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人生叫快乐
20991500000007

第7章 进退术——有理也该让三分(1)

人生是一门高超的艺术,我们都是艺术家,每人都在上演着绝无重复的绝版话剧。然而,你要想成为精明高深的真正艺术家。那你就必须掌握人生的真谛。

不少人都曾苦苦地追寻,切切地寻问人生的真谛究竟是什么?其实人生的真谛就是八个字——进退适时,取舍得当。

人生中,有人只知进取,有人只知退让,有人二者兼顾。若只进不退就必然会出大问题。因为进,也有误进、盲进和莽进,若不能退,那就会陷入困境。

千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上面这首诗的作者古灵禅师,是在百丈禅师那里开悟的。悟道后的古灵禅师有感于剃度恩师的引导,决定回到仍然未见道的师父身旁。

有一次年老的师父洗澡,古灵禅师替他擦背,忽然拍拍师父的背说:“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师父听了便回头一看,禅师赶紧把握机缘又说:“佛虽不圣,还会放光哩!”但是师父仍然不开悟,只觉得徒弟的言行异于常人。

又有一次,师父在窗下读经,有一只苍蝇因为被纸窗挡住了,怎么也飞不出去,把窗户撞得直响,于是又触动了古灵禅师的禅思,他说:“世间如许广阔,钻他驴年故纸。”并且做了上面那首诗偈,意思是说:苍蝇!你不去寻找可以出去的正道,却死命地往窗户上撞,即使身首异处也不能出头呀!实际上这是在暗示师父,参禅应该从心底去下功夫,而不是“钻故纸堆”。

诚然,我们拥有的是两个世界——向前的世界和向后的世界,向前的世界虽然积极,而向后的世界却更辽阔,我们惟有看清这两个世界,才能真正拥有世界。

生活的艺术之一就是要知道什么时候收,什么时候放,什么时候进,什么时候退,因为生活即是矛盾:一方面它鞭策我们不懈追求,另一方面又强迫我们在生命张结时放弃一切,或者明白退是为了更好的进。

◆退步原来是向前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唐·布袋和尚

星云大师说:当我们走到寺院的门口,常常可以看到一个大腹便便,背着一个布袋子的和尚,我们都称他为弥勒佛。实际上,弥勒佛的法像不是如此,那个心宽体胖,笑容迎人的是布袋和尚,也是这首诗的作者。依照我国传统的讲法:布袋和尚是弥勒菩萨化身的,时常背着袋子在社会各阶层行慈化世。有一天,当他跟农夫在一起工作时,心有所感,因此做了这一首诗。

手把青秧插满田:描写农夫插秧的时候,一根接着一根往下插。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心地清净方为道:当我们身心不再被外界的物欲染著的时候,才能与道相契。退步原来是向前:农夫插秧,是边插边后退的,正因为他能够退后,所以才能把稻秧全部插好,所以他插秧时的“退步”,正是工作的向前展进。

这首诗告诉我们:从近处可以看到远处,退步也可以当作进步。常人有一种倾向:看高不看低,求远不求近。譬如:某人学问比我渊博,就尊重他;某人钱财比我富足,就巴结他。如果此人条件比我差,就不予理会。殊不知道: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的道理。禅师们观看这个世界与常人就有显著的不同,譬如诗中说:低头便见水中天,就是要我们虚怀若谷低下头来,才能真正的认识自己,认识世界。

日本有一位禅师曾经譬喻说:宇宙有多大多高?宇宙只不过五尺高而已!而我们这具昂昂六尺之躯,想生存于宇宙之间,那么只有低下头来!我们看成熟的稻子,头是俯伏在地面的,我们要想认识真理,就要谦冲自牧,把头低下来。

一般人总以为人生向前走,才是进步风光的,而这首诗却告诉我们退步也是向前的,退步的人更是向前,更是风光的。古人说:以退为进,又说:万事无如退步好,在功名富贵之前退让一步,是何等的安然自在!在人我是非之前忍耐三分,是何等的悠然自得!这种谦恭中的忍让才是真正的进步,这种时时照顾脚下,脚踏实地的向前才至真至贵。

