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说“冬有生姜,不怕风霜”。常食生姜能促进血液的循环,可发汗,并有促进胃液分泌以及肠管蠕动,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作用。生姜还有抗氧化作用,临床上常将生姜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胃寒、呕吐等症的辅助治疗。
11.不能忽视饮水
有不少人认为冬季寒冷,人体出汗少,可以少饮水或不饮水,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冬天虽然人体出汗少,但组织液通过皮肤蒸发也可失去不少水分,一个成年人一天要失去约600毫升水,这种水蒸发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故也称“无感蒸发”。人在呼吸时,也会失水,呼吸道在吸进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时,必须保持表面的湿润,每天仅此就要消耗掉500毫升水,加上排便失水,人体一天排出的水分约在2500毫升左右。冬季人体只要损耗5%的水分而未及时补充的话,皮肤就会皱缩,肌肉也会变得软弱无力,体内代谢产物滞留,人便会感到疲劳、烦躁、头痛、头晕和无力,甚至还会诱发更为严重的疾病。
冬季与进补
冬季及时进补是强身的大好季节。此时进补,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生发。冬季进补可多吃温热性食物,以提高机体御寒能力。可选富含蛋白质、维生素,而且易消化的食物,如玉米、小麦、黄豆、韭菜、大蒜、萝卜、黄花菜、羊肉、牛肉、鸡肉、鱼类、虾、水果及菠萝、橘子等。体质比较虚弱的老人,可常饮牛奶、豆浆等,以增强体质。或将羊肉切成小块,加些黄酒、葱、姜炖食,可益气、强筋壮骨。如果不适应肉腥味,加萝卜数块同煮可除腥味,如加枸杞子同煮,有兴阳温运的功效。冬季进补,最好先作“底补”,就是打基,可先选用芡实炖牛肉,或芡实、红枣、花生仁加红糖炖,以调整脾胃功能。也可炖些羊肉,加生姜制成羊肉大枣汤等,也有同样功效。在此基础上,再服补药可增加滋补效力,而且不会发生“虚不受补”的情况。
冬季进补注意事项
进补无论从中医的观点出发,或是从现代医学的观点出发,都是为了补其不足,即身体缺少什么营养成分,就进补什么营养物质。
冬季进补,这已成为民间的传统习惯,祖国医学有“冬藏精”、“秋冬养阴”的理论,认为冬季及时进补是强身的大好季节。三九严冬进补,能使营养物质转化的能量最大限度贮存于体内。而且冬至起九,正是一年中阴气极盛而阳气始生的转折点。所以,此时进补,萌育元气,养精蓄锐,有助于体内阳气的发生,为下一年开春直至全年的身体健康打下基础。
1.不同年龄的补益
人的一生经历不同的发育和生理变化阶段,各个阶段人体内脏的气血阴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而各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工作情况也不同,因而,进补时须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补益。
①小儿内脏娇嫩,易虚易实,尤其是脾胃未健,而又往往饮食多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其在冬令的补益,当以健脾胃为主,可食茯苓、山药、大枣、薏米、红小豆等。
②青年大多休息、睡眠不足,因此易心脾或心肾不足,表现为多梦、健忘、食欲不振等,其在冬令的补益可选用莲子、首乌等。
③不少中年人身负重任,往往超负荷运转,又不注意休息,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以养气血为主,可食桂圆、黄芪、当归、乌鸡精等。
④老年人冬令进补更为重要,因为老年人身体已经虚弱,再加上身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进补。老年人无病时,可选用杜仲、首乌等进补;若有病,则必须辨证进补,血虚补血,气虚补气。
2.不同劳动强度的补益
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进补方法也不同,对于脑力劳动者来说,常因思虑过度而耗伤心血,故要以补心为主,食用龙眼肉、莲子、牛奶等。而体力劳动者在劳动中消耗体力大,出汗较多,因此导致气阴耗损,补益气阴可选用太子参、玉竹、鸽肉等。
