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企业家,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如同在海上顺水行舟,即使船本身出现小故障,但它也可以顺利地到达彼岸;作为一位经商者,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如同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线,你可以在商场上任意驰骋。
广结朋友兴事业
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才能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李嘉诚
常有人说“商场尔虞我诈,弱肉强食”、“同行是冤家”、“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这些话听起来让人不由自主地感觉生意场恰似一片无情的战场。但是,明智的人在商场上依然会善待他人、结交朋友,从而让自己在生意场上如虎添翼。
施展爱心广铺路
1991年秋,李嘉诚收到一位英国丁姓华侨的来信,他在信中叙述自己山穷水尽、万念俱灰的处境。李嘉诚日理万机,平时连一些重大的应酬都无法对付,他却亲自复信,以诚挚的态度为他“指点迷津”
丁先生:
人生起伏无常,尤其从事商业。穷人易做,穷生意难做。所以你们面临的困难,只是数千年来亿万无数生意人曾经面对的苦痛的一部分。但如果明白大富在天,小富在人,如果肯勤俭有效地面对现实,尽心经营,则如俗话所说:“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不定不久你们又有一个好和新的局面。即使一切都不如意,退一步想,则海阔天空。以今日英国的工资水平,大不了,最多找一份职业,生活只应绝对无问题。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送上英镑500,请你俩一顿晚餐。想想明天会更好!想想世界上有多少更苦的人!
还有一次,一个李嘉诚很讨厌的报社记者在李嘉诚的公司楼下等他,李嘉诚刚刚上车,同事便告诉李嘉诚那个报社记者已经等了两个小时了,正要离去。于是李嘉诚立即叫司机倒车,向记者说可以谈一下,因为李嘉诚不忍心那个记者站了两个小时而回去没有东西交代。
李嘉诚善待他人的例子可谓车载斗量。那么,李嘉诚是怎样对待朋友的呢?答案就在下文。
朋友多了路好走
“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这是在商界驰骋的人经常说的一句话。商场上,人缘和朋友显得尤其重要。
李嘉诚感悟到:“人要去求生意就比较难,生意跑来找你,你就容易做。那如何让生意来找你?那就要靠朋友。如何结交朋友?那就要善待他人,充分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可见,李嘉诚的处世态度就是善待他人,即使面对竞争对手,他的处世态度依然如此。其实,李嘉诚善待他人的例子数不胜数。
李嘉诚走南闯北的推销生涯,不仅初步形成了他的商业头脑,丰富了他的商业知识,而且也使他结识了很多好朋友,教会了他各种各样的社会知识。同时,在推销过程中,李嘉诚有意识去结交朋友,先不谈生意,而是建立友谊,友谊长在,生意自然不成问题。他结交朋友,不全是以客户为选择标准。如俗话所说:“人有人路,神有神道。”今天成不了客户,或许将来会是客户;他自己做不了客户,他会引荐给其他的客户。即使促成不了生意,帮着出出点子,叙叙友情,也是一件好事。李嘉诚广博的学识,待人的诚恳,形成一种独特的魅力,使人们乐意与他交友,这为他发展自己的事业铺好了道路。
解放前,烟台啤酒厂在上海各大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某日,“新世界”按正常门票价格出售门票,持门票进入“新世界”后,由烟台啤酒厂赠给洗脸毛巾(上有“烟台啤酒厂赠”字样)一条,游人可免费喝啤酒,喝酒多者,按前三名顺序分别予以厚奖。消息发出,上海“新世界”门前万头攒动,致使南京路上人山人海,交通堵塞。这一天,48瓶1箱的啤酒被喝掉了500箱。上海市的各家报纸绘声绘色地报道了这次啤酒比赛的盛况以及获奖者的得意之态,整个上海为之轰动。
