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国历代君臣得失之道
2064300000012

第12章 赢家之道:对不同人打出不同牌(2)

2.断知短之路。用人在于扬长避短。扬长用长是用人的最佳方法,也是避短的最好途径。作为领导者应该了解下属的短处,以便避短就长,还可适当引导,缩短助长。但是,当有人进谗别人的短处时,则应避而不听、断然拒斥。即使听到他人议论下属短处,也应淡然处置,不予理睬。这种冷处理,一是表明领导者用人不疑、坚定信任的态度,二是不让杂言碎语干扰自己的用人部署,三是可以净化用人环境,让人把注意力放在工作上。

3.断知情之路。在某些情况下,主要是下级发生了有负于自己的错误行为时,作为领导者在已经察觉的情况下,可以断绝自己进一步了解或彻底调查的知情之路,漠然处之,不追不查,以此感化下级,促其反省。这不但是用人的最高境界,也充分显示出领导者的魄力。曹操在与袁绍官渡之战时缴获了许多部将写给袁绍的效忠信,这些人想给兵败时的自己留下退路。但曹操获信后看都没看一眼,就令人付之一炬,以断人后顾之忧,也断了自己的知情之路。这可称为经典一例。

4.断失职之路。一些领导者之所以不敢大胆用人,除了作风不实,缺少了解人的基础性工作外,重要的原因是怕用错人担责任。应该说,这主要还是气魄、胆识、意识问题。所谓断失职之路,就是不去考虑个人承担责任之事,横下心来用人之长。

5.断失误之路。领导者用人还有一个担心,怕下级发生过错,造成大的损失。这会带来三个后果。(1)舆论,上级会认为这是领导用人失当,应负领导责任;(2)造成损失,给工作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3)会给直接负责者处分。实际上,过失、错误人人会有,关键是要分清是什么问题。是质的还是量的,是主流的还是支流的。对损失也不能只看绝对数量,而要比较损失在失误者整个工作中的分量。如果他确有大的成绩,损失只占较小的比重,即便在绝对数额上有十万、百万,那还是不足为怪的。至于对失误者的处分,如果端正了认识,许多处分也实是庸人自扰。

当然,对人才“信而不疑”还有一个关键点,即保持头脑清醒,不轻信谗言。特别是听到一些闲言碎语或不堪入耳的“群众反映”时,领导者应认识到“树大招风”、“不招人妒是庸才”的道理,警惕专门说长道短、搬弄是非的“小人”,千万不能因少数人的流言蜚语而左右摇摆、疑虑重重,轻信嫉贤妒能的不实之词。历史上就有不少君主偏于私念,多疑信谗,毁坏贤才,丧失良佐,导致了国破身亡。明朝崇祯帝冤杀袁崇焕就是用人而疑的典型代表。

袁崇焕是明末抗清名将,夙有立功边关的雄心壮志。他筑宁远等城,屡次击退后金的进攻。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袁崇焕升任辽东巡抚,在宁远大捷中击败努尔哈赤,终使之因伤毙命。次年又在锦宁大败皇太极。然而朝廷阉宦魏忠贤却弹劾袁,袁心寒而告病乞休,卸职回籍。天聪二年(公元1628年),后金欲攻打锦州以打通山海关之路,形势日急,崇祯仍起用袁崇焕为兵部尚书,督师蓟辽。袁崇焕鉴于此前名将孙承宗受人排挤、郁郁不得其志的历史教训和自己受贬的经历,预感到个人受命后前途可畏,遂大胆向皇帝陈言:“以臣之力,制金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忌能妒功,夫岂无人,即不以权力掣巨肘,亦能以意见乱臣谋。”袁崇焕最后痛心疾首地说:“中有所危,不敢不告。”崇祯帝立即赐予尚方宝剑,叫袁崇焕不必担心,一切皆便宜行事。然而,后来形势的发展证明袁崇焕并非杞人忧天。

