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有一种卓越叫王道
20994100000037

第37章 弃让谋胜之道(1)

三十二 以舍胜——舍得小兔套大狼

李代桃僵

【原典金言】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

【计名阐释】

李代桃僵,语出《乐府诗集·鸡鸣篇》:“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身相代,兄弟还相忘?”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难一样相互帮助,相互友爱。此计用在军事上,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此计以“李”表示做出牺牲的一方,以“桃”表示被保全的一方。因此,“李”与“桃”之间要具备内在的联系,否则无法完成替代任务。

【妙用“李代桃僵”计】

营救赵氏孤儿

春秋时期,晋国大奸臣屠岸贾鼓动晋景公灭掉了晋国有功的赵氏家族。屠岸贾率三千人把赵府团团围住,把赵家全家老小,杀得一个不留。幸好赵朔之妻庄姬公主已被秘密送进宫中。屠岸贾闻讯必欲赶尽杀绝,要晋景公杀掉公主。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杀公主。公主已身怀有孕,屠岸贾见景公不杀她,就定下斩草除根之计,准备杀掉婴儿。公主生下一男婴,屠岸贾亲自带人入宫搜查,公主将婴儿藏在裤内,躲过了搜查。屠岸贾估计婴儿已偷送出官,立即悬赏缉拿。赵家忠实门客公孙杵臼与程婴商量救孤之计:如能将一婴儿与赵氏孤儿对换,我带这一婴儿逃到首阳山,你便去告密,让屠贼搜到那个假赵氏遗孤,方才会停止搜捕,赵氏嫡脉才能保全。程婴的妻子此时正生一男婴,他决定用亲子替代赵氏孤儿。他以大义说服妻子忍着悲痛把儿子让公孙杵臼带走。程婴依计,向屠岸贾告密。屠贼迅速带兵追到首阳山,在公孙杵臼居住的茅屋,搜出—个用锦被包裹的男婴。于是,屠贼摔死了婴儿。他认为已经斩草除根,放松了警戒。在忠臣韩厥的帮助下,一个心腹假扮医生,入宫给公主看病,用药箱偷偷把婴儿带出宫外,程婴已经听说自己的儿子被屠贼摔死,强忍悲痛,带着孤儿逃往外地,过了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在韩厥的帮助下,兵戈讨贼,杀了奸臣屠岸贾,报了大仇。

程婴见赵氏大仇已报,沉冤昭雪,不肯独享富贵,拔剑自刎,他与公孙杵臼合葬一墓,后人称“二义冢”。他们的美名千古流传。

试想,如果程婴不忍痛割爱自己的儿子,公孙杵臼不代赵家受过,那么赵氏孤儿早就成了刀下之鬼。程婴、公孙杵臼的李代桃僵的计谋挽救了赵氏孤儿的性命,为给赵氏家族报仇雪恨留下了条根。

孙膑的赛马战术

战国时,齐威王平时很喜欢与人进行赛马,并且以黄金作为赌注。齐国大将田忌在赛马比赛中输的多,赢的少。

一天,孙膑陪田忌去赛马。他看到对方的马按速度可分上、中、下三等,田忌的马虽然在总体上劣于对方的马,但各等马的足力相差无几,只要策略得当,完全可以赢得比赛。

在比赛即将开始时,孙膑向田忌建议用自己的下马对对方的上马,用自己的上马对对方的中马,用自己的中马对对方的下马。结果,田忌以下马对上马这场失败为代价,换取了上马对中马、中马对下马两场的胜利,最终以二比一赢得了这次赛马。田忌赢了赌注千金,孙膑本人也因此受到重用。

孙膑在这里所用的就是李代桃僵之计,主动取败一局,是为了其余两局的胜利。

司马昭李代桃僵,成济反为替罪羊

魏景三年正月下旬,曹魏的第二代帝王曹睿病危,于是,把八岁幼子曹芳托付给曹爽、司马懿。司马懿老谋深算用假痴不癫之计,趁曹芳、曹爽等兄弟谒高平陵祭先帝之机,一举夺得兵权,杀了曹爽等一班曹氏忠臣。

