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天下才,宜以天下之心为心。”
——《明经世文编》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顾嗣协
取长补短是良方
——雍正用人所长施新政
人才之性,各有长短。古语有言:“金无足赤,人无完人。”食人间烟火,必有红尘之恋。大凡那些优点越突出的人,其缺点就越障目。“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清人顾嗣协形象生动地告诫人们,用人一定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如此才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战国时的卫国是一个经常受到周围大国侵扰的小国。有一天,子思对卫侯说:“苟便是一个能攻善战的人才,他可以统帅大军五百乘。”古时一乘战车有驷士3人,步卒72人,500乘是一支不小的队伍了。卫侯说:“我早就知道苟便有统帅军队的才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军。可是你不知道,他曾经在做官时,在老百姓那里搜刮了两个鸡蛋吃了,所以我不用他。”子思虽觉好笑,但仍委婉地对卫侯说:“依我看,古往今来的贤明君主,他们选用人才好像木匠用木材一样,取其所长,弃其缩短。几抱粗的木和材,是相当好的木料吧,中间可能有几尺已经腐坏,但是高明的木匠并不是把整个木材扔掉,而是选用其中部分好料。选用人也是这样。现在战国纷争,诸侯征战,非常需要有才干的人才。各国都在招贤纳士,卫侯您却因两个鸡蛋的问题而把一个能率领千军万马、能攻善守的将军丢弃不用,这样的事最好不要让邻国知道啊!”卫侯听了这番话,笑着对子思说:“我明白了,愿意接受你的指教!”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十全十美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找到的。一般来说,识人之短容易,识人之长、能说人好话并非易事。作为领导者,就是要以求贤若渴的态度,从大处着眼,从长处着眼,看人的本质、主流。日本松下幸之助说:“用人就是要用他的勇气,必须尽量发掘部属的优点。当然,发现了缺点之后,也应该马上纠正。以七分心血去发掘优点,用三分心思去挑剔缺点,就可以达到善用人才的目的。”
现代社会,专业分工日趋复杂,不要说古代的“通才”早已不存在,就是在某一领域也难以找到一位“万事通”,因此,对领导者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人尽其才,这就要求领导者能够对人才避短用长。
历史上那些明君贤臣和具有卓识远见之士,用人时都非常强调看主流、观本质,而不计较某方面的“过失”,这样就聚集了一大批各具特长的人在他们的身边,为他们事业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道理,说起很简单,但为什么有些领导者遇到具体的人事时,就常常横挑鼻子竖挑眼呢?个中原因很复杂,但就其用人思想而言,主要在于不能辩证地分析看待人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求全责备所致。
