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考试杰出中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培养细节
20754800000009

第9章 科学用脑学习法(2)

为了培养我们的创造性思维,建议同学们学会以下几种思维方式:

1.学会发散思维。发散思维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沿着各种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寻找多种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方式。它是与辐合思维相对而言的。辐合思维是把问题提供的已知条件朝一个方向集中,从而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辐合思维是一种常规的求同思维;而发散思维则是一种求异思维。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发散思维占据着主导地位。发散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特征。流畅性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的答案的数量;变通性是指能从不同的角度变换答案的灵活性;独特性是指能提出超出常规的、非常新奇独特的答案。比如,一块砖有何用途?有的同学提出3种用途,有的同学提出20种用途,这表明流畅性不同。即使同是提出三种用途,一位同学回答:“砖能用来盖楼房、铺地、砌墙”;另一位同学回答:砖能用来盖房、打人、做颜料。很显然,前一位同学的答案缺乏变通性,也缺乏独特性;而后一位同学的答案有很大的变通性,也带有一定的独特性。可见,在这种发散思维的过程中会出现许多创造性的想法和答案。我们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自觉地、有意地培养这种发散思维能力。比如,学一篇课文,给它重新加上各种题目,或用各种方法改写它的开头、结尾;做一道习题寻求多种可能的解法等等。经常进行这样的训练,必然会提高我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据说,数学家高斯在上小学时,当老师提出“求1到100的和”的问题时,别的同学还在一项一项地累加时,他早已得出了101×50的独特算法。

2.学会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又叫反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我们在思考问题时,通常习惯于正向“顺推”,而往往忽视了事物之间常常是互为因果的,具有双向性和可逆性的特点。因此,我们在学习中应尝试从相反的方向看问题,倒过来进行逆向思考,对学习问题的解决往往能起到突破性的效果。

3.重视直觉和灵感。正确地利用直觉和灵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爱因斯坦强调,在科学创造过程中,从经验材料到提出新思想之间,没有“逻辑的桥梁”,必须诉诸灵感或直觉。他说:“我相信直觉或灵感”。

直觉和灵感的产生又是建立在大量丰富的知识经验,长期的、艰苦的、紧张的思考和探索的基础之上。可见,学习和思考是运用直觉和灵感的前提。

为什么右脑是创新能力的源泉我们人脑的大部分记忆,是将情景以模糊的图像存入右脑,如同录像带的工作原理一样。信息是以某种图画、形象,像是电影胶片似地记入右脑的。所谓思考,就是左脑一边观察右脑所描绘的图像,一边把它符号化、语言化的过程,所以左脑具有很强的工具性质,它负责把右脑的形象思维转换成语言。

您如果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对某件困惑已久的事情突然有所感悟,或者豁然开朗,其实这都是右脑潜能发挥作用的结果。

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当这种思考完成以后,我要花很大力气把他们转换成语言。”可见,我们在进行思考的时候,首先需要右脑通过非语言化的“信息录音带”(记忆存贮)描绘出具体的形象。

现代社会强烈要求的创新能力或者说创造力是什么呢?它实际上就是把头脑中那些被认为毫无关系的情报信息联结、联系起来的能力。这种并不关联的信息之间距离越大,把它们联系起来也就越新越奇。人是不能创造出信息的,所以,创造能力也就是对已有的信息再加工的过程,因此,假如有脑本身尚无大量的信息存贮,创造力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常常强调“直觉”、“一闪念”的重要性,这种“直觉”、“一闪念”的产生,首先要求右脑直观的、综合的、形象的思维机能发挥作用,并且要左脑很好地配合。简而言之,我们欲求不断有崭新的设想产生,不断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转变自己的认识,就必须充分使用右脑。

如何应用右脑的绘画感觉能力中国的山水画享誉世界,特别是一些名家的水彩画和实地写生,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流连忘返。这是得益于华夏大地风景如画的山川河流和四季分明的自然气候。应该说,中国人的绘画能力是世界一流的,而绘画的感觉是右脑的重要机能。如果说中国的自然风景是右脑型的,那么,我们想要活化右脑,首先应该多多地欣赏这种风景。不论什么样的风景,其基本内容肯定是自然的,即使在“石头森林”的大城市,只要你细心寻找,还是能观赏到山川草木等自然风光。多看看这些自然物并从中体会,会有所感觉。

当然,看绘画作品也能给右脑以刺激。当你目不转睛地注视着展览会上的绘画作品,尽情欣赏并陶醉其中时,你的右脑正在工作;而如果你注意作者的名字或思考该作品的时代背景时,你的左脑就开始工作。如果你考虑作者的创作意图,或是在心中评价这幅画的时候,同样也是左脑在工作。