次年十月,皇太极亲率数十万大军避开袁崇焕,入喜峰口越长城,直逼北京城下,袁崇焕奉旨亲率大军,从山海关回兵驰援,大败皇太极于广渠门外。皇太极为了置袁崇焕于死地,施用反间计。金军以耳语闻于明被俘之二宦官,云:今日撤兵,袁巡抚有密约,此事可以马上成功。时杨太监佯卧,窃闻其言。皇太极命放走杨太监,告于崇祯帝,崇祯信而不疑。

当时,以当朝首辅温体仁为首的一帮奸臣也大肆诬陷袁崇焕“通敌谋反”,与皇太极订有“城下之盟”。阉党余孽则雇请一些不明真相的文人墨客大肆宣传袁崇焕是“汉奸”,勾结后金反明朝。生性好疑的崇祯帝,外轻信于后金的反间计,内惑于奸臣的流言蜚语,违背自己的许诺,马上下诏将袁崇焕逮捕入狱。袁崇焕下狱,辽军将士放声大哭;关外吏民也“日诣督辅孙承宗,号哭代雪”。有的则冒株连的危险,上书《白冤疏》,称袁崇焕“义气贯天,忠心捧日”。但崇祯执迷不悟,将袁崇焕斩杀于菜市口。

后金闻听崇祯自毁长城,欣喜若狂,连年入塞,所掠甚多,不过数年,辽东半岛尽陷。当李自成攻入北京时,这个多疑的皇帝身边只剩下一个贴身太监,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终自缢在北京煤山。

可见,用人,必须给予充分信任,否则绝难用好人。用人不疑,就是既任之则信之,放手让他在职权范围内自主决策,充分相信他的聪明才智。若已授权,却又放心不下,事事“犹抱琵琶半遮面”,横加干预,轻则使下属有职无权,无法放手工作,挫伤其积极性,影响事业顺利发展,重则误国误民,害人害己,重蹈崇祯覆辙。

领导者要想真正信任人才,用而不疑,就要做到:一,要明责授权,责权统一。对于任用的人才,要充分信任,既委以职位,又授予权力,做到有职、有权、有责,使其放手大干,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二,不临阵换将,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人才的任用要保持相对稳定性,要给人才一定的施展才华的时间,不宜走马灯似地换人。尤其是遭遇挫折,工作进展不大时,决不能怀疑他固有的才能,草率地中途换将,而应及时地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消除其心中的顾虑,增强其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三,要正确对待谗言,这是信而不疑的关键。当领导者听到自己使用的人才遭到非议时,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以事实为根据,在没有查证落实以前,决不轻易地怀疑人才。对于那些故意中伤人才者,领导者要头脑清醒,明辨是非,旗帜鲜明地予以驳斥,并且一如既往地重用、关爱人才,如此方是高明的领导者,人才眼中的“伯乐”。

发挥最佳组合的威力

——唐太宗的用人搭配术

在一个人才群体中,不仅要有个体的优势,更需要最佳的群体结构。1+1>2,你不必强求你的下属都是全才,事实上全才少之又少,其实只要“偏才”组合得好,可以构成更大的“全才”。用人如工匠架屋,大才有大用,小才有小用,一幢屋不可能只由栋梁构成,还需要各种各样的小构件。对人才的搭配就像画师作画一样,同样的色调,高明的画师能搭配出一幅姹紫嫣红的图画,而低水平者却只会信手涂鸦、暴殄天物。

唐太宗登基后,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贞观政要》是这样记载的:太宗从即位开始,霜旱为灾,粮食价格昂贵,突厥侵扰,引起边境州县不安。那时,从京城长安到河东、河南、陇右广大地区,饥荒尤其严重,一匹绢只能换到一斗米。

值此危机存亡之秋,他充分认识到,要想安邦治国,选拔人才为第一要务。历史的经验教训和自己的亲身经历都告诉他,用人是国家兴亡的关键。“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从这种高度来认识,太宗就抓住了治国的根本。他不仅自己重视人才,还号召大臣们举贤任能。

