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梅克文明之谜
观点:作为中美洲文明的“母体”,奥梅克文明对中美洲的其他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给世人留下了巨大的财富,而他们自己却像蒸发了一般,消逝在了世人的视野之中。
在中美洲,除了举世闻名的玛雅文明之外,还曾出现过一种神秘文明——奥梅克文明。如同神秘的玛雅文明一样,奥梅克文明给后世留下了许多文明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谜,吸引着人们去追寻、探索。
奥梅克文明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美洲文明,它兴起于公元前1200年左右,在公元前400年左右突然之间就消失了,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
公元前1200年左右,奥梅克文明在中美洲的圣洛伦索高地的热带丛林中诞生了。圣洛伦索是早期奥梅克文明的中心,这里正是传说中的羽蛇神圣殿的中心地带。在经历了300年的繁荣之后,在公元前900年左右遭到暴力的摧毁,奥梅克文明的中心由此迁移到了靠近墨西哥湾的拉文塔。大约公元前500年左右,奥梅克文明的中心再次迁移,他们迁到了特雷斯萨波特斯,直至公元前400年,奥梅克文明仿佛在一夜之间就消失了。
在墨西哥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远古时代的密林里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拉文塔族。这个民族有着高度发达的文明,他们居住的城市如同仙境一般,里面的人快乐地生活着。
美丽的世外桃源的传说吸引着考古学家的探险。1938年,墨西哥考古学会组织了一支考古队,前往拉文塔的密林中去寻找那个神秘的拉文塔族。
很快,考古学家们就发现不虚此行,他们在森林里发现了大量的巨石雕像,最重的竟达20吨。这个意外的发现促使考古学家们开始大范围地寻找,终于在墨西哥湾沿海地区发现了两处遗址:特雷斯萨波特斯遗址和拉文塔遗址。另一处遗址,奥梅克文明的最早的起源地圣洛伦佐却一直到20多年后才被发现。
从已经发掘的遗址来看,奥梅克文明发展得相当成熟,在他们的遗址中,有宏伟的金字塔式台庙、巨大的仪式性的广场、玉石雕刻,甚至还有了文字。其中,最为卓著的是奥梅克的雕像。这些雕像大多以巨大的石头雕刻而成,均为人物的头部雕像,这些雕像的特征十分明显。大都高达10英尺,厚厚的嘴唇,扁平的鼻子,犀利的眼神。种种迹象都说明,奥梅克文化已经处在成熟的阶段。
奥梅克文明的特征十分明显,如巨石建筑金字塔、巨石雕像、玉器雕琢、凤鸟、美洲虎和羽蛇神崇拜、大型宫殿,这些元素在他们遗留下的物品中随处可见,而这也是中美洲各文明的共同元素。所以,许多学者都认为,奥梅克文明是美洲文化的母体,并赋予它“美索美洲的母亲文化”的美誉。
然而,这样一种“母亲文化”,考古学界却找不到它的源头。
从已经发掘的奥梅克文明的三处遗址中,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已经高度发达的文明。那些恢弘的建筑,重达数吨的巨石雕像、陶器、无一不彰显着这个文明的发展程度。可考古学界寻遍了墨西哥,乃至整个美洲,都没有找到一丝奥梅克社会发展的“初级阶段”的迹象,这个文明仿佛是从天而降的。
在奥梅克文明的遗迹中,还蕴藏着一个谜。考古学家在一个坟墓里,发现了5尊巨大的雕像,这5尊雕像的面部为黑人的五官特征,它们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排列起来,被埋藏在地下。没有人能猜透这些雕像究竟代表的是谁,也没有人明白这种充满了宗教色彩的仪式究竟意味着什么。
奥梅克文明的神秘之处还在于,它好像突然从天而降,又突然之间就集体蒸发了。在拉文塔遗址,考古学家通过碳—14测定,公元前900年左右,奥梅克人在此定居,直到公元前400年左右,就突然消失了。与玛雅人一样,奥梅克人仿佛在突然之间就接到了命令一样,所有的人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匆匆离开了,留下许多未完成的建筑工程,那些已经完成的建筑物也全都被人为地破坏了。公元前400年左右,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促使奥梅克人抛下家园匆忙离开?他们又去了哪里?