魏主曹芳封司马懿为丞相,加九锡,司马氏父子三人同领国事。

嘉平三年秋八月,司马懿病重,在病榻上嘱咐完司马氏弟兄后而死。曹芳令人厚葬,然后封司马师为大将军,总领尚书事;封司马昭为骠骑大将军。自此司马氏弟兄专制朝权,群臣不敢不服。魏主曹芳每见司马师入朝,便战栗不已。曹芳欲联合夏侯霸等人剿除司马师等,不料事泄,曹芳被废,曹髦为帝,改嘉平六年为正元元年。从此,司马师上朝不行叩拜之礼,带剑上殿。

正元二年正月,扬州都督、镇东将军、并领淮南军马毋丘俭,听说司马师专权乱政,不禁大怒,尽起淮南兵马讨贼。司马师带着眼疾出征,结果病势严重,遂班师回许昌。

司马师自知难保,便嘱咐司马昭说:“我现在权重,想卸去也做不到了。我死之后,你继承我的位置吧,切记大事不可托付他人,不然就会自取灭族之祸。”说完大叫一声而死。

于是司马昭发表申报魏主曹髦。曹髦命司马昭继续屯兵许昌,以防东吴。但司马昭怕朝廷有变,于是率兵到洛水之南屯扎。

曹髦见司马昭不奉诏,即命王肃持诏,封司马昭为大将军,录尚书事。

司马昭以大将军拜相国,又封晋公,加九锡,独揽朝政大权。曹髦年龄虽小,却有雄心大志,被朝臣誉为“才同陈思(曹植),武类太祖(曹操)”。但是朝中上下,司马昭都安插心腹亲信,曹髦被牢牢控制,丝毫不能有所作为。

这一年正月,有人上报朝廷,说宁陵井中两次出现黄龙,以为祥瑞。可是曹髦心里清楚自己现在上不在天,下不在田,屈居于井中,这又哪里是吉祥的兆头呢?想到自己类似傀儡的处境,不由地哀叹,随口吟了一首《潜龙诗》,以自我解嘲。诗曰:

伤哉龙受困,不能跃深渊。

上不飞天汉,下不见于田。

蟠居于井底,鳅鳝舞其前。

藏牙伏爪甲,嗟我亦同然。

曹髦把自己比作藏身井中的飞龙,被泥鳅、黄鳝之类的爬虫所欺凌戏弄,其意明显是指向司马昭。

后来司马昭见了这首诗,马上与谋臣贾充商量,贾充告诉司马昭:“曹髦是个很危险的人物,要早早杀掉。”司马昭点头同意,要贾充准备此事。

曹髦见自己身边的人都不可靠,便召侍中王沈、尚书王经、散骑常侍王业进京密商。曹髦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朕不能坐等被废。今天,我与你等商议讨贼之策。”哪知三人一听此话,大吃一惊。

王经对曹髦说:“春秋时鲁昭公因为不能忍受季氏专权,与之交兵失败而逃,失去了国家,更为天下人耻笑。如今司马氏掌权已久,朝廷之上只知有司马昭而不知有陛下。而且陛下宫中卫兵很少,凭借什么同司马昭相斗?不如缓而图之。”

曹髦年轻少谋,头脑冲动,武断地说:“朕意已决,即使死也没什么可怕的,何况还未知胜负呢?”说完自己进内宫禀告太后。王沈、王业害怕司马昭的权势,跑到司马昭府中告密去了。

第二天,少年皇帝曹髦挥剑登辇,率领数百人,直奔相府杀来。司马昭接到王沈、王业密报,早已令贾充严密准备。

曹髦领兵与贾充相战,贾充所领兵士有千余人,曹髦奋力冲杀,走在前面。众兵见曹髦冲来,赶紧后退,因为曹髦毕竟是当今天子。

贾充一见,恐大事不成,大声对成济说道:“司马公豢养你们这么久,正是为了今天,不赶紧动手,还等什么?”成济连忙挥戈上前,一戈刺向曹髦胸口,曹髦挥剑抵挡不住,戈当胸穿过,立即丧命。余下之人一看魏帝已死,一哄而散。

司马昭在府中接到手下报告曹髦已死的消息,心中大喜。但他表面上还是装出悲痛的样子,立即跑出相府,大哭不止。

曹髦已死,司马昭召群臣上殿商议,尚书左仆射陈泰拒不上朝,后来还是司马昭逼着陈泰的舅父有觊把他请来。

司马昭问陈泰:“玄伯,今天的事,你是怎样看的?”