在用人问题上,他不仅注重人才的智力和才能,做到量才授职,各取所长,而且善于将人才合理地搭配,最具典型的要算他对房玄龄和杜如晦二人的使用。

唐太宗即位不久,许多规章法典和治国之策需要推倒重来,重新制订。他在与房玄龄和杜如晦研究安邦治国的策略时,发现房玄龄能够提出许多鞭辟入里的见解和具体的办法来。但是,房却不善于决断,以至于对自己的许多精辟见解难以取舍。而杜如晦虽不善谋,却善于对别人提出的意见作周密的分析,精于决断,什么事情经他一审视,很快就能变成一项决策、律令提交到唐太宗面前。据说太宗曾跟房玄龄谋划事宜,没有最后议定,两个人就说:“必须杜如晦来,才能最后裁定。”一会儿杜如晦来到,作出决断,最终还是与房玄龄意见相同。李世民笑曰:“汝二人就好像写文章,一个人草拟初稿,另一个加工润色,使朝廷决策终无遗憾之处。”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太宗拜房玄龄为尚书左仆射,改封魏国公,监修国史。又任命杜如晦为右仆射,并兼任吏部尚书,与房玄龄共执朝政。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仆射又实为尚书省的最高长官,与中书令、侍中同为宰相,总揽朝廷各部事务。唐太宗通过这次人事任命,把他们俩搭配起来,利用房玄龄的善谋和杜如晦的善断,使他们紧密合作,形成合力,辅佐自己,从而出现了历史上最著名的“房(玄龄)谋杜(如晦)断”的人才结构和传奇用人佳话。正是由于唐太宗善于合理搭配和使用人才,使得满朝文武,才尽用其,各显其能,为开创贞观盛世提供了智力支持,为大唐300年基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房谋杜断”,相得益彰。唐太宗正是在了解房玄龄和杜如晦的所长和所短的基础上,发现了他们在智能上的互补性,于是,把二人合理地搭配起来,为自己出谋划策。唐太宗晚年在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时,曾说他的才能不及古人,但之所以能取得超过前人的成就,关键在于他能合理地搭配和使用人才。

一个群体是否有竞争力,不在于个人素质的高低、能力的大小,而在于群体效能发挥得如何。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不能合理地搭配人才,则可能三个诸葛亮,不如一个臭皮匠。一个有效的人才群体,必须通过合理的结构组合,才能迸发出巨大的集体力量,才能取得卓有成效的业绩。有的领导者却不明白这个道理,在选人用人时往往过分看重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一味地追求“全才”,而不考虑整体的搭配。结果,虽然选拔的都是些优等人才,但是,由于专业知识、智能结构、年龄、性格等方面不能形成有效的互补,人才不能为我所用,为我所需,因而,整体效能也就难以发挥。甚至有的群体中满是自诩为“诸葛亮”之流的人,自以为是,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出现互相拆台的现象,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整体效能,严重的还可能使整个组织陷于瘫痪状态。

我们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分工愈益精细,也就自然形成了一个组合的世界。正是这种组合,大的如波音飞机,小的如耐克运动鞋,其生产散布各地。对人力资源来讲,组合内部与外部的人才,由此也带来企业组织体系的扁平化的矩阵项目演变。应该说,组合是人力资源实现物化的枢纽,组合的优势程度决定着人力资源的作用发挥,它能使无序的人力资源有序配置。

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说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问题。如果领导之间的协调不当,互相推诿工作,或人人想当主大事者,而不顾其他人的能力和感受,必然会导致将帅不和,指挥得不到落实,影响工作的进度和质量。

因此,领导者在选人用人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人才群体的最佳结构要素,使组织中的每个人既具有自己的专长,又能形成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多功能的动态综合体和最优的群体结构。

顺时势用人

——刘邦重用儒生守天下

古人云:“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意思是说,在不同的时期,需要不同的人才提供不同的智慧和谋略,如此才能更好地应付时变,只靠某一个或某种类型的人提供的智力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应时势的变化而起用不同类型的人才,形成不同的智慧资源,这是用人艺术最精微、也是最玄妙之处。