清雍正朝涌现过一大批杰出的人才,如怡亲王允祥、大学士张廷玉,以及封疆大吏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等。他们各施所长,使略显颓势的清王朝重新走上正轨,为乾隆盛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一代名臣。如果仔细察看一下这些人的经历,便可知道,他们在康熙朝皆还是默默无闻,正是由于雍正帝能察贤辨才,并避其所短,用其所长,敢于把他们提拔到重要的岗位上,使他们有了施展才能的机会。其中,雍正帝大胆起用李卫,便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李卫是雍正朝的一位“督抚模范”,于康熙五十六年(公元1717年)靠捐资入仕,被任命为兵部员外郎。按说,这种非科甲出身的官员,在当时那种极重出身的时代,是不大可能受到重用擢升的。然而雍正帝在提拔官员上却没有严格的惟出身论,他曾说:“国家用人,当论其贤否,不当限以出身。朕即位以来,亦素重待科甲。然立贤无方,不可谓科甲之外遂无人可用。”正是因惟贤论,李卫才被雍正帝所看重。当然李卫受到雍正帝的重用,还在于他本人有着突出的优点和超人的才干。
李卫个性极强,其突出的优点是勇于任事,敢作敢为,办事一向以国事为重,雷厉风行。康熙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负责钱粮入库诸事。当时一个亲王主管户部事,指令户部每收钱粮1000两加收平余10两,李卫大胆谏阻,但亲王不听,他便准备了一个大柜子,内蓄其钱,外写“某王赢余”,置于户部东廊下,使其贪赃行径暴露于众,结果把那个亲王弄得非常难堪,遂不敢多收以饱私囊。这件事被时为雍亲王的雍正看在眼里,他很是欣赏李卫不畏权贵的胆量、敢于任事的作风,因此,即位之后便擢升李卫为云南盐驿道。
李卫不论办什么事情都是勇往直前,有一股不干出名堂誓不罢休的拼劲儿。李卫放任云南盐驿道时,盐务废弛,百弊丛生。他一上任便严肃法纪,重整盐政,并毫不留情面地劾罢了多名不法官吏,通过大刀阔斧的整顿,取得了显著成效,使得云南盐务肃清。雍正对此非常满意,大加称赞李卫,并不断加以提升,委以重任。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云南布政使,三年(1725年)擢浙江巡抚,四年(1726年)兼理两浙盐务,五年(1727年)授浙江总督管巡抚事,六年(1728年)兼理江苏盐案,七年(1729年)加兵部尚书衔,复加太子太傅,十年(1732年)署理刑部尚书,寻授为直隶总督。不到10年便升至人臣之极,可见雍正帝是何等的倚重李卫,但李卫亦不负雍正所托,所到之地,都能顿见成效。
当然,李卫并非完人,其缺点也是十分明显的。李卫是个“粗人”,生得膀阔腰圆,武功很好,但文墨不通,奏折多让人代写。他生性骄纵跋扈,往往不合法度,对上粗率无礼,往往直称上级“老张”、“老杨”,对下又尖酸刻薄。因此,与上下左右的关系比较紧张,经常有人向雍正帝告他的状。对这样一个优缺点都十分突出的人,雍正帝并不求全责备,而是用其所长。李卫调离浙江之后,仍干预浙江事务,被后任浙江总督周元章密参。雍正帝就此批道:“李卫之粗率狂纵,人所共知也,何必介意。朕取其操守廉洁,勇敢任事,以挽回瞻顾因循,为政之颓风耳。除此他无足称。”这段话反映了雍正帝对李卫的基本评价,即勇于任事,大节好;但粗率狂纵,不注意小节。同时也阐述了重用李卫的原因,即取其大节,发挥其优长,并以他为榜样,教育那些无所事事者,以改变为政的颓废风气。
雍正帝用李卫之长,可以说是真正的信任与重用,但同时对其短也不断地进行批评教育,望其悔改。人们可以从《朱批谕旨》的《李卫奏折》中清楚地看到这一点。李卫刚提升为云南盐驿道时,为了使李卫弄清刚直与傲慢的区别,雍正帝告诫说:“不避嫌怨与使气凌人,骄慢无礼,判然两途,弗相交涉。汝宜勤个者,惟‘涵养’二字最为切要,务须勉为全人,方不有负知遇殊恩,竭力操持可也。”直至晚年,雍正帝仍教育开导李卫说:“谨言之戒,朕屡经谆训,不啻再三。丈夫立身行自己,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进德修业之可期,向后当竭力悛改,时自检点,勤加从容涵养之功,渐融粗猛傲慢之习,则谤毁不弭自消矣。惟口出好兴戎,可不慎诸!”李卫正是在雍正帝的充分信任和谆谆教诲下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成为雍正朝最著名的三位封疆大吏之一。
