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风水学的角度来讲,明朝第九位皇帝孝宗朱祐樘的泰陵绝对可以大书特书,但只能归到反面教材里去。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来,所发生的事情和风水师的评判都能证明泰陵的风水绝对不好。事情也奇怪,自明孝宗朱祐樘后,明朝的国运就开始了下坡路,并且一直走到底。难道帝王陵寝的风水真有这么奇怪,对江山社稷真有这么大的影响吗?
朱祐樘其人
曾有人这样评论明朝的皇帝:明只一帝,太祖(朱元璋)是也。这种论调虽然有钦佩明太祖的成分,但不容质疑的是,明朝的皇帝被普通人所知的很少。就比如这位明孝宗,许多人对他生平事迹的了解就不多。所以,在进入正题前,我必须要谈一谈此人,只有了解了此人,我们才能知道明朝为什么自他而后一落千丈,永不崛起。
明孝宗朱佑樘是明宪宗皇帝的大儿子,这位皇帝的童年并不美好,因为他母亲在有着蛇蝎之心的万贵妃的压迫下偷偷生的他,直到六岁时,他母亲才敢把踏青领出来与父亲宪宗皇帝相见。宪宗皇帝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他当时没有子嗣,对于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儿子,他立即册立为太子,正位东宫。
明朝中期的皇帝在没有成为皇帝时大多都苦大仇深,朱佑樘自然也不例外。他被册立为太子后,万贵妃自然不肯善罢甘休,可这位女人大概由于做了太多的缺德事,就是不肯生下一男半女来。因为自己不能,所以对别人的能,她使出了最恶毒的手段。她不再对宪宗的私生活进行无理的干涉,让宪宗到各个妃子那里住宿,宪宗作为一个男人的能力不可小觑,于是,许多妃子都为生下了孩子。万贵妃就天天在宪宗耳边说太子如何不好,让他改立其他皇子。
女人让皇帝改立太子在明朝的历史屡见不鲜,而且都能起到作用。明宪宗以其茫然的智商答应了万贵妃的请求。在做了诸多准备后,他在朝堂上宣布要废黜皇太子。但宪宗一朝的大臣却极力反对,他们据理力争,但这丝毫不能动摇明宪宗换太子的决心。
可朱佑樘注定了要当皇帝,正当宫中为改易太子的事争得不可开交时,象征着皇太子的泰山地区发生地震。此奇异天象一出,正好给了群臣一个借口,他们一致认为:“上天已经示警了,如果改立太子,必将引起动乱”。笃信佛教的明宪宗赶紧去拜太上老君,并坚决认为这就是上天示警,朱佑樘的地位这才稳定下来。
十二年后,也就是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九月六日,朱佑樘即皇帝位,次年改元弘治。他即位之初,就着手改革弊政。由于他父亲在位时宠信佛道,致使许多社会无赖都冒充法师混进宫中,搞的朝廷乌烟瘴气。朱佑樘对此深恶痛绝,先对以方术、房中术进献父亲而得到宠幸的李孜省开刀。他将此人逮捕,并牵连出许多这类人渣,或杀或驱逐,使得文武百官弹冠相庆。紧接着,朱佑樘开始整顿吏制,将成化朝通过贿赂,溜须拍马发迹的官员一律撤换。内阁所谓的“纸糊三阁老”先后被“请”出内阁,他重新启用了一些在成化朝由于直言被贬的官吏,其中著名的有王恕、怀恩、马文升等人,使得无论是朝中还是宫中都为之一新。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讲,孝宗皇帝都是一个好皇帝。
他常把阁臣召到文华殿,让大家共议大臣的章奏,写出批词后,自己再批改颁发。当时的阁臣李东阳对孝宗的夸赞溢于言表,他说:“天顺以来,30余年间,皇帝召见大臣,都只问上一二句话,而现在却是反复询问,讨论详明,真是前所未有啊!”