有条件要多参观画展、花展、盆景展等展览,要直观整体地欣赏作品,这样有利于活化右脑。如果能作画,那对右脑刺激的作用会更明显。作画时,要随心所欲,不受任何框框的局限。许多富于开拓性、创造性的人都不同程度地喜欢绘画。由此也可看出绘画对活化右脑的良好作用。

在鉴别钻戒、陶器、水晶饰品、绘画作品的真假时,最需要的就是右脑的绘画感觉能力。鉴别一件陶器古玩是真品还是假货,用左脑的语言机能是无法判定和表达的。只有依靠右脑在形状、质地、色彩等方面的丰富积累,才能完成这种复杂的工作。

练习根雕、盆景栽培也会锻炼右脑的绘画感觉。这些都是把自然风景艺术地再现出来。它们都具有立体的、绘画的性质。因此,有意识地观察并努力记住大自然的千姿百态,对右脑就会形成良好的刺激。

为什么用右脑学习英语不再“疯狂”

日本松下电器公司前总经理山下俊彦先生,据说他学习英语的动机是“想能够和外国人一起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餐”。现今,相当多的业务人员在英语口语班中学英语。然而,普遍状况却很不理想。花费不少时间、精力,却见不到什么效果。世界上最不擅长学英语的人群,恐怕应该首推中国大陆的人群。一位在初中、高中、大学学过十年英语的优秀职员,当有外国人用英语向他问路时,他却无言以答。这样的情景在北京等大城市屡见不鲜。

这与左脑式语言教育方法有很大关系。我国中小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只是死记硬背单词的意思,然后利用语法将单词由英语换成汉语,由汉语对换成英语。这似乎是在用逻辑去解释密码,是彻头彻尾的单一左脑型学习方法。

有人认为,英语是一种语言,因此,只能用左脑去记忆,其实,未必尽然。你在孩提时代学习母语时,难道也是从语法开始学习的吗?不是。学习母语,是右脑将语句化为不同类型去掌握的。儿童看连环画,遇到不懂的汉字时,一般都问“这个怎么念?”而绝不会问“这是什么意思?”英语也同样如此。要想达到这种用右脑学习英语的效果,最理想的是于十岁之前、逻辑思维的左脑尚无能力出来捣乱时学习。如果你现在要想学习英语,应该回忆你学母语———汉语时的过程和感觉,决不要去死记硬背单词。听不懂也没关系,可以像听音乐那样去听英语。

什么是右脑“绘图”求新知日本巨型企业NEC(日本电气公司)会长小林宏治先生,平素总要求职员们“要先在大脑中描绘出一张图,然后再开始你的工作”。这的的确确是至理名言。因为,它切中“懂得”、“理解”的关键。

“弄懂”一词,说起来很简单,实则包涵有多层含义。也就是说,人们在搞清某一事物的过程中,即“弄懂的方法”中,有如下几个阶段:

其一,是以语言形式弄懂的阶段。这是一种俗话说的“琢磨透了”的状态,是最初级阶段;其二,是以形象形式弄懂的阶段;其三,是以图画形式弄懂的阶段。处于第三阶段时,第二阶段的现象进一步深化,能够从粗线条的形象发展成为一幅描绘得细致入微的整体图画。简而言之,只有达到第三阶段,才可能描绘出一幅完整的构图,我们常说的“明白啦”正是第三种状态。

如若从左、右脑功能的角度,去分析这个理解事物过程的三个阶段,你就会发现:第一阶段是以语言形式弄懂的,所以是拥有语言功能的左脑在发挥作用;第二阶段是左右脑默契配合,将语言转化为形象,并用右脑组合形象的过程;第三阶段是形象进一步被充实,然后转换为映像,被任意调遣,最后被整理成一幅完整的图画。这第三阶段的一切工作均由右脑完成。由此可见,真正意义的“弄懂”可以说就是整理成一幅“活的形象”的过程。

因此,当你依靠读书、查资料、听演讲获取新知识的时候,劝你最好首先将这些知识以一张图画的形式在大脑中展示出来。它能使你纵览大脑中存贮的全部知识,弄清这个新知识与自己以往的经验、知识之间有何关联,从而可按其类型,分门别类地归纳存入大脑记忆库中。这幅“图画”,只要你自己能看懂即可,至于它是否是立体图画,无关紧要。

此外,分类的方法最好是按自己大脑记忆库的分法,不必照搬图书馆的分类法。

这幅“图画”一旦出现在你大脑时,说明你真正消化、理解了新的知识。反之,如果你的大脑中尚未出现这幅“图画”,说明你尚未透彻理解新的知识。

如何应用右脑形象思维记忆强化法你在想要记住某件事情时,采用什么方法呢?是反复默记多次呢?还是抄录呢?这里向你介绍一种高效率的充分发挥大脑记忆功能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