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
20949200000003

第3章 长平古战场——沉睡两千多年终见天日(2)

赵孝成王与几个家族商议。赵豹主张不接受,他认为君子无功不受禄;赵胜和赵王主张接受,他们认为发动一百万军队,打了一年之久,竟然一个城都没有打下来,现在白给我十七个城,不要白不要。

赵作为一个强国,与采取统王全国策略的秦国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秦得到上党无疑会增加秦的实力,韩国因此岌岌可危,而赵国迟早会成为秦的下个目标。

从所处的地理位置来看,上党与赵的领土接壤,对于秦来说是进攻赵的理想跳板和基地。

如果赵有实力和秦一决高下,或者能联合诸侯一起抗秦,那么接受是当然之举;如果赵王想利用秦灭韩的时间卧薪尝胆,在战略上来说,不接受投降也是正确的。

秦兵虽多,但不至于是赵军的数倍,而且赵是正义之师,联合魏韩等大国同抗秦国的战略也是可行的。

所以,经过多方面的考虑,赵王最后接受了上党的投降。

3. 廉颇的抉择

廉颇率大军前往长平时,他驻扎在上党而没有驻扎在长平,很多人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其实,长平是上党至邯郸的咽喉要道,也是邯郸的战略屏障,秦想要进攻邯郸,必走长平。此外,长平地势较高,邯郸地势低,如果取得长平,就会对邯郸形成俯冲之势。

这样,赵国既可以避开秦军的锋芒,又可以缩短赵军的补给线。可以说是廉颇的明智之举。

长平之战,攻心为上

1.破解秦军参战人数

根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长平之战中,秦军曾经投入了60万左右的兵力。然而,长平离秦国的都城咸阳近500公里。2000多年前,60万人的秦国军队,远离国土,如何连续作战两年之久?这让今天的军事专家们迷惑不解,并且在一个铁制农具和牛耕刚刚开始使用的时代,秦国用什么供养这支五、六十万人的军队进行经年累月的战争?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秦国的国力如何支撑如此巨大的消耗?战争中秦军的参战人数究竟是多少呢?

长平之战可以说是《史记》中惟一一场记载比较详细的战役。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到,当双方僵持、久攻不下的时候,秦军出动了一支两万五千人的“奇兵”,将赵军一分为二。在赵军被分隔的同时,秦军派出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切断了赵军的粮道。秦军合围之后,立即派出一支具有超乎寻常攻击力的轻兵部队冲击赵军。

2.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派左庶长王龅攻韩,夺取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往赵国,赵驻兵于长平,以此来安抚上党的百姓。

随后,王龁攻赵。赵王命廉颇为将抵抗秦军。双方僵持多日,赵军损失巨大。

廉颇看到敌强我弱、初战失利的不利形势,最终采取了坚守营垒以待秦兵进攻的战略决策。无论秦军怎样挑战,赵国就是不出兵。

很快,秦军的进攻势头被很大的遏抑,形成了两军对峙于长平的僵局。

为打破僵局,秦相应侯范睢派人携千金行贿赵国权臣,并不断散布流言说:“廉颇老了,不敢打仗。秦军最怕赵括,赵括要来,秦国就要倒霉了!”

赵括是大将赵奢的儿子,自幼读兵书,谈起兵法来,振振有词,连他父亲也辩不过他,可是具体到实战赵括就不行了,他只会纸上谈兵而已。

但昏庸的赵王竟为秦军的谣言所惑,撤掉廉颇,派赵括替代廉颇为将,率兵击秦。

3. 白起的秘密

赵括上任后,不但更改了部队的制度,而且大批撤换将领,以致赵军战力下降。

秦国得知此事后,暗中派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表面的统帅王龁却只是尉裨将,并严令,军中任何人都不能泄漏武安君的真实身份,违令者斩。

白起暗中对赵括进行了一番调查,发现赵括没有实战经验,只会纸上谈兵,而且骄傲自大,容易听信谣言,鲁莽轻敌。

白起决定采取诱敌深入,困敌聚歼的战略方针:第一,他将现在的前线部队变成诱敌部队,准备将出击的赵军引向主阵地长壁;第二,利用长壁地形构筑口袋形阵地,用主力军抵挡赵军的进攻,并组织一只精锐突击队,不断出击以消耗赵军的实力;第三,将二万五千人埋伏在两侧翼,插到出击的赵军的后方,切断赵军退路;第四,把五千骑兵渗透到赵军防御阵地中,牵制和监视留守的赵军。

八月,赵括冒然采取进攻行动。秦军假意败走,实际上是暗中设两翼奇兵胁制赵军。赵括不问虚实,立即追击。赵军前进到秦军的预定阵地——长壁后,遭到了秦军主力的顽强抵抗,攻势大大受挫。

