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品牌决定成败
2078700000020

第20章 管理个人品牌——做职场中的“不倒翁”(4)

我们不否认现实的商业环境鱼龙混杂、参差不齐,一些企业和个人依靠不正当、不光明的手段去获取财富,采取欺骗客户的方式获得生存。但是,这对个人品牌和企业品牌都是十分危险的。如果一旦被客户发现采取了欺骗的手段,那么职业者的个人品牌和所在的企业品牌都会遭受严重的破坏。

举一个例子说明这种情况。

一个公司的销售总监接到一个下属反映的客户情况,这个下属汇报说这个客户有意向购买价值1000万元的产品,目前正在收集各厂家的产品资料,同时,下属也了解到客户有一项重要的要求是公司的产品无法满足的。销售总监了解情况后认为如果能够顺利销售产品给客户,就可以完成年度的销售任务,自己可以获得丰厚的年度奖金,而目前没有其他有意向的客户能够使自己完成销售任务。于是,他指示下属在产品推荐书上做了手脚,然后通过和客户方的负责人达成私下协议的方式成功拿到了订单。产品交付时,客户方负责验收的人员发现产品无法满足要求。客户方的管理者对此十分恼怒,采取了法律措施。而销售总监与客户方负责人的贿赂交易也曝光了。最终,这家公司不得不给客户退了款项,而销售总监也被公司辞退。销售总监的个人品牌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其实,我们在很多情况下都会遇到难以满足客户需求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试着去了解客户需求的目的,以及尝试着去引导客户了解自己的实际需求,从而发现客户的需求是否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解决或者需求本身就不存在,但决不能在客户那儿大包大揽。

与客户的关系也要注意掌握好一个“度”的问题。不乏有些员工,自恃手中掌握了部分客源,拥兵自重,甚或吃里扒外,挟客欺主,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活到老,学到老

个人必须有终生学习的观点和行为。可以说,很多人都在叫嚷着终生学习,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明白终生学习的道理,但是,仔细观察其行为,却不能不说很遗憾,其只是停留在“明白道理”的层面上,根本就没有将终生学习的理念变成日常行为。时间一长,个人综合素质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良好的个人品牌自然很难树立起来。

另外,个人学习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且计划必须根据个人的发展及时进行调整,以适应个人发展需要。至于个人在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则可以根据个人的人生目标、兴趣爱好以及自身财力来确定,必要时可以向相关人员做适当的咨询,以保证学习内容的科学性以及最终的学习效果。

学习是一种信念,也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是自我完善的过程,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的秘诀。知无涯,学无境。永远不要停止你学习的脚步,让学习成就你的事业,也成就你的人生。

系山英太郎,一位在日本政商界呼风唤雨的显赫人物,30岁即拥有了几十亿美元的资产;32岁成为日本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2004年枟福布斯枠杂志全球富豪排行榜上显示,系山英太郎个人净资产49亿美元,排行第86位。他的赚钱秘诀何在?系山英太郎回答道:“善于学习是制胜的法宝。”系山英太郎一直信奉“终身学习”的信念,碰到不懂的事情总是拼命去寻求解答。通过推销外国汽车,他领悟到销售的技巧;通过研究金融知识,他懂得如何利用银行和股市让大量的金钱流入自己的腰包……即使后来年龄渐长,系山英太郎仍不甘心被时代淘汰。他开始学习电脑,不久就成立了自己的网络公司,发表他个人对时事问题的看法。即使已进老迈之年,系山英太郎依然勇于挑战新的事物,热心了解未知的领域。

正是凭借终身学习,系山英太郎让自己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之上。所以,如果你想事业有成,如果你想使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就请把“终身学习”当做你的人生信条吧。现代社会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无论知识还是技术都是日新月异。你现在所掌握的知识很快就会被社会淘汰,如果你抱守残缺,你迟早会被历史所淘汰。社会在不断进步,你也需要加快自己的脚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自我更新。

只要你还一息尚存,你就不能停止学习。停止就意味着死亡,一种深层意义上的死亡。如果你不再接受任何新生事物,如果你一味地满足于现状,那么你活着就没有任何意义。你该懂得人生没有回头路,除了继续前进、不断学习,你别无他法。

人的一生很漫长,也很短暂。学习是人的天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原因。从你咿呀学语算起,你的学习生涯就开始了。你因学习而成长,也因学习而成熟,更靠学习而成功、而完善。即使你智商过人,你也需要不断地学习。没有几个人仅靠先天的遗传而成功,后天的学习和努力才能成就一个又一个辉煌的人生。

