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尘扬古战场:中国古代战场秘境追踪
20949200000005

第5章 巨鹿古战场——依稀可见巍巍大秦轰然倒下(2)

长城兵团究竟存不存在?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如果秦军只有章邯一个主力,所谓长城兵团根本就不存在。可是,秦军百万之众,怎么会只有章邯一个主力呢?这个问题对巨鹿大战有着深远的影响和巨大的意义,说不定秦军的历史都会因此重写。 经史学家分析:秦军的主力部队,常规军不可能多于30万。

所谓主力常规军,主要是指脱离生产,能够随时战斗的军队。那么,秦军主力为什么说不过30万呢?这主要是考虑到排除秦军的本土防卫军队,用于野战的部队非常有限。除非是生死之战,否则军队人数很少有40万以上的。其实,秦朝的兵力紧缺,在对外用兵时,大多是招囚徒、入赘、犯罪之人。司马迁明确说过,“蒙恬将十万之众”是进攻时军队的总数,其余为强行移边之人。

秦北部边境只有不足10万守军,这只军队还分散在漫长的边境,承担戍边职责。这支部队是重兵,但绝不是主力。由于分布分散,任务艰巨,在最后紧急关头想使用边防军,就相当于饮鸩止渴。 由此可以看出,历史上所说的30万秦军长城军团根本不存在,自然也没有所谓驰援。

军事史上的完美之作

1. 钜鹿之语

巨鹿原作钜鹿,近代巨、钜混用,直到1980年才统一为巨鹿。

著名的战役巨鹿之战就发生在巨鹿县。

巨鹿县自汉至隋为南亦县,直到隋代大业初才改名钜鹿县,据《太平寰宇记》载:“遥取汉县钜鹿以名也。”汉代钜鹿故址在平乡县城西南的平乡村。

钜鹿之语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钜鹿因大陆泽为名,《后汉书·郡国志》载:“钜鹿故大鹿,有大陆泽。”大陆泽又名广阿泽,《太平寰宇记》释云:“广阿泽一名大陆,一名钜鹿,一名大麓,一名沃川……郑康成注云大陆泽在钜鹿北,《尔雅》曰晋有大陆,《吕氏春秋》曰晋之大陆,赵之钜鹿是也,《十三州志》云赵有钜鹿,今其地即广阿泽也。”

由此可见,大陆泽的确又名钜鹿,并以钜鹿作为县名。《钜鹿县志》亦云:“许氏说文钜大也,古者鹿陆通用,则钜鹿大陆一也。”

另一种说法是《汉书·地理志》注:“应邵曰‘鹿,林之大者也’。臣瓒曰‘山足曰鹿’。师古曰‘应说是’。”由此可以看出,此地古时多林木,鹿野很多。

巨鹿县,春秋初为邢地,后为卫地,末期并入晋地,战国时为赵辖区。秦属钜鹿郡(郡治不在今巨鹿县内,而在今平乡县境)。现在,巨鹿属于邢台市。如今的巨鹿县已是面貌一新,旧迹虽多不可寻,却仍有皇恩四世牌坊、八面佛幢、重修三明寺记碑等古建、石刻残留于世。

2.破釜沉舟

破釜沉舟比喻不留退路,非打胜仗不可,下决心不顾一切地干到底。釜:锅。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孙子兵法》中的“焚舟破釜”虽然有誓死决战的意义,但是尚未形成后世常谈的典故。直到《史记》中记载“项羽破釜沉舟”一事,才具备了其典型性。

那么,项羽破釜沉舟的典故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那场著名的巨鹿之战说起。

项羽派英布和蒲将军率军2万渡过漳水,断敌通道。英布和蒲将军初战获胜,此后,项羽率全部楚军渡过漳水,令全军“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史记·项羽本纪》)。

当时,项羽发现了秦军的弱点——秦军布局是王离军围巨鹿,章邯军扎驻其南边,一边筑甬道为王离供应粮食,一边随时打击救助巨鹿的援军。章邯军队就像两只虎钳,牢牢地盯死猎物,但却暴露出弱点,却就是两钳之间的“心脏”。在这种形势下,项羽决定采用黑虎掏心战略,切断两只虎钳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集中力量攻其一,获胜的希望也会增大。