3.不同身材的补益
身体胖瘦不同补益也不同。中医认为“胖人多气虚”、“胖人多痰湿”,气虚者补气,补气需健脾,故健脾益气是虚肿之人补本的方法。湿痰重应采取健脾利湿之法,因为脾健才能运化水湿,可选用茯苓、薏米、党参、白术等。再如瘦人,中医认为瘦人多阴虚火旺,故冬令进补应用养阴、滋阴的补益方法,可选用百合、黄精、蜂蜜等。
4.补勿过偏
补要恰到好处,不可过偏。过偏则反而成害,导致阴阳再次失调,使机体遭受又一次损伤。例如,虽为阴虚,但一味养阴而不注意适度,补阴太过,反而遏伤阳气,致使人体阴寒凝重,出现阴盛阳衰之候。一味大剂补气而不顾及其他,补之太过,反而导致气机壅塞,出现胸、腹胀满,升降失调的症状。因此补要适度,应适可而止,千万不可过偏。
5.不可盲目进补
补是为了补其不足,即身体缺少什么营养成分就进补什么营养物质。因此,对于一位身体健康的人,本来体中不虚,再去进补,就失去了“补”的意义。俗话说:“药症相符,大黄也补;药不对症,参茸也毒。”所以,进补一定要讲究对象和方法,做到有的放矢。通常情况下,病后身体虚弱的人、刚生过小孩正在哺乳的妇女、正在成长发育的儿童和调节机能出现障碍的老人、久病体虚和手术后的病人等才需要进补。另外,进补须对症,进补时最好遵循医生的建议。该补则补,根据自己属于哪种虚症而选择相应的补品,气虚则补气,血虚则补血,不可盲目进补。
6.慎吃生冷、过腻的食物
在进补时,最好不要吃生冷和过腻的食物,以免妨碍脾胃消化功能,影响补药补品的吸收。进补期间,如遇感冒、发热、腹泻时,应暂时停服各类补品,以防补药恋邪,恢复健康后可再服。
冬季滋润良方
冬季虽清爽但是太干燥了。当湿度只有22%时,会使人感到唇干肺燥。
干燥的冬天并不适宜进大补之剂,只宜多饮清润汤水。干燥的冬天又特别容易引起咳嗽,而这类的咳嗽差不多都是燥咳,治疗之法也是以润为主。
1.煲老水
这是最简单、最有益、最滋润的糖水。只需用水放入陈皮、冰糖煲约2小时即成。煲此老冰糖水,最主要的是用上好陈皮,够火候,功能除了润肺外对一切燥咳均有很好的疗效,即使是伤风咳嗽也可饮用,因为有上佳陈皮足以化痰止咳。
2.胡萝卜马蹄水
胡萝卜有“小人参”之称,可润肺生津。用胡萝卜加上马蹄、杏仁、蜜枣及两片陈皮煲约3小时饮用,甜润如甘露。如果小孩子口唇干燥甚至爆裂,饮此汤后两三小时,口唇马上回复滋润光泽。
3.川贝炖苹果
用苹果一个,将盖平切去,将苹果心挖空,放入川贝霜与苹果同吃,可治咳嗽痰多。
4.马蹄雪梨汁
取马蹄250克、梨250克、白糖50克,将马蹄洗净,去皮,切成长薄片;梨洗净,去皮、核,切成长薄片;一同用洁净纱布绞挤汁液。将汁液用凉开水稀释,加白糖,拌匀即成。可清热化痰。
冬季滋补粥品
粥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民间也有广泛的应用。
冬季天气酷寒,中医认为寒气盛则可伤人之阳气。因此,食粥宜搭配温补之品以御寒。现介绍常用的御寒粥方如下:1.羊肉粥
选瘦羊肉250克与萝卜1个同炖,除去膻味,然后取出萝卜,放大米150克熬粥。羊肉系高蛋白、低胆固醇食物,矿物质含量丰富,且性温气热。冬季常食羊肉,可益气补虚、温中暖下,还能利肾强阳。最适宜肺结核、贫血、产后气血两虚及虚寒症患者食用。
2.韭菜粥
先把粥熬熟,再把适量韭菜切碎投入,稍煮片刻便可食用。韭菜内含有大量的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和钙、磷、铁等物质。熟韭菜甘而补中,经常食用韭菜粥可助阳暖下、补中通络。背寒气虚、腰膝酸冷者食用效果更佳。
3.栗子粥
取板栗15个,去壳和米煮粥而食。栗子甘温,除含糖量高外,还有不少脂肪酶。具有活血止血、养胃健脾、壮腰补肾之功效,适宜肾虚畏寒、腰膝无力者食用。常食栗子粥,还可治慢性结肠炎、内寒泄泻之症。
4.牛肉粥
取牛肉100克切薄片,与大米煮粥食。或将切片之牛肉调味后投入沸粥中稍煮即食,其味鲜美。牛肉蛋白质极丰富,含人体所需之各种氨基酸,对人体有补益作用。牛肉粥可养胃益脾、补气生血,对于气血不足之体弱畏寒、筋骨酸软或气虚自汗等症治疗效果较好。
5.核桃粥
取核桃肉50克捣碎,与大米100克煮粥食,有温补精髓的作用。核桃肉含丰富的亚油酸,有补肾、养血、健胃和强筋骨的功效。常食核桃粥可增加机体所需热量,增强御寒能力,特别适宜年老体衰、病后虚弱者食用。
6.人参粥
人参末5克和米煮粥,食之可补元气、生津液、暖身体、振精神。人参粥常适合于病后、产后虚以及老年人畏寒食滞、便溏泄泻者食用,也可用于神经衰弱之头晕目眩或失眠者。
7.鲢鱼肉粥