弘治十三年(1500年),大学士刘健上奏说,晚朝散归后,天色已黑,各处送来的文件往往积压内阁,来不及处理,如有四方灾情,各边报警等紧急事务,就有耽搁的可能。他建议皇帝对这种情况应该拿出切实可行的对策来。孝宗皇帝便下令,除早、晚朝外,每日两次在平台召见有关大臣议事。“平台召见”这一新的朝参方式由此诞生了。
另外,孝宗可能是历史上唯一实行一夫一妻制的皇帝。他非常喜欢自己的皇后张氏,终其一生没有临幸过其它嫔妃,而且对张氏一家都非常好。孝康敬皇后张氏,孝宗元配,本兴济人,都督同知封寿宁伯张峦女。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选为太子妃。孝宗即位后就册立其为皇后。武宗立,尊为皇太后。正德五年(1510年),上尊号“慈寿皇太后”。1541年八月八日去世,谥“孝康端肃庄慈哲懿翊天赞圣敬皇后”,十月九日葬泰陵。
由于孝宗一朝削弱了太监乱政的现象,采取了一些发展经济、挽救危机的治国措施,缓和了社会矛盾,出现了一个较为稳定的时期,史称其时为“弘治中兴”。
弘治十八年(1505年)五月七日,孝宗逝于乾清宫,享年36岁,谥“达天明道纯诚中正圣文神武至仁大德敬皇帝”。该年十月十九日葬入泰陵。
明孝宗把明朝带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而这个阶段却是短暂又不稳的。这缘于孝宗的宗教信仰,他虽然否定了父亲的宗教信仰,但自己也堕入其中,并不可自拔。朝堂的清明与安静不过是三两年的事情,他虽然在理政上勤奋不辍,但在信仰上也是孜孜以求。道士们照常出入宫廷,用各种手段为自己聚敛财富,与此同时,朝纲为之破坏。
建造泰陵
泰陵是在明孝宗去世之后所建造的。他儿子明武宗即位后,首先要做的一件事就是该怎样替老子选一个好地方。这种事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的确很难。武宗首先询问礼部左侍郎李杰和钦天监监副倪谦,两人对风水宝地都有不同的见解,自说自话。武宗拿不定主意,就找来司礼监太监戴义。他希望这位太监能给自己一个满意的答复。可太监懂个屁,他又转回头去找李杰和倪谦。三人在这个问题上破天荒地达成一致,他们找到武宗,对武宗说:“您爷爷的茂陵西面有个叫施家台的地方,应该是个好地方。”
武宗就说,那你们去勘察一下吧。
三人就当旅游一样来到了施家台,在那里逗留了几天后,回到皇宫,对武宗说,“这个地方的确是风水宝地,这样的好地方只能建陵,依我们之见,您老子的的陵寝就在那营建吧。”
武宗对风水一窍不通,他对臣下的工作努力状况也不是很清楚,就决定在施家台建造陵墓。当他把这一决定跟工部讲了后,右给事中许天锡摇头晃脑对武宗说,“施家台这个地方是否是风水宝地并不是他们三人所能看得出来的。我建议派廷臣中精通风水术的人,前去复视一次。因为历来皇陵的选取都是走这一程序的。”
武宗觉得朝中懂风水的人就那三人,许天锡又摇头晃脑,说:“他们知道个屁啊。我觉得如果朝中无人,不如去外面寻找。江西那地方盛产这号人,您可下一旨,广求术士,博访名山,一定要得主势之强,风气之聚,水土之深、穴法之正、力量之全,如宋儒朱熹所云着,庶可安奉神灵,为国家祈天永命之助。”
武宗一听,心想,还需要去外面找风水先生吗,你许天锡就是这样的人。但许天锡只对建筑学有兴趣,虽然他说了一大套,可风水之学,他实在不懂。礼部得知了许天锡的建议后,也赞成。武宗只好又命太监扶安、李兴、覃观及礼部右侍郎王华等人,寻找风水先生,一同前往施家台看视。一行人带回来的报告是:施家台之地确为风水宝地,容不得半点怀疑。许天锡依然觉得施家台那地方并非是风水宝地,当然,他的“觉得”里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他对前去勘察的几个人看不顺眼。但随从的风水先生认为施家台就是个好地方,许天锡实在没有办法。这时是弘治十八年五月二十三日,距孝宗去世的五月初七日已经过了16天。