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塑造阳光帅气的男孩故事全集
20857500000002

第2章 胸怀理想: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1)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有了这个想法,人就能自觉地生活。

没有这个想法,就是被动地生存,是糊里糊涂地活着。

有人这样比方,没有目标的人生就是乱拼起来的色块,而有设想的人生就是一幅灿烂炫目的优美图画。

你想成为什么人,你的头脑里就有了人生的导航系统,有意无意地导引你的行为朝着你的人生目标前行。

中学生时的韩寒就想成为一名作家,他从中学就开始创作,并展现了他这方面的才能。有了这个想法,他就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去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考试,去学那些与他未来发展关系不大的数理化。

《论语·先进》中有一则孔子问其门生想成为什么人的故事:

子路先表示他的志向是要在3年之内,令一个贫穷危困的国家强大起来,并使人民好义。

冉有比较谦虚,他只希望能在3年内,使一个方圆六七十里小国的人民得到温饱。

公西华说他的志向是在诸侯祭祀时,当一位小相。

曾晳的志向却是在暮春时节,与五六个年轻人和童子六七人,着衣外游,放怀于山水,沐浴乘凉,歌咏而归。

孔子对他学生不同的想法都表示赞同,所谓人各有志,不可强求。孔子是深知这一点的,他并不希望他的学生都去当官发财,成为显贵,他只是叹息着说:“我也认同曾晳的志向啊!”

想成为什么人,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这是成功人生的起点。

想成为什么人也不光是自己的事情,必然要涉及国家、家庭、教育等多方面的因素。

国家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会出现什么样的人才,要想人生成功,你想要成为的人必须是国家需要的人。如国家现在需要建设人才,你却想成为驰骋疆场的将军,这样,你成功的几率就会很小。

家庭是你想成为什么人的重要依据。很多人都是因为家庭的影响而想成为某种人的。家庭在子女成为什么人的问题上是矛盾的,它可能支持子女的想法,也可能反对子女的想法。在这个问题上常常上演着人类的悲喜剧。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理,开明的家长会考虑子女的自主意识,传统的家庭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子女身上。韩寒的家长就很开明,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韩寒是幸运的。巴尔扎克就很不幸,他虽然出生于富有家庭,父亲希望他学会经商,继承家业,他却偏要从事文学创作,结果遭到家庭的反对,闹到决裂、脱离家庭关系的地步。巴尔扎克是自主意识很强的人,他很有才能,自信会成功。尽管遭受贫穷、饥饿、疾病的折磨,他也没有屈服,没有走回头路,终于取得了成功,他为了成功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想成为什么人,家庭的意见只能是个参考,而不是决定,父母有责任帮助子女确定人生方向,决不能代替子女作出决定。

傅雷向儿子提出的劝告,只是提供儿子选择人生方向的参考,并不是绝对的命令。儿子听取了,获得了成功,这是因为他的孩子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父亲的劝告提高了他的认识,因而接受了劝告。如果家庭的劝告与自己的兴趣、特长不一致,顺从家庭就是违心的了。

巴金在《家》里塑造了一个觉新的形象,这个人物之所以是悲剧,就是因为他想成为某种人而家庭却替他作了安排,他失去了个人意志,成了唯唯诺诺、一事无成、内心苦闷而又无力反抗的悲剧人物。

想成为什么人,最终要自己做主。

你想成为什么人与你所受的教育密切相关。一方面教育影响你作出选择。例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整个社会教育青年人上山下乡,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于是,有很多人就想成为新式农民。八十年代,整个社会都在宣传教育人们脱颖而出创业发家,于是,很多人都想当老板。这种社会的教育影响是很大的。中国古代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所以一般受教育的人都想着当官,这种科举取士制度虽然取消了,但是教育对你想成为什么人的影响仍然是巨大的。另一方面教育奠定了你想成为什么人的基础。想成为什么人是一种愿望,还要有一定的知识做基础,不是凭空想象。韩寒想成为作家,是因为教育使他掌握了语言这个工具,使他具有了这方面的才能。

陈景润就是因为在中学数学课上受到启蒙教育,就想成为数学家。

现在的教育,从小学到中学几乎都要做一道作文题:即《我的理想》或《我的志愿》,这就是教育在起着诱导你成为什么人的作用。

人才是教育的结果,想成为什么人也是教育的结果。

青春絮语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认识、评价和期望,也就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

入主白宫的愿望

美国的政治世家肯尼迪家族,有一个极其浓厚的欲望,便是入主白宫。这个欲望从他们的祖父时便有了。在20世纪初,肯尼迪家族已是名声显赫。当时的约瑟·肯尼迪,年纪轻轻,便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和投机家。股票投资界中有一个故事,当擦鞋仔也向你提供股票消息的时候,你便要将持有的股票卖出去,这个故事的主人翁,便是约瑟·肯尼迪。他是一名股票界的大白鲨,1929年的一天,当他正在街上擦鞋时,鞋童居然也向他提供股票消息,他便感觉到不对劲,将手上所有的股票卖了出去,因此而引起了1929年的股市大崩溃。连当时的罗斯福总统,也要委托他为股票监察专员,收拾股票崩溃的残局。