烟台啤酒厂虽然在这次活动中花了不少钱,表面上看是吃了亏,但它因此而占据了上海啤酒市场,占得了大便宜。这种“吃小亏占大便宜”的做法,没有魄力的厂家是很难做到的。
人们常说“吃亏是福”,李嘉诚的感悟也很深刻。
李嘉诚在引入塑胶花生产技术的同时,还特意引入外国的管理方法。1957年底,他把“长江塑胶厂”改名为“长江工业有限公司”,积极扩充厂房,争取海外买家的合约。在“长江”的客户中,有个美籍犹太人马素曾订了一批塑胶产品,打算运到美国销售,后来不知何故临时取消合同。李嘉诚并没有要求赔偿,他对马素说:“日后若有其他生意,我们还可以建立更好的关系。”马素深感这位宽厚的年轻创业者,是个可做大事的人,于是不断向美国的行家推销“长江”的产品。自此,来自美洲的订单就源源不断。
商场上有一句话:“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意思是说这两者最好不要混淆,用私人感情来做生意,或者做生意中讲情感,都是要不得的。所以有人就采取很分明的态度,谈生意决不讲感情,交朋友决不谈生意,两者分得清清楚楚。
但是,在商务交际中,真的能完全排除情感作用吗?当然不能。人逃脱不了感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如此。人们共事,感情是否投合,是互相接受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如此。所以,虽然说“生意是生意,朋友是朋友”,但是在实际交际中,生意和朋友是密不可分的。人们往往在生意中交朋友,同时在交朋友中做生意,互相参照,同时进行。成功的生意人总是生意和朋友都旺、互相促进。生意越好,朋友越多;而朋友越多,生意越好。
所以有人提出这样的说法:以商会友,以友促商,互相提携,大家发财。问题是如何才能形成这种良性循环,使竞争对手也成为朋友呢?
其实,商场如战场,往往是不打不相识。也就是说,商场上的朋友多半是通过互相竞争认识的,但是商场确实又不同于战场,因为做生意是一个互惠过程。双方都能得利,生意才能做成,这也就使得商场上交朋友有了可能性。
香港《文汇报》曾刊登李嘉诚专访,主持问道:“俗话说,商场如战场。经历那么多艰难风雨之后,您为什么对朋友甚至商业上的伙伴抱有十分的坦诚和磊落?”
李嘉诚回答说:“这么多年来,差不多到今天为止,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任何一个不同省份的中国人,跟我做伙伴的,合作之后都能成为好朋友,从来没有一件事闹过不开心,这一点是我引以为荣的事。一个人最要紧的是,要有中国人的勤劳、节俭的美德。最要紧的是节省你自己,对人却要慷慨。”
其实,只有人格高尚、做人漂亮的人,才能在波涛汹涌的商海屹立不倒、长盛不衰。研究古今中外成功的企业家,那些名噪天下的商界大亨,无一不是富有人格魅力、做人漂亮的人。
利人利己双丰收
豁达之人大都有着对同行的真诚友情。俗话说“同行是冤家”,这种观点在现代商战中已经过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其同行间若既能各挣各的钱,又能保持友情,经营效果肯定是引人注目的。李嘉诚就是这样一个在做生意中既挣钱、又讲友谊的人,这一点,在他将九龙仓转让给包玉刚这一事件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包玉刚与香港置地争夺九龙仓的控制权,虽说这已是多年旧事,但双方尔虞我诈,策略精湛,争夺气势惊人,再加上几年后李嘉诚的介入并收购和黄的事件,由此成为香港收购战史上最为精彩的一役,也是英资集团与香港华资势力此消彼长的转换点。
1975年,包玉刚登上了世界船王的宝座,到20世纪70年代末,它拥有轮船210艘,2100万吨,成为世界上拥有船只吨位最多的船王。而此时,包玉刚已经看好香港发展的前景,并且考虑到船运的限制,于是打算正式“登陆”,而登陆的跳板就是九龙仓。
当时,随着香港经济的发展,华资势力也日益增强,位于“四行”之首的怡和公司(另外三行分别是和记、会德丰和太古)的势力日益削弱,其原因在于怡和对香港的前途信心不足,于20世纪70年代改为分散投资,进行国际化经营,于是将发展壮大的机会给予了华资。1886年,由渣打爵士成立的凯瑟克家族的“九龙仓”本来属于怡和系,最初仅限于货仓经营。尖沙咀海运大厦一带也就是一百多年前由渣打爵士和政府投资作为货仓码头之用,其产业包括九龙沙咀、新界及港岛上的大部分码头、仓库,以及酒店、大厦、有轨电车和天星小轮。全力发展尖沙咀的地皮作为商业大厦,而位于尖沙咀的优质地皮正是“九龙仓”未来发展的主要阵地。
