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杰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细节
20754800000008

第8章 科学用脑学习法(1)

为什么提高学习

能力就会自动提高脑力

一些科学家已证明,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快速学习者。每个人都具备成为一个快速学习者所需要的全部主要能力。它们就存在于大脑中。例如,研究者发现,理解一个单词只需要大约十分之一秒。而人们所缺的是过去十多年间学习研究者不断发现的一些技能———运用大脑的技能。

如果成为一个快速学习者,你会怎样看待学习以及你自己?如果你能非常迅速而毫不费力地获取知识呢?如果对一件事、一份报告或一项演示,听一次、读一遍或看一回后就能永远掌握呢?

1、不能将自己看作差劲的学习者,便不会把自己面临的学习任务看成是艰苦而乏味的了。而且很可能会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学习天才,并把学习看作是一项能展示自己长处的、令人兴奋而又可以扩展知识的活动。可以肯定,有效的学习技能将使自己在大多数学习活动中应付自如,使自己在工作或生活的每一项活动或每一个集体中都居于领先地位。事实上,即使没有上述技能,有人天生就具有一些也许他自己还没有发现的、能使自己成为杰出学习者的天赋。虽然单凭从小学学到的一套学习方法,会发现自己难以应付学习要求。但是也许在自己的生活中已不知不觉地掌握了许多新的学习能力。现在,要了解自己已具备了哪些学习能力,该怎样运用这些能力,还需要补充哪些更有效的学习好技巧,以使自己的学习能力成倍提高。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哪怕只要想象一下自己将不得不学习某些新东西,有人也会产生恐惧和怀疑。我们大多数人都把学习想象为一项艰苦繁重的枯燥烦人的、难以胜任的任务。事实上,每个人天生就是学习者,学习是我们从父辈那里继承来的一种遗传素质。然而,由于(1)在教育体制内(或外)获得的消极的学习经验;(2)缺乏相应的训练以使我们掌握运用天生学习能力进行学习的技能。这两方面原因,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2、相信自己是位杰出的学习者。每个人学会了走———非同一般的成就,通过成百上千次地练习,运动肌肉、平衡重心,注意身体各部位的力量搭配,又学会了说话———令人惊异而值得骄傲的另一项成就,使用成千上万个单词和若干条复杂的规则,再学会了阅读、写作和加减乘除;还学到一些历史、地理、科学、政治,或许还有一两门外语;很可能,在自己爱好和感兴趣的事情上更学到了大量知识,不管这些爱好是宗教、体育、电影、电视、古玩、汽车、古币、时装、高尔夫球,还是科幻小说。此外,工作也要求自己不断了解数百甚至数千件大大小小的事情。还有,每天都要“做这个”、“做那个”,执行操作程序,查阅资料,……自己每天都在不知不觉之间吸收新东西,表现为一个杰出的学习者。

但是,成千上万的人坚信自己是糟糕的学习者,对学习很反感,没有意识到自己之所以总是学习不好,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因于自己对学习的反感情绪。

事情的真相是,大多数人能够更加轻松,更加迅速地学习。但我们自己妨碍了自己的学习。我们在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对学习的反感,使我们相信自己无论如何不能取得成功,当我们面对一项学习要求时,头脑中就不断浮现有关学习的种种错误念头,使我们对即将到来的学习活动产生紧张或失败感。我们常说的自我贬损的语句有:“学习真是枯燥乏味”、“我不擅长学习”、“我不可能学会这个科目”(或者“我不可能理解这个科目。”)、“记不住我在学什么”等等。这些说法存在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学习几乎是一项注定要失败的、不可为的任务。我们日复一日地重复这些话,这使我们在阅读每一份报告、聆听每一次讲座时都会产生焦虑;这还可以产生自我催眠的作用,让大脑在我们最需要开动脑筋的时候关闭其学习中枢。

要使学习效果从消极转变为积极,需要向大脑灌输一些积极的信息,使它了解自己作为一个学习者所拥有的能力。激活大脑的学习中枢,使之最大限度地发挥功能,令我们精力充沛而信心十足地抓住各种学习机会。

如何使自己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当我们处于最佳学习状态时,我们可以迅速而不费力气地获取信息,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感觉很愉快。

有人也许怀疑自己是否有过这样的经验。但是,当他回顾自己的过去时,毫无疑问,他至少能回想起某一次学得格外好,那一次美好的经历至今还生动地留在记忆中。那也许是一个学习班、一本装帧精美的书、一次引人入胜的讲座,或者是他父亲教他玩飞碟的那一天,又或者是母亲向他描绘未来蓝图的那一刻。专家把这称作“最佳学习状态”。