尽管许多人都认为奥梅克文明是美洲文明的“母亲文化”,从中美洲各地发现的带有奥梅克风格的陶器,到玉雕以及奥梅克人发明的橡皮游戏,都传递出奥梅克文明对其他文明的影响。乔治·华盛顿大学的考古学家杰弗里·布罗姆斯特博士是这种观点的忠实支持者,他认为,奥梅克人把陶器卖到中美洲各地,并将他们的文化带到各地,“奥梅克文化在当时地区里一定比任何其他文化都先进。因此我们说,奥梅克文化是中美文化的开启者。”但也有持反对意见者认为,奥梅克文明相比同期其他文明并没有过人之处,他们在墨西哥盆地的瓦哈卡山谷找到了与奥梅克文明同期的人类文明,不过也有人指出,这两个文明的发达程度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奥梅克文明的遗迹圣洛伦佐曾出现过巨大的玄武岩柱子和石雕的宫殿,而瓦哈卡文明还只处在藤条、板条编插而成的小屋阶段。
奥梅克文明在给人类留下大量的文明财富的同时,也留下了许许多多的谜。这个产生于中美洲的热带丛林中的神秘文明,引领着人们不断的探索、解密。
中美洲的羽蛇神崇拜
羽蛇神是中部美洲文明中普遍信奉的神祗,传说中它是一种会飞的蛇,叫库库尔坎,是与播种、收获、五谷丰登有关的神。最早见于奥梅克文明,后来成为中美洲普遍信奉的神祗,常见于玛雅遗址中。
维纳斯断臂之谜
观点:尽管断臂维纳斯并非天生就是残缺的,但失去了双臂之后,依旧无损于这件伟大的艺术作品的魅力。
断臂维纳斯是举世公认的伟大作品,雕像高贵端庄,丰满的胸脯、浑圆的双肩和柔韧的腰肢,将一种成熟的女性美展露无疑。她残缺的双臂成了这件艺术作品最大的特点,多少年来,人们都以“残缺之美”
来形容这尊断臂维纳斯雕像。许多人认为断臂是作者刻意为之,为的就是展现一种不完美的美。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维纳斯是希腊神话中的爱神、美神,是至美之神,在希腊神话中叫做阿芙洛狄忒,维纳斯是意大利语中的称呼。希腊神话中,阿芙洛狄忒早期的形象大多容光焕发、光彩照人,所以她经常以半裸的女性出现。在阿芙洛狄忒的各种作品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那尊断臂雕像。据说,它是公元前2世纪时期的雕刻家阿历山德罗斯的作品,雕像为大理石圆雕,高2.04米,双臂残缺。关于断臂维纳斯雕像,一直以来的说法,都认为这是雕像的作者刻意的。这尊雕像在中世纪捣毁偶像运动中被埋入地下,这一埋就是千年。直到1820年,才在爱琴海米洛斯岛,被一名挖地的农民挖了出来。因此断臂维纳斯又称为“米洛斯的维纳斯”。
后来,人们无意中发现了19世纪法国舰长杜蒙·居维尔的回忆录,终于揭开了维纳斯的断臂之谜。
1820年,在爱琴海的米洛斯岛上,农民伊奥尔科斯和他的儿子正在田间劳作,突然地面出现了一个凹陷,走进一看,竟是一个洞穴。伊奥尔科斯和儿子在洞穴里发现了一座神坛和大小不一的大理石雕像。这个消息不胫而走,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参观。
根据希腊当时的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个人如果发现了有价值的古代雕刻品,他可以据为己用,任意处置。伊奥尔科斯将雕像从洞穴中取出,其中就有那尊著名的维纳斯雕像。出土时,维纳斯双臂俱全,右臂下垂着,手扶衣衿,左上臂伸过头,握着一只苹果,在雕像的基座上还有一些铭文:“美安德罗河畔、安屈克亚的阿历山德罗斯作”。
得知消息的法国驻米洛领事路易斯·布勒斯特匆忙赶往伊奥尔科斯的住处,一眼就看上了这尊雕像,表示愿意高价收买。得到了伊奥尔科斯的应允之后,布勒斯特立即给远在君士但丁堡的上司写信报告了此事,要求批准汇款收购。谁知信函发出后就杳无音信,两个月过去了,布勒斯特没有等到上司的回复,也没有收到一分钱。
伊奥尔科斯那边也不想再等下去了,前来询价者络绎不绝,他与另一位法国人都尔费达成了协议,将这尊雕像出售给他。都尔费是法国派驻米洛斯岛的一名海军少尉,他也给君士但丁堡的法国大使馆秘书马塞留斯写信告之了此事。
接到消息后,法国大使馆极为重视,立即派出马塞留斯前往米洛斯岛接洽此事,要求他要不惜一切代价抢购到这座雕像。
这一来二回的中间,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得到消息的人都纷纷赶到米洛斯岛来抢购这尊雕像。一位传教士受波斯王子之托,已经捷足先登与伊奥尔科斯洽谈好,等到马塞留斯赶到米洛斯岛的时候,这尊雕像已经被搬到一艘悬挂着希腊国旗的土耳其货船上,就等着波斯方面付款。
马塞留斯经过多方走动,最终说服了米洛斯岛当局宣布伊奥尔科斯与波斯的买卖无效,并以约550法郎的价格买下了这件无价之宝。这时,意外发生了,负责运送维纳斯雕像的土耳其货船上的水手与法国水手发生了冲突,双方共有100多人进行了一场激战,混乱之中,被包装好放在一辆马车上的维纳斯雕像被人从车上推了下来,双臂被摔断了。
1820年5月26日,装载着维纳斯雕像的法国“列斯达佛都”
号即将起航离开米洛斯岛,马塞留斯将雕像的断片,握苹果的手掌、不完整的胳膊上部等都罗列整齐,分装好放置在中间甲板上的船舱内。经过一番几个月的海上航行,维纳斯雕像在1820年10月24日抵达君士但丁堡。第二年2月中旬,维纳斯雕像到达法国巴黎,被收藏在卢浮宫博物馆。维纳斯雕像的断臂后来不知何故不见了,人们看到的是那尊残缺的雕像,所以一直误以为这尊雕像本来就没有手臂的。维纳斯的断臂究竟去了哪里,一直都没有答案。