1977年秋,香港股市突然传出在香港上市的九龙仓利润非常可观的消息,香港部分主要媒体的经济评论家甚至预测九龙仓股价有可能以20%的增长速度持续增长10年。1978年,在市场流传出九龙仓被收购的说法,说华资大户李嘉诚打算收购九龙仓,但在接受报纸采访时,李嘉诚却对这种说法表示否认。而实际上,李嘉诚是在暗中通过分散户头的方式进行收购,悄悄地从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中买下了2000万股。精通地产股票的李嘉诚此时算了一笔细账:1977年年末与1978年年初,九龙仓股票票价每股在13~14港元。九龙仓发行股票还不足1亿股,意思就是说它的股票总市值还不足14亿港元。然而,九龙仓处于九龙最繁华的黄金地段,按当时同一地区官地拍卖成交价以每平方英尺6000~7000港元计算,九龙仓股票的实际价值应该是每股50港元。九龙仓旧址地盘若加以合理发展,价值更是可观。由此看来,九龙仓的股票市值远远低于其实际价值,真可谓一块大肥肉。因此李嘉诚判断,即使以高于当时价格5倍的价钱买下九龙仓股也是划算的。1977年9月,李嘉诚已拥有了九龙仓18%的股票,已经与怡和手中的股票数额势均力敌。
依然掌控着九龙仓的怡和终于看出了李嘉诚的野心,在经济状况非常不景气的条件下,怡和财团依然使出最后一招,力求得到汇丰银行这样的大靠山帮助。1978年8月,汇丰银行介入九龙仓的争夺战。
其实,李嘉诚真正关注的并不是九龙仓,而是英资控制的另外一家公司和黄。在汇丰介入之后,李嘉诚决定在不冒很大风险的条件下,公开与实力雄厚的怡和较量,但是他并不想得罪汇丰银行而取得九龙仓。于是,1978年7月,李嘉诚悄悄约见“船王”包玉刚,因为包玉刚正是与英资争夺九龙仓的另一个资金雄厚的华资财团主席。
当九龙仓的股价由原来的每股10多元港币涨到每股40元港币时,出人意料的是,李嘉诚主动以每股36元港币转让给包玉刚。对此,其下属们实在不理解李嘉诚的这一举动,李嘉诚回答道:“做生意是为了赚大钱,但只要有门道就可以赚到,而友谊却是很难用金钱来购买的!”
包玉刚得到20%左右的九龙仓股份,而李嘉诚除了获利5000多万港元外,还得到了包玉刚手中和黄的全部股权。其实,纵横四海的包玉刚并非等闲之辈,在此之前他已经料想到李嘉诚的这一决策,这也是包玉刚所渴望的。这样一来,两个华人资本世界的绝顶高手,各自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李嘉诚认为,善待他人、利益均沾是生意场上交朋友的前提,诚实和信誉是交朋友的保证。正如在积累财富上创造了奇迹一样,李嘉诚的人缘之佳在险恶的商场同样创造了奇迹。有人说,李嘉诚生意场上的朋友多如繁星,几乎每一个与他有过一面之交的人,都会成为他的朋友。所以,李嘉诚在生意场上只有对手而没有敌人,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可见,一个人只有尽己所能、善待他人、广结朋友,才能使自己在事业上如鱼得水、如虎添翼,面对困难才会迎刃而解。
互惠互利谋合作
有钱大家赚,利润大家分享,这样才有人愿意合作。假如拿10%的股份是公正的,拿11%也可以,但是如果只拿9%的股份,就会财源滚滚来。
--李嘉诚
合作可以使双方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同创共赢,通过一起努力,可以争取在最大程度上占领市场份额。在经济危机背景下,多一个合作伙伴,少一个竞争对手,可以共同抵御经济危机对本行业的冲击,共渡难关。
李嘉诚说:“商业合作必须有三大前提:一是双方必须有可以合作的利益,二是必须有可以合作的意愿,三是双方必须有共享共荣的打算。此三者缺一不可。”
考虑到对方的利益
对于经商,中国人一直以谋求利益为经商的目的,所以古语说:“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千百年来,商人们抱定一个宗旨:“无利不起早,没有利润的事情是商人们所不愿意涉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