺时针流动,冬天则相反。但“无底洞”则完全不受洋流的影响,几乎呈静止的状态。不过,这片海域有着异常的振动和电磁反应,多艘轮船在这里沉没。1992年8月,澳大利亚哥伦布号科考船来此一探究竟。依靠先进的探测仪器,他们发现这片神奇水域海水振动频率要明显低于其他地方且波长较长,猜测此处存在着一个由中心向外辐射的巨大引力场,但具体情况还有待于进一步考察后才能得出。除此之外,他们还在“无底洞”附近探测到先前失踪的7艘船只。然而,关于“无底洞”的出口,即海水的去向却仍未找到答案,只得出结论是一个人类尚未认识的海洋“黑洞”,仅此而已。
在地中海东部,希拉克法利尼亚岛阿格斯托利良港附近的爱奥尼亚海域,也存在着一片与印度洋无底洞类似的海域。据统计,每天有3万吨海水会从那儿消失,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许多世纪了。但是这些丢失的海水流到哪儿去了呢?为此,美国地理学会专门派遣了一支科考队前往地中海进行考察。考察队将一种经久不褪色的特殊深色染料倒进海水里,希望能通过这种染料的足迹观察海水的流向,遗憾的是在附近的海面及岛上的各条湖、河中,都未发现这种染料的痕迹。第二年,科考人员又换了一种不溶于水的玫瑰色塑料小颗粒作为漂流物。这群负有特殊使命的塑料小颗粒下水后,很快便被旋转的海水聚成一个整体,随后全部消失在无底的深渊中。科考队两次试验都失败了,谁也不知道海水去了哪里。
直到今天“无底洞”的出口在哪里?大量的海水究竟去了什么地方?为什么“无底洞”水域有异常振动和电磁波?这些问题依然困扰着科学家们,这一切或许会随着科技的进步会水落石出,或许会成为自然界留给我们的千古之谜。
沙漠湖泊形成之谜
观点:浩瀚的巴丹吉林沙漠被誉为地球上最奇特的地貌之一,大小100多个湖泊如钻石般洒落,沙漠里的湖泊从何而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篇中国科学家主笔的论文揭开了谜底——沙山和湖泊里的水来自深层地下水。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阿拉善盟境内,面积4.92万平方公里,海拔1200—1700米之间,沙山高度可达500多米,堪称“沙漠珠峰”,是世界四大沙漠之一。巴丹吉林沙漠地处西风环流带,气候干旱,年降水量不足40毫米,而蒸发量却大于4000毫米,是我国最为干旱的地区。令人惊叹的是,在这片沙漠的深处湖泊却星罗棋布,竟然多达144个,它们中大多为矿化度高的内陆咸水湖,少数属淡水湖或盐湖,美国宇航局称其为“全球最奇特的地貌之一”,同时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沙漠。沙漠因为缺少水而生成,但在极度干旱的巴丹吉林沙漠却有着沙山和湖泊共存的奇观,这让全世界的人都为之费解。
2004年11月25日,世界顶级学术刊物英国《自然》
杂志以短讯的形式发表了陈建生等人撰写的文章《地下水维系高大沙山景观》。文章第一作者陈建生教授指出,巴丹吉林沙漠的沙山之所以不移动,以及沙漠里分布着如此多的湖泊,原因在于巴丹吉林沙漠下隐藏着一个大型的地下淡水水库,且与500公里以外的祁连山冰川积雪之间,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调水通道”——祁连山深大断裂。
此文一经发布,国内诸多媒体纷纷对这一“惊世发现”做了报道。然而,学术界却是一片质疑的声音,认为该结论令人难以置信。
巴丹吉林沙漠当地降水量远远低于蒸发量,湖泊里的水不可能来自于江水。陈教授等人考察时在当地的沙山和湖泊中发现了钙质胶结和钙化,由此认定湖泊里的水来自深层地下水。对此持质疑态度的人则提出,钙化现象在干旱区湖泊中非常常见,它的出现并不一定表示地下水经过了石灰岩地层。
陈教授等人采用同位素水文学的研究手段,一路追踪到了500公里以外的祁连山。他们发现,沙丘和湖泊水肿各种氧同位素的比例与祁连山雪的氧同位素比例相同。那么祁连山的雪水又是如何运送到巴丹吉林沙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