不要认为学习只是阶段性的任务,学了一些东西就够了。

要知道你所学的不过是沧海一粟,还有很多很深的东西等待你去掌握。你该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时刻学习,终身学习。

也许你会说,我现在已经功成名就了,我还需要学习吗?是的,你需要。你的功成名就只能说明你曾经的努力得到了应有的回报,如果你想维持这种成功或者是更上一层楼,你就需要学习。如果你不思进取,停滞不前,你很快就会发现你的成功不过是昙花一现。

重要的不是一时的结果,而是整个过程。如果你能够做到终身学习,即使你成不了伟人,你的人生至少也是充实圆满的。没有学习相伴的人生就好比一张白纸,苍白、空虚而无力。

或许你还会说,我现在不年轻了,我还能够学习还有必要学习吗?有必要的。只要你愿意,什么时候学习都不算晚。因为年龄从来就不是学习的敌人,你的敌人只有你自己。学习的能力人人都有,只是不同的年龄阶段会有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人到中老年当然不能像年轻时那样熬夜赶工、拼命学习,但你不能以此为借口而放弃学习,你完全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继续学习。另外,你要端正学习态度。既不要因为曾经学得不错就自满自得而放弃继续学习,也不要因为以前没怎么学习就破罐破摔。过去不等于现在,同样,现在也不等于将来。只要你抱定终身学习的信念,你完全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管你现在处于哪个年龄阶段。

活到老学到老的道理谁都明白,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做到。

我们不能那么轻易地满足,要勇于给自己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也不能把学习完全当成一件苦差事,你应当看到学习是辛苦和快乐的综合体。我们要善于学习,乐于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收获知识的快乐。

学习不仅是一种信念,更是一种持久的行动。也许你认为学习10年、20年还能做到,要是学习一辈子可就太难了。其实,你应当换个思路。既然你已经坚持了10年、20年,那为什么不能再坚持几个10年、20年呢?

不要把很多事情想像得很艰难、很复杂,抱定信念,一路坚持下去,你的人生就完满了。也许有人会说这样太傻了。但你该知道,傻瓜般的坚持才是真正的聪明之举。

要想成功树立个人品牌,就应当具有好学的习惯,以此提高自己的判断、分析能力,为成功打下基础。

孔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学习需要有一种精神,要有一种好学的好习惯,因为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过程,需要有争分夺秒的精神、不耻下问的态度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学习作为一个过程,在中国古人看来,其实就是一个性格磨炼的过程,是一个完善自我、塑造自我的过程。古人将学习比作“书耕”,把写作比作“笔耕”,是说像农民种地一样,不付出艰辛的努力,是不会有收获的,同时,古人还用“学海无涯苦作舟”来告诫自己对于求学这一痛苦过程,需要有一种对痛苦的承受力。

比如,战国时的苏秦因学问尚浅,外出游学狼狈而归,一家人都不理他,因而促使他发愤学习,刺股以自励,终于身托六国相印,合纵以抗秦。匡衡人穷志不穷,凿壁借光用来读书,终以说《诗经》而跻身于朝,官至司徒。屋梁悬发的孙敬,聚萤照读的乍胤,映雪苦学的孙康和带经耕耘的倪宽等都因此受到后人赞扬。

中国古代有作为的知识分子具有一个共同的优点,那就是在学习上勤奋刻苦,而这一美德的具体体现则是潜心治学,发奋著书。在我国几千年历史上,无数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科学家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创造了丰富的精神财富,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同时在全人类的文化发展上也作出了举世瞩目的贡献。这些都是同敏而好学分不开的,在我国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有许多是值得想拥有个人品牌的人好好学习的。

作为我国最早也是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一直被尊为封建社会的圣人、贤哲。他的学说和理论都是通过艰辛的努力和刻苦的学习得来的。祖先是宋国贵族的孔子出生在春秋末年的鲁国。《史记》称“孔子贫且贱”。孔子自己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他年轻时做过送葬的吹鼓手和几任小官,大部分时间是在惶惶若“丧家犬”般的四处漂流中度过的。孔子讲他“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正是这样孜孜不倦,遂成为一代名师,创出大学问。在孔子的思想中,“君子”是可以靠个人努力而达到的。对一个人来说,虽然“生死”、“富贵”等是由“天命”决定的,但靠自己努力可以得到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学问和才能。孔子说:不去修养道德,不去讲求学问,听到仁义不能去做,有了过错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

