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诡异事件之谜
20492100000002

第2章 历史事件篇(2)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率领着3万士兵,开始了征服印度的征程。他的随从宣称:亚历山大即将达到世界的尽头了。这种说法也许是亚历山大为了神话自己而制造出来的。但没有料到的是,他征服印度的企图落空了。

当亚历山大率领大军越过兴都库什山脉进入印度河流域之后,他遭遇了平生未遇的劲敌。他没有想到,印度人是如此的好战、善战,印度西北小邦保拉瓦的国王波鲁士率大军严阵以待,亚历山大的东征军最后以伤亡5000人的代价战胜了波鲁士大军。这一役之后,亚历山大打算继续东进,向恒河流域进军,攻入印度的心脏地带。

这时已经是公元前326年,距离公元前335年亚历山大开始东征已经有8年的时间了。那些离乡多年的老兵开始思念起家乡,多年的东征西战让他们开始渴望安定的生活,尤其是这时的东征军已经不再是当年亚历山大从马其顿带出来的那支军队,多年的征战途中,不断地有人战死,又不断地有人加入,这时的东征军是一支混合了马其顿人、波斯人、埃及人等的混合部队,他们更不愿意继续亚历山大的征程。

公元前326年7月,在印度的吉帕斯河畔,思乡心切,再加上被印度的炎热、暴雨和疾病困扰着的东征军将士终于拒绝亚历山大继续前进的要求。无奈之下,亚历山大只得踏上归程。

在归途中,亚历山大感觉到自己的威望已经受到影响,他需要通过再一次的征服来提高自己的威望。于是,在到达亚辛河时,他决定征服当地最强大的国家摩拉瓦国。他率领着一支精锐部队穿越当地绵延数百里的沙漠,企图出奇制胜,一举击败摩拉瓦国的军队。他带着精兵突袭了摩拉瓦国军队的侧面,直逼对方的守城摩坦城。为了鼓舞士气,亚历山大一马当先冲在了最前面,结果一支利箭射中肺部。在军医的救治下,亚历山大虽无性命之忧,但他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摩拉瓦之战也是他征途中最后一次冲锋陷阵,在回归的途中,他还命人沿途探险,查明了印度河的入海口,寻找波斯王,并绘制成地图。公元前324年,亚历山大终于结束了历时将近10年的东征,他建都巴比伦城,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斯顿,东至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庞大帝国。

亚历山大的征服之旅在印度走到了尽头,他征服的脚步止步恒河,这给后人留下了不少疑问,亚历山大大帝为何突然撤军印度?如果他当时继续东征,那么后来的历史又会怎样?

有学者认为,士兵厌战只是一方面的原因,真正的原因是亚历山大并未在印度得到他想要的财富,加上在印度的战役打得非常艰难,亚历山大显然非常失望。然而,他又不得不在士兵面前竭力掩饰他的失望。

据一些史料记载,为了神话自己,亚历山大声称自己拜访了狄俄尼索斯的出生地,并有幸遇到上帝显身,将他变成了另一个狄俄尼索斯。这样一来,他就可以声称自己的成就早已超过了印度的第一位征服者——狄俄尼索斯。

也许是受母亲奥林匹娅斯的影响,亚历山大相信鬼神、占卜。据说,在打算跨过恒河之前,他曾经占卜过,结果出现的是凶卦,暗示他此行会有危险。于是,他决定踏上返乡之旅。

不论是因为士兵的厌战,还是亚历山大对神谕的敬畏,他的东征从进攻印度起就已经开始走到尽头了。这是一场侵略性的战争,没有人知道如果他继续东行的话,会给世界带来多大的变化,但可以肯定的是,东征客观上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狄俄尼索斯

也即罗马人信奉的巴克斯,传说中,他是宙斯与赛墨勒之子。他是古代希腊色雷斯人的葡萄酒之神,不仅掌握着葡萄酒醉人的力量,还布施欢乐和慈爱,是一位极有感召力的神。

他推动了古代社会的文明并确立了法制,维护着世界的和平。此外,他还保佑着希腊的农业与戏剧文化。在色雷斯人的仪式中,他身着狐狸皮,象征着新生。

“玄武门政变”的真相

观点:“玄武门政变”与其说是李世民的“自卫反击战”,不如说是他蓄谋已久的“攻击战”。为了掩盖自己弑兄逼父的真相,历史的真相被篡改了。

唐高祖李渊即位之后,即封长子李建成为太子,次子李世民为秦王,小儿子李元吉为齐王。

根据史料记载,秦王李世民因功勋卓著,且有勇有谋,颇有才略,他还笼络了一大批忠心耿耿的人才,在朝中威信远大于太子,遭到太子李建成的嫉恨。太子为了铲除身边这个巨大的威胁,联合齐王李元吉一起排挤李世民。

为了达到排挤李世民的目的,太子和齐王常在唐高祖面前说李世民的不是,再加上李世民为人耿直,不肯答应高祖宠妃的无理要求,遂遭宠妃进谗言。渐渐地引起唐高祖的不满,疏远了李世民,站到了太子李建成那一边。