人生不能只是往前直冲,有的时候,若能退一步思量,所谓回头是岸,往往能有海阔天空的乐观场面。从事事业,把稳正确的方向,不能一味蛮干下去,也要有勇于回头的气魄。

老子曰:“以退为进,欲取先予。”这是最高的处世哲学。为人处世遇事退让一步,就会为自己以后进一步留下了余地。只知进的人,会发现自己所走的路会越来越窄,甚至最终会走向悬崖,想退都无法退。所以在人生路上,进与退要结合起来,不盲目的进,也不焦躁的退,进退得宜,才会获得更多的收获。

据说,龙虎寺得名于一个神奇的传说:

当年无德禅师云游到此,只见这里峰峦叠翠,草木葱茏,谷静涧幽,石奇泉清,是个修禅的好地方。然而,这里山尖坡陡,巨石磷磷,没有一块适合建造寺院的地方。那天夜里,云雾密布,电闪雷鸣,一座小山头上,出现了一只白虎与一条乌龙。一时间,龙腾虎跃,虎啸龙呤,龙飞如电光,虎扑似疾风……第二天,一场龙争虎斗之后,大大小小的岩石被扫下深谷,山上出现了一片平整的土地。于是,无德禅师得以用十年辛劳换来龙虎寺的殿堂齐备,一座丛林从无到有,数百禅僧云集其中。

俗话说,后有千山,前有照壁。龙虎寺的照壁建好后弟子们为了记念那个神奇的传说,在上面画了一幅龙争虎斗图;龙游云端,盘旋将下;虎踞峰顶,作势欲扑。应该说,他们画得很好,惟妙惟肖,活灵活现,龙似生龙犹喷雾,虎如活虎腋生风……。然而。整幅画面组合起来,却显得生气不足。也就是说,没有画出龙虎大战的灵魂来。

多次修改不见成效,弟子们只好向无德禅师请教。无德禅师看过之后说道:你们在这里画龙画虎,对龙与虎的习性知道多少呢?龙曲得越弯向前飞腾得越快;虎伏得越低,往上跳跃得越高。这就是龙争虎斗的特性。

弟子们恍然大悟:“哦,原来如此,我们的龙身画得太直,龙头也太前了;而猛虎的头仰得太高了,应该四肢后蹲,下鄂贴地,犹如箭在弦上。”

“对呀,”无德禅师说“为人做事,参禅悟道,也是一样。经过后退几步的准备,才能跳得更远;历经谦卑的反省,才能弹射得更高。所以,你们要切记,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

“向下是升高,退步是向前……”

弟子们默默思索着师父的话。无德禅师悄悄走了。不知何时,绿树掩映的远方似乎随风飘来一阵若有若无的吟诵声:

手把青苗插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巧妙的退让,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为人处世要有礼让的态度方显高明。与人方便,自己方便。让人也为自己日后留下方便的基础。也许,可以礼让,但难得的是坚持到底的风度。

一个绅士过独木桥,刚走几步便遇到一个孕妇。绅士很礼貌地转过身回到桥头让孕妇过了桥。孕妇一过桥,绅士又走上了桥。走到桥中央又遇到了一位挑柴的樵夫,绅士二话没说,回到桥头让樵夫过了桥。

第三次绅士再也不贸然上桥,而是等独木桥上的人过尽后,才匆匆上了桥。眼看就到桥头了,迎面赶来一位推独轮车的农夫。绅士这次不甘心回头,摘下帽子向农夫致敬:“亲爱的农夫先生,你看我就要到桥头了,能不能让我先过去。”农夫不干,把眼一瞪,说:“你没看我推车赶集吗?”话不投机,两人争执起来。

这时河面上浮来一叶小舟,舟上坐着一个胖和尚。和尚刚到桥下,两人不约而同请和尚为他们评理。和尚双手合十,看了看农夫。问他:“你真的很急吗?”农夫答道:“我真的很急,晚了便赶不上集了。”

和尚说:“你既然急着去赶集,为什么不尽快给绅士让路呢?你只要退那么几步,绅士便过去了,绅士一过,你不就可以早点过桥了吗?”