孔子认为,学问和才能,只有靠努力才可以求得:他说:“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只有好学且不断深思的人,才能成为有仁有德的君子。而学问和才能的取得,又必须具有“学而不厌”的精神。有次孔子对子路说:“子路,听说过六种德行便有六种德行中的缺点吗?”子路说:“没有。”孔子说:“爱好仁德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愚蠢;爱好聪明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就是放荡;爱好诚实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被人利用;爱好直率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说话尖刻;爱好勇敢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捣乱闯祸;爱好刚强却不爱学习,它的弊病是胆大妄为。”

孔子自己对待学习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人大庙,每事问。”他途中遇到孺子问及太阳的远近,便生发出许多做人与做学问的感慨。他不把自己看成超人,而认为自己的知识和才能都是由努力得到的。他说:“我不是一生下来便知道的,只不过是勤于求学而已。”从这一句话就可看出孔子是非常重视个人努力的。他指出反复的学问可以使人的认识更加深入,从而获得新的知识,所谓“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就是这个意思。他认为学习的正确态度应是老老实实,不懂就是不懂,以“不耻下问”的态度学习,并且不要有“过而不改,是谓过”的态度。因此,孔子的知识在当时就非常丰富,有三千弟子和七十二贤人跟他学习,影响力传播甚远。如果没有勤奋的学习,没有不断的进步,恐怕就不会有今天的这些美谈了。

作为一个拥有个人品牌的人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知识素养,还需要有合理的知识结构。一般来说,作为有影响力的人要有一定的本专业知识、社会政治知识、经济活动知识、管理知识等。其中,一是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的工作性质、成功目标要心中有数,从而选定主攻方向,以求精通一到两门专业知识,而不做外行人士;二是对所从事专业相近的边缘知识也应了解。如果你是企业管理者,那么你就应该精通企业管理、经济学、人才学等与你的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同时掌握心理学、公关学、法律等方面的知识,以拓宽视野。三是还要了解国内外的新事物、新知识,注视科学技术发展变化,世界各国政治活动的走向等。凭借多获取一些信息打开自己创新思维的大门。

通常认为,汽车技术专家领导汽车制造企业,经济学家担任经济部门的领导,电子专家办电子公司等等,都是“内行”领导。如爱迪生创办通用电气公司,比尔·盖茨领导微软电子王国,可以说他们既是技术权威,又是成功的企业管理人。然而这只是一个方面,并且是表面现象。那么反面的例子,如最有影响力的肖克利,这位现代物理电子学的大师,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晶体管的发明人,在20世纪50年代在美国硅谷创办了“肖克利电子公司”,结果不到两年的时间就因经营不善而倒闭了。此外,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每年有50万家公司开张,五年内便有80%以上的公司关门,其业主不乏是技术领域的权威、专家和学者,而成功的可谓凤毛麟角,问题不在于他们在专业技术方面的造诣不精、不深,症结之一就在于他们的知识结构不适应担当领导角色。

从当前管理活动实践看,中国的企业一个有个人品牌的管理者应具备以下三方面知识,一是硬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专业才能方面的知识),二是软科学知识(决策、管理,经营管理的知识),三是社会生活知识(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交往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现代管理科学知识和决策管理科学知识即软科学知识在我国企业家中较为缺乏,这是我国当前企业发展中的知识结构方面的阻碍因素。

可以说,一个人只有专业技术知识而没有管理与管理科学知识是不可能完成肩负的重任的,也是不称职的,因而个人品牌也是很难获得的。

3.终生学习,树立人生全新的理念

美国曾召开了由全美有个人品牌的企业家、学者和管理学家参加的美国质量大会,专题研讨新世纪质量问题。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与企业家们在大会上提出,20世纪是生产力的世纪,21世纪则是知识与质量的世纪。

的确,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变革的时代,在这个历史过程中,技术、经济、社会、政治上的变革频率更快,世事变化更频繁。一个拥有个人品牌的人终生学习与改善,已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了。

正如辍学的孩子更容易出现问题一样,不再学习的企业领导者更容易在领导生涯中碰到麻烦。比较完美的领导人似乎始终在不断提高自己,他们观察、跟别人交谈、倾听人家的经验,以便把工作做得更好。

有一次,北京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某在谈起如何提高企业竞争力这一话题时,刘总说:“我们的公司是一个不断学习的组织,我们必须比我们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一些,否则,我们就会在技术上落后而输给人家。终生学习、不断提高,是公司对我们领导层的要求。”

还有一位公司董事长,在他的汽车里摆满了最新出版的《中国企业家》、《中外管理》和《财富》中文版,还有《时尚》、《女友》等刊物。为什么还有《女友》?他解释说:“了解一下女性在谈些什么和想些什么,她们是我最大的顾客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