为了获得更多的情报,找出秦军的破绽,项羽先派英布和蒲将军带上两万人马渡河进攻秦军甬道。英布和蒲将军英勇杀敌,击败了看守甬道的秦军。

这虽然是一场小胜利,但是项羽却发现了秦军的问题所在,这就是甬道虚弱。此时,章邯军疲惫不堪,项羽决定抓住这个大好时机全军进攻。这时,陈余又派人向项羽请战,项羽很爽快地答应了,因为这样可以分散王离军的注意。

项羽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全部渡河。渡河之后,项羽发表了一番非常煽情的演讲,以此来鼓舞士气。项羽还命人打破做饭的锅,每人只带三天干粮,不但要以劣势兵力击败秦军,还要在三天之内击败秦军,以示“不战胜毋宁死”的大无畏精神。

破釜沉舟充分体现了项羽非凡的战略眼光和权谋手段以及大无畏的决断力。

其实项羽所带领的军队派系多,战斗力参差不齐,而项羽又是第一次指挥他们,指挥起来很难得心应手。但在这种情况下,项羽充分运用了“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策略,竟然把一支向心力不足的军队栓成一根绳,齐心协力打击了秦军。

开始进攻时,项羽把主力汇合在一起,直接进攻甬道,准备切断王离军的粮草。章邯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带军援救甬道。这正中项羽的计谋,项羽以逸待劳,大攻章邯。章邯没有料到项羽会孤注一掷,把所有筹码都压了上去。由于英布军的骚扰,章邯认为项羽又在玩断粮的旧把戏,只是吓唬他而已,哪想到项羽如此高明,如此玩命,连阵型都没有布置好就带军救援。史记张耳陈余传:“项羽悉引兵渡河,遂破章邯。章邯引兵解……”

章邯大败后,本想再战,不料项羽马不停蹄地杀向了毫无准备的王离军。王离军一边围巨鹿,一边防诸侯。在防备陈余时,突然听闻项羽领军杀来,大吃一惊。

此刻,王离军阵型松散,不得不命大将苏角仓促迎战。而项羽早就作好了战术部署,对松散的秦军实行穿插、分割和包围,亲自带兵直攻秦军指挥中枢。对此,《史记》中做了精彩的艺术描写:“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由是始为诸侯上将军,诸侯皆属焉。”

诸侯看到有利形势,马上加入到痛打落水狗的行列。他们包围秦军,再加上巨鹿城内的赵军与之里应外合,将王离军全部歼灭,王离的大将涉间在绝望中放火自杀。

就这样,曾经灭六国击败匈奴的雄师,风消云散了!

3.无奈之下的章邯

秦二世再三责令章邯出战,章邯畏战不出,不断退避,后来,章邯在他人的劝说下,秘密派人和项羽联络。遗憾的是,此时项羽怀疑他的用心,没有答应他所提出的条件,于是章邯遭到了拒绝。此时的秦军已经退到了漳河。

项羽认为要想使章邯完全投降,必须给他以更大的打击。于是项羽截断了秦军的退路,趁机率领主力部队逼迫章邯军队在汙水决战,秦军大败。

此后,章邯率军撤退到洹水以南,项羽紧追不舍。

此时的秦军,前有追兵,后无退路,连续的失败已经使他们完全失去了战斗的勇气。

眼看大势已去,又得不到朝廷的增援,孤立无援的章邯只好再一次派人向项羽提出投降。项羽看到此时秦军已陷入绝境,考虑到自己的部队粮草供应也非常紧迫,与诸将商议之后,接受了章邯的投降。

项羽派使者与章邯约于洹水南岸的殷墟。和盟之时,项羽嘉许章邯之英勇负责,并没有以降将视之,反以同盟军的礼仪对待,使得章邯非常感动,当场涕泣。

4.中国骑兵第一次独立作战

历时近一年,项羽率楚军以破釜沉舟、义无反顾的精神,用分割截击等战法全歼秦军主力,为推翻秦朝暴虐统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在整场战役中,项羽没有给章邯任何可乘之机,堪称完胜。战斗开始之前,他已经定下了整体作战计划。正好章邯犯下了分兵的错误,于是给了项羽一个各个击破的机会,并以劣势的兵力和惊人的速度击垮了王离部,使章邯的计划无从施展。 他随后又派出部队截断秦军的退路,最终不战而胜。

项羽个人的勇武在这场战斗中发挥得淋漓尽致。

由于项羽自身的战略眼光,在局势如此不利的情况下迅速找到对方弱点,完成了一次空前的战略计划。

此战是中国骑兵第一次独立作战,造成了技术效果是辉煌的,这种胜利成就了以后骑兵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