除了负上了股票大鳄这个外号之外,他又曾经私运军火和私酒。发达之后的他,本想入主白宫,尝尝权力的滋味。因为以前的不良名誉,自己的希望是无法实现了,他便鼓励自己的儿子,努力去实现自己达不到的欲望。当儿子自立的时候,他便拿出100万美元,当作他政治活动的本钱。

经过不少的困难之后,约瑟·肯尼迪的孙子约翰·肯尼迪,一个著名的病君,终于入主了白宫。年轻时的约翰·肯尼迪,是一个身体衰弱的人,但他最受人敬重的地方,便是他勇于向疾病挑战的精神。入主白宫后不久,肯尼迪总统被杀了。

之后,他的弟弟罗拉·肯尼迪,又秉承父亲兄长的志愿,争取实现入主白宫的愿望。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在一次竞选活动中,他也被杀了。

即使这样,肯尼迪家族入主白宫的欲望,自祖父时候点燃起来,世代相传地焚烧着,变成一种力量,驱使着每个家族成员非入白宫不可,其精神力量可见一斑。

青春絮语

有时候,目标甚至成为一种传统,变成一种力量。看看你是否具有这样的追求。

对未来作出大胆的想象

很多年之前,世界的航空水平还处于螺旋桨式的小型飞机的时代。飞机无法做长时间的飞行,运载能力很低,而且故障率较高。

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为了拓宽视野,展望航空业的未来,组织了一次较大规模的航空知识有奖竞赛,要求每一位参赛者对航空业的未来作出大胆的想象。在专家组对所有的答卷进行评选后颁奖,其间当然也有人得到了奖赏。

40多年之后,环球航空公司在整理档案时又一次翻阅了当年的那些答卷,一共是13000余份。他们饶有兴趣地看了那些形形色色的“大胆想象”,但遗憾的是,那些众多的答卷实在是太保守了,根本就谈不上大胆两个字。

当他们看到一位名叫海伦的答卷时,几乎都被惊呆了,她所有大胆的想象全都变成了现实。也就是说,在13000余份答卷中,只有海伦这一份才真正称得上是最完满、最正确、最具远见、最激动人心的答卷。它的主要内容是:

到1985年,喷气式飞机的载客量可达到300人,最高时速可达到700千米,航程可以达到5000千米。有的飞机可以自由降落,甚至可以在楼房的平台上紧急降落。到那个时候,美国人可以乘坐飞机到达夏威夷、澳大利亚、罗马,甚至埃及的金字塔……此外,海伦还对机场的地面设施、导航设施都作了大胆的想象。

如此大胆的想象,在当时无异于天方夜谭,当然不可能被各界看好,包括专家组。

海伦的答卷“理所当然”地被淘汰、被放弃了,没有人会赞成这份近乎“痴人说梦”的答卷获奖。

后来,环球航空公司通过多方努力,终于找到了海伦,她已是满头银发80多岁高龄的老人了。通过进一步了解得知,当时海伦是个航空爱好者,在报上看到了航空知识有奖竞赛的这则启事后,便认真地填写了自己上面的那些大胆想象。

环球航空公司研究后作出了一个非同凡响的决定:拿出5万美元,给海伦颁发迟到40多年的奖励,以鼓励人们大胆的想象。

青春絮语

很多时候,当我们等到一些创造发明出现的那天才扼腕叹息,原来我们当初的想象力是那么的极富意义和创造性。不要把美好的想象力扼杀在摇篮里,每一种想象都有实现的可能性,它是开启新知识的大门,需要我们在最初就意识到它存在的重要性。

让想象的翅膀永远飞翔

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有一个23岁的女孩子,除了有着丰富的想象力之外,与别人相比没有什么不同,普普通通的父母,平常的相貌,上的也是平常的大学。

大学的宽松环境让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想象,她的脑海中常会出现童话中的情景:穿着白色衣裙的美丽姑娘、蔚蓝的天空、绿绿的草地,当然,还有巫婆和魔鬼……他们之间有着许多离奇的故事,她常常动手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并且乐此不疲。

在大学里,她爱上了一个男孩,他的举止和言谈真的和童话里一样,他是她想象中的“白马王子”,她很爱他。他们之间有一场浪漫而充满温情的爱情。但是,他却受不了她的脑海中那些荒唐的不切实际的想法。她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怪主意,例如去听树叶歌唱,去看蝴蝶的晚会等等。她会在约会的时候,突然给他讲述一个刚刚想到的童话,他烦透了这样的远离人间烟火的故事。他对她说:“你已经23岁了,但你看来永远都长不大。我没有足够的时间等你长成大人的那一天。”他弃她而去。