即便这样,太子也不能安心,为了达到彻底消除心头大患,他多次派人加害李世民,并试图以重金收买李世民身边的文臣武将,结果都以失败告终。

恰值突厥进犯中原,太子建成和齐王元吉于是心生一计,他们向唐高祖请愿,让齐王元吉出兵征讨突厥。为了架空李世民,元吉又向高祖请求,把李世民的身边的心腹尉迟敬德、秦叔宝、程咬金连同秦王府的精兵都纳入齐王靡下。这样,等秦王身边的精锐部队被调离之后,太子就可以放手铲除李世民。

李世民得知消息后,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等心腹都建议他先发制人。然而李世民却心存犹豫,觉得兄弟相残并不是一件体面的事情。他的犹豫引起长孙无忌等人的不满,他们都不愿意坐以待毙。在他们的一再坚持下,李世民才下定决心,主动出击。经过一番精心密谋,他们策划了历史上著名的“玄武门政变”。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四日清晨,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率领一支精兵,早早地埋伏在皇宫北面的玄武门,等待着太子和齐王进宫。太子和齐王骑马行至玄武门时,两人感觉周围气氛有些异常,心中顿生疑窦。于是,两人决定策马返回。

就在这时,李世民骑着马从玄武门出来,高喊着太子建成的名字。元吉回过身去,拿起弓箭就要射杀李世民,却被突如其来的变故惊得连弓弦都拉不开,李世民趁机射杀了李建成。这时,早已埋伏在玄武门的尉迟敬德率领着一队人马冲了出来,他一箭将元吉从马上射杀下来。

此时的唐高祖已经听到外面的厮杀声,正不知所措时,只见尉迟敬德手持长矛气喘吁吁地冲进了宫中,大呼“太子和齐王发动叛乱,秦王已经把他们杀了”。

高祖这才知道外面究竟出了什么事,这时,高祖身边的大臣也都谏言,不妨将太子之位交给更有威信和谋略的秦王李世民。事已至此,唐高祖也没有更好的选择,只得宣布李世民为太子。这就是史上有名的“玄武门政变”。两个月后,唐高祖让位,李世民即位,即为唐太宗。这位被兄弟逼迫,不得不起来反抗、最终将自己送上了皇位的唐太宗,在中国历史上开创了一个政治、经济和文化空前繁荣的太平盛世,史称贞观之治。

关于“玄武门政变”,根据历史上的说法,皆因太子建成平庸无为,却又对有着卓越才干的李世民心存嫉妒,处处迫害李世民,李世民被逼无奈之下才发动了政变。都说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后来者对比一些史籍之后,发现了其中的漏洞,证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政变”其实蓄谋已久。

在一些史料中称:“晋阳起兵,皆秦王之谋。”这种说法遭到了后来一些史学家的反驳。事实上,在李渊起兵平定全国、建功立业的过程中,李建成与李世民常常是并肩作战,李建成也时常向李渊提出一些正确的建议,可以说,两人在能力上不分伯仲。所以,所谓秦王才干过人,遭太子嫉恨的说法,可能性很小。李建成其时已为太子,又深得李渊的信任,嫉妒李世民的说法更说不通。

关于李世民蓄谋发动政变,从一些史料中也能看出端倪。当时的秦王府,笼络了一大批文臣武将,文将如长孙无忌、杜如晦等,武将如尉迟敬德、程咬金,他们时常“讨论坟籍,商略前载”,俨然一派君臣气氛。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曾质问太子身边的魏征为何要教唆太子讨伐他,而魏征告诉李世民太子李建成并无谋杀他的意图。

李世民夺取帝位后,重修了史书。为了夺取皇位而谋杀了亲生兄弟,无论如何都是有违伦理道德的。为了掩盖这种残暴的行为,为自己的行为提供合法性,李世民下令设立宰相监修国史的制度,这样一来,历史只能按照统治者的意图任意篡改了。李建成、李元吉也成了平庸无能却又善嫉之辈,无端挑衅秦王李世民,李世民被逼无奈之下,才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这场“自卫反击战”。

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是指中国历史上唐太宗在位期间的清明政治。唐太宗李世民任人唯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自我克制,重用了魏征等一大批耿直忠心的大臣;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的政策,完善科举制度。在他统治期间,社会秩序空前的安定,朝中没有出现一位贪官污吏,商业高度繁荣,对外开放程度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因为当时年号为“贞观”,故史称“贞观之治”。

晋阳起兵

隋炀帝时期,李渊因平定山西农民起义有功,被封为太原留守,李渊就此成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有野心的李渊广纳贤能,秘密地积蓄实力,等待时机的到来。

后来因为李渊手下的副留守高君雅和马邑太守王仁恭与突厥作战时失利,引起隋炀帝的不满,将李渊投入牢狱之中。李渊觉得时机已到,后来借着刘武周发动兵变之际,李渊借口抗刘募兵,于617年2月起兵反隋。李渊率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及三万甲士南下,当年11月攻陷长安。618年,李渊称帝,建国号为唐。