将去骨鲢鱼肉150克切片,拌盐、姜丝少许,投入熬熟之粥中沸煮片刻,乘热而服。鲢鱼肉味甘性温,可温中益气。鲢鱼肉粥则能温补脾胃、通络散寒,适宜脾胃阳虚或气虚者食用。
冬季月份饮食禁忌
十月“勿食椒,损人心,伤人脉”,椒有多种(秦椒、蜀椒、地椒、胡椒、崖椒、蔓椒等),性味皆辛温,辛则发散,温则助阳。十月初冬,食椒宣发,有违秋冬养阴之义,尤其阴虚之人,四季皆忌。另外,椒粒皮壳中含有挥发油,油中主要成分为牛儿醇和异茴香醚,能引起血压下降、反射性心跳加快和呼吸兴奋,大量食用有轻度麻醉作用,故有损心伤脉之说。
十月也要勿食披霜生菜,否则会令人面部无光、目涩、心痛、腰疼或发心症,发作时手足十指皆青。
生菜性冷,经霜则寒,寒冷之物能损阳气,食之能引发上述病症,诱发亚硝酸盐中毒。当菜地土壤中缺钼时,许多蔬菜如莴苣、萝卜、芥菜、韭菜等能从土壤中汲取更多的硝酸盐,而且如果蔬菜保存不善,温暖潮湿,通风不良,有利于某些还原菌(如大肠杆菌、摩根氏变形菌、产气杆菌和革兰氏阳性球菌等)的生长和繁殖,从而促进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其含量会随蔬菜腐烂而增长。所以十月尽量少吃生菜。
十一月应该慎食“四季豆”,“四季豆”品种甚多,包括扁豆、芸豆、小刀豆、豆角等,它们都含有皂甙、亚硝酸盐、胰蛋白酶抑制物和植物血液凝集素等有毒物质,“四季豆”中毒以秋末冬初下霜前后较为常见,所以,十一月应慎食“四季豆”。
十二月“勿食薤,令人多涕唾”。薤,俗称“晶头”,广西、湖南、四川等地栽培最多。鳞茎可作蔬菜,一般加工制成酱菜。性味辛温而滑,含挥发物质,生食有刺激性类似生葱,引人涕唾,不一定是非在十二月不吃,其他月份也尽量不要生食薤。此外,还须注意不可与牛肉同食。
冬季营养食谱
1.冬笋炒肉丁
[用料]嫩冬笋250克、里脊肉250克、淀粉10克、花生油50克、盐3克、酱油5克、葱花5克、味精2克。
[制作]①将冬笋切成片状,用水煮熟后捞出,备用。
②将肉切成片状,加酱油、味精、盐、淀粉拌匀,备用。
③将锅内油烧至八分热时下肉片爆炒至肉片卷曲后下笋片(带汁倒入)、调料,用淀粉勾芡后,翻炒几下即可出锅食用。
[功效]可温补肾脏、清热化痰。
2.秋葵玉米笋
[用料]秋葵、鸡胸肉各200克、玉米笋、胡萝卜各100克,葱3棵。A料:盐、淀粉各1/8大匙。B料:盐1/4大匙、胡椒粉1/2小匙。
[制作]①秋葵、玉米笋洗净,胡萝卜去皮,均切斜片;葱洗净,切段;鸡胸肉洗净,切条状,用刀背拍松,放入碗中加入A料抓拌并腌15分钟备用。
②锅中倒入2大匙油烧热,爆香葱段,放入鸡胸肉炒熟,盛起,锅中余油继续加热,放入秋葵、玉米笋及胡萝卜片炒熟,再加入炒过的鸡胸肉及B料炒匀,即可盛出。
[功效]本菜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钙质、铁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及B族维生素,适合全家人食用,可增强抵抗力、促进食欲。
冬季食冷可降“火”
寒冬季节,对于肠胃健康的人,适当地吃些凉菜,喝些凉开水,不但对身体无害,反而会有益。
冬日虽冷,但人们穿得厚,住得暖,活动少,可造成体内积热不能适当散发,再加上冬令饮食所含热量较高,很容易导致胃肺火盛。所谓“火盛三焦”,即上焦蕴热,表现为舌尖赤红、舌苔黄厚,易导致上呼吸道、咽颊、扁桃腺、口腔黏膜疾患;中焦蕴热,多因过食油腻、甜或大补的食物造成,表现为舌苔厚、尿黄、便秘、焦渴等;下焦蕴热,多因肾虚、肾炎、膀胱炎、痔疮等引起。此时,以冷攻热,可谓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冬天适当吃点凉菜还有利于减肥。天寒地冻,人们喜欢吃油脂多、高热量的食品,加之户外活动少,因此易发胖,尤其是胸、腹部和臀部。为了不增加体重,除了注意体育锻炼外,多吃些凉菜,能迫使身体自我取暖,多消耗一些脂肪,从而达到减肥目的。
喝凉开水对人体好处极大。若能经常饮用凉白开水,有预防感冒、咽喉炎和某些皮肤病之效。科学研究表明,一天中定时喝杯凉开水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保健法,尤其是早晨起床喝杯凉开水,能使肝脏和肾脏解毒、排毒能力增强,促进新陈代谢,加强免疫功能,有助于降低血压,预防心肌梗死。
不过,冬天吃冷食也要因人而异,尤其是胃肠功能欠佳者需慎食。同时,冷食只能起到带走体内一部分热量的作用,治标不治本,所以不妨再吃些性冷的食物,如萝卜、莲子、松花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