用人,贵在善于发挥人才之所长,对其缺点的帮助教育,固然必要,但应居于次。而且帮助教育的目的,也是使其短处变为长处。俗话说:“没有没有用的人,只有不会用的人。”如果只看短处,则无一人可用,反之,若看人长处,则无不可用之人。因此,在用人上切不可斤斤计较其短处,而忽视了挖掘和使用其长处。
其实,人们的短处和长处并没有绝对的界限,许多短处之中可能蕴藏着长处。在人才使用上,不仅要用其所长,更要“短中见长”,扬长避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就不能做到知人善任,善于用人。
事业为本,人才为重,人事两宜是用人的重要原则。人事两宜,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其一,按照需要,量才使用。社会的发展不仅迫切需要各方面的人才,而且也为发挥人才的作用开辟了广阔的道路。积压人才,用非所学,不把人才分配到最能发挥其专长的地方去,强人所难,就会影响事业的发展。其二,要了解人,不但要了解得彻底,还要有全面的观点,在使用人才时要职能相称,量才适用,适才所适。人才是有不同层次和类型的,要做到大才大用,小才小用,使相应的人才处于相应能级岗位,把人的才能、专长和岗位、职务、责任一致起来。
另外,在选人用人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全局,教育人们服从需要和分配,而且必须考虑人才的志趣、特长、气质、能力,做到合理使用,让每个人去干自己最擅长的工作,为他们提供充分施展才能的条件和机会,不要强人所难。这样既能避免大材小用,造成人才浪费,也能避免小才大用,才不称职,贻误工作。
用人不能有疑心
——崇祯自毁长城食恶果
春秋时期,齐桓公有志于称霸天下,问管仲哪些行为有损霸业,管仲答曰:“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可见,对人才的信用与任用是同等重要的,惟有任之信之,方能成大事,反之,则会挫伤人才的积极性,影响其才能的发挥,造成用人活动和事业的失败。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信任是对人才的最有力支持,领导者对人才委以重任时,还应把一颗赤诚的心掏给他,你投之以李,他必定会报之以桃。
战国时期,中山国的国君姬窟昏庸无道,残害百姓,人们怨声载道。应中山国百姓的要求,魏文侯决定出兵讨伐中山国,但主帅之选让他举棋不定。
谋士翟璜认为乐羊文武双全,品行端正,可以担当此任。可是有人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乐羊的儿子乐舒为中山国重臣,让他带兵出战,令人放心不下。翟璜力排众议,据理反驳:“乐羊是个很有见识的人。乐舒曾奉中山国君的命令,请乐羊去做官,他不但不去,反而劝儿子离开中山国,以免与暴君姬窟一道自取灭亡。如此深明大义,我敢担保,让他领兵前往,准能成功!”魏文侯听了,点头赞许。
公元前408年,魏文侯拜乐羊为大将,西门豹为先锋,率领5万人马进攻中山国。中山国派大将鼓须迎战,双方交战数月未见胜负。后来,乐羊命令西门豹带人夜袭敌营,乘敌大乱,乐羊率领大军掩杀,所向无敌,一直追至中山国都城下,把都城围了个水泄不通。
