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榻之上,齐桓公询问管仲谁能继承相位。管仲却没有推荐任何人,只是答道:知臣莫若君。
管仲死后三年,易牙伙派修筑围墙将齐桓公困死(饿死)于宫阙。此后,齐桓公的六个儿子互相攻击,先后都成为齐国国君,又被后来者击溃。
在日复一日的争斗中,齐国最终一蹶不振,再没能复霸。
三千越钱可吞吴
范蠡借助大量的蚁鼻钱搞活了对外贸易,生意范围那是相当广,业务项目更是几乎囊括了一切赚钱的生意。唯独对吴国,只做一种生意—以蚁鼻钱高价收购粮食。
齐国之后的霸主是晋国,唯一有实力挑战晋国的是楚国。晋、楚经历了近百年的争霸,两国也各自发生了很多内乱。公元前579年,晋、楚约定彼此不再兵戎相见,而是要。这就是春秋史上着名的“弭兵之约”,此后四十多年,晋、楚间再无战争。
尽管如此,晋国却没有停止小动作,暗中大力扶持楚的属国吴国,送给吴国兵器和战车,最重要的是唆使吴国背叛楚国。公元前514年,吴国公子光派刺客刺杀了吴王僚,成为吴国封君,这位公子光还有一个名字—吴王阖闾。
据史书记载,阖闾是东周“王道”的光辉代表,他吃饭从不超过两个菜,车马没有任何修饰,宫殿看起来颇像贫苦人家的茅厕……真的是这样吗?
阖闾生平有一次非常重要的谈话,主题是讨论晋国六卿究竟谁能取代晋国宗族。
《封神演义》里确实有一句,不过,这是后世作者不自觉流露出的龌龊想法,与真实的东周毫无关系。当时,诸卿客取代宗族是一件根本不可能为世人所接受的事情,也是极端有悖“王德”的事情。
阖闾确实非常节俭,他的目标却不是体恤万民,而是要万民经历比这更残酷的人生。在《三国演义》里经常有“发倾国之兵”之说,意思就是动员全国所有的兵力、物力去打一场战争(赢不赢不知道)。阖闾发动的却是“全国之民”,吴国之内,只要是个男人,十四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要全部从军,更狠的是,作战不力要罪及家属。
一个小小的吴国,国人不过数十万,居然有数万军队,动辄、……相信大家都知道,阖闾有一位着名的大将叫孙武,他有一个着名的治军理念叫“赏善始战”,从字面来看是说给前方勇士重赏。实际上,这只是后世兵家的阐释,阖闾和孙武从来都没这么想,他们跟金庸《侠客行》里的“赏善罚恶使”一样,向来只有“罚恶”,从来没有“赏善”。
据说,孙武把后宫三百位佳丽分为两个纵队,由阖闾的两位宠姬领头,娇媚的宫女穿上铠甲,拿起利剑和盾牌。然后,孙武要求两拨宫女以刀剑互殴。
宫女的主要职责是侍奉国王起居,偶尔搞搞军训确实也能愉悦身心。果然,这些宫女在训练场上嬉笑不止,把这当成了一场游戏—这本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孙武很生气,要处斩两位宫女头领—阖闾的宠姬。尽管阖闾也想阻止孙武这种无聊的做法,孙武却说“治军的决定权在将军,即使国王的命令也可以不听”,还是把两个妃子处斩了。果然,广大吴国人民在严格的军事训练(恐吓)下,后宫弱女也可以成为“赴水火犹无豫”的战士。
能把后宫弱女训练成恐怖分子,这是一种怎样的残酷?
严峻的刑罚对吴国人有着极强的威慑力,一旦没有战功,甚至作战不勇猛都会累及家人。那么,不需要任何奖励,所有人都被绑架到阖闾的战车上,只能前进,不敢后退。
在充满恐惧与虚伪的吴国,阖闾死后,其子夫差成为国王,在打败了盟国—越国后,夫差提出一条非常离谱的和谈条件:若越国想保持诸侯封位,勾践必须以国王之尊来吴国当奴隶—典型无知而又无耻的暴发户!
