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学生气象知识丛书-气象与饮食
20729200000003

第3章 四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的气候特点

春季是蜇虫苏醒,万物萌动,生机蓬勃,万象更新的季节。春温春生,风气当头,人们易患流感、鼻炎、咽喉炎、气管炎、肺结核等因风邪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春气生发,宜食用具有生发作用的食物,以启发冬季闭藏之气,帮助体内生升之气,活跃人体生机,增强人体抗病能力。因此,饮食应以辛温、甘甜、清淡为主,以达到祛寒、利湿、养肝、健脾之目的。

1.春季的划分。春季为四时之首。我国民间习惯把农历正、二、三月划分为春季;也有人习惯把公历三、四、五月划分为春季。但上述划分方法不能很恰如其分地反映某个地方气候的变化情况。因而有人提出按大自然各年表现的实际冷、暖、晴、雨时段划分季节,称为自然天气季节。

在气象学上所指的春天,是将连续5日平均气温为10—20℃,且逐日气温渐升的季节定为春天;在天文学上所指的春天,是把从“春分”之日起,到“夏至”前一日止定为春季;我国古代所指的春天,是从“立春”之日起,到“立夏”前一天止定为春天。

一般比较常用又结合实际的划分是: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的开端来划分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四时的。

2.春温春生。春温春生为春季的气候特点。因为《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里说:“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所谓四时阴阳,就是指四季温热寒冷的变化,而温热寒冷的变化是由一年中阴阳消长所形成的。如冬至一阳生,即从冬至这一日起,北半球白天逐渐加长,阳光照在地面时间逐渐增多,阳气开始上升,阴气逐渐消去,由春至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春之温,夏之热;夏至一阴生,即从夏至这一日起,北半球白昼逐渐缩短,阳光照在地面时间逐渐减少,阴气开始上升,阳气逐渐消去,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正因为有了这种循环往复温热凉寒的变化,才有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地间才有了生命,才有了生命的发育和成长。

春为四时之首,万象更新之始,春季气候温暖,万物蠢蠢欲动。正如《内经素问·四气调神论》中阐述:“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意思是在早春、仲春、晚春三个月里,气候渐渐由寒转暖,冰雪开始融化,阴寒之气逐渐退去,阳刚之气开始生发,蛰虫苏醒,万物萌动,整个宇宙孕育着生发之气,天地间呈现出一片生机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黄帝内经》中指出:“人与天地相应”。“天”和“地”代表着自然界,“相应”是指自然界变化影响到人体时,人体必然发生与之相应的反应。因此,作为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来说,人体的阳气必须顺应自然,乐观向上,向外疏发,使体内阳气充盈、旺盛。反之,任何阻碍阳气疏发和损耗阳气的情况,都应尽量避免。所以,春天要使自己意气生发,使情志尽情地舒发出来,以达到顺应春温春生之目的。

3.春天主气——风。地球表面高低不等、崎岖不平,因此,世界各地所接受阳光辐射热出不相同,由于各地受冷受热不均,热的地方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就会赶来填充,人们把空气流动称作风。风是春天的主气。虽然一年四季皆有风,但主要以春季的风为主。因为春季正是推陈出新时期,阴气渐消,阳气日长,由寒转暖,寒暖交替,忽冷忽热,极易形成风。春天多东风或东南风,风是六气之首,春风吹绿了大地,吹绿了山川,春回大地,春暖花开,柳絮吐绿,万象更新,春天给万物带来了无限的生机,自然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是《黄帝内经》中说:“风者,进病之首也。”因为有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与风有密切关系。在狂风怒吼,飞沙滚滚的春天里,常常使人烦躁不安、头痛、恶心,使人感受到精神紧张、压抑和疲劳,从而诱发一些疾病。同时,在春天里,春风吹干了大地,掳走了大量水蒸气,使空气中的湿度急剧下降,从而使人口干舌燥,造成人的口腔粘膜和鼻腔粘膜微微破裂,使人们预防疾病的功能大大减弱,给细菌、病毒提供了可乘之机,从而导致了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如流行性感冒、肺结核、支气管炎等。