农夫一言不发,和尚便笑着问绅士:“你为什么要农夫给你让路呢,就是因为你快到桥头了吗?”绅士争辩道:“在此之前我已给许多人让了路,如果继续让农夫的话,便过不了桥了。”

“那你现在是不是就过去了呢?”和尚反问道:“你既已经给那么多人让了路,再让农夫一次,即使过不了桥,起码保持了你的风度,何乐而不为呢?”绅士满脸涨得通红。

人生旅途中,我们是不是有过类似的遭遇呢。其实给别人让路,也是在给自己让路啊!人生就应少一些争夺与计较之类的不良之举。因为它们会搅乱那美好的旅途。

记住,给人让路,也是给自己选择了一条路,这条路上到处充满友善与爱。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为微不足道的小事恶语相交,这些人即使年过花甲,仍要重返学校就读!忍让和退缩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有效的以退为进的方法。

◆懂得“示弱”是一种智慧

某电视台对一位古代文学导师专访,这位导师有一句著名的话很让人受启发,她说,人不应该示强,而应该示弱,这才是最高的做人境界。对人要谦和,要中庸,不要对人有攻击性,而需要包容,需要宽厚仁慈,从古代的文化中应该吸取做人的这些道理。

《老子》中曾说过天下最柔弱的东西莫过于水,但有时候坚强的东西也及不过它。即使一块棱角分明的砺石放在小溪流中,长年累月也会磨得无棱无角。

示弱是一种襟怀,它不拘小节,使人另谋生路,懂得示弱的人,他的旅途也是宽广的;示弱是一种气度,它不计得失,使人明白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懂得示弱的人,他知道如何取长补短。所以向往强势的汉武帝也没有去和卫青争一争谁更擅战,喜欢诗词的唐明皇也没有去和李白评一评孰高孰低。

真正的示弱不是退缩,也不是畏惧,它需要智慧的选择和长远的眼光。明白示弱,懂得该放则放,当断则断,在示弱的同时肯定自己的长项,走向更宽广的道路,怀着广阔的胸襟去创造明日的美好。

北大方正集团的创始人王选,曾以打猎为喻将科技领域的人才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指像兔子一样的人,第二种是打兔子的人,第三种则是捡兔子的人。第一种是比喻精通于科研技术的一类人,第二种是比喻有明确的科研方向的一类人,第三种是比喻让科技在经济领域产生效益的人的一类人。当记者问他为什么选择做第三类人时,王选答道:“其他两个方面是我的弱处。”

而往往在现实中,人们都不愿意示弱,个个都想好强,谁也不想让别人“小看”,去争那口气,去发生无谓的争吵和打斗,制造了不良的影响和严重后果,然后又后悔。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就是人们不懂得示弱的好处。

示弱,并不是说你人格就弱了,表面能示弱,包含了一个人的人品、道德、心胸和修养。示强或者示弱,可以衡量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和为人处事方法,理智还是糊涂,清醒还是自私,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小。

示弱,并不是真的弱不禁风,哭哭啼啼没有主意,而是在遇到争执和误会的时候让人三分,就算当时受了误解也不用争强去闹个水落石出,其实事实就是事实,总会清楚,不过是需要时间而已。

现实中,因为要争面子,争所谓的一口气,酿下不可收拾的大祸的例子很多,这些后果给当事人造成伤害,有的伤害覆水难收,永远都无法弥补,那些因为气头上失手造成的悲剧,那些夫妻吵嘴让一方永远地离开了家,那些朋友之间的友谊因为一点气头上的输赢之争失去了友谊。因为示强而失去了亲情,失去了朋友,失去了爱情,还有的失去了工作,试问,面子一定那么重要吗?

有一句话叫:退后一步天地宽。

没有爱情了,我们可以有尊严的离开,不需要闹的冤冤不解,爱情不在,友谊还在,比起社会其他人,曾经一个屋檐下的人当是最了解,最值得珍惜的友谊了,没有谁能替代。没有爱情后,主动同意离开,就是一种示弱,但同时也是一种高贵,表面上的弱,却体现了心中的强。尤其是女人,心中强大才会有人格魅力。对负心之人何必丧失尊严地去维护?吵闹哭泣都是真弱,理智的思考后提出解决方法,看是弱,其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