失恋的打击并没有停止她的梦想和写作。她将自己的满腔热情全部投入到了想象和写作之中。25岁那年,她带着一些淡淡的忧伤和改变生活环境的想法,来到她向往已久的具有浪漫色彩的葡萄牙。在那里,她很快找到了一份英语教师的工作,业余时间继续写她的童话。

一位青年记者很快走进了她的生活,青年记者幽默、风趣而且才华横溢。她爱上了他,并且很快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但她的奇思异想还是让他苦不堪言,他开始和其他姑娘来往。不久,他们的婚姻走到了尽头,他留给她一个女儿。

她经受了生命中最沉重的一击。祸不单行的是离婚不久,她又被学校解聘了,无法在葡萄牙立足的她只得回到了自己的故乡,靠领取社会救济金和亲友的资助生活。

但她还是没有停止她的写作,现在她的要求很低,只是把这些童话故事讲给女儿听。

有一次,她在英格兰乘地铁,她坐在冰冷的椅子上等晚点的地铁到来,一个人物造型突然涌上心头。回到家,她铺开稿纸,多年的生活阅历让她的灵感和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

她的长篇童话《哈利·波特》问世了,并不看好这本书的出版商出版了这本书,没想到,这本书一上市就畅销全国,销量达到了数百万之巨,所有人都为此感到吃惊。

她叫乔安娜·罗琳,她被评为“英国在职妇女收入榜”之首,现在是个有着亿万身价的富婆,被美国著名的《福布斯》杂志列入“100名全球最有权力名人”,名列第25位。

青春絮语

想象,让我们脱离现实的苦恼,找到安静的心灵居所,把我们带进一个美好而浪漫的世界;想象,使我们的心永远年轻和充满童真。让我们的想象放飞,用想象力描绘我们的生活,它会对我们日后的文学创作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给我们的写作添上精彩漂亮的乐章。

买一所房子的梦想

里基·亨利是在贫穷中长大的。他的梦想是从事体育运动。当亨利十六岁的时候,已经能征服棒球了,他能以每小时九十英里的速度投出一个快球,并且能击中在橄榄球场上移动的任何东西。

不仅如此,他还是非常幸运的:亨利高中的教练是奥利·贾维斯,他不仅对亨利充满信心,而且他还教会了亨利如何对自己也充满自信。他教亨利认识到拥有一个梦想和显示出信念是不同的。

终于,在亨利和贾维斯教练之间发生了一件非常特殊的事情,并且永远地改变了亨利的一生。在亨利高中三年级时的那年夏天,一个朋友推荐他去打一份零工。这对亨利来说是一个难得的赚钱机会,这意味着他将会有钱去买一辆新自行车,添置一些新衣服;并且,他还可以攒些钱,将来能为妈妈买一所房子。想象着这份零工的诱人前景,亨利真想立即就接受这次难得的机会。

但是,亨利也意识到,为了保证打零工的时间,他将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棒球训练,那就意味着他将不得不告诉贾维斯教练自己不能够参加棒球比赛了。对此,亨利感到非常害怕,但他还是鼓足勇气,去找贾维斯教练,并决定把这件事情告诉教练。

当亨利把这件事告诉贾维斯教练的时候,教练果然像亨利早就料到的那样非常生气,“今后,你将有一生的时间来工作,”他注视着亨利,厉声说,“但是,你能够参加比赛的日子却能够有几天呢?那是非常有限的。你浪费不起呀!”

亨利低着头站在他的面前,绞尽脑汁地思考着如何才能向他解释清楚自己要给妈妈买一所房子以及自己是多么希望自己能够有钱的这个梦想,他真的不知道该如何面对教练那已经对自己失望的眼神。

“孩子,能告诉我你将要去干的这份工作能挣多少钱吗?”教练问道。

“一小时三百二十五美分。”亨利仍旧不敢抬头,嗫嚅着答道。

“啊,难道一个梦想的价格就值一小时三百二十五美分吗?”教练反问道。

这个问题,再简单、再清楚不过了,它明白无误地向亨利揭示了注重眼前得失与树立长远目标之间的不同。就在那年夏天,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运动之中去了,并且就在那一年,他被匹兹堡派尔若特棒球队选中了,并且签订了两万美元的协议。

此外,他已经获得了亚利桑那大学的橄榄球奖学金,它使亨利能获得大学教育;并且,他在两次民众票选中当选为“全美橄榄球后卫”;还有在美国国家橄榄球联盟队员第一轮选拔中,亨利的总分名列第七。1984年,亨利和丹佛的野马队签订了一百七十万美元的协议,终于圆了为妈妈买一所房子的梦想。

青春絮语

如果你为赚钱而努力,那么你可能会赚到一些钱;但是,如果你为长远的事业而努力,那么,你就有可能不仅赚到很多钱,而且会干出一番大事业。

大山中走出来的孩子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出生于1902年12月28日,湖南凤凰县人,有汉苗土家血统,父亲名叫沈宗嗣,母亲名叫黄素英。沈从文家有兄妹九人,他排行第四,由于在男孩中居第二,因此弟弟妹妹们都习惯管他叫二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