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饮食
20729200000011

第11章 冬季饮食(1)

冬季,气候寒冷,阴盛阳衰。人体受寒冷气温的影响,机体的生理功能和食欲等均会发生变化。因此,合理地调整饮食,保证人体必需营养素的充足,对提高老人的耐寒能力和免疫功能,使之安全、顺利地越冬,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应保证热能的供给。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促进和加速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因此,冬天的营养应以增加热能为主,可适当多摄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对于老年人来说,脂肪摄入量不能过多,以免诱发老年人的其他疾病,但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因为蛋白质的分解代谢增强,人体易出现负氮平衡。蛋白质的供给量以占总热量的15—17%为好,所供给的蛋白质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瘦肉、鸡蛋、鱼类、乳类、豆类及其制品等,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不仅便于人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可增加人体的耐寒和抗病能力。

冬天,又是蔬菜的淡季,蔬菜的数量既少,品种也较单调,尤其是在我国北方,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因此,往往一个冬季过后,人体出现维生素不足,如缺乏维生素A、维生素B,特别是缺乏维生素C,并因此导致不少老人发生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出血,大便秘结等症状。其防治方法,首先应扩大食源,冬天绿叶菜相对减少,可适当吃些薯类,如甘薯、马铃薯等。它们均富含维生素C,红心甘薯还含较多的胡萝卜素。多吃薯类,不仅可补充维生素,还有清内热、去瘟毒作用。此外,在冬季上市的大路菜中,除大白菜外,还应选择圆白菜、心里美萝卜、白萝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这些蔬菜中维生素含量均较丰富。只要经常调换品种,合理搭配,还是可以补充人体维生素的需要的。

冬季的寒冷,还可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使各种营养素的消耗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老年人由于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因素的影响,往往易缺乏钾、钙、钠、铁等元素,再加上冬季人体尿量增多,使上述无机盐随尿液排出的量,也更增多,因此,应及时予以补充。可多吃些含钙、铁、钠、钾等丰富的食物,如虾米、虾皮、芝麻酱、猪肝、香蕉等。如有钠低者,做菜时,口味稍偏咸,即可补充。

冬季是最适宜进补的季节

“中医养生十分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保持人体阴阳与自然界四时阴阳之相对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身体就健康,否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因时养生”成为中医养生的要诀。

冬季是人体进补的最佳时节。“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这两句谚语已在民间流传了几千年。冬季由于自然界呈现阴盛阳衰,草木凋谢,万物闭藏,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人体生化代谢和功能活动也相应地减弱,人体精气内敛,体表肌肤致密,这时进补最易吸收藏纳,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养生目的。人体在经历了春生、夏长、秋收三季的活动,体力有所消耗,肝脏功能和阴阳气血有所“透支”,到了冬季,特别需要休养生息,及时进补,来“还本付息”。

一年四季春夏属阳,秋冬属阴,冬至属阴中之阴,阴寒最盛,加上冰封雪飘,寒风凛冽,易损人体阳气,必然使阴更盛,阳更衰,人体抗病能力降低,旧病最易复发,且病情加剧,甚则危及生命。每年都会有不少气管炎,哮喘老病人被寒风“吹”进病房。冬季也是“中风”、“心梗”等心脑血管病高发季节。故在寒冷的冬季,人们更应该注意养生,在冬至前后有针对性地服食膏滋药,对增强人体抗病能力,防止旧病复发,以及御寒防冻伤等都大有裨益。

冬季饮食三原则

冬季天寒地冻,人们在日常饮食中要遵循三个原则,即一要通过饮食可起到保温、御寒和防燥的作用。因此,人们一要注意多补充热源食物,增加热能的供给,以提高机体对低温的耐受力,这样的食物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其中尤其应考虑补充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鸡鸭肉、鸡蛋、鱼、牛奶、豆制品等。

二要多补充含蛋氨酸和无机盐的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蛋氨酸通过转移作用可提供一系列耐寒适应所必需的甲基。寒冷气候使得人体尿液中肌酸的排出量增多,脂肪代谢加快,而合成肌酸及脂酸、磷脂在线粒体内氧化释放出热量都需要甲基。因此,在冬季应多摄取含蛋氨酸较多的食物,如芝麻、葵花子、酵母、乳制品、叶类蔬菜等。另外,医学研究表明,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缺少很有关系。所以冬季应多摄取含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及青菜、大白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钙在人体内含量的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也可提高机体御寒性。含钙较多的食物有:牛奶、豆制品、虾皮、海带、发菜、芝麻酱等。

