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诡异事件之谜
20492100000016

第16章 神秘现象篇(2)

他们推测,祁连山的雪溶化后,通过地下深处的断层向巴丹吉林沙漠输送水源。对此持质疑的学者则认为,采用同位素数据解释这一问题具有片面性,因为在解释地下水稳定同位素数据时,地址条件、取样条件,样品代表性等因素都应该考虑。即使在同一个地区,不同条件下的样品数据都可能令同位素数据的解释出现多个版本。

与此同时,有些学者提出了,湖泊中的水是在最近一次冰川活动中积蓄下来的。对此,陈建生教授反驳说,最近一次冰川活动已经距今有一两万年了,按照巴丹吉林沙漠每年的蒸发量计算,一万年最起码也要蒸发掉2万米高的水柱,因此不可能是冰川活动留下的水,更何况湖泊附近往往还有泉眼,那些不断涌进的水又是从何而来呢?

中国四大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整个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流动性最大的沙漠。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新疆准格尔盆地中心,面积4.8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自治区西部,面积约为4.92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沙漠。

滕格里沙漠,在阿拉善地区的东南部,横跨甘肃、宁夏、内蒙古三省,面积约4.2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四大沙漠。

祁连山脉

祁连山脉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与甘肃省西部边境,包括走廊南山—冷龙岭—乌鞘岭,大通山—达坡山,青海南山—拉背山三列平行山系。其间夹有大通河谷地、湟水谷地和青海湖盆。祁连山区的水系以哈拉湖到东经99°一带为中心呈辐射状,共有3306条冰川。祁连山生态环境极为恶劣,森林破坏严重,野生动物如紫貂等珍贵动物已灭绝。

四川神秘天坑之谜

观点:“天坑”频频出现,地质学家实地考察后得出结论,天坑是一种地质灾害,多是由于长期干旱、强降雨等气候因素和地下水抽采过度、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形成。

2010年4月2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方圆6公里区域内先后出现了28个神秘天坑。当地村民描述发生时的景象时说:“只听见“轰”的一声巨响,村里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坑。巨响过后传来一阵“哗哗”声,像是地层塌陷后,沙石往坑里滑的声音,听起来瘆人,每一声都令人害怕得发抖。”

出现的几十个“天坑”里其中最大的一个直径达到60米左右,但实际上在它刚出现时直径在40米左右,由于后来的继续塌陷,才出现扩大的现象。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安全,每个“天坑”周围都拉上了警戒线。在另一个“天坑”

前,村民将一根百米长的绳子绑上石头,扔进坑中,然而手上的绳子越来越短,却依然无法探到坑的底部。村民说,在天坑刚出现时,能听到明显的水流声,他们认为地下有河流。

2010年5月27日,成都大邑新场镇出现天坑。在2007年危地拉马天坑自家稻田发现天坑的侯先生说:“天坑的形状像一个坛子,坑口比较小,但可以看出腔内很大。”第二天,侯先生在田里又发现了一坑,深度达5米。2010年5月30日,重庆一农村出现一个2米大坑。

由于在我国南方广西、湖南、四川等地频繁出现“天坑”,有很多人误认为是地震前兆。大家纷纷猜测“天坑”到底是怎么形成的?是天灾还是人祸?有没有科学检测和预防措施?

天坑,是指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一般以深陷的井状或桶状为表现形式,形成于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其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形成喀斯特负地形。大多数天坑都是由于岩溶塌陷形成,比如四川长宁县的天坑、广西乐业天坑群。另外,也有一种比较罕见的冲蚀而成的天坑,比如重庆武隆后坪天坑群。

为了解除社会上对“天坑”的恐惧,中国地质调查局组建了考察队前往出现天坑的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最后得出的结合是:

所谓“天坑”实际上是一种地质灾害,即由于地面塌陷引起的。

大多是由于长期干旱、强降雨等气候因素和地下水抽采过度、矿产开发和工程建设等人为活动引发形成,而且多发现在岩溶区。

地质学家介绍说,天坑的形成必须具备六个条件:第一,由于足够厚的岩层才能为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石灰岩层必须够厚;第二,地下河的水位要达到一定的深度;第三,含气体的岩层厚度要大。第四,岩层要平;第五,降水要达到可以冲走塌落下来石头的量;最后,为岩层垮塌提供动力的是地壳运动,因此地壳要突起。天坑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

先是河底有河流,如果石灰岩层的厚度够,那么由于水的长期冲蚀,便会形成地下大厅,该大厅垮塌后就是我们看到的“天坑”。除此之外,天坑一般出现在喀斯特负地貌。从目前出现“天坑”的地区的地质调研情况来看,这些地区都具备天坑形成的条件和地面塌陷的特征,不是地震发生的前兆,两者并无关系。

近年来,世界各地已经发现许多规模巨大的天坑或天坑群,非洲大陆东南的马达加斯加、北美洲的墨西哥、南美洲的巴西、欧洲南部的意大利、东南亚群岛等国家和地区都有发现。截止到2010年,已经被确认的天坑有78个,其中分布在中国的有2/3,主要在南方的贵州、广西、四川、重庆、云南等省区。