赵括此时打算退兵,但为时已晚,秦军两翼伏兵迅速出击,及时插到赵军进攻部队后面,将赵军截为三段,切断了赵括主力的对外联系,构成了对进攻赵军的包围。赵军首尾分离,粮道被断。

随后,秦军又派轻骑兵不断骚扰赵军。赵军看到战势危急,只好筑垒壁坚守,等待救兵到来。

秦王听说赵国的粮道被切断,亲临河内督战,准备倾全国之力与赵作战。

赵兵断粮四十六天后,饥饿不堪,甚至出现了自相杀食的情景。

赵括实在是没有办法了,不得不重新集结部队,分兵四队轮番突围,但是没有成功,于是赵括亲率精兵出战,被秦军强弩射杀,死于乱箭之下,赵军大败,四十万将士皆投降。

赵括军队大败,秦军将赵国降军全部坑杀,只留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赵国上下为之震惊。

4.专家重演赵括之死

在高平,有这样一个传说,赵括死于高平县釜山乡老背坡村。那么,这个传说究竟是不是真的呢?

众所周知,传说虽然有时会将事实夸大,但是有时它也不完全是臆说。高平许多地名都是根据长平之战命名的,如箭头村、参军村、围城村、哭头村、老背坡等。

“老背坡”,就是“老兵背着赵括来到此坡”的意思。恰巧,《史书》对此也有所记载。所以史学家推断赵括死在老背坡的说法是成立的。

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

《泽州府志》记载:赵括乘胜追至秦壁,即今省冤谷也,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赵兵既入,战不利,筑垒坚守……后括自出搏战为秦射杀之。

按照《高平县志》中赵括追秦兵的记载:“其谷四周皆山,唯前有一路可容车马,形如布袋”,根据地形分析,只有釜山乡地夺掌村符合其条件。

而且,距地夺掌村15里的寺庄镇杨家庄村西南曾经出土过一件战国青铜“聚将钟”, 此器物为两军交战时赵国军队“鸣金击鼓”所用。

“地夺掌”是“地段之争夺”的意思,老背坡距“地夺掌”3里地,由此可以推测:赵括在“地夺掌”战斗中被箭射伤或已被射死,然后被下属背至老背坡,仓促之间埋在此地。

此外,在老背坡还发现了一具男性尸骨和佩剑。尸骨胸膛内有二枚扁型三菱青铜箭头,从箭头方向看,应该是从背部射入体内。

后来,经过电脑复原,专家得出这样的结论:死者年龄在30岁左右,身高在1.75左右,腰间右侧有一把佩剑。剑长52厘米,格卫宽5厘米,重610克,青灰色长锷,无绿锈斑,坚韧锋利,格卫两面为“虎头纹”和“兽形纹”,铸工考究,纹刻深明清晰,富有神韵,剑刃有撞击痕迹。

那么,在没有“铭文”的情况下,怎么肯定这把剑就是赵括的呢?

事实上,长平之战历时3年,赵王中反间计后,临危急用有理论而无实践的赵括。此时,赵括没有资历和时间,为刚刚世袭其父马服君封号专门铸剑。要知道,战国时期刻制铭文多为在政治上有杰出贡献,有自己的封地,有长期固定官爵的王侯将相。年轻的赵括显然不具备这条件。

据说,当时剑分上、中、下三制。剑身长五倍于其茎长谓上制,身长四其茎长谓中制,身长三其茎长谓下制。在“老背坡”发现的这把剑属于“茎长五倍”的上制剑,上制剑通常为将军的佩剑。格卫刻有“虎头纹” 和“云龙纹”,为“实战剑”。

赵括是直接指挥战争的前卫将军,所用应是吴越宝剑,也应是实战剑。经专家考证:在老背坡发现的这把剑是典型的“吴越之剑”,属于上制“虎头纹”战剑。

赵括是中箭身亡的,从老背坡男性骨骼中,正好发现了两枚秦军所用“扁型三菱带后翼箭”,这使得赵括葬身于老背坡的说法更加有说服力。

专家经过反复研究,推断出老背坡发现的这具男性尸骨是死在秦军最先进的“弩机”之下。

战国时,秦发明了有极强杀伤力的远程连发数枚弩机。用弩机发射这种扁型三菱带后翼箭,命中率高,飞行平稳、速度快,空中阻力小,穿透力强,适合远距离射杀敌人,在长平之战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专家推测当时的情景应该是:赵括带人突围没有成功,于是想退回临时堡垒,然而,当时秦军在后面一直追击,并用弩机连射。仓皇之间,赵括后背中了两箭,贯胸而入,好不容易来到老背坡,却终因伤重而亡。赵括的部属因还要继续与敌人作战,来不及把箭头拔掉,就将赵括和他的佩剑一起匆忙掩埋。赵括的部属为了防止秦军挖掘赵括的坟墓,连封土墓志也不敢留。随后,赵括的部属全部战死,赵括的死地也就成为了一个谜。

综上所述,赵括的死地应该是在老背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