为保家国不灭,越王勾践还就真的来到吴国当奴隶。而且,他身边始终陪伴着一个人—范蠡:白天,范蠡替勾践做较重的活;夜晚,二人共宿石屋,商量如何见机行事。
在范蠡的开导下,三年来无论夫差如何作践勾践,这位曾经的越王都毫无脾气。最着名的事例,就是范蠡教勾践在夫差生病期间去品尝粪便—夫差的粪便。“勾践品溲”的壮举终于感动了吴王,夫差认为勾践非常忠信。
于是,勾践、范蠡终于得归故国。
归国后,范蠡毫无争议地成为越国第一谋臣。吴国的经历让范蠡明白了一个道理:让广大越国人民饿着肚子去跟吴国交战是不可能的,要想富国强民,必须“左道右术,去末取实”。道与术,就是规律,富国强兵只能按规律一步一步来,认识规律、服从规律,绝不可急于求成;所谓实,确实很实在,就是粮食;所谓末,确实很虚无,就是勾践个人的享乐。
勾践回国后每天早晨起来都质问自己一句:你难道忘记在吴国的耻辱了吗?然后,携夫人及全体贵族下田耕作,所有百姓不吃肉、不穿彩衣,与黎庶同劳动、共甘苦(“百姓”与“群黎”相对,是王室贵族的统称,所以,普通人千万不要误以为自己是“百姓”)。
关于这段历史,很多人说越王勾践励精图治,最后,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事儿,不对。
越王勾践回国之后,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铸钱,后世把这种钱称为“蚁鼻钱”。
蚁鼻钱呈椭圆形,也被称为“鬼脸钱”,从考古证据来看,蚁鼻钱以晋国布币为基准(当忻布),一枚布币比十枚蚁鼻钱稍微轻一些。
公元前472年,吴国正好赶上旱灾,最后国人连稻田里的野生大闸蟹都吃光了。这时候,越国仍旧表现出了“信诚守道”的精神—为吴国提供军需粮食。
勾践对此非常反感,对范蠡说:“我和你一起谋划反击吴国,你总说时机不成熟。现在,又反过来资助吴国粮食,究竟什么时候才可以出兵呢?”
范蠡答:“天灾与人事必须相配合,我们的粮食并不能维持吴国的战斗力,倒是吴国自身的力量至今仍未消耗干净,他们如果作垂死挣扎,我们未必能胜。”
上天没有让范蠡久等,就在为吴国提供粮食的当年九月,夫差再次不顾国内饥荒率兵奔赴黄池与楚国决战。当时,吴国军队的粮食供应几乎全靠越国。
没有粮食、防备空虚,如何能抵抗越国三千兵马?其实,真正进攻吴国的并不是三千越国勇士,而是范蠡前期如流水般花掉的蚁鼻钱。
这一次,范蠡率兵攻入吴国都城姑苏,并在海上断掉了夫差后路,夫差兵败自刎。
最后,说一下范蠡的结局。
人们经常鄙夷“共患难,不可共富贵”。现在,我告诉大家,共患难是因为穷哥们之间根本就没有利益,也就谈不上叛变;不可共富贵,实在是因为没有什么人不会选择背叛,暂时没有背叛是因为筹码还不够大。
这一点,范蠡和勾践都心知肚明。
灭吴当年,范蠡向勾践递上了自己的辞呈:臣子只要见到君王受辱就是死罪,能在吴国陪伴您受辱,是想能有机会为您报仇,今大仇已报,恳请勾践杀了自己。
勾践的回应似乎很够意思:你必须和我一起共坐江山,否则我就杀了你!
一问一答,其实范蠡只有一个命运:被处死。
范蠡当然不希望自己被处死,在命令下达之前就从海上跑路了,顺便还总结了一下逃跑的原因:更不幸的是,后世有很多人看不开,这句名言也就无数次得到了验证。
出逃后的范蠡却有了另一番天地,他干起了自己的老本行—经商,也赚了很多钱。司马迁在《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这样记述了范后来成为财神的范蠡蠡的结局:他成为家产数以十万计的富翁,最后老死于陶地。范蠡死后,被奉为“治生之祖”,并成为道教里的财神(关羽是山寨版的财神)。
据说,十六两秤的发明者就是范蠡,称杆上有“福”、“寿”、“禄”三星,缺一两损“福”,缺二两损“禄”,缺三两就损“寿”了。对缺乏商业道德的人来说,这真是一个绝妙的诅咒。
小结:国家的金融精神
真正的盛世,必然也是文化极盛的时期。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六书”全部出自西周,此后,历朝历代只能在西周的残迹里寻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索。与后世丰富多彩的金融货币现象相比,西周的金融表现形式确实非常简单,但最适宜诠释金融的本质:诚信。
问:周王室重要吗?