“加尔各答黑洞”之谜

观点:无论在那个夏夜,究竟有多少英俘死在了那间黑洞之中,它都只是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一个借口,英国给印度人民带来的灾难,是远非在黑洞悲剧中英国人遭受的生命损失所能相提并论的。

为了达到侵略印度的目的,1600年,英国人在印度设立了东印度公司,利用东印度公司在印度做生意,慢慢地渗透到印度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1698年,东印度公司向印度莫卧儿政府买下了位于孟加拉湾的加尔各答,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总部设在这里。

东印度公司只是英国侵略印度的一个工具,东印度公司的商人在孟加拉湾境内滥发许可证,勾结贪官污吏,并在加尔各答的威廉堡修筑工事,架设炮台。英国人的种种违法行径引起了印度人的不满。

1756年4月8日,年迈的孟加拉省纳瓦布阿拉尔瓦迪汗因病去世,他20岁的外孙西拉杰·乌德·道拉继任纳瓦布之职。年轻的道拉早就对东印度公司的种种行径颇为不满,于是,他在上任之后就向东印度公司提出拆除私自修筑的工事,并停止插手孟加拉内部事务,交出受到英国人庇护的贪官污吏。然而,他的这一要求遭到了拒绝。6月4日,血气方刚的道拉率领5万大军占领了科辛巴萨的英国商馆。第二天,道拉率军进攻加尔各答,他们于6月20日抵达加尔各答,对其构成包围之势。被困在加尔各答的英国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德雷克以及威廉堡守军长官霍威尔几乎没有做任何反抗就弃城投降了,道拉顺利地占领了加尔各答。

一些仓皇之中未来得及逃离的英国商人以及守军成了俘虏,道拉下令,在黎明到来之前,任何人不得随意处置任何一名俘虏。这些人被关进一间只有一个小窗户的小屋子,据后来幸存下来的霍威尔描述,屋子里人挨着人,空气十分浑浊。后来,屋内的温度越来越高,所有人都汗流浃背,口干舌燥,体力好的年轻人拼命挤到窗户底下,呼吸几口新鲜空气。

好心的看守给他们送来了几袋水,人群中立刻引发了骚动,人们纷纷争抢着为数不多的几袋水,不少人被推倒在地踩死、压死。直到第二天早上,一支由英国殖民军官克莱武和沃尔森率领的队伍重新占领了加尔各答。当他们打开那间关着英国俘虏的阴暗小屋时,眼前的一幕让他们惊呆了。这间小小的屋子里竟然容纳了146名俘虏,其中的123名因为窒息和踩踏死了,死状惨不忍睹。

这一消息很快传到了英国,在英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英国人发誓要惩罚“残忍”、“野蛮”的印度人。

作为报复,1757年6月23日,英国殖民者克莱武率领3000名士兵,在距离加尔各答83公里的普拉西,与道拉的5万大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英军收买了道拉的陆军总司令米尔·贾法尔,导致道拉一方在战场上倒戈,使得克莱武以区区3000人打败了道拉的5万大军。普拉西战役也是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开端。

对于“加尔各答黑洞”事件,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主要集中在究竟有多少英国人在这次事件中死去,对于具体的人数,至今仍然是一个谜。

根据霍威尔的描述,那天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23人之众。英国正是根据霍威尔的叙述,将“加尔各答黑洞”事件描绘成“悲惨的夏夜故事”,进而对印度发动了战争。但是,霍威尔的这一说法遭到了许多史学家的质疑。

英国著名的印度史学家斯皮尔在《牛津印度近代史》中认为,关于该事件的叙述,只出自事件的当事人霍威尔一个人的叙述,其可信度难免会打折。巴基斯坦学者拉希姆所著的《巴基斯坦简史》中,呈现了另外一个不同的事实。根据事件的另一位当事人、加尔各答东印度公司负责人德雷克的叙述,当天被俘的英国人只有39人,其中16人在当晚丧生。对于具体的人数,许多史学家都倾向于霍威尔夸大了事实,其目的就在于鼓动英国政府出兵印度、为英国入侵印度找借口。霍威尔的说法一直为英国史学家所沿用,无非是为了给普拉西战争提供正当性。

引发史学界质疑的,还有一个关于那间小屋的大小的描述。根据比较常见的说法,那间关押了146人的小屋有20平房英尺大,四面漆黑,仅留有一扇很小的窗子以供通风。但在《印度历史词典》中,在“黑洞事件”条目的释文中,我们看到这间小黑屋长18英尺,宽14英尺1英寸。不过,在印度文献目录学家夏尔马所编的《印度争取自由斗争百科词典》中,这个黑洞仅有18平房英尺,这么小的一个房间,怎能容纳下146人之众的英俘呢?

关于在黑洞事件中,究竟有多少英国人丧生,至今仍是一个谜。当时正值加尔各答时局混乱之时,没有确凿的证据可以说明当时究竟有多少英国人滞留加尔各答被俘,但这的确给印度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为英国发动普拉西战役提供了合理的借口,印度从此沦为不列颠的殖民地,它给印度人带来的灾难,远大于黑洞事件给英国人带来的生命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