要想提高脑力,深呼吸是产生最佳学习状态的最基本的要素。如果你从没尝试过这种方法,你可能很难想象像呼吸这样普通。平常而自然的事居然能使你成为一个顶尖的学习者。无数无懈可击的科学研究表明,深呼吸可以为最佳学习体验创造必要的条件。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脑力得到有益的提高。深呼吸技巧能够帮助大脑平静下来,同时又能使身体和大脑保持旺盛的精力。通过深呼吸和放松,人们已经来到最佳学习状态的边缘,或者已经进入最佳学习状态。那么,怎样来巩固最佳学习状态呢?这时可以通过自我肯定来巩固最佳学习状态,或使自己越过最后一步,最终进入这种状态。

什么是追求冒险脑能法则

座落在美国境内的科罗拉多大峡谷,是世界上最大、最深的裂谷,是由剧烈的地壳运动所造成———由此引申出来的科罗拉多式脑能法则,其特点是开发大脑深处的想像力,以达成脑能的最佳目的。

追求冒险脑法则在提倡冒险精神,在冒险中制造脑能兴奋点。这就要求需要奇特的想像,求得出奇制胜的实用效果。你所需要的机会,随时都在你的想像中等着你。其主要特点是“冒险想像”。

想像力的功用有两种表现形态。其一是脑能冒险综合想像力,其二为脑能冒险创造想像力。

(1)脑能冒险综合想像力能使一个人可以把旧有的各种观念、构思或计划,组合成一种新的混合物。这种能力并没有创造出新东西,它只是将所吸收的经验、教育与观察作为材料来利用。大多数的发明家都是利用这种想像力来作创新的基础。(2)脑能冒险创造想像力能使人类有限的知识与无穷的智慧得到了直接的沟通;依靠创造想像力,人类得到预感和灵感,它使一种新的意念被传达到了人的身上,并沟通了人的潜在智慧与能力。

脑能冒险创造性想像力是自动发生的。当思维在紧张工作并受到欲望的强烈刺激时,它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作用。创造性的能力使用得越多,人就会越具有创造性。

企业、金融界的领袖和音乐家、诗人和作家,他们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在综合思维的基础上发挥了创造性的想像力。

脑能欲望只是一种思想,一种冲动,它是模糊的和转眼即逝的。除非你能把它转变为有形的物质,否则它便是抽象的、无价值的。所以,你必须把你的欲望再加工,使之更完善、更富有创造性与大脑创造力!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

什么是智力?当今世界上还没有一个被公认的定义。智力应该是同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是同学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是从哪来的,一个人的智力如何才能得到彻底开发,学生时期,在“智力开发”中占有何等地位?这些不仅是每个学生十分关心的问题,也是教育工作者力求探讨的问题。

1.先天与后天。翻开人类科学史,令人惊奇的是,许多重大发明创造,都是一些年轻人完成的。力学三定律确立者牛顿、相对论确立者爱因斯坦、量子力学确立者海森堡,都在20岁就有重大发明创造。著名数学家高斯,9岁时悟出了级数求和原理,18岁时解决了圆的17等分问题,以后成为德国哥丁报派的创始人。看到这些才能出众的科学家,人们常常把天才和科学家的名字联在一起,早期成材的科学家,确实受人尊敬,但同时也使一些人灰心。他们认为自己先天素质差,脑瓜不好使,攀登科学高峰没有希望。那么,科学家的事业是怎么成功的,人的智力差异是先天决定的,还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千差万别的,自然认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异的。俗话说:“一娘生九子,连娘十个样”,就是说人与人之间不能完全等同。科学实验证明,有的人由于大脑中核酸和蛋白质合成情况比较特殊,记忆力较强。细胞染色体的研究说明,先天痴呆的儿童,他们的细胞也有特殊结构。世界上一些超常儿童的出现,更加证明人的先天素质是有差别的。

但是,人的先天素质仅仅是智力发展的生理条件和物质基础,不是造成后天智力差异的决定因素。

第一,据说,人脑的容量是相当大的,大约能把全世界图书馆的藏书都装进去。有关资料证明,大脑未加以利用的潜力高达90%多,人脑是可以盛装人类知识的海洋。先天素质差异,比起人脑的潜力,真是微不足道。正如马克思所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

第二,先天素质再好,也只有在后天实践中才能变为现实。目前,世界上已发现几十起由动物哺养的狼孩、熊孩、狮孩。他们虽然都具有人脑的结构,但由于很小就被动物衔去养活,终日接触的是动物的环境,因而他们没有人脑的智力。他们的生活习性和动物一样,吃生肉、性很野,用四肢走路。当人们把他们领回到人世间时,他们的意识水平都没有超过狼、熊、狮的水平。