三要多吃些富含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C的食物,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容易出现诸如皮肤干燥、皲裂和口角炎、唇炎等症。所以在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这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则包括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红心红薯等食物;维生素C主要存在于新鲜蔬菜和水果中。

冬季衣食住行的养生原则

冬季养生要根据“万物收藏,肾气水旺”的特点,在衣食住行几方面注意调理。

衣——冬季气候寒冷,衣着应以温暖舒适、利于气血通畅为原则,因为适体的衣服有如养生之妙药。

食——冬季饮食应以保阴潜阳为原则。元代营养学家忽思慧编著的《饮膳正要》中指出“冬气寒,宜食以热性治其寒”。主张进热食,并给予温补阳气类膳食,故多选用羊肉、狗肉、虾、韭菜、麻雀蛋、木耳、龟等食物。不可食生冷食物,宜食菠菜、豆芽等新鲜蔬菜。冬季饮食宜少咸增苦,以养心气。因为冬季肾水正旺,咸属水、心属火,多食咸味则助水克火,令心受病。心属苦味,多食苦味之品,以保心肾相交。冬季起床后可先进热饮,如乳酪莲子桂圆枣汤之属,以益心脾;或饮醇酒,以鼓舞胃气。由于冬季活动减少,人体新陈代谢减慢,因此老年人饮食不宜过饱,食后可摩腹、缓行以助消化。

住——冬季起居,宜早睡晚起必待日光。早睡,以养人体阳气,晚起,以护人体阴气,使人体阴阳平衡。冬季应特别注意保持室内温度。室内温度太低,易伤人体阳气,室温过高,则易致疲劳,还易引发外感和其他疾病。冬夜临睡时,叩齿三十六下,晨起亦然。

行——大雪天外出归来,脚寒不可立即以热水浸洗。触寒而回,寒若未解,不可便吃热汤热食,须少顷方可。冬日将起床时,宜拥被披衣少顷。长期冷水漱口,可除齿患。牢齿之法,宜晨起叩齿三百下为宜。

冬季练功应根据不同地区气候和体质情况而定。气候异常时,清晨可在室内活动,以静功为主。风和日暖之日,清晨可在室外活动,以适应冬季气候,增强人体的抗寒能力。

冬季的营养需要

1.热量

寒冷会影响人体内分泌系统,使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而致使人体的蛋白质、脂肪与碳水化合物三大热源营养素加速分解,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人体热量因此散失过多。在饮食方面,应以补充热量为主,适量摄入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食物。但为防止诱发老年人其他的疾病,不宜过量摄入脂肪。而蛋白质则应以优质蛋白质为主:如鸡蛋、鱼类、豆类、瘦肉等,因为这些食物所含的蛋白质容易消化吸收,而且富含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总的说来,蛋白质供应量应限制在常温下的需要量水平,热量增加部分,应以提高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供应量来保证。无机盐类供应量,应保持常温下的需要量。摄入足够的动物性食品和大豆,以保证优质蛋白质的供应,适当增加油脂,植物油应达到一半以上,蔬菜、水果和奶类供给要充足。

2.维生素

冬天蔬菜种类数量稀少,人们吃得相对较少,所以冬天一过,人体就会出现维生素不足的现象,如口腔溃疡、牙龈出血或肿疼、便秘等症状,这都是缺乏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所致。因此,冬季绿叶蔬菜减少时,可适量吃些甘薯、马铃薯、大白菜、胡萝卜、黄豆芽、绿豆芽、油菜等等,这些菜类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合理搭配,可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

3.无机盐

冬季,因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的影响,易缺乏钾、钙、铁、钠等元素,另外因排尿量增多,上述无机盐随尿液的排出量也随之增多,所以应及时补充些含钾、钙、铁、钠的食物,如猪肝、虾米、芝麻酱、香蕉等。

冬季饮食营养调理

冬季气温下降,外界阴气占主导地位,人体受外界影响,阴气也相对增加。

顺应冬季的气候特点,注重养阴,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严寒的天气也使人们的代谢升高,皮肤血管收缩散热也较少。因此在冬季饮食调配上,可以多增加一些膏粱厚味,如炖肉、熬鱼、火锅等。具体来说,冬季饮食养生要点如下:1.多吃高热量,御寒食品