中山国大夫公孙焦对姬窟说:“乐羊是乐舒的父亲,大王不如派乐舒到城上劝乐羊退兵。”姬窟认为很有道理,马上命乐舒照办。乐舒深知父亲绝不会答应,但身处危境的姬窟怎么会放弃这根救命的稻草呢?被逼无奈,乐舒只好登城喊话,请求父亲退兵。乐羊一见儿子,高声怒骂:“你这个贪图富贵,不知进退的东西,废话少说,赶快让昏君献城投降,这是他惟一的出路!”乐舒央求说:“投降与否由国君做主,我只求父亲暂时不要攻城,容我们商量商量。”乐羊说:“看在父子情分上,我给你们一个月期限,望你们早拿主意。”随后,乐羊命令将士围而不攻。
姬窟以为乐羊心疼儿子,决不会急于攻城。基于这种想法,他企图借此来拖延时间。一个月期限很快到了,姬窟又派乐舒求情再宽限一个月,乐羊又答应了。如此反复三次。
消息传到魏国,文武百官议论纷纷,怨声不止,多次建议魏文侯撤换乐羊。魏文侯对此也很着急,但他深知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的道理,不仅未怪罪他,反而连续不断地派人去前线慰劳乐羊,犒赏将士,并且带信给乐羊,说正在都城为他修建住宅,等待他班师回朝。乐羊非常感动,但仍然按兵不动。这时,连西门豹也着急了,问乐羊:“难道我们总这样围而不攻吗?”乐羊耐心解释:“怎么能不打呢?你也知道,我们是因为姬窟暴虐无仁才来讨伐。要是我们急于攻杀,百姓肯定认为我们也一样凶暴。我三番两次地宽限他们,并不是为了保全乐舒之命,而是让他们再三失信,借以瓦解敌人军心,收复中山民心啊!”西门豹听了,非常钦佩乐羊的谋略。
时间飞逝,可姬窟还没有投降的表示,于是乐羊命令攻城。姬窟见状,使出无赖招数,把乐舒五花大绑地推上城楼,并扬言魏军如果攻城,就先杀乐舒。乐舒大呼救命,乐羊骂道:“你这个逆子,既无计退兵守城,又不能劝君投降,只知道号叫求饶,生有何益?”说着,弯弓搭箭,欲射杀。姬窟见状,赶忙命人把乐舒拉下城楼。随后,在公孙焦的挑唆下,杀了乐舒,煮成肉羹,派人送给乐羊,企图用这种手段从精神上瓦解乐羊,使他失魂落魄,无心作战。乐羊强忍内心悲痛,平静地对中山使者说:“我儿子追随暴君,执迷不悟,这是他咎由自取。回去告诉姬窟,我已准备好大锅,等着煮他呢!”然后,下令攻城。
姬窟见守城无望,又怕城破受辱,只好自杀。公孙焦见大势已去,只好献城投降。乐羊入城,历数他不赦之恶,把他杀了。接着出榜安民,派西门豹留守中山,自己带着大队人马班师回朝。
魏文侯率领满朝文武大臣到安邑城外迎接乐羊凯旋归来,并安慰他说:“将军为了国家,舍了自己的儿子,这实在让人过意不去啊!”乐羊回答说:“公而忘私,原是做臣子的本分。”回朝后,魏文侯大摆宴席,为乐羊庆功。宴毕,还赏给他一只密封严实的箱子。回家后打开一看,吓了一跳,箱子里面全是他率兵攻打中山时朝臣攻击弹劾他的奏折。乐羊一边看,一边落泪,感慨万千道:“想不到朝中有这么多人背后毁谤我,要不是国君坚定不移地信任我,怎么能有今天呢?”
第二天,乐羊上朝谢恩。魏文侯要真正封赏他,乐羊再三推辞说:“攻破中山国,全是大王的英明,我有什么功劳呢?”魏文侯说:“将心比心,除了我,没有人这么信任你;可是除了你,没有人能这么帮助我。你忠心为国,怎么能有功不赏呢?”魏文侯封乐羊为灵寿君。
所谓用人不疑,自然是指对部下的能力不存怀疑,更重要的是,一,既把工作交付于人,就不应该再抱怀疑态度,而应给以完全的信任,放手让人去干。其二,由于主观的、客观的或者其他方面的原因,导致下级工作失误,领导者可能会终止信赖行为,但对人的信赖不能终止,还应给予另外的全权责任。要做到这两条,领导者应该在五个方面切断自己的后路,以使下级在心理上、感情上、行动上,与领导者建立起交融与共的亲密关系。
1.断疑人之路。领导者与下级之间的信任危机,大多是在好事者、多疑者、挑拨者、离间者向领导者进言之时发生的。此时如果领导者对言论对象没有切实的信任,那么,在这种时候,信任感往往是要动摇的。批驳进谗者,继续信任,则得人心。否则失去信任,终止信任行为,信任感就没了,人才便由此与你若即若离,或离你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