在《黄帝内经》中又说:“风者,善行而数变。”风邪侵入人体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其危害范围比较广泛,肌肤、骨节、经络、脏腑,真是无孔不入,无所不至。但风邪来去匆忙,变化多端,如皮肤风疹,其来势凶猛,瞬间遍布全身,又痛又痒,忍无可忍,但去时也极快,说好就好,不留任何踪迹。

在《黄帝内经》中还说:“风者,百病之长也。”风在六气当中,行动最快,变化最大,而寒暑湿燥火五气使人致病,往往是由风引导所致。风邪既可单独使人致病,又可与其他邪气相合使人致病。因此,把风列为“六淫”之首。例如,风与寒相合,成了风寒;风与热相合,成了风热;风与湿相合成了风湿,等等。而且“六淫”之间还可以相互转换化,如天气温暖,则风从热化,而成为风湿;天气寒冷,则风从寒化,而成为风寒,等等。

春季重点要防风。因为反常的春风对人体是有害无益的。特别是在多风、冷暖不定、昼夜温差较大的早春季节,更应该防风。俗话说,“春风入骨”,因为寒风加剧了皮肤表层热量的散失,使体内热量不足,造成人的抗病能力下降,春寒使人皮肤表层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体内脱水而血液粘稠,容易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春季气候变化多端,暖中有寒,寒中有暖,暖寒交替,气候一日三变,忽冷忽热,并且春季风既多又大,可使人体表层血管收缩,这样可直接诱发某些风湿疾病的发作。在《黄帝内经》里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意思是说要及时避开能使人致病的风邪,或出汗当风时,风邪可以乘虚而入,常常可以导致肺气不宜或伤风感冒。所以,随时随地增添衣服,以减少风邪对人体的侵袭,确保身体健康。

夏季的气候特点

无论是初夏、仲夏或是长夏,气温为一年中之最高,是三夏的共同特征。故中医学以五行中的“火”来概括夏季气候特点,并且认为,热属阳,热甚为阳盛,热极为阳极,阳极则阴生。养生者,一定要了解夏季阴阳盛衰的特点而适应之。能够随着自然环境、气候、万物的变化而作相应的调整,做到“人与天调”,就能去百病,安然度夏了。所以,在万物欣欣向荣的夏天,应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文娱活动,如下棋、游泳、打扑克等。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参加夏令营、外出旅游、消夏避暑等活动,这样既使人们心旷神怡,又可以锻炼机体。

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人体要全面适应夏季气候,就必须做好保健,增强体质,以提高人体适应能力。在夏季,气温常在37—39℃之间,有时高达40℃,大大超出人体平常耐热的程度,人们生活在如此高温的季节,只有适应了,才能安然地度过高热的夏季。夏季暑热为阳邪,易伤人之阴,阴伤人则病。病势急速,病程短,多有壮热,面红目赤,口渴心烦,甚者狂躁、谵语、昏迷。人的体力强,能够适应暑热的高温,不患病。人体的内热向外排泄是靠出汗泄热的,气温在28—30℃时,人体内热就能顺利外泄。如外界温度超过了34℃,出汗受阻,体内大量内热蓄积,很容易中暑。只有体强者才能适应这种高温,能够散泄内热,也不受外热的侵入而致病。人体适应了夏天气候,体内调节功能不因外界高温而失职,能够调节心肾,不使心偏盛,不使肾衰,就能保证身体健康。

“善摄生者,不劳神,不苦形,神形既安,祸患何由而致也。”故要重视精神养生,因为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神气涣散则人体的一切机能遭到破坏。

夏季人体阳气趋向体表,形成阳气在外,阴气内伏的生理状态。这时人体生理活动与外界环境的平衡往往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引起多种疾病。