刘邦是以霸术而得天下的。在打江山的时候,刘邦对儒术以及儒生表现出过相当程度的厌恶。他叮嘱侍从,凡是儒生来求见都加拒绝,不要向他引见。郦食其去拜谒刘邦的时候,侍从告之曰:“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撒尿)其中,与人言,常大骂。未可以儒生说也。”郦食其不敢说自己是儒生,而称自己是个狂徒,这样刘邦才肯见他。刘邦这种对儒生的轻蔑一直保持到他一统天下的时候。所以,楚汉相争的时候,所用之人多为策谋之士、战将和辩士,很少用到儒生。

刘邦打败项羽,建立汉朝之后,还仍然像他逐鹿中原时一样,非常讨厌儒家学说和儒生,一谈到诗、书、礼、乐,刘邦就心生厌恶。大臣陆贾深通世变,偏偏时常在刘邦面前提起《诗经》和《尚书》,弄得刘邦很不耐烦,大骂陆贾道:“老子我提三尺剑,于马背上得天下,要《诗》《书》有什么用!怎么能去信奉它们呢?”

陆贾则针锋相对说:“陛下于马背上得天下,也要在马背上治理天下吗?过去商汤王、周武王诛暴虐,顺应民心,文武并重来治理天下。春秋时吴王夫差、中山国的智伯以武力称霸,但却不懂权变,最后穷兵黩武而败亡。秦国专任刑法治天下,一点也不因时而变,所以最后灭亡。假如秦并天下之后,行仁义,效法先圣,陛下又安能夺他的天下呢?如果陛下于马背上治之,恐怕是不能长久的。”

听了陆贾的这番话,刚刚得天下不久的刘邦惊悟自己于“审权变”的策略上有误,认识到用人、用术要因时势的变化而变化,从此开始大量起用儒生,来帮助他治理天下。

叔孙通是一位儒生,在他投靠刘邦的时候,带去了儒生弟子数百人。但是他知道刘邦不喜欢儒生,所以并不向刘邦推荐他的弟子,而是专门把那些盗贼壮士推荐给刘邦。他的弟子对他很有怨言。叔孙通知道后,就对自己的弟子说:“汉王现在提三尺剑冒死争天下,你们这些人能跟随他去厮杀疆场吗?所以我现在向汉王首先举荐斩将夺旗的攻拔之士。你们要善于等待。我不会忘记你们的。”

刘邦得天下之后,曾大宴群臣,那些追随他马背上征战的武将,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和刘邦为布衣时一样,刘邦很是不高兴。叔孙通将其看在眼里,明白自己用武之时已到,就劝说刘邦道:“儒者难与进取,但却可与其守成。今陛下初定天下,群臣不懂应有的朝仪礼节,陛下也显示不出应有的威仪。如果陛下愿意,我可召一些儒生来为陛下定朝仪。”刘邦生性对儒家的一套礼仪本是十分讨厌,但他也明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威仪天下,非儒家那一套礼仪不可。于是令叔孙通与诸儒生草就汉代的朝仪。

朝仪制定之后,刘邦令群臣勤加演练,不得有误,并于汉七年十月大会群臣,在这次朝会上第一次使用这套朝仪。群臣以尊卑次序坐于朝堂之上,饮酒既不敢仰视天子,也不敢大声喧哗。刘邦看到这种情景后非常高兴,说:“吾到今天才知道作皇帝的尊贵。”于是拜叔孙通为太常,赐金五百斤。叔孙通乘机向刘邦进言说:“我的弟子追随我已经很久了,他们与我一起编制了朝仪,请陛下给他们点赏赐。”刘邦就把这些儒生都赐为郎官。叔孙通把他得的赐金分赠给他的弟子。他的弟子很高兴地说:“叔孙通真是圣人,知道当世最重要的事务是什么。”叔孙通由此而成汉朝的儒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