第三,先天的素质差别,可以在后天的实践中得到改变。神经细胞中核酸的含量,与外界的遭刺激以及刺激的数量和种类有关。大脑皮层的厚度、神经元的大小,树突分支、视神经的粗细等生理结构,也都因环境的影响而发生着不同的变化。印染工人可以辨认几十种颜色,音乐家可以辨别出几十种微细的声音。这些都与他们的后天实践关系极为密切。

无数科学家成长的道路说明,他们的成功不是先天素质决定的,而是靠后天勤奋努力。爱迪生读小学时,成绩最差,但不知道的东西激起他浓厚的兴趣和坚持不懈的毅力。为研制灯泡,摘记写了4万页,仅研制灯丝就试验过1600多种矿物和金属材料,600多种植物材料,终于使他成为科学的巨人。牛顿的助手回忆牛顿说:“他很少在二三点钟以前睡觉,有时到五六点……特别是春天或落叶的时候,他常常整个星期一直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灯火是不熄的”。就是被人称为神童的高斯,他的成就也是辛勤努力的结果,他曾说任何人付出他那样的努力,都会有他那样的成就。

2.知识与智力。知识是智力的一个基本要素。一方面,知识是实践经验的总结概括,是理性认识,掌握了它,有利于指导实践,有利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这个道理;另一方面,一个人如果知识很多,输入神经细胞的信息就多,神经传导也会加快。有关资料说明,年轻时不用脑的人,脑细胞会加速死亡,晚年容易得老年性的痴呆。相反,一些经常开展智力活动的人,虽到晚年思维仍很活跃。可见,扩大知识面,有利于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增加思维的深度。高尔基说:“艺术家的形象思维,以对现实生活的广博知识为依据。”

智力是知识的结晶,但不是知识的简单堆积,简单堆积只能是藏书库和供人使用的活字典。结晶则包括对知识的提炼、改造和制作。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智力既然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那么这种能力就应该以知识进行科学的加工和创造的运用为内容。智力除了一般地占有知识以外,还需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熟练的技能技巧。

无数事实证明,一个有才能的同学,总是同时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善于积累知识,二是善于加工运用知识,以及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炼新的知识。

当今,我们正处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企图将世界一切知识都装进自己头脑里,是根本办不到的。知识像汪洋大海,一个人即使有强烈的求知欲,也只能掌握其中有限的一部分。据介绍,一个科学家,夜以继日地工作,一生中也只能看过他的专业资料的5%。以世界每一年内发表的化学文献为例,假如有一位懂各国语言,精通化学所有分支的化学家,他每天读8小时,要用48年的时间才能读完世界上一年内发表的化学文献,读第二年一部分,就两鬓飞雪了。因此,不仅要读书,更要发展智力,不但要取得黄金,更要掌握炼金术。只有掌握了炼金术,才能保证不断取得含金量高的黄金。

研究智力开发,不能离开读书。但只有读书得法,才能把知识转化为智力。首先,要钻进去,对高水平的名著和经典著作,要读慢、读细、读精,要读一点,理解一点。要掌握所读之书的基本知识和体会其思路观点和技巧。不要图快,不要囫囵吞枣,要记住“匆忙是懒惰的变相”、“快读等于不读”。只有慢读、细读,才能从中取得知识,锻炼能力。为了强迫自己慢读,可作习题,作实验,作笔记。反复体会书中思想,徐特立先生曾提倡“不动笔墨不看书”。不少精读书籍的人,都把他所谈的书加了许多注解,写了许多体会。结果,书越读越厚。这是读书时书本由薄到厚的过程。

其次,要跳出来,要给书脱衣服。把作者的思想赤裸裸地暴露出来。作者的思想往往隐蔽在长篇的叙述之中,只读书不思考的人,是不易发现作者的思想的。

最后,要应用,一方面读书的目的在于应用,读书不应用,则所读的书等于废纸。另一方面,书到用时方恨少。用中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唐代名医孙思邈说:“读书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治病三年便谓天下无方可用”,就是“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的道理。

如何培养创造性思维

所谓创造性的思维,是运用创造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找出新关系,寻求新答案的思维过程。

科学研究离不开创造性思维,否则就不能发现那些新的、人类尚不了解的规律。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适当进行创造性思维也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使我们创造性地解决学习中遇到的新问题,深刻地、高水平地掌握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