答:重要,相当、特别以及极其重要。
金庸先生在小说中安排了“华山论剑”,统领武林的少林、武当均与这场武林盛会无缘。我猜想,金庸先生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中华”之“华”就是“华山”之“华”。华山之所以能有如此的江湖地位,完全是因为周朝的地理位置:西都在镐京,东都在洛邑,西都、东都之间的中心点就是华山,“华山”之“华”也就成为后世千万中国人的代名词。
周王室最重要的历史时期是西周,只有二百七十四年,辉煌与荣耀似乎转瞬即逝,这一“瞬间”却始终照耀着整个中华民族。
天下既为人人所共有,天下之利权亦当为人人所共有。分封诸侯,血亲是一种自然的标准,是人类懵懂时最直接的标准,也是当时最公平的标志。秉承这种最为原始的公平,不但周王室的天下分封给了诸侯,诸侯的天下也分封给了宗族。这是一种维系人性与理性的统治模式,即使在周王室衰微后,任何背叛王室的行为也都被认为人神共愤。
当然,我必须告诉大家,这种方式有着致命的弱点:王室一旦孱弱,必然会有诸侯挑战王室权威,周史已经明确证明了这一点。
应该说,秦帝国是周王朝疆域的直接继承者,嬴政也看到了周王室统治方式的弱点。秦帝国似乎汲取了周朝的教训,用封建官僚替代了宗族分封。
大秦帝国最大的弱点就在于违背了周王朝的“王德”精神:试图追求权力永久的统一,天下变成帝王一人之天下。在秦嬴政缔造的这个刚性权力链条中,一旦源头崩裂,就再无任何人能帮助帝国走出险境,因为,除了利益已没有任何理由让任何人再把自己和封建统治者联系在一起了。
最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嬴政、商鞅等人将帝国所有的权力都集中到了咸阳,中心被毁灭之后,整个帝国体系便随之坍塌。仅仅十五年,秦帝国就在一场内战中瞬间坍塌,发动这场战争的既非外族也非官僚,而是被统治的对象—农民。
嬴政统一封建权力的做法失败了,但巨大的利益又激励了后来的封建统治者。此后,历朝历代都试图寻求一种有效的统治方式、一种灵活的折中案:既要形成严格、有效率的封建集权,又要实现封建统治者对子民的道德统治。
坦率地讲,这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要追求封建集权,人性统治就必然是一个谎言。
当然,有人可以反驳:周王朝只是奴隶社会,一个奴隶制社会怎么可能超越整个中国古代文明?周王朝生产力确实相当低下,但经济只是社会发展的一个相对指标,以封建王朝的生产力评判几千年前的西周简直就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但凡真正的盛世,必然也是文化极盛的时期。中国传承数千年的“六书”全部出自西周,此后,历朝历代只能在西周的残迹里寻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思索。与后世丰富多彩的金融货币现象相比,西周的金融表现形式确实非常简单,但最适宜诠释金融的本质:诚信。
虽然王室衰落,但诸侯仍旧秉承“夏禹、商汤、周公”三代缔造的社会梦想:无论是君对民,还是霸主对诸侯,都要有信义。这时候,天还是蓝的,水还是清的,骗子是不可以当卿客的,无德无能的君主也是会被干掉的……
此后,无论是中国古代的封建王朝覆灭,还是今天西方引发的全球金融海啸,都是因为远离了“诚信”。
毋庸置疑,孔子是整个周文明的集大成者。这位后世的“万世师表”为我们完整释了那个时代的财富精神:获取财富的途径必须是道德,义利并重才是财富的结晶,更是金融乃至任何一个时代经济秩序的根基。我记得看过一本书,其中简要回顾了孔子的一生。
孔子早年游历齐国,后在自己故乡鲁国成为相国,有感于国君鲁定公好色荒政,公元前497年愤然离开鲁国,开始了周游列国的传奇人生。十四年后,孔子终于结束了艰辛的游说生涯,拖着六十八岁的孱弱之躯回到了桑梓之地。漫长的流窜过程中,孔子有过成为王师的荣耀,也有过饥寒交迫的困顿,甚至有过拘禁受困的耻辱、险些被杀掉的风险。
我之所以记得这本书,不是因为它记述了孔子生平,而是因为它对孔子大加挞伐,骂孔子鄙视财富,要求人们安贫乐道。这本书的谩骂曾经让我对孔子着实很有意见,按照这本书的逻辑,似乎就是孔子搞得我们穷了好几千年,只要没有孔子,我们在战国时代就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了。
真的是这样吗?
孔子曾大声疾呼,所谓是,是对缺德世人的指责。所谓是,是奉劝世人尊重规律,绝不能急功近利。
今天,除了孔子,我们还可以瞻仰那个时代的商人,子贡、范蠡、弦高……哪一个不是,又有哪一个不是?他们对富、金钱、名利,何尝有暴发户式的浅薄?
道德价值当然高于物质利益,一个社会,如果失去了道德价值,眼中只剩金钱,那就是一个赤裸裸的丛林社会,所有的掠夺都会没有底线。这个时候,没有人能摆脱利益的诱惑,因为整个社会除了钱,已经没有其他任何东西有价值了。孔子临终慨叹:此中真味,今天,我们真的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