秋季的气候特点

秋季,是指从立秋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即农历七、八、九月,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6个节气。秋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干燥,人们常以“秋高气爽”、“风高物燥”来形容它。秋季是一个金风送爽、气候宜人的季节,这是因为人们刚刚度过了炎热的盛夏,每当凉风吹来的时候,不觉为之头脑清醒、精神振奋。但由于其天气不断收敛,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而成为肃杀的气候,这时候人们常常会觉得口鼻干燥、渴饮不止、皮肤干燥,甚至大便干结等。所以人们常把初秋的燥气比喻为“秋老虎”,其意思是指燥气易伤人。由于秋季的气候特点,因此不但多见其主“燥”所引起的各种病症,还可见长夏湿邪为患所导致的多种疾病,并为冬季常见的慢性病种下病根,所以秋季饮食养生就必须针对天地变化特征和人体生理特点选择相应的饮食。

由于秋季气候多变,寒暖不定,往往让人不易适应,外邪乘虚而入,使人致病。

秋天,由于气流、气压、气温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人体遇寒冷常常使皮肤及皮下组织血管收缩、血压偏高,血管容易脆裂,所以也是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肌梗塞、中风等疾病的高发季节。健康人也应小心提防,如果此期间人常感头痛、头晕、肢体麻木、胸闷、气短等,则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弄清病因,早日治疗。

另外,秋天温差大,中午热、早晚凉,人的鼻粘膜的免疫球蛋白分泌减少,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感冒,所以,外出时衣着不要太少,以免受凉,而且最好不要过多出入公共场所。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三场秋雨要穿棉”。因此,人在秋天一定要经常收听收看天气预报,尤其是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增减衣服。这对预防人患呼吸道疾病有一定的作用。

秋季是补充营养的最佳季节,四季气候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因证、因人、因地、因时施膳是保证科学进膳的根本。

秋天凉爽,这时五脏属肺,食物的五味中辛味散肺气之郁,应当“平补”。可食茭白、南瓜、莲子、桂圆、黑芝麻、红枣、核桃等。茭白能降血脂、解热毒、利二便;南瓜能润肺益气,止痛安胎;莲子益脾养心,固精止泻,开胃安神;桂圆治贫血、神经衰弱、产后血虚;黑芝麻补肺助脾、润肠通便、益肌肤;红枣养脾平胃、安中益气、补血益阴;核桃补肾养血、润肺润肌,防治神经衰弱和腰腿痛。

秋三月气候干燥,因此秋末冬初可适当服用白木耳、芝麻、蜂蜜、冰糖、梨等食品,以滋阴润燥。老年人脾胃虚弱者,宜食温热熟软的食物。

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可以进行食补食疗,没有病的健康人也可以进行食补,但应该用气平味淡、作用和缓的食物,从中吸取营养,输布全身,保持旺盛活力,减少疾病,推迟衰老。一般可常用豆蔻馒头、玉兰油鸡、山楂肉干、牛肉汤、虾仁等。

冬季的气候特点

冬季,始于立冬,止于次年立春,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即农历的十、十一、腊月。冬季的气候特点主要是寒冷。冬季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此时天寒地冷、万物凋零,一派萧条零落的景象。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能从体表外泄,经肾、膀胱的汽化,少部分变为津液而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冬季以寒气为主,若人们不能应时增添衣被,就可能使抵抗力下降,使心、胃、肺等脏器的功能紊乱,甚至引起气管炎、胃痛、冠心病复发,使感冒、关节痛、咳嗽、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等病发生或加重。

根据冬季寒冷干燥的季节特点,为与冬季气候相适应,在饮食调理上应以“保阴潜阳”为基本原则。所谓“保阴潜阳”是指顺乎自然,饮食要有敛阳护阴的作用。中医提出冬季饮食应保温、御寒、防燥,附加进补。保温就是通过饮食以保持体温,即增加热量的供给。御寒是通过饮食以抵御寒冷。据医学研究,人怕冷与体内缺乏矿物质有关。因此,在供给热能的同时,还要注意补充含矿物质的食品。防燥就是通过饮食以防干燥,饮食中注意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C等十分必要。冬季是最好的进补时机,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