2003年8月5日,维纳斯失踪已久的断臂终于找到了。据说人们在克罗地亚南部的一个地窖中发现了它们,但当人们看到这双手臂时,都大大的失望。人们想象着美丽圆润的维纳斯应该有着一双线条柔美的女性的手臂,但眼前的这双断臂,完全是一双丑陋的“男人手”,它们粗狂得像是水管工的手臂。
艺术家们将断臂火速送到了巴黎卢浮宫,经过一番对比,发现它们与维纳斯的雕塑拼在一起时惊人的吻合。为了进一步确认断臂是否属于维纳斯雕像,露德维国家艺术馆的历史学家奥维迪欧·巴托里等人又对断臂做了碳元素测定,测定结果证实这是真品。这个发现引起了轩然大波,许多艺术家发出质疑:“难以置信!一个在解剖学上有着如此高天赋的艺术家竟然连合乎比例的手指都塑造不出来?”在断臂发现之前,许多人想象着它们的样子,或高举着灯,或手指着前方,谁也没有料到会是这样一双手臂。
当人们魂牵梦绕的这双断臂终于回到了维纳斯身边,人们终于有机会一睹维纳斯最初的形象时,许多人却开始犹豫了。就“是否该将断臂接到维纳斯身上”这一问题,艺术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持反对意见的一方认为,那双断臂对整个雕像来说是一个败笔,将它们复原只会使原来完美的维纳斯雕像失去她的艺术之美而成为一件普通的雕塑,巴托里是反对者中的一员,他表示:“我敢肯定创作者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将它们从维纳斯雕塑的主体上取下的。他知道如果没有这对难看的手臂,作品反而是完美的。”
但无论美丑,这双断臂都是整座雕像的一部分,双臂健全的维纳斯才是雕像的创作者真正想要展现的。所以,艺术评论家古塞比·韦斯伯就支持将断臂复原,他表示:“这是一个历史发现,雕塑应该被恢复原状。”
兵马俑未解之谜
观点:秦始皇陵寝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迷宫,阵容庞大的兵马俑站立千年,或许目睹了其中的秘密,而他们本身,也就是一个谜。
1974年的一天,一位农民在陕西西安市临潼县骊山脚下打井时,挖出了一个震惊全世界的大秘密。在这片土地之下,埋藏的是秦始皇的陵寝。打开这个地下陵寝,就仿佛进入了一个神奇的迷宫,到处都是谜。
兵马俑了不起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单从制造技艺而言,与古希腊、古罗马的雕塑放在一起,兵马俑在艺术方面并没有优势。
按照兵马俑博物馆老馆长袁仲一的说法,它胜在“奇”上。袁仲一认为,之所以称兵马俑是奇迹,在于它具有三个特征:
大、多、真。这些兵马俑身材高大,接近真人的高度,其中的武士俑身高接近1米85。兵马俑数量之多,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一号、二号和三号坑已经出土的秦俑就达到了8000多件。其中,仅1号坑就有6000多件,这么多的秦俑在巨大的秦陵内整齐列队,气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真”不仅表现在兵马俑与真人一样大小,更重要的是,这数千件兵马俑不是用模子浇注而成的。他们的样子各个不同,可谓千人千面,每个人的样子都惟妙惟肖,或站、或跪,远远望去就像列队严阵以待的士兵,连战马都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绝非简单的机械制作所能模仿,绝大部分兵马俑都充满了个性,十分逼真,自然又富有生气。秦始皇兵马俑的发现是世界考古史上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之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第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自此以后,秦俑就有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美誉。
这个“世界第八大奇迹”从发掘之日至今,已经历时几十年了,依旧有许多未解之谜亟待人们去寻找答案。
在参观气势磅礴、阵容强大的兵马俑时,细心的人会发现一个问题,这些陶俑中有步兵、弩兵、骑兵和车兵,这四类都属于武士俑。至今,还没有发现他们的统帅。有人认为,也许按照秦制,每次出征之前都是由秦王指挥。
或许作为最高的统帅,为了维护皇帝的神圣和尊严,不能将秦始皇的塑像列在兵马俑坑之中。
兵马俑在技术方面也给后人留下了千古之谜,从已经出土的陶俑来看,在暗无天日的地下掩埋了2000多年之后,这些陶人陶马依旧是色泽光鲜,密度大,而且硬度很高。可见,当时的陶瓷技艺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当代的一些制陶大师曾试图仿造一些简单的陶人,均以失败告终。秦人是如何控制烧制过程中从软化到硬结的收缩比例的?兵马俑各个部位的厚薄程度不一,这个在烧制的时候,又是如何掌握火候的?秦代的泥塑和制陶工艺所实现的成就,让后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至今仍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