陈泰说:“只有斩贾充,才能以谢天下。”

司马昭不愿让贾充做替罪羊送死,又对陈泰说:“再没有其他的办法了吗?”

陈泰说:“并无其他办法。”

司马昭见陈泰一定要杀贾充,心想,不如把杀死曹髦的责任全部归罪于成济。于是令人起草语书,然后进宫逼郭太后下诏,诏书说:“魏帝曹髦生性暴戾,诽谤太后,伤害大将军。以至自陷大祸,着废为庶人,以民礼安葬,使内外皆知其所作所为。”

诏书一下,司马昭就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捕杀成济,成济自然不服,登屋顶拒捕,并将司马昭、贾充幕后指使的事全盘托出,结果被贾充命人乱箭射死。

事情过去十几天,司马昭为了进一步掩饰杀君的罪名,收捕成济家属族人,交付廷尉处置。其实满朝文武,包括郭太后在内,谁都明白,这不过是司马昭为了掩饰杀君之罪的障眼法而已。

完子为齐国舍身

春秋末年,齐国大夫田成子独揽了齐国大权。由于田成子上台的名分不正,所以国内怨气很大,外部诸侯不服。

终于有一天,越国借口田成子谋逆篡权,出兵攻打齐国。田成子一听慌了手脚,急忙召集幕僚商量对策。幕僚们的意见分歧很大。有的说,“越国来犯,实属欺人太甚。我国虽兵力尚弱,但可以全民动员,共同抗敌。”有的说:“时下国内人心浮动,如果倾城出动,恐怕难得民心,难以服众。”有的说:“大王何不效仿他国,割让几个城池给越国,或可免动干戈。”

田成子觉得上述建议都非破敌良策,因此陷入苦恼之中。正在这时,他的哥哥完子献计说:“我请求大王准许我率领一批贤良之士出城迎敌,迎敌一定要真打,打一定要战败,不仅战败而且一定要全部战死。唯有如此,才能退越兵,保齐国。”此语一出,满座皆惊。田成子也感到迷惑不解,问道,“你为什么要带一批贤良之士出城迎敌?”

完子回答说:“王弟刚刚拥有齐国,老百姓还不知道你的治国本领,甚至有人说你是窃国大盗、无能之辈,所以老百姓不一定为你卖力气。只有那些认为齐国蒙受了耻辱的贤良之士,才愿意冒死迎敌。”

田成子又问:“为什么要战必败,败必死呢?”

完子答道:“越国出兵无非是在诸侯面前抖抖威风,捞个‘正义’的名声。他们知道现在就吞并齐国是不可能的。我带贤良之士,出兵迎敌,战而败,败而死,这叫‘以身殉国’。越国见杀死了大王的兄长,‘教训’齐国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况且,越国知道齐国尚有这样一批视死如归的勇士,必然有畏惧之心。所以,越国军队在我们死后定会班师回国。”

田成子边听边流泪,他为兄长的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为挽救齐国,他只好听从了兄长的意见。果然不出完子之所料,在越国军队杀死包括完子在内的一批贤良之士之后,立即撤走,齐国终于转危为安。

在这个故事里,完子在权衡利弊之后,果然做出了以身殉国的决定。完子用李代桃僵的办法,使齐国避免了一场灾难。

典仓吏当了替罪羊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出身于贵族世家的袁术占据了淮南,并于公元198年在寿春称帝。袁术的做法引起了各军阀的普遍不满。割据兖州的曹操首先发难,以汉室丞相的身分,公开兴兵讨伐袁术。

这一年,曹操与袁术在寿春一带相持几个月之久,袁术坚壁不出,曹操攻打不入,战争处于胶着状态。由于曹操远离后方,旷日持久的对峙使军中粮草快要用尽了。兖州运来的粮草不能马上运到,为节省现存的一点粮食,曹操把典仓吏召来,命他以小斗付粮以解燃眉之急。

