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当年那些人
2079800000050

第50章 唐韵笙、童芷苓联手窜红上海滩顾炳兴

常言道“有话则长,无话则短”。唐韵笙与童芷苓两位风格完全不同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的合作往事,还得慢慢地从头说起。

唐韵笙,原名石斌魁,满族人,原籍辽宁沈阳,生于1903年。父亲中过秀才,不幸英年早逝,家境贫苦。适逢河北京剧艺人唐景云,见石斌魁天资聪颖,乃可塑之材,愿收徒培养,并作义子,改名为唐韵笙。不想半个世纪后,唐韵笙竟以“南麒北马关外唐”之誉闻名华夏,成为杰出的京剧艺术家。唐韵笙擅演关羽戏,与林树森、李洪春并驾齐驱享誉盛名,成为“红生”三大流派之一的菊坛名家。

唐韵笙在艺术上以一专多能、文武兼备、技艺全面著称。著名的剧作家翁偶虹先生曰:“唐韵笙之艺,允文允武,袍带老生、靠把武生、红生、大嗓小生、花脸,老旦无一不精。”此外,唐韵笙还编演了大量适应时代潮流的新戏。如《好鹤失政》、《后羿射日》、《驱车战将》、《闹朝扑犬》、《郑伯克段》、《二子乘舟》等20余部新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好鹤失政》。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是梨园菊坛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是京剧艺术中的宝贵财富。1947年春天,上海天蟾舞台经理周剑星专程派人赴沈阳邀请唐韵笙来沪演出。唐权衡再三后决定赴上海,他深知,不到上海难以名扬四海,到了上海不进“天蟾”,焉能闻名全国。于是,他带了王少伯、李春元、李刚毅取道天津直奔上海。

唐韵笙在上海连唱近半年,盛况不衰,获得奇迹般的成功。有这样的良好记录才使唐韵笙一年后有再赴上海天蟾演出的欲望。戏曲界流行一句俗话:“北京镀金,上海淘金。”对唐而言,也许不无道理。

童芷苓也是一位梨园奇才,她是绝顶聪明的京剧演员。祖籍江西南昌,1922年生于天津。父亲童汉侠,以教书为生,特别爱好京剧。童芷苓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耳濡目染也渐渐爱上了皮黄声腔。她11岁曾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后因故辍学,到14岁左右已经学会了不少传统剧目。约在15岁,参加董俊峰的戏班,在南京夫子庙挂头牌演出打炮戏《大英节烈》、《四郎探母》。翌年,赴天津新中央戏院演出,剧目有《十三妹》、《梅玉配》、《玉堂春》、《双姣奇缘》以及《人面桃花》等南派戏。后经《大风》报主编沙大风介绍,拜荀慧生为师,学习了许多早年荀派代表作,如《飘零泪》、《庚娘传》、《埋香幻》、《霍小玉》等戏,受到荀慧生器重。在荀师引荐下又拜在通天教主王瑶卿的门下深造,技艺日进,渐趋成熟。1940年她18岁,正值花季妙龄,跟随富连成科班李盛藻、高盛麟南下,在上海黄金大戏院上演《得意缘》、《樊江关》等花旦戏。然而,卖座不佳。戏院老板要求童芷苓另排《纺棉花》试演,不想一炮打响。由此,老板要求继续排演《大劈棺》,并请刘斌昆辅佐“二百五”。上演后行情继续看涨,票房火红爆满。从此童芷苓的名声与“劈纺大王”的绰号逐渐在社会广泛流传。

1946年,天蟾舞台老板邀童担任主演签约演出,童欣然同意,并以《凤还巢》、《锁麟囊》、《红娘》、《汉明妃》等梅、程、荀、尚四大名旦的代表作打炮,再次轰动整个上海滩。同年童芷苓南迁定居上海,并经李释勘先生介绍正式拜梅兰芳先生为师,开始有计划地辗转演出于京、津、沪、宁等地,这是童芷苓大红大紫的巅峰时期。其间,童还频频“触电”,涉猎电影,解放前拍过《夜店》、《粉墨筝琶》,解放后有《尤三姐》、《宋士杰》、《傲蕾·一兰》等,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双栖明星。

正当唐、童两人在艺术上都处于如日中天的发展时期,上海几家京剧戏院的老板都密切关注他们的演出动态。天蟾经理周剑星先声夺人,再次策划邀请唐、童二人挂双头牌联袂演出。

1948年的上海,可以用16个字概括,即“时局动荡,物价飞涨,民不聊生,人心惶乱”。据说著名剧作家翁偶虹先生,一个月的金圆券包银,只能购买礼帽一顶,衣料一件,帆布箱子一只。真叫人啼笑皆非,欲哭无泪。翁先生的遭遇代表了当时社会的缩影,其整体面貌则可见一斑矣!

奇怪的是天蟾舞台的生意仍然十分红火,一批接一批的梨园精英、菊坛名角接踵登陆上海滩,沪上京剧气象呈现出彩云虹霓、霞光万道的梦幻美景。

先来说说唐、童合作的《南天门》。《南天门》又名《走雪山》,或称《广华山》,是一出老生青衣唱做并重的传统戏,是谭鑫培的代表作之一,后来竞相学演者甚广。马连良、周信芳、言菊朋、杨宝森等都擅长此剧,就形成各种不同流派的保留剧目。

《南天门》的故事情节简单。明朝吏部尚书曹正邦因忤魏忠贤被贬,携眷返里,遭魏遣心腹刘司羽在途中埋伏,全家被害,仅老仆曹福与曹女玉莲逃脱,欲往大同投亲。至广华山,天寒大雪,曹福解衣与玉莲御寒,不料自己冻死,幸大同镇总兵蔡同善派人迎接,玉莲始得救。传说玉帝嘉奖曹福忠义,列名仙班,授予南天门都司之职。

这次唐、童二人在天蟾合作《南天门》之类生旦对手戏,尚属首次。唐老时年45岁,久经沙场,饱经沧桑,锻炼得极为火辣老到。童小姐近几年大红大紫,天天彩声灌耳,年年增添光环,赞扬之声与日俱增。舞台上两人配合默契,唐扮演剧中曹福,童扮小姐玉莲,加上著名丑角朱斌仙的辅佐,使全剧红花绿叶真正完美。

接下来是唐、童双出大轴《十八扯》。《十八扯》又称《兄妹串戏》、《小磨房》。剧情简单:孔氏兄妹三人,孔怀行二,兄外出,母虐待其嫂,罚使磨房推磨,孔怀不忍,偕妹去磨房,代嫂分劳,并串演群戏,为其解忧遣闷。此剧出于清代焦循《花都农谭》戏中串戏之一种,无固定演法,因此,该剧适合两位才华横溢的角儿在舞台上尽情自由发挥表演。唐、童二人的戏路,赞美者说“活”,贬低者讲“野”。然而,在台上随机应变的“即兴”表演,也必须是有框架、有章法的才艺展示。否则,背宗离谱,脱落缰绳,变成一群无法驾驭的驰骋野马,就无章可循了。结果老少两位联手的《十八扯》,把剧场观众“扯”得如疯如狂、如痴如醉,创造了菊坛史上票房卖座最佳的奇迹,令人称羡。以致戏票抢手,“黄牛”猖獗,天蟾舞台只得被迫提前拉上铁门以防不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