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末年,强大的殷商王朝逐渐走向衰落,一个叫周的部落逐渐兴起。后来,周武王趁殷商内忧外患之机,举兵伐纣,于牧野大败商军,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了持续八百年之久的周王朝。那么,周王朝的统治者是如何对待殷商遗民的呢?周王朝又为何大行封建统治?“共和”年间的执政者是谁?
“奴隶”与“封建”之争
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建立,到公元前256年东周灭亡,周王朝历时近八百年,是迄今为止寿命最长的朝代。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周朝并非奴隶社会
许多人认为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由此上溯至周王朝,便认为是奴隶社会了。但也有一些人认为周朝并非奴隶社会,而是封建社会。
所谓奴隶制,即是指奴隶主拥有奴隶的制度。在奴隶社会中,大部分物质生产领域的劳动者是无人身自由的奴隶。
周朝当然也有奴隶,如“臣”这个词就带有奴隶的意思。不过一般的奴隶干家务活或者修筑城墙,基本上不从事农业生产。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已经是自由的农民,而不是奴隶。
据史料记载,周朝时的自由农民被称为“野人”,是被征服者,地位较低,是二等公民。周朝一般不打乱“野人”的社会结构,也不干涉他们的信仰和习俗。他们依然是聚族而居,内部自治,有自己的首领。
贵族把当地最肥沃的土地划出来归自己所有,叫作“田”,“野人”无偿地在这些土地上劳作,干得好就有赏赐,这些“田”的收获,则全归贵族所有。此外,其他的土地,都归“野人”所有,“野人”自己耕种,贵族不加干涉,收获自然归“野人”自己所有。
既然周朝从事物质生产的主要劳动力是“野人”,即自由民,而不是奴隶,那么周朝自然也就不是奴隶社会了。
2.何为封建
周朝既然不是奴隶社会,那它是封建社会的开端吗?
关于中国何时实现了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问题——即古史分期问题,在史学界和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七种不同的观点。
一是“西周封建说”;二是“春秋封建说”;三是“战国封建说”;四是“秦朝统一封建说”;五是“西汉封建说”;六是“东汉封建说”;七是“魏晋封建说”。
为了确定封建社会是否始于周朝,首先要弄清楚“封建”一词的涵义。
郭沫若在《甲骨文·释封》中说:“太古之民多利用自然林木以为族与族之间之畛域。即以林木为界之象形,乃形声字,从土丰声,从土即起土界之意矣。”《周礼·大司徒》记载:“凡造都鄙,制其地域而封沟之。”
简单来说,“封建“一词可以解释为“封土建国”,即将土地作为赏赐分封给王室成员和有功的大臣,让其去建立自己的领地、政权,以拱卫王室。
封建制的重要特征是大领主分封给小领主土地,小领主向大领主承担封建义务。小领主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最高权力。这样,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层层效忠的金字塔结构(西方谚语“我的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即此意)。
在封建社会中,农民本身没有大块土地,需要向大大小小的领主承担义务以换取土地的耕种权。农民不像奴隶一样属于奴隶主的财产,而是有一些有限的人身权利。封建领主只是用土地即经济手段而非强制手段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也就是说,农民不是在制度上而是在事实上成为封建主的附庸。
3.周朝是封建社会
据《史记》记载:“周封八百,姬姓并列,奉承天子。康叔以祖考显,而伯禽以周公立,咸为建国诸侯,以相傅为辅。”王者封土地于诸侯,诸侯于封地之内建邦立国,这正契合“封建”一词——“封土建国”的涵义。由此可知,周朝时,封建体系实际上已经成形。
近代学者王国维所作《殷周制度论》称:“周人制度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二曰庙数之制;三曰同姓不婚之制。此数者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这段话是说,封建之制是周公所独创。换话说,封建制始于西周。
由于周成王即位时只有12岁,便由武王之弟周公旦摄政,他创立了“井田制”和“宗法制”,从而基本上奠定了周朝时期的封建体系。
周有“公侯伯子男”五等封爵,序列严整。受封诸侯均听命于天子,并有定期朝贡及提供劳役军赋等义务,另一方面则享有对邦国之土地和人民的世袭统治权,所谓“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
始建周朝
商朝末年,作为东方大国的殷商王朝逐渐走向没落,社会黑暗,政治腐败,统治阶级的内部矛盾以及各方国、各部落之间的矛盾都十分尖锐。以纣王为首的奴隶主贵族穷奢极欲,“注酒为池,悬肉为林”。纣王暴虐无道,脯醢大臣,役使诸侯,残害百姓。因此,朝中大臣离心离德,诸侯时有叛者,奴隶主和下层民众也忍无可忍,竞相铤而走险,反抗斗争风起云涌。四海风雨飘摇,预示着殷商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
1.商周结怨
正当商王朝日暮西山,摇摇欲坠的时候,渭水流域兴起了一个叫周的部落。周的祖先姓姬,据说他们的远祖弃在帝舜的时候担任农师,号称“后稷”,因教民耕稼有功,分封于邰。夏朝末年,周的祖先西迁到豳(今甘肃东部和陕西西部一带),后因遭受西北方的戎族和狄族的侵扰,又迁徙到岐山脚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县)一带居住。在那里,他们建筑城郭宫室,开垦荒地,设置官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西部势力。季历继位后,修行道义,发展生产,驱逐夷狄,周的力量更为强大。后来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就杀害了季历,从此周与商结下了不解之仇。
季历死后,其子姬昌继位,又称西伯昌。他以农为本,发展生产,施行裕民政策。西伯昌待人宽厚,礼贤下士,所以深受百姓的拥戴。一时间,天下士人百姓争相归附。
周的发展,使商纣深感不安,于是将西伯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汤阴县西北),一关就是七年。后来周人搜罗珍宝和美女献给纣王,并买通朝中大臣,代为求情,西伯昌才得以回国。此后,在吕尚的辅佐下,西伯昌表面上耽于享乐,对殷纣十分驯服,暗中却更为积善修德,和悦百姓,大力发展生产,为“翦商”作准备。西伯昌先后灭掉耆、邗、崇等国,终于三分天下有其二,成为所谓的受命之主,而自称王,即周文王,并将都城迁到丰邑(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水西岸)。
至此,周完成了对商都的钳形包围。
2.孟津之誓
在迁都后的第二年,文王卒,其子姬发继位,即史上有名的周武王。武王尊吕尚为“师尚父”,请其辅佐自己完成文王未竟的灭商大业。
武王即位时,东至嵩高(即嵩山,在今河南登封县),南及江汉,北至太原,西抵巴蜀,这些地区均已归附于周,“殷之叛国”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形下,周武王又在沣水之东兴建镐京,以为新都,积极为灭商作准备。
武王九年(约公元前1059年)夏,武王在孟津举行了盛大的誓师仪式,并发表了声讨纣王的檄文。
“孟津之誓”后,诸侯皆曰:“商纣可伐。”但武王并没有发兵伐纣,而是下令班师回朝。这是为何呢?