过了几日,士卒因口粮不足,普遍产生不满情绪。曹操知道,军心不稳,必败无疑。于是,曹操又把典仓吏叫到帐内,对他说:“我想借你一样东西稳定军心,不知你是否肯借?”王至说:“只要能为丞相排忧解难,我什么都在所不惜!”曹操陡然变色,厉声说:“就是你的头!”说完,手起刀落,典仓吏的头早已提在曹操手中。

曹操走出营帐,通告全军:“典仓吏王至故意克扣军粮,现已查实,特斩首示众。”士卒们都不知详情,见到典仓吏的头,都认为曹操公正无私,不满情绪很快就消失了。由于争取了时间,兖州的粮草过几天就运到了。

用小斗付粮,是曹操为节省粮食让王至这样做的。在这种做法引起士卒们不满的情况下,曹操采取李代桃僵的手段,舍弃他人,保全自己。典仓吏在稀里糊涂之中做了替罪羊。

丘吉尔忍痛割爱考文垂

从1939年8月,英国掌握了破译德国“超级机密”技术。此后,英国人便能及时得到准确的情报,使皇家空军总是在关键时刻出动作战,屡屡挫败德国人的空中进攻。这时,德国人开始考虑“超级机密”的泄密问题,并决定进行一次空袭试验。

1940年11月12日晚,英国人从“超级机密”获悉:48小时后,德国空军将空袭英国工业名城考文垂,这次行动代号为“月亮奏鸣曲”。当时,英国有足够的时间加强考文垂的空中防务,但是这样一来,无异于告诉德国:“超级机密”已被英国破译。

面对这一两难选择,只有首相丘吉尔有权做出最后的决定。丘吉尔经反复权衡,认为“超级机密”在未来的战争中将是英国人手中的法宝,它的安全比一个城市的安全更为重要。为了全局的利益,为保证整个战争的胜利,只好牺牲考文垂来保住“超级机密”。

两天后,德国空军的“月亮奏鸣曲”行动如期进行,不加任何防范的考文垂城痛苦地承受着德国飞机长达10个小时的空袭。5000多枚重磅炸弹使考文垂变成了一片废墟,600多人在空袭中丧生。考文垂被炸毁了,但保住了“超级机密”,从此德国人不再怀疑“超级机密”被英国人破译。在后来的阿拉曼战役中,英国人破译了希特勒与隆美尔之间的全部电报,为赢得战役的胜利提供了可靠的前提条件。

【施计要诀】

“李代桃僵”用现在的说法就是,舍得小兔套大狼。指在敌我双方势均力敌,或者敌优我劣的情况下,用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的谋略。很象大家在象棋比赛中的“舍车保帅”的战术。

在现实生活中,要想摆平各种纷繁复杂的事情,可以肯定地说,“舍得小兔套大狼”策略,运用确实很多。“两利相权从其重,两害相衡趋其轻”是舍得小兔套大狼谋略的中心,在我们的管理工作中,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在工作上不可能十全十美的现实,要“丢卒保车”,学会保全大局,以维护自身的形象和声誉。我们在谋职和追求高薪时,视时而动,牺牲小利益,确保整体利益方为上策。

在现代管理活动中,管理者不要为小利所诱惑,也不要为小害所影响,而要从全局的优劣形势中分析对比,争取主要优势且不必要寸步不让,高明的管理者都会“以退为进,”以达到自己的目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所损失,但正应了那句老话,“有所失,必有所得”,我们要舍得局部的损失,以换取全局的胜利。此计并非既定方针,应为应变之策。

三十三 以诱胜——以利诱之,方可灭之

抛砖引玉

【原典金言】

类以诱之,击蒙也。

【计名来源】

抛砖引玉,出自《传灯录》。相传唐代诗人常建,听说赵嘏要去游览苏州的灵岩寺。为了请赵嘏作诗,常建先在庙壁上题写了两句,赵嘏见到后,立刻提笔续写了两句,而且比前两句写得好。后来文人称常建的这种作法为“抛砖引玉”。“抛砖引玉”就是抛出砖头,引来玉石。“砖”和“玉”,是一种形象的比喻。“砖”,指的是小利,是绣饵;“玉”,指的是作战的目的,即大的胜利。“引玉”,才是目的,“抛砖”,是为了达到目的的手段。

【妙用“抛砖引玉”计】

楚国轻松取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