寒冬的饮食原则,一是要有丰富、足够的营养,热量要充足;二是食物应该是温热性的,有助保护人体的阴气。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中医归纳了一些御寒食品,例如:肉类中的羊肉、牛肉、火腿、鸡肉、狗肉;蔬菜中的辣椒、胡椒、大蒜、生姜、蘑菇、香葱、韭菜;果品中的胡桃、龙眼、栗子、大枣、杏脯、荔枝、橘子、柚子、松子等,既补充足够营养,又保护人体阳气,吃了使身体觉得暖和。

2.多吃滋润食品

冬天虽然清爽,但是太过干燥了。当天气的湿度只有22%的时候,难免会唇干舌燥。干燥的冬天又特别容易引起咳嗽,而这类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疗方法也是以润为主。总之,冬天干燥之际,任何人都宜“润一润”,如吃些煲老糖水、胡萝卜马蹄水、川贝炖苹果等。

3.注重食补

为了增强体质,许多人往往习惯于在冬令时服用些补品。人参、鹿茸、阿胶、黄芪之类固然对人各有益处,但如果服用不当就常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而适当地进行食补,既经济实惠又没有副作用。所以,冬令进补养生首先应遵循“药补不如食补”的原则。

4.少食咸、多食苦

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肾主咸、心主苦,从我国医学五行理论来说,咸胜苦,肾水克心水,若咸味多,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这样就能抵御过亢的肾水。

冬季吃点火锅好,因为吃火锅能温补人体阳气。切忌食黏、硬、生、冷的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阳,易使脾胃之阳受损。但脏腑热盛、上火或发烧时,可适当吃些冷食,但不宜过多、过量,以防损伤脾胃。此外,冬季饮食对正常人来说,应当遵循“秋冬养阳”的原则,多食用滋阴潜阳、热量较高的食物,如藕、木耳、胡椒等,为了避免维生素缺乏,还应多吃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5.多吃含无机盐的根茎类蔬菜和含钙食物

人怕冷与饮食中无机盐的缺少有关,冬季应多摄取有根茎的蔬菜,如胡萝卜、百合、山芋、藕、大白菜、青菜等。因为蔬菜的根茎里所含无机盐较多,食盐对人体御寒很重要,可使人体产热功能增强。钙在人体内含量多少可直接影响人体心肌、血管及肌肉的伸缩性和兴奋性,补充钙可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含钙较多的食物有虾皮、牡蛎、花生、蛤蜊、牛奶等。

6.多吃含维生素的食物

多吃些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食物,寒冷气候使人体氧化功能加强,机体维生素代谢也会发生明显变化。饮食中要及时补充维生素B2,以防口角炎、唇炎、舌炎等疾病的发生,维生素B2主要存在于动物肝脏、鸡蛋、牛奶、豆类等食物中;维生素A能增强人体的耐寒力,可多吃些动物肝脏、胡萝卜、南瓜、白薯;维生素C可提高人体对寒冷的适应能力,对防治感冒、高血压、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有良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应多摄取新鲜蔬菜和水果,如白菜、油菜、菠菜、胡萝卜、豆芽以及柑橘、猕猴桃等。

7.适当补充含硒食物

在冬春交替之际,肝炎病毒尤其活跃,为预防肝炎保护肝脏,在饮食上应选择富含硒的食物。如动物肝、牡蛎、瘦肉、富硒茶等,不仅可提高人体硒水平,保肝护肝,对预防心血管病亦有较好的作用。

8.适当补充含碘食物

因为人体甲状腺能分泌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激素,具有产热效应,它能加快组织细胞的氧化过程,提高人体基础代谢,增加热量,并使皮肤血液循环加快,产生暖和的感觉。足量的甲状腺素对人体抗寒起着重要作用,含碘丰富的食物有带鱼、虾、牡蛎等。

9.适当补充含铁食物

有试验证实,贫血妇女体温较血色素正常的妇女低07℃,产热量少13%,新陈代谢明显降低,较一般人更怕冷。因此,冬天应多吃些动物血、蛋黄、菠菜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10.适当吃点生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