原来,当时殷商虽成土崩瓦解之势,但内部还算稳定,出兵时机尚不成熟。武王不过是想借机探听一下各路诸侯的动向。
“孟津之誓”可以说是周灭殷商之前的一次政治、军事演练,也是对天下人心的一次实测。有此一举,更多的诸侯听命于周。
3.见机而动——一战而定天下
武王十一年,商朝统治集团内部发生剧变,贵族比干被纣王杀害,箕子身陷囹圄,微子启惧祸出逃。商朝百姓见纣王昏聩无能,均侧目而视,缄口不言。殷商陷入了绝境。
同年,周境又恰遇饥荒,民众纷纷请战,欲掠取粮食,以度灾年。武王眼见灭商时机已到,忙询问吕尚:“殷大臣或死或逃,纣王可伐否?”吕尚知周已得天时、地利、人和,毅然答道:“知天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且天下与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武王遂决意兴兵伐纣。
出师前,武王命人占卜吉凶,不料却是大凶的卦象。将士尽皆失色,惶恐万分。吕尚偏重人事,而轻占卜之说,力劝武王勿失良机。吕尚将枯草朽骨(占卜所用之物)尽拂于地,说道:“枯草朽骨,知什么吉凶!顺天之道未必吉,逆之未必凶。若失人事,则三军败亡。且天道鬼神,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智(者)将不(以为)法,愚(者)将拘(泥)之。若乃好贤而能用,举贤而得时,则不看时日而事利,不假(借)卜筮而事吉,不祷祀而福从。快出兵,莫耽误了大事。”
武王奋然而起,遍告将士:“殷有重罪,不可不伐!”于是,武王以吕尚为统帅,统兵车300乘,虎贲猛士3000员,甲士4.5万人,挥师东进。
次年,周军抵达距朝歌70里的商郊牧野(今河南汲县)。武王在此大会诸侯,举行誓师大会,历数纣王的罪行。
武王在檄文中开列了纣王六条罪状:第一是酗酒;第二是不用贵戚旧臣;第三是重用小人;第四是听信妇言;第五是信有命在天;第六是不留心祭祀。
誓师后,周军渡过黄河,兵逼朝歌。恣意享乐的纣王这时才如梦方醒,急召心腹商议对策。最后纣王纳尤浑之计,将奴隶、囚徒和战俘武装起来,一夕之间竟组织起70万人,连夜开往牧野。
两军一交战,商军前部的奴隶、囚徒等随即倒戈,商军大乱,顷刻间土崩瓦解。周军趁机长驱直入,杀得商军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纣王正在朝歌城里等待胜利的消息,谁知等来的却是潮水般的周军。他自知难逃一死,便身带无数珍宝,惶惶然爬上鹿台,自焚而死。殷商王朝也随之覆灭。
同年四月,周武王班师返回镐京,正式建立了周王朝。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1.恨屋不及乌
纣王是死掉了,但是对如何处置殷商贵族的问题,武王一时犹豫不决。他首先问太公望吕尚,吕尚说:“我听说过,爱屋及乌。如果相反,人不值一爱,那么村落里的篱笆、围墙都应全部拆除。”吕尚的意思是殷纣既死,那殷人也要统统杀光。周武王不同意,又找来召公商量。召公说:“有罪者杀,无罪者留下。”武王也不同意,于是又找来周公。周公说:“不如让殷人居其旧所,耕其故地。争取殷人当中有德望的人。”
周公的主意,深得武王的赞许。武王遂“封比干之墓,释箕子之囚,表商容之间(巷门)”,殷商贵族甚悦。接着,武王又散鹿台所积之钱,发钜桥所囤之粮,用以赈济百姓。这些仁德的措施表明了周朝要反殷纣之道而行之,给受殷纣残害的人平反昭雪,大力争取殷人。殷人奔走相告,都心悦诚服地归顺周王。
2.伐灭三监
武王克商后,分殷地为为邶、鄘、卫三国,封纣王子武庚在邶,让叔鲜治理鄘国,让叔度治理卫国,以此来监察殷商之民,史称“三监”。三监统摄地方,势力甚大,而叔鲜封于管、叔度封于蔡。管、蔡都在三监统摄的殷商之地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