地震

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不停地运动,而产生的内力使地壳岩层变形、断裂、错动,而导致地面震动的现象。与海啸、龙卷风、冰冻灾害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灾害。在海底或滨海地区发生的强烈地震,可能还会引起海啸。

地震发生极为频繁,全球每年发生地震约550万次。

重庆奉节小寨天坑

在2001年之前,提及天坑这个词汇,通常特指重庆奉节县的小寨天坑。2005年后,国际喀斯特学术界将这个由中国人定义的术语“天坑”作为国际术语通用。重庆奉节小寨天坑位于距重庆奉节县城91公里的荆竹乡小寨村,靠近长江三峡,此天坑为椭圆形,直径626米,深度662米,总容积1.19亿立方米。据专家考证,小寨天坑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漏斗”状喀斯特地貌,被誉为“天下第一坑”。

来自太空的金刚石之谜

观点: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在地球上和陨石中都存在其踪迹。最新研究结果认为,自然界的金刚石是在几十亿年前一颗恒星的毁灭过程中形成。

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矿物,它晶莹美丽,含量稀少,被人们誉为“矿石骄子”。从《圣经·旧约》的《出埃及记》、《以结西书》以及古印度名著《吠陀经》、《刺马耶耶》等记载的情况来看,早在5000年前人们就已经知道金刚石的存在,并对它那奇异的色泽赞叹不已。然而,关于金刚石的出处,一直是科学界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

1870年在南非开普省北部发现世界上第一个原生金刚石矿床,该地以当时英国殖民大臣金伯利勋爵的名字命名为“金伯利城”,因此地质学家将这个金刚石矿床称之为“金伯利岩”。根据对金伯利岩的研究,地质学家认为金刚石形成于地球深部的岩浆中,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沿着地壳的裂缝向上运移。随着地壳的运动,当上升时压力骤减时,其体积迅速膨胀,在地下产生火山爆发,冷却硬结后形成岩浆岩,即金刚石矿。后来,人类利用高温、高压的原理,在实验室中成批量生产出人造金刚石。

上个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美国乔治亚大学的研究者从金刚石的气液包裹体中,测出含有类石油的烃类物质。

1981年,在第18届国际宝石学会议上,索尔博士进一步阐述了金刚石产生的过程。他认为,地球内部具有丰富的烃源,当金伯利岩向上涌溢时,具有挥发性的烃气便向地表表层扩散,金伯利岩浆中残熔的碳素因为受到压力和温度的剧烈变化而形成金刚石。

然而,1988年俄国学者叶罗飞巴夫和拉钦夫的一个意外发现,令人们对金刚石的出处产生了质疑。刚开始,他们只是在石质陨石中发现了浅灰色的金刚石颗粒,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在石质陨石中发现了金刚石。金刚石为什么会存在于陨石中呢?他们猜测,陨石中本来就含有碳质,在快速下落时与大气摩擦以及与地面撞击时产生高温高压,进而形成金刚石。几年前,从一块来自南极大陆亚兰高地冰雪冰盖中铁陨石的切片中,也发现了一个金刚石晶体的包体。

负责这项研究的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的科学家们猜测,这块陨石所含的金刚石晶体在小行星陨落之前已经产生,而且是在几百万年前与小行星带中其他行星碰撞时产生的冲击压力,令其含有的自然碳转变为金刚石。

除此之外,研究人员在研究1969年坠落于墨西哥等地的4块陨石时,发现其含有若干微小金刚石颗粒,以及微量的氙气。根据测定,它们均生成于45亿年前,其年龄比太阳系还大,因此这些金刚石粉末的产生应该与行星之间的撞击或坠落没有关系。因此,金刚石是由于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生成的理论被推翻。研究人员做了一个大胆的推测,大概在几十亿年前,一颗即将死亡的恒星在毁灭的过程中,它本身会增援大量的气体,这些气体在膨胀和冷缩的过程中,使碳这类物质冷凝并结晶。几百年后,在这颗恒星最后爆炸时,它喷射出大量的高速粒子,包括带电的氙原子,这些氙原子最终追赶上那些金刚石颗粒并埋在其中。后来,这些金刚石参与了太阳系的进化中,所以在地球上和陨石中都能发现它们的踪迹。

是宇宙的能量造就了金刚石吗?相信随着科学的进一步发展,金刚石是来自天上还是地下之谜定能大白于天下。

金刚石的化学成分

古希腊大哲学家培多克利斯提出,金刚石是由土、气、水、火4种元素组成;古印度的科学家这认为,是由五种要素,即土、水、天、气和能。1704年,牛顿提出金刚石的可燃性。172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哥发现金刚石燃烧时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但是他不敢做出高贵的金刚石与平凡的碳是同一种元素的结论。直到1796年,英国化学家奈